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14790900000014

第14章 工具寻踪(4)

伤口缝合线的演进

美国电影中有一种类型叫动作片,不同于香港的武打片或功夫片,片中的主人公经常是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永远不死,最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完美英雄形象。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在《虎胆龙威》系列中扮演的纽约小警察;曾任美国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从政前的系列电影“终结者”;史泰龙的“兰博”系列等,都属于硬汉的典型代表。影片中英雄虽无所不能,但英雄也经常受伤,除了科幻类的伤口大多能自愈外,英雄大多自己包扎伤口,浑身血污更显英雄本色。最令人心惊肉跳的镜头是《第一滴血》中兰博用军用丝线自己缝合臂上伤口的场景。

许多人会有伤口缝合的经历,绝大多数是由医生用手术专用缝合线来缝合的,极少有人会像兰博一样自己缝合。远古时候,狩猎、战争都会造成伤害,伤口缝合不可避免,那么,以前又都用什么来缝合伤口呢?缝合线又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过程呢?

伤口缝合线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总的来看,按成分性质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大类。人类外科使用的缝合线在最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天然材质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前约3500年,古埃及人就把亚麻、马鬃、皮革、棉线及其他植物纤维等用做缝合材料。这些棉花纤维、马鬃等则可称之为最原始的生物医用材料。我国古代的史书中也有用麻纤维做缝合线,用棉布包扎伤口和止血的记录。

现代医用缝合线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按其可否被吸收分为两大类,即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最早的也是当时唯一的可吸收缝合线是肠线,诞生于公元前1800年的埃及亚历山大,但真正提出“肠线”的概念是在公元前150年。而以羊或牛的小肠黏膜为原料的肠线,则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同一时期医生常用的不可吸收缝线为丝线。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范围和难度不断增大,外科医生对缝线的张力、操作性和吸收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天然材料的缝合线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外科缝线逐渐进入了人工合成时期。

1934年,美国首次出现了关于壳聚糖工业制备缝线的专利,并在1941年制备出了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从此以后,手术缝合线便向着合成新型聚合材料的方向发展,方向也有两个:可吸收和不可吸收。

1962年,美国Cyananid公司以PGA为原料成功地研制出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缝合线,并于1970年实现商业化,商品名为Dexon。这是世界上第一根化学合成的可吸收缝合线。据美国统计,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中,可吸收缝合线逐渐占到了整个缝合线市场的95%。

接下来,化学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取得了重大进展,聚乳酸、PHB等材料相继出现,中国也在1991年成功研制出甲壳素医用缝合线。这一期间,相继问世的不可吸收缝线有尼龙线、涤纶线、聚酯线、聚丙烯线及聚乙烯线等。部分不可吸收人工合成材料由于不吸收、打结困难、易脱结等问题,正逐渐被经过灭菌处理的可吸收线所取代。同时,缝合线的结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1983年Buckall实验证明:多丝结构的缝合线要比单丝呢绒线更容易感染。于是20世纪末期以后,虽然缝合线市场上是单丝型、编织型和捻合型并存,但前两者所占比例逐年提高。

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并不断产生新型的高科技产品。我国现在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主要有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趋势是可吸收合成缝合线最终取代丝线和肠线。

对于瘢痕体质的人来说,进行手术时,即使用最好的缝合线也难免在切口两侧留下针眼痕迹。为了迎合爱美人士(女士为主)的需要,一些美容院宣称:在美容外科中,临床的缝合法正逐渐被医用胶黏合法所替代,医用胶让人们实现了美丽肌肤不留痕迹的美好愿望。若果真如此,不知是福音,还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