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这本小册子的写作,已经是2008年的12月5日了,与原来申请书上拟定的完成时间相比,几乎拖延了整整一年。这本小册子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和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首先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这次研究的机会和经费上的帮助。研究基地的领导和同道曾经数次关心写作的进程,但他们理解写作的艰难,也并没有急着敦促我。
老实说,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写作,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的历史现象对今天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其在今天的显现,并没有在此书中表现出来;而且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也没有能够得到深入的探析。此书仅仅只是我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时所进行的入门性质的工作,希望借助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变的历史逻辑的分析,而达到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方向的把握。此为我写作本书的初衷。另一方面,我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正是为了用以对照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观念发展的变迁,用以消除或避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向的消极状态的影响。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一切凝固不变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辩证法的真正意义,“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另一方面,却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的强大的生命力。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
然而,真正进入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本小册子里还是难以实现的,我只是按照理论逻辑的转变过程勾勒出一个粗犷的线条,以期为我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探索可能性的方向。因为在这本小册子所遵循的逻辑之外,还存在着诸多的空白点等待着去开拓和发现。
小册子的完成历经春夏秋冬,可惜它没来得及在秋季时收获,延迟了的结果因而不但不可能产生出丰硕的外形,而且状态也显得有点儿风干了似的——这是我在研究过程中“抽丝剥筋”而产生的后果。在小册子中,也许存在着一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误读和误解,这一切责任全应该归咎自己基础不实。但无论如何,我在撰写的过程中为自己确定了一条逻辑演变的方向,这在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还是第一次,其中的逻辑转向是否成立还有待于学界的进一步探索。
在撰写小册子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发怵的内容和环节,使得我经常驻笔以期待着思想的豁然开朗,因此中间往往会停顿很多时间。在此间,我的好友廖荣放女士和李子川先生经常会相邀小聚,来自于实际生活和不同领域的交流常使我获得灵感的启迪。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支持我完成了对小册子的构思和总体的写作,在此深表感谢。廖荣放女士帮助我平息了许多在撰写过程中的焦虑状态,而李子川先生不但在精神上鼓励,而且一如既往地在各个方面提供了帮助。
在书稿即将完成的时候,母亲因深夜不小心摔跤而伤也未能及时地去照顾,伺候母亲的责任由妹妹承担了过去。其实我对母亲的照顾已经很少了,在读博期间以及撰写这本小册子的过程中,对母亲的照料全依赖于妹妹,这使得我对家人怀有极大的愧疚之情。
本书得以完成,也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她们知道我在进行书稿的写作,所以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琐事之外,很少打扰我,可以容我经常工作到后半夜。
感谢万斌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此书作序。
我还要感谢我在南京大学的老师和学友们。是张异宾老师带我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浩如烟海的著作中不断地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逻辑,并传授给我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方法,我才得以从中构想出理论逻辑演变的思路。
小册子已经完成,至于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能够品味得到,而其中的得失成败,则交与同道和学者们评说了。
文本即作者,作者已经消逝在文本中。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和新的气象即将到来了!
最后,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为此书付梓所作出的努力。策划编辑李海燕女士极其耐心地等待着书稿的完成,责任编辑胡志远女士认真地帮我校对了其中的每一处,使得此书能够像今天一样呈现在大家面前。
潘于旭
2008年12月31日0时于杭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