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55

第55章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晨钟

明天就是古尔邦节了。

买买提爷爷一早就起来了。他面向西方做了晨祷,想了想,今天要做的事可真多。

买买提走出房间,站在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天空:朵朵云彩泛着霞光,早晨的太阳从正在变黄的白杨树树梢透射过来,在地上留下了斑驳的影子,没有风。“今天天气真不错。”买买提在心里说道。

羊圈里的羊早已经躁动起来,发出了咩咩的声音。“是饿了呀!”买买提心里想道。他来到了羊圈,用扫帚把羊圈清扫了一遍,然后给羊喂了干草和从附近轧花厂买来的棉籽仁。这是一群巴尔楚克羊。今年春天买来的小羊,夏天里放牧,现在近冬天了,只能圈养。最近一个月里陆续卖掉了十几只,剩下的也不多了。

羊圈边上的毛驴默默地看着,也不叫唤。买买提清扫完了地上的毛驴粪尿,给毛驴添上了草料。在毛驴吃草的时候,买买提给毛驴梳了梳毛,毛驴也不时转过头来要舔他的脸,一副亲热的样子。这头毛驴是买买提9年前花了600元买来的,老了,现在拉货可不像以前有劲了。“现在买一头小毛驴可要3000元了。”买买提心里想。看着同村库尔班、玉苏甫等老伙计们都把毛驴卖了,换成了电驴子,买买提不是没动过心。“不过,一个人在路上寂寞时,还可以跟毛驴说说话,跟电驴子可说不上话。”买买提心想。

看着毛驴默默吃好了草料,买买提将毛驴牵出来,挂上二轮板车,装上昨天新摘的一大袋鲜红枣,又叫上他放学在家的儿子亚森江来帮忙,抓了两只羊放在驴车上。

“院子、房间收拾好!”买买提戴上了绿色的四楞小花帽和羊皮手套,拿上赶驴的小鞭子,临走时还不忘用威严的口气,给他的老婆布置任务。

其实也不用费多少劲来打扫,他们住的是新砖房。

买买提全名叫买买提·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克木是他父亲的名字。买买提是阿纳库勒乡十四村的村民,目前家里有3口人:他、老婆和在县城念高二的儿子。女儿在县城上班,3年前出嫁了,生了个女娃。因此,刚过50岁的买买提已是爷爷辈的人了。他现在住的房子,是政府今年年初给他们盖的安居富民房,有80平方米,400多平方米的院子带有高高的实心砖砌围墙,院子内有一个羊圈和一个小型的蔬菜暖棚。政府还给他们通上电、接上自来水,安上了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带有红色屋顶的房子看起来很气派——以前他们盖的房子,无论是土坯房还是木板夹心房,都是用泥土糊的平屋顶。“三角屋顶好看是好看,但费钱,一年也下不了几场雨,原来的平屋顶还可以在上面晒晒东西呢。”买买提自言自语道。

买买提坐在毛驴车上,出了家门,住城南市场赶去。城南市场是县城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一周就开一天,今天星期天,正好是巴扎日。

阿纳库勒乡就在县城边上,属县城的近郊。车虽不轻,路已很熟,买买提赶着驴车一会儿就到了。今天正巧是古尔邦节前夕的一个巴扎日,巴扎上人山人海。买买提一边说着“好息”(此处为请让路之意),一边小心地往牲畜交易区赶,不时地有人凑上来问车上的羊卖不卖。还没有到牲畜交易区,驴车后面已跟了两个买家:1500元一只。“我的天,太值钱了。”买买提想。

到了蔬菜交易区,买买提把红枣卖给了红枣加工厂在市场内设的收购点,然后将毛驴赶到了驴车集中停放点。那块泥地上,黑压压地已经停了有上百辆毛驴车。买买提将毛驴在一个空位上拴好,吩咐看场的阿达西给驴上点草料,自己就去找吃的地方去了。

现在是农闲季节,买买提像当地其他维吾尔族村民一样,一天只吃两餐。在一个摊位边坐下,买买提要了一碗羊肉汤,吃了一个馕。然后,他又去理了发、修了面。

吃了饭、理了发,来了精神,买买提想着要给家里买些东西。先是买了10多个碗碟、一大袋馕和馓子——以前买买提家自己做,现在这几年都不兴做了,买现成的。又买了巴旦木。杏和核桃家里种了几棵,收后晒干了,还有许多。还一条大草鱼。白菜1千克1元钱,今年便宜;皮牙孜也不贵。买买提给老婆买了副冬天用的手套,给孙女买了一个洋娃娃玩具,也不忘给自己买了几瓶上好的白酒。

提着一大堆东西,买买提到了拴毛驴的地方。毛驴已喂过,买买提给了看场的人10元钱,把东西装上驴车,就往家赶。

进了大门,院子里已停了一辆小汽车——在县城工作的女儿、女婿带着3岁的尕娃已经来了,女儿、孙女都穿着新衣。买买提将毛驴拴好,拿出新买的洋娃娃玩具给孙女,小孩高兴得不得了,说了“热和买提,波瓦”(谢谢爷爷之意)就到一边玩去了。

院子已经收拾干净,一角还架起了烤炉——皮牙克(小刀之意)已磨好,儿子、女婿等在一旁,就等买买提回来宰羊了。

让儿子、女婿把他看上的大肥羊从羊圈里捉了出来,买买提对着羊念了几句宰羊专用的古兰经语,然后对着羊的脖子就是一刀,殷红的鲜血立马从羊的脖子上奔涌而出,只一小会儿工夫,羊的身体就停止了抽动。剥了皮,取出内脏,将羊一分为二——半个让女儿、女婿带回家去。

落日熔金,金色的胡杨在晚霞的映衬下格外美丽。院子里弥漫着烤羊肉的香味。烤炉里还冒着热气,火星未熄,晚风吹拂,不时有火星如流星般一闪一闪。屋内煤炉红红,炉子上架的金色奶茶壶冒着热气,不时还发出扑扑的声响。地上铺上了好久没用的地毯,炕上也换上了新的床单和坐垫。摆放在炕上的小长条餐桌上,也铺上了精美的桌布,上面已放上了一盘盘馕、馓子、干果、苹果、切开的甜瓜,当然还有干炸鱼、烤羊肉、恰瓦古清炖羊肉等。

买买提在桌子面南的一边先坐定,他的儿子和女婿在他两边坐下,然后他的女儿、孙女在桌子的对面坐下。买买提的老婆端来了拌面,先递给买买提一碗,然后在女儿一侧坐下。全家人肃静,手放在胸前,齐声说了句“阿不拉汗帕伯”,然后吃了起来。女婿打开了他带来的上好白酒,给岳父买买提斟了满满的一杯……

咚咚咚,传来一阵敲门声。还未天亮的清晨,手掌拍在大铁门上,声音格外响亮。

“是米吉提来叫我了。”买买提心想。他昨天就跟同村的米吉提说好了,今天早上搭米吉提的电驴子一起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去,让他家的毛驴休息休息。

戴上了一顶灰绿色的四楞小花帽和一副羊皮手套,拿了一块小地毯,与老婆打了声招呼(依伊斯兰教教规,女人只能在家做礼拜),与米吉提及同车的亚森江握了手,坐上了米吉提的电驴子,往县城方向驶去。

作为虔诚的穆斯林,买买提每周的礼拜就在村头的小清真寺做。

巴楚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县城胜利北路、喀什噶尔河边,虽不能与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相比,但在当地也算是很有规模的。米吉提的电驴子毕竟比毛驴快多了,不一会儿,艾提尕尔清真寺就到了。

他们在离清真寺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好了车,往清真寺方向走去。今天是穆斯林的重大节日,来此做礼拜的人特别的多,平时能容纳1000多人的清真寺内,早已挤不进去了。买买提与其他人一样,把带来的毛毯铺在清真寺外的马路上,脱了鞋,站在毯子上,等待阿訇宣布仪式的开始。

待做完礼拜,天已经大亮。买买提又坐上米吉提的电驴子回到了家。

回到家,吃了街上买的馕,喝了一碗羊肉汤,然后,带上早已准备好的馕、羊肉、水果,买买提全家人去上坟祭祖。

买买提家的祖坟就在村子东边不远处的一片沙漠地里,那里埋葬的是他的爷爷奶奶。当地维吾尔族人(也包括所有的当地人,因为县城没有火葬场)实行土葬。墓地上已经来了好多同村的人。找到了坟地,买买提把带来的祭品摆放整齐了,然后做了祷告,仪式就算结束了。维吾尔族祭祖习俗与汉族不同,他们只在每年的古尔邦节祭祖,没有清明节的概念。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的墓地是分开的,而且外族人不可以进入他们的墓地。维吾尔族人的坟墓与其他民族的完全不一样,一般就是一个黄土包,没有墓碑。

(写于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