婴儿坠地后为何不笑?
现在经常听到科技创新、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提法或宣传,反过来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国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要人们勤于思考,善于提问题,要有质疑的精神。关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的例子就不举了。其实,生活中好多现象我们一直在麻木地经历着,认为没什么问题可问,不就那么回事嘛!比如:人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生下来,只要正常,绝大多数会大哭,现在恐怕没人会追究,为何婴儿出生时不笑,而非得哭呢?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婴儿出生啼哭是个常识,但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个这样的问题:婴儿坠地后为何不笑?从古至今,人类又是怎样认识这个现象的?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
最朴素的解释也显得有些俗气的是认为婴儿饿了,所以才会哭。确实是有些小孩一喂奶,真的就停止了哭声。但不少婴儿不买账,照样哭,需要哄很长的时间才可能因哭累了停止。当人们对一种现象无法了解其真相时,迷信也就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各种解释和猜测:有认为是掉魂的、中邪的、犯灾星的等等。经常是请来术士写一道符,贴在房子附近、路边等地,内容最常见的诸如: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哭夜郎,过往行人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这种做法起自何时不可考,但至今在一些落后地区依然有市场。
人们接受婴儿生下来就哭是正常的现象,但却无法给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于是,出生婴儿的哭声及出生时的行为也就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最有名的一个传说: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午时,赵国的首都邯郸,正当人们欢庆新年到来之时,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婴儿健康有力的哭声便纷纷议论:“这个孩子哭声这么响,将来一定了不得。”“是啊,在一年的第一天的午时出生,那可不得了,有帝王之气啊。”历史上有两个帝王出生于正月正的午时,一个是周文王,另一个就是这个刚出生的孩子,他就是日后的秦始皇。一出生便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宗教的出现为出生婴儿为什么哭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基督教的解释,基督教认为婴儿赤条条地坠地,哇哇直哭是哭人生的艰难。人在世上是劳苦愁烦、病痛、衰老、死亡,过着苦海般的生活。苦难好像空气布满全世界,无论什么地方都有苦难,无论什么人都会遭遇苦难。婴儿一出母腹就哭了,因为他来到这苦海一样的世界。
解剖学的发展,随着对人体结构特别是女性生理结构的进一步了解,新生儿为什么哭而不是大笑便有了科学的理由。因为婴儿的脑壳相对较大,而且骨头外壳可变形性很小,从产道出来时,受到极大的挤压,非常疼痛,再加上当生不出来时,妈妈使劲加压,往外挤孩子,哪有不哭之理?生产的时间越长,婴儿遭的罪越大,脑袋所受的疼痛则越厉害,那么出生孩子哭嚎的时间自然会越长。如果婴儿很快就生出来,脑壳所受的挤压比较小,对哭泣神经的刺激不大,那么孩子坠地,在哭的过程中哄一哄,或者把甜甜的奶嘴塞进他的小嘴里,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就不再哭了。哭泣本是人体生理上解除痛苦的一种办法,哭能减轻疼痛;哭够后,痛苦也就轻了。所以大人不必因为小孩哭,就着急,千方百计去哄他。
在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达到组织细胞水平后,科学家发现: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并不需要自己呼吸,而是由母亲通过胎盘供给氧气,这时的肺泡就像没有充气的气球,瘪瘪的。当婴儿出生后,无法再依靠母亲提供氧气,这个时候最紧要的就是要学会自己呼吸,而要呼吸,首先就要使这些瘪着的肺泡膨胀起来。肺泡表面有一层液体,会产生阻碍肺泡膨胀的张力,一般的呼吸运动无法克服这种张力,需要有比呼吸更强大的力量才成。于是,不哭,就不能呼吸。若不哭,医生就要打他,因为打了才会哭,哭了才会呼吸,才会使肺泡展开,这样婴儿的生命才得以保存。这就是婴儿出生时为什么要哭的迄今为止最科学的解释。
我还是不满意现在这个解释,大哭能使肺泡展开,大笑难道就不能使肺泡展开吗?我认为现在医学科学还没有回答婴儿出生为什么大哭而不是大笑的问题。虽然近年来还出现了从发声学上的解释,我倒愿意相信婴儿是在哭苦难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