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的逻辑
14767400000030

第30章 货币争霸,钱与钱的博弈(3)

然而,欧盟没有实现政治一体化,也没有完全实现经济一体化,常常因为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欧元的困扰,仍然在于独立主权国家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差距和分歧。欧洲缺乏在整个欧洲大陆范围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也没有防止在欧洲落后地区出现失业率高企的欧洲一盘棋的财政机制,各成员国必然存在着差别很大的工资水平、社保和财政税收体制,而这些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欧元一旦发生危机,由于各国财政不统一,整个欧洲很容易陷入一种无力施救的不断衰退的状态。

欧洲各国虽然放弃了货币主权,但面对实际问题,各有不同立场。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提出2000亿欧元救市计划,不少成员国担心这项计划可能导致本国财政支出失控,因此反应差异悬殊。欧元区财长组成非正式机构欧洲集团以协调欧元区各国经济、预算和税收政策,但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那些经常项目赤字位居前列的欧元区国家,由于没有本国货币可以贬值,应对出口下滑的唯一途径就是收缩本地需求,让进口下降得更加迅猛,因此舆论界很容易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欧元,甚至时有恢复本国货币,退出欧元区的呼声。

欧元在尚未政治一体化的情况下提前诞生,一开始就有悲观论者坚信货币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认为逻辑上十分荒谬。如果寄望由统一的超主权信用货币来推动欧盟一体化甚至建立“欧洲共和国”进程,更属本末倒置。

所谓欧元区,实际上并非统一的欧洲市场,而是各个不同法律制度和治理机构的市场组成的集群。过去十多年来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有所推进,但是障碍重重,重要区域的金融市场仍然是分隔的。银行和金融监管仍然是各个国家的责任。在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都立足于本国利益,因此欧洲央行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力度都无法与美联储相提并论。

欧元区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为盟内经济体确立了强力的财政纪律约束,成员国财政扩张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几无本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余地,极大地削弱了国家应对危机的机动能力,一旦入不敷出,反应无非是全面紧缩。

另外,欧元区的整体贸易额,基本上发生在欧洲国家之间,限制了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交易媒介作用,也限制了欧元的吸引力。

今日世界,假定欧元成功地抗衡美元,从美元独霸天下变为两家分庭抗礼,甚至欧元胜过了美元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是否会因此更加稳定或是不稳定?这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的问题。

雄心抗美,失大于得

欧元诞生,成为唯一能与美元相抗衡的全新国际货币,一开始就对美元霸权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货币专家爱钦格林在2009年秋季号《外交》杂志的文章《美元悖论》中说得十分明确:“欧元创生的第一动机,就是以欧洲货币取代美元。”

时值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在扩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的配置。许多国家为了化解美元储备过度集中的风险,乐于选择欧元作为储备多元化的应对措施,形成了非常有利欧元崛起的国际环境。

欧元启动时,与美元的汇率是1:1.07,10天后就升值近19%,达到1:1.1806。欧元诞生不到一年,欧洲各国间的对外贸易都改由欧元结算,欧元在世界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的比例上升到了近20%。美元霸权地位受到新生欧元的强力挑战。

但前述种种因素,致使欧元的国际货币功能很难匹敌美元。

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元迅速掉头下滑,到2000年10月,1欧元只能兑换0.8225美元,与其最高点相比,欧元汇率已经下降了40%。

这场战争,在表面的“人权主义”原因的背后,美国和欧盟都有其利益驱动动机。首先,借此危机处理,西方体系得以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共同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欧盟借助美国力量支持科索沃独立,可以挤出俄罗斯的影响力,进而整合欧洲政治和经济格局。强化欧盟世界一极和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对美国而言,这场在欧洲心脏地带的战争,势必有损投资环境,促使国际资本撤离欧洲,数以千亿计避险热钱流入美国,有利于美元坚挺,繁荣经济。

科索沃战后,60多万难民潮和庞大重建费用成为欧盟经济的沉重负担,欧元汇率节节下降,欧元地位难有改善。与此同时,美元霸权地位仍然屹立不摇。

但是好景不长。2000年4月,美国网络经济泡沫开始破裂,股市狂泻。紧接着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美国的安然(Enron)、世界通信、默克制药、施乐等国际大公司相继爆出财务造假丑闻,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美国经济蒙上了浓重阴影,大量资金撤离美国,美国经济由此步入衰退,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却相对表现良好,利率也高于美国。欧元对美元开始坚挺起来,从2000年10月27日欧元兑美元的1:0.823一路涨升至2003年3月12日的1:1.108,美元贬值了35%。欧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强劲势头。

更加严重的是,美元霸权赖为基石的石油美元体制遭遇挑战。

2000年11月,伊拉克为了打击美国并回报欧洲,央行宣布以欧元替换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并把100亿美元外汇改换为欧元。2000年12月24日,伊拉克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扎维进一步宣布,决定自2002年初起正式以欧元替换敌国货币美元作为外贸结算货币。此举可能引发欧佩克其他国家纷起效尤,直接触动了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以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2003年5月发动了入侵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把双刃剑,摧毁了萨达姆政权,稳住了石油美元体制,遏制了欧元争当国际石油贸易主要货币的势头,但是伊拉克战争成了消耗美国国力的巨大黑洞,美国为此付出了远远超过预期的重大代价。直接费用加上抚恤和医疗等间接费用,美国的伊战经济成本可能高过3万亿美元。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2008年规模空前的全球金融危机。

欧洲金融机构虽然大量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但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相对远轻于美国。2008年4月,欧元兑美元的汇率达到1.58:1,欧元相比2003年累计升值58%。欧元屡创佳绩,美元持续疲软,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元,欧元对美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人们对美元的信心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当时颇有人预言欧元将会取代美元,登上世界货币的宝座。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元区爆发了致命般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时顺风顺水的形势发生了大逆转。

欧债危机来袭,美元强势依旧

所谓主权债务,是一国以本国主权为担保,向国外的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或外国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的债务。但是,一个国家如果发生主权债务违约,不可能以国家主权来偿还债务,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会或世界银行等机构借款,或与债权国就债务利率和还债方式等商讨谋求解决。

如果一个国家的信用评级被调降,借新债还旧债发生困难,就可能引发主权债务危机,通俗地讲就相当于“国家破产”。

欧债危机便是这么一个诸多国家濒临破产的演进过程。欧债危机从2009年底首先在希腊爆发,逐渐蔓延至整个欧元区。

迪拜(Dubai)危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序曲。

中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是七个酋长国中的第二大酋长国,地处沙漠,仅有资源石油,只占该国经济的5%。实际上迪拜以金融和房地产为支柱产业,近年借了大量的债务,在国内外展开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房地产项目。当信贷市场开始冻结时,迪拜房地产价格顿时下跌,陷入了流动性危机。2009年11月25日,迪拜财政部突然宣布,政府持有的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最少6个月,以进行债务重组。据估算,迪拜世界公司的对外总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

迪拜债务超过一半的债权由欧洲银行持有,因此,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首先反映在欧洲市场,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将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市场大幅推低,11月26日当天,欧洲股市遭遇重挫。

迪拜债务危机引发市场对于主权信用危机的担忧,迅速波及了欧元区最为薄弱的一环——希腊。

希腊于2001年加入欧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