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63

第63章 夜困三岔口

记得那年4月初的上午11点多,在一睹雪域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胜景、途经喀什停留一晚后,我们一行4人离开喀什,前往传说中的“白水之城”阿克苏。

阿克苏距喀什520多公里,沿314国道一路向东。

离开喀什出阿图什市后,沿途就见不到像样的城镇了。一路上,在我们的左边是光秃秃的群山,群山泛着白花花的盐碱,寸草不生,难见丁绿;在我们的右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戈壁里不时地闪现出一摊一摊的绿色,这是戈壁沙漠最常见的红柳和萨克萨克草。

一开始,我们还有说有笑。帅气的小王司机说,晚饭前肯定能到阿克苏,还说去年秋天摘下的苹果放到现在仍然很好吃。但一路单调的景色总归令人乏味,不久我们都做起了南柯美梦。

迷迷糊糊中,呼啸的风声和小石子拍打在车身上发出的咚咚声把我们吵醒。睁开眼,但见沙尘遮天蔽日,群山隐没,汽车被包裹在黄土中间,景象怪诞,一如电影中之世界末日来临。被狂风吹拂的黄沙,如金蛇狂舞般在黑色柏油路上飞速游走,视野不足50米。

在这种突发的沙尘暴里,在仅有两条车道的314国道边停车,后车极易追尾,十分危险,所以我们只能开着双闪灯,谨慎驾驶,慢速前行。司机小王说,前面就是三岔口了,今晚我们到不了阿克苏,只能在三岔口停车过夜!

三岔口地处风区,几乎天天有风,风口最大风力10级。风沙多,降雨少,最高温度43摄氏度。

在到三岔口的半个小时路程中,我们看到被风吹翻的两辆小汽车或底朝天或倾侧在路旁,乘员已被前车接走。小王说,这些车主缺少在大风中行车的经验,开得有些快,方向没把住。“不过车翻,人不会有大事。”小王补充道。

漫天沙尘中,三岔口镇就在我们的眼前,但看不见它真容。依稀中,大卡车、客车和小车路边一溜排开,足有百辆。

小王张罗着给我们找住的地方,连问几家,都说客已满,最后是在一个叫沙漠驿站的小旅社安顿下来。

晚饭在旅社边上的一个小饭店将就,点了几个菜,要了几瓶乌苏啤酒——仅此一种,别无他选。我们就着黄土呛味,闲情小斟。店家红烧鱼头做的地道,清炖羊肉和毛笋牛尾汤也合口味。

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矮人胖,眼小面善,爱聊天。闲聊中我们得知,这个小店是从他父亲那里接手的。他祖籍甘肃,父亲20世纪60年代来新疆谋生,他生于斯长于斯,有两娃。

老板告诉我们,三岔口是喀什到阿克苏的中间地带。他还告诉我们,三岔口镇没有一分耕地,也没有水源,700多户、3000多人,大多以开饭店、旅社、修车铺或摆个小摊做点买卖为生。

忍受了一晚房间难闻的气味,第二天早上9点多,我迈出旅社的门。早起的车主都在各自忙碌,我们的小王司机也在做出车前的准备。天放晴,无风,镇貌一览无余。镇子不大,长不足三百来米,主要建筑沿公路两边一字排开,平房居多,二三层楼房少见,几十棵高大的柳树零星散落其间,一如南疆常见的小镇模样。一长溜大小不一、色彩斑驳的店招,大多是些饭店、旅社、修车铺,间有小卖部、杂货店。不远处闪耀的霓虹灯特别醒目,近瞧竟是个叫好心情的酒吧!

这次不寻常的经历,让我记住了三岔口这个地名。后查《巴楚县志》,小镇名三岔口,意即东去阿克苏,西通喀什,南达巴楚三岔路口,本是渺无人烟的戈壁荒山。民国30年(1941),迪化至喀什的公路(乌红公路前身)开始修筑,人员往返渐多。至民国33年(1944),在此掘井1口,始建3间房,设运输站。1971年设派出所。1984年设镇,隶属巴楚县。

(写于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