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14790900000039

第39章 说古论今(9)

天下奇闻:医院都不收红包了?

记忆中的小时候,东北农村一直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冬天黑天比较早,感觉更加明显。那时可真是所谓的漫漫长夜,更不要侈谈什么夜生活,用央视某著名主持人的话讲就是“这样的夜晚,我们除了制造人类,还能做什么……”。电视逐渐普及之后,《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随后乡人们的入睡时间便延迟到《焦点访谈》结束后了。《焦点访谈》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一个电视栏目,特别在农村有着极高的威望。

《焦点访谈》报道的内容就本人观察,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扬我国威、振我民心的,如“神六”上天等;二是亲情人性、感人至深的,如牛玉儒事迹等;三是打黑除恶、警示后人的,如假奶粉案等;四就是公鸡下蛋、天下奇闻类的,典型的例子如2006年9月7号的“南通三院十年不收红包”。如果说有网民把广州公安局某副局长说“广州是全国最有安全感的城市之一”评为2006年度最大的幽默的话,“医院不收红包”上《焦点访谈》也该被评选为该年度最令人震惊的事件。

应该说医院收红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因此南通三院才撞到了枪口上,竟然不收,而且还坚持了十年,于是作为典型被“焦点访谈”了。我一直想不通的是:医生收红包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说是事实存在,而为什么医生收红包还会招致一片质疑,且大多是谴责呢?

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变成人所共知,且于当事人双方都有利,且无害于第三方(下文论述),我们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地、劳民伤财地去想办法铲除它,我们为什么不能因势利导,使其合法化呢?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鼠害,人们也想尽了办法消灭老鼠,可老鼠至今依然逍遥。于是有人想到了利用老鼠,除了常规的鼠肉、鼠毛利用外,就医学、医药科研方面:大白鼠和小白鼠是医学、医药和科研方面理想的实验材料,每年使用量高达数十万只;鼠毛可药用,经济价值高,鼠毛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经过水解后,可以制成水解蛋白,还可制成胱氨酸、半胱氨酸等药品;高原鼢鼠做原料,研制出一种替代虎骨的新药品,这种新药品对防治关节炎效果很好等等。

据内部公开消息,医生红包的大小是与医生的技术水平、职称、口碑成正比的,医院的奖金也是大致按此发放的,是存在红包转成奖金的可能的。红包变成患者正常医疗费的一部分,明码标价,好处如下:

1.于患者,免去处心积虑送红包之苦,免去送不出红包对手术质量担惊受怕之忧,利于术后尽快愈合,间接节省医疗费。

2.于医生,免去提心吊胆收红包之累(毕竟有因此出事的),坦然受之,手术亦尽心尽力。既增加收入,又利家庭和睦,身心愉悦。

3.于医院,免去抓红包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现在照章办事,管理科学,利于团结。

4.于国家,依法纳税,增加税收,利国利民。

医院红包合法化好处多多,几乎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个人歪见,敬请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