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31

第31章 欢乐的古尔邦节

今天是新疆维吾尔族等穆斯林群众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我与同事一起去维吾尔族朋友家拜年。这是我来巴楚后度过的第三个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让巴楚大地充满了欢乐与生机,城市更加鲜艳亮丽了。城市与乡村,无论是在街道上、巴扎上,还是在住家的院子里;维吾尔族妇女,无论是走着的,还是坐在驴车、电驴子上的,清一色身着五颜六色鲜艳的民族服装。新疆的维吾尔族男女平时就爱打扮,节日里自然会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像石榴花一样的火红色、像胡杨叶一样的金黄色、像罂粟花一样的洋红色、像春小麦一样的浓绿色,这些艳丽的颜色点缀着维吾尔族妇女。她们兼具东西方之美,既丰满又窈窕,既活泼又温和,风姿绰约,犹如开春后绽放的第一朵玫瑰,自然而然地吸引着你关注的目光。

毛驴车也经过了精心的装饰。驴车铺上了清洗过的地毯,驴身上挂上了新扎的彩球,赶驴的小皮鞭上也系上了几条红绳或一朵布制小红花,挂在驴身上的小铃铛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得清脆响亮。

我们最先走访了县委常委艾尼瓦尔的家,这是几年来的老规矩了。在他家里我们吃上了难得一见的烤全羊。由于来他家拜年的领导络绎不绝,我们只待了十来分钟,喝了两杯酒后就离开了。

我们随后来到了林业局木拉丁·买买提的家。

木拉丁的家位于城区边缘,是一幢自建的带小院的平房,铁制雕花大门,进入小院就是一条葡萄长廊,长廊的一边搭在平房的屋檐上充当门廊和凉棚。

木拉丁与他的爱人已在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我们在室外脱了鞋,洗了“三道手”。客厅宽敞,装修豪华,陈设高雅,有壁炉、落地挂钟和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的羊毛挂毯,地上铺着精美的地毯,四周是一圈真皮沙发,客厅中央放了一张巨大的大理石茶几,茶几上已摆放上了各种精美的食品:点心有馕、馓子、麻糖、饼干,干果有红枣、核桃、巴旦木、葡萄干,水果有苹果、梨、葡萄、香蕉,冷菜有粉条等,所有食品都是装在一个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精美瓷器里。

我们落座,主人起头做了祷告,大家一齐动手吃了起来。

吃过了桌上的点心、冷菜后,女主人从厨房里端来了热菜:先上的一道是清炖羊肉,后是烤羊肉,最后是现做的拌面。维吾尔族妇女真会做拌面,并且每家有每家的特色,一起同去的老宋直呼好吃,我们连着把拌面的汤汁也一起喝了。

吃饱了,接下来就是喝酒了。每人一杯,足有二三两,不分男女,一齐端起来,说“一、二、三,好息”,大家一干而尽,然后喝第二杯,三杯为限。

喝过酒后,心灵手巧的女主人又给每人端上一碗她现做的羊肉馅抄手(一如汉族人包的云吞或馄饨)。

随后是享用酸奶。最后主人又端出冰冻的甜瓜让我们品尝——夏天时令季节很便宜,冬天时就很金贵了。

吃好喝好后,大家起身,向主人道谢,赞美女主人的精湛手艺,然后我们又去下一个维吾尔族朋友家拜年。

[延伸阅读]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新疆巴楚县本地人又称库尔班节。古尔邦节汉译宰牲节,民间俗称忠孝节,以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夜梦真主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之事迹。古尔邦节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回族又称它过大年,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把它作为他们的新年。

古尔邦节如内地的春节一样,每年的日子并不固定。春节是按照农历,而古尔邦节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来推算,2010年是11月17日,2011年是11月7日。

2012年的古尔邦节自10月26日起,当地群众放假3天,加上周末2天,等于放了5天长假。新疆的收费道路在这3天假期里,7人及以下的小客车免通行费。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祝贺,汉族同志也要到民族同志家拜年,一般安排在节日的第二、三天,因为在节日的第一天民族同志会很忙碌,他们一早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回到家要煮肉做饭,看望长辈,也要去墓地祭拜故人。

(2010年11月初稿,改写于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