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日本 日本人 日本文化
14784700000040

第40章 附:重要政治历史资料

1.日本的主要历史时代

(1)日本的古代(3世纪前—8世纪末)

绳纹时代从洪积世起(距今大约10000至8000年以前),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纹时代。陶器的创造和使用是绳纹时代的重大成就,因而绳纹文化也由绳纹陶器而得名。当时,数人或10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构成了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母系氏族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日本进入了弥生时代。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此时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隆盛时期。随着中日、朝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朝鲜的铁、铜、陶器及其制造技术和水稻的耕作方法等相继传入日本,对日本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弥生文化实际上是在绳纹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国、朝鲜的文化而形成的。

古坟时代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和佛教。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仿效中国隋、唐建立了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是奈良时代。就整个奈良时代来看,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由于奈良朝注意吸收中国的文化、技术,多次派遣学问僧和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和访问,不仅促进了日中的友好和文化交流,而且繁荣了日本的文化艺术。当时仿照唐朝长安城建造的平城京(奈良),至今巍然屹立,成为日本的古典;许多佛教寺宇,气势雄伟;雕塑、绘画,形象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至今还以“天平文化”著称于世。

平安时代8世纪末(794—1192年),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日本所谓的贵族文化也是产生于这一时期,其代表作有:《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11世纪初)等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2)日本的中世(12—16世纪)

镰仓时代从1192年源赖朝正式开创镰仓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几百年间,由于各地领主的力量强弱不同,彼此纷争,相互兼并,形成了各种藩阀势力。结果,到平安时代末期,其中势力最强的武士领主集团,凭仗武力组成了某种独立于朝廷之外、凌驾于各藩阀势力之上的权力机构,对各地方领主所辖范围内的领地和领民实行统治,这就是我们有所耳闻的幕府政治,也即武士政权。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这种制度自镰仓幕府到江户幕府大约延续了七百年。

南北朝时代即从镰仓幕府灭亡到室町幕府初兴的时期(1336—1392年)。早在镰仓幕府末期,皇室内部就分裂为大觉寺统(龟山天皇系统)和持明院统(后深草天皇系统)两派;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县境内),称南朝:后者建都京都,称北朝,从而形成了南北两个天皇并立,彼此对峙纷争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并于北朝,这一局面才告结束。

室町时代14世纪的前半期(1338—1573年),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推翻镰仓幕府在京都室町地方建立了室町幕府以后,两个多世纪内,日本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曾一度繁荣。但在这一时代后期,地方藩阀势力增强,群雄割据,战争频繁,故史家常把这个时代的末期称为“战国时代”。从此,大名成了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

(3)日本的近世(16—19世纪中叶)

战国时代即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因前者统治中心在安土城,后者统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见城(桃山),故称之为“安土桃山时代”,也叫“织丰时代”(即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代)。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织田信长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今爱知县一带)、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政权五大元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1600年发动战争,尔后建立了德川政权,战国时代亦随之结束。

江户时代德川家康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设立了幕府,其统治一直延续了260年之多。故这段时期既被称作江户时代,也被叫作“德川时代”。德川幕府在执政期间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机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德川家第三代下令:除长崎作为对外港口外,实行锁国政策。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并瓦解。庶民文化是江户时期的特色。当时的人偶、琉璃、歌舞伎、浮世绘等艺术曾经出现一派繁荣。

(4)日本的近现代(19世纪后期至今)

明治时代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及日俄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明治维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是统一全国,即用中央集权来巩固现代国家基础。紧接着废除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和武士的封禄制度,并实行了土地税改革,确立了财政基础,同时还实施了学校教育制度等。1873年,日本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准备工作终告完成。同时,政府开始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兴办电信、铁路、土木、造船、炼铁等国营企业,不断培育自己的近代产业。1882年以创办日本银行为契机,统一了全国货币制度,稳定了货币价值。进而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之后,日本以取自中国清朝政府的巨额赔款(白银两亿两)为基础,确立了金本位制度。作为国际货币,日元的价值稳定了下来,所以国际贸易也发展了。日俄战争(1904—1905年)之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以重工业部门为中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钢铁、造船、水电事业蓬勃发展。三井、三菱、住友等庞大的资本财阀就是在此期间形成的。从明治末年前后起,日本经济陷入慢性萧条。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转机,但不久,随着欧洲各国从大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日本贸易收支恶化,转变为贸易逆差。加之1923年9月1日突然发生关东大地震,使日本的社会状况雪上加霜。许多中小企业被迫停工或倒闭。随着失业人口增加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动荡不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抬头,日本不久便发动了罪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正、昭和时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绩远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天皇生于1901年4月29日,1926年即位。裕仁天皇登基62年,并曾一度被视为神。1989年1月7日,因肠癌去世,享年87岁。裕仁天皇生前热心研究生物学,皇宫内设有研究所,著作有14部。皇后名叫良子。

裕仁执政的前半期,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向美、英等盟军开战的珍珠港事件等。成千上万的日本人被蒙骗、被驱使,为侵略战争效劳;长达14年的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把日本推向崩溃的边缘。1946年1月1日,裕仁发表《人格宣言》,表明自己“是人不是神”,从而否定了一千多年来天皇一直被奉为神祇的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裕仁草拟承认自己的战争责任而有意向日本国民谢罪的“诏书”,这份曾被私下谈论但一直仍是一个谜的诏书草稿,后来终于被发现而重见天日。草稿全文总共有506字,大致内容为:日本和列强战争的结果,以败战结束,令人悲痛,至今甚为惨苛。静思此念,忧心如焚,朕之不德,深为愧对天下(国民)。他的最后两句话被认为是承认自己的战争责任,向国民谢罪。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

1972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同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殁。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第125代天皇明仁,生于1933年12月23日,专业为经济学。1959年与民间企业家的名门闺秀正因美智子结婚。新皇后美智子生于1934年,外国文学专业,兴趣十分广泛,还能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

现在的皇太子叫德仁,生于1960年2月,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皇太子妃名叫雅子。

日本新宪法明确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只能在内阁的建议和同意下从事象征性的、礼仪性的国事活动,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5年来,日本皇室5位主要成员没有增加过薪水,每年可获得270万美元的收入。

2.日本的主要政党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共产党、自由党、社民党和保守党。

自民党。现执政党。1955年11月由原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战后日本政权曾长期把持在自民党这一资产阶级保守政党手中。自民党内主要派系有:桥本派(105人)、森派(59人)、江藤-龟井派(57人)、堀内派(45人)、山崎派(23人)、加藤派(15人)、高村派(15人)、河野集团(10人)。小泉纯一郎为自民党总裁,日本现任首相。

民主党。最大的在野党。是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政党。1998年4月27日成立,由原民主党、民政党、新党友爱和民主改革联合四党组建而成。民主党的党首菅直人,党代表鸠山由纪夫。

公明党。执政党之一。属自民党的联合力量。1964年11月成立,其母体为宗教团体创价学会。1970年6月实行政教分离。1999年10月,公明党加入自民党的联合政权,成为执政党。党代表为神崎武法。

共产党。在野左翼政党。1922年7月15日成立,战后获合法地位。中央委员会主席不破哲三。

自由党。在野党。1998年1月成立。2000年6月大选后,众议院议席略增。党首小泽一郎。由于小泽一郎本人具有较强的政治手腕和感召力,因而在日本政界长期有“没有小泽的小泽路线”的说法。

社民党。在野党。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由社会党易名为社会民主党。现任党首土井多贺子。

保守党。执政党之一,党首是演艺名人出身的扇千景,属于顺从自民党的政治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