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13

第13章 艾尼瓦尔家的红枣大又甜

秋风起,胡杨黄,又到了采摘红枣的季节。

已近黄昏了,艾尼瓦尔老汉站在田头,手撑着坎土曼,深情地望着眼前的土地:但见一大片土地上,一棵棵有近一人多高的枣树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如鸽子蛋般大小的红枣,一棵枣树上那红得发紫的红枣是如此之多,竟然压弯了枝头,使枣树看起来如馒头状。这片枣林中的红枣,已卖给了县上2011年新成立的红枣专业合作社,明天就要采摘了,艾尼瓦尔像嫁女儿那样,有些依依不舍。照现在地里挂了这么多的果,红枣收成肯定好,他一年的辛苦有了回报。想到这,艾尼瓦尔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微笑。

中等身材、戴顶四楞小花帽、留着一大把花白胡须的艾尼瓦尔,是巴楚县英吾斯塘乡的农民,眼前的这片10亩地的枣林,是他三四年前从幼苗开始培育的。祖祖辈辈务农的艾尼瓦尔家,棉花曾经是他家最主要的农作物,种了几十年。他种棉花的手艺,还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可是近10年来,需要用水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从昆仑山流入叶尔羌河的雪水还是与原来一样多,农作物灌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棉花虽然耐碱、好管理,但需水量也大,每亩要用掉600~800立方米的水。水在巴楚县很珍贵,不仅棉花需要水,工业需要水,人们生活需要水,胡杨林也需要水,可每年从叶尔羌河分来的水也就8亿多立方米,远远满足不了全县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县上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提出“保粮、调棉、兴果、促牧”的口号,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林果业作为粮、棉之后的又一大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而红枣,不仅因维生素含量高而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更因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素有“铁杆庄稼”之称,自然而然地成为巴楚县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

今年,艾尼瓦尔感到特别舒心。刚开春,县上就召开了农业生产现场会,县上、乡上的农业技术人员经常下到他的枣树地里,指导他整地、开沟,施农家肥,铺地膜,种上库克白热尔(一种巴楚县有名的甜瓜品种,与上海市场上常见的哈密瓜类似)。到7月份上市的时候,这种甜瓜每亩产量有2吨多,这10亩地套种的甜瓜已让艾尼瓦尔家收入了3万多元。4月份时,县林业局从内地请来了专家,教他如何整枝、修剪,还免费给他家的枣树嫁接上最好的灰枣品种。县农业局还给他家和他们乡的红枣申报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还指导他们每亩要施2吨农家肥、10千克磷酸二铵作基肥。施农家肥时要在枣树两边挖沟,用土将农家肥盖上,使肥料充分发酵,可让枣树充分吸收养分;在枣树挂果前要浇地3~4次。艾尼瓦尔家的红枣今年没有打过一次农药,全靠林间地头随处可见的一群群麻雀捉虫来帮忙。

巴楚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红枣、核桃等林果产业十分重视,制定了林果业“521”发展目标,即50万亩红枣、20万亩核桃和10万亩杏、巴旦木等其他精品特色林果。巴楚县援疆分指挥部也十分重视所援地农业的发展,安排了上千万元作为巴楚县特色林果业发展扶持资金。今年开春后林业部门按计划全部完成了12万多亩,1500多万棵枣、核桃等优良品种的嫁接和补缺苗任务,为今年和今后十几年红枣高产优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虽然现在巴楚县的红枣还没有和田、泽普等地的有名气,但我相信,只要有巴楚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的大力支持,有像艾尼瓦尔这样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农牧民的辛勤劳动,巴楚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一定能结出最大、最甜的红枣!

(本文发表于2011年11月24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