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14767100000012

第12章 一个人的香格里拉(1)

5.1山就是神,神就是山

在川藏高原上,山就是神,神就是山。这里就是雪山的家园,神灵的家园,也是人与神共同的家园。

亚丁湾,《失落的地平线》一书中的香格里拉,一个失落凡间的仙灵。这里有巍峨的洁白雪山,静静流淌的溪水,一弯弯明澈如镜的海子,神秘寂静,仿若一片不被人打扰的净土,一片亘古不朽的仙境。三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呈品字形坐落于原始森林密布、沟溪蜿蜒的亚丁沟内,珍珠海、牛奶海等高山湖泊更似一颗颗镶嵌在山间的蓝宝石,在阳光下绽放出熠熠光芒。

每个人向往的天堂之路并不遥远,就在这条路上……

亚丁湾的三座神山

亚丁自然保护区位于稻城县日瓦乡,属高山峡谷,以三座神山闻名天下。三座神山分别为: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亚丁藏族群众的守护神。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手菩萨”,海拔5958米,雪峰周围山峰林立,千姿百态,蔚为壮观。雪峰间,散布着众多的草甸牧场,其中络绒牧场、西落牧场景色独特。这便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多少人为之向往的地方。

根椐藏传佛教,仙乃日(观世音菩萨)、央迈勇(文殊菩萨)、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分别住在那里的三座雄伟的雪峰之上。三座雪峰洁白、峭拔,似利剑直插云霄。仙乃日像一尊云端的大佛,傲然端坐于莲花座上;央迈勇像娴静端庄的少女,挺立于群山之中;冰清玉洁的夏诺多吉像少年一样,雄健刚毅,神采奕奕。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据说,若朝拜三次央迈勇神山,便能实现今生所愿。

仙乃日与五色海

仙乃日神山,是稻城亚丁景区三神山之首,巍峨伟丽、端庄祥瑞。浑身浸透高贵气质的“仙乃日”,顶峰终年积雪不化,其山形酷似一尊身体向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于莲花座上,俯瞰众生。

牛奶海、五色海,同属高山小湖泊,且均在仙乃日的南坡。牛奶海的海拔较低,因为湖底的山石为白色且呈现乳白,阳光下湖水如牛奶般洁白,因此得名。

五色海(海拔4600米),因湖底的山石多样而折射出斑驳色彩,产生五种不同颜色而得名。它原名为“单增措”,位于仙乃日与央迈勇之间。湖面呈圆形,雪山倒影湖面,呈现奇幻的色彩,是藏族聚居区著名的圣湖,佛经中赞誉该湖与西藏羊卓雍措齐名。据传能“返演历史,预测未来”。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并没有现在的一座座木桥,只能徒步或骑马穿过一个又一个沼泽地。当时的我穿着一双中帮的军用帆布鞋,到牛奶海时,双脚早已经被稀泥完全覆盖,分辨不出鞋的任何色彩。虽然汗水已经将衣衫打湿一大半,但登上山后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合上眼,躺在雪山前的草地上,静静聆听神山与山风的窃窃私语,触摸大地,仿佛已经触碰到洛克当年留下的印迹。此刻的我,逃离了城市的浮华和喧嚣,在天地间静静地聆听自己的心跳声。

央迈勇雪山与络绒牧场

从冲古寺绕右转可到达络绒牧场。络绒牧场在三座神山的怀抱中,雪峰、森林、草场、溪流、瀑布、牧屋与牧场交相辉映。在这里,三座雪山尽收眼底。这是一片宽阔的河谷冲积平地,除了像绒毯一样细腻的草地外,就是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了。络绒牧场海拔4200米,为附近藏族群众放牧的高山牧场,其本身具有广阔壮美的景致。三座神山环绕周围,贡嘎河在草场中穿梭,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身处其中,彷佛进入香格里拉神秘境界。络绒牧场也是通往五色海、牛奶海的必经之地。另外,绕转仙乃日神山也要经过这里(由冲古寺出发,经络绒牧场绕仙乃日转一圈,全程20公里)。

1920年,一位名为约瑟夫?洛克的德国人,以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摄影家、撰稿人的身份,先后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一带生活了27年,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据史料记载,洛克是最早发现香格里拉的人。他在亚丁境内待了十几天,对境内的三座雪峰在原文里都一一进行了描述:“夜幕降临,我坐在帐蓬前面,面对着藏族群众称为夏诺多吉的巨大山峦。此时云已散去了,雷神的光彩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它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在我面前的晴朗天空的衬托下,耸立着举世无双的央迈勇雪峰,它是我见过最美的雪山。”

同年8月,洛克第二次进入亚丁,又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考察。先后两次进入亚丁境内。洛克搜集了当地许多不知名的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还撰写了《贡嘎岭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一文,长达65页,有76张图片,其中彩照有43张。他在文章开头激动地写道:“在整个世界里,有什么地方还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

夏诺多吉的传说

在藏族人民心中,至今还流传着夏诺多吉的传说。很久以前,一条巨大蟒蛇闯入了贡嘎山区,四处吞噬入山的牲畜和朝圣的山民,当地百姓怨声载道。金刚手菩萨终于发怒了,他经过长时间的搜寻,发现了怪蟒。菩萨大喝三声,伸出巨手擒住了怪蟒的头,怪蟒一扭身,顺势缠住了金刚手菩萨的颈项。经过几回合搏斗,金刚手菩萨终于制伏了这条巨蟒,将其点化成石。

迄今为止,人们在夏诺多吉神山仍可看见一条盘曲着的巨蟒。相传每到藏历7月15日,巨蟒嘴中就会喷出一股白色的圣水,朝圣者们不远千里争相观看这一奇景。据说这圣水还有医治疾病的功效。

一个夏天的黄昏,我扫了扫草地上干枯的牛粪,在络绒牧场席地而坐。夏天的草场上被淡紫色、白色、黄色的小花覆盖,软绵绵的,让人不忍心踩上去。我静静仰望矗立在我面前的夏诺多吉神山,我知道它与当年洛克眼中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时过境迁,来这里欣赏风景的人越来越多,身边不时有马夫过来问要不要骑马,或是小贩过来兜售新奇的东西,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而80年前,这里的青山绿水间只驻扎着洛克和他的考察团的油布帐篷,静夜里,唯有他倾情地与神山对望。

十年后再回冲古寺

亚丁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座喇嘛寺庙——冲古寺,位于仙乃日雪峰脚下。因位置优越,成为景区内一处有名的宿营地。冲古寺始建于元朝,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现为黄教寺庙,归贡嘎郎吉岭寺掌管。冲古寺即是观赏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必经之地,也是当地藏族转山仪式的出发地。

以前的老寺院已完全毁坏,一片残垣断壁。十年前,在老寺庙旁建有一个二层房屋,由一个喇嘛负责管理过往旅客的入住及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一层为客房及喇嘛房间,二层为经堂,游人不能上二楼。每日早上及下午喇嘛都要熏香念经,每当这时,诵经声和法鼓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响,使这里显得更加神圣和神秘。我十年前在这个喇嘛庙住过,当时这里的游客还很少很少,一楼设有7、8个用木板搭建的通铺,条件很艰苦,晚上如果下大雨,这个用大小不等的木板拼接的房子还会漏雨。山里的宁静和喇嘛庙的诵经声构成了和谐的天籁之音。清晨7点不到,我就在这样的诵经声中懒懒地醒来,寺庙一楼的拐角处是喇嘛们烧水做饭的厨房,我闻到柏桑烧焦后那股特别的味道,暖烘烘的灶台前带着鸡冠帽子的喇嘛们围坐在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这样唯美的画面让我恍惚,柏桑烟气氤氲,画面凝结在瞬间。睡意朦胧的我不知是身在昨夜的美梦里还是现实的真实画面中。当清冷、冰凉的洗脸水溅到身上时,我才猛然发现这是现实,让我迷幻的场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入这片宁静的山谷,寺庙前已经修建起大大小小的酒店、旅馆等,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仁康古屋

理塘县高城镇车马村128号的地方存在着一座古老的建筑,那便是仁康古屋。它的知名不仅在于建造历史的久远,更在于它与藏传佛教的渊源。仁康古屋始建于16世纪中叶,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仁康古屋里先后降生过十三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诸多著名的活佛同在一屋出生是非常罕见的,仁康古屋因此闻名遐迩,成为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

在仁康古屋的门上可以看见七个檀香木所做的木球,其实,这木球为密宗本尊之器的“杵”,表示吉祥而胜于一切魔障的象征。

尽管世事变迁,政权交替,但仁康古屋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被保护下来,现成为理塘县城最古老房屋。它里面收藏着一些珍贵文物,乾隆皇帝赠给七世达赖喇嘛的蓝釉双龙颜色鲜丽、龙纹清晰、瓷质柔和,是名贵的清朝艺术珍品。七世达赖喇嘛21岁时,他为家乡想他的亲人亲手所塑的等身自塑像,七世达赖喇嘛用过的手鼓(法器)、经书《三主要道》以及穿过的袈裟,还有明清朝代的汉式铜镜等文物,当时用的手磨、食物用具等都被仁康家族的后人珍贵地收藏着。

香巴拉的孩子——乡城

乡城是通往云南中甸的门户之一,这里也是被人们称作“香巴拉”的地方。它处于大理——丽江——中甸——稻城——理塘——康定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乡城是藏名“卡称”的译音,意为“一串佛珠”。相传,这里曾是第一世香巴拉国王修行之所,今天在乡城尼丁风景区就留有众多第一世香巴拉国王修行的踪迹。

据说,第一世香巴拉国王修成正果后,为了普度众生,让当地百姓都能享受安乐、闲逸、舒适的生活,便施展自己的法力,将随身佩带的佛珠化成了清澈的河流、洁白的村庄和美池良田。从此,这里的百姓过上了祥和安逸的生活。

我在一个金色的秋日经过这里,大地在一片清凉的日光中醒来,袅袅炊烟在变换的光影中缓缓升起。我们在追赶光线的路上,碰到了这三个走在上学路上的孩童,哥哥骑上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和妹妹们一起去河对面的中心小学上学,她们要步行五六公里才能到达学校,现在是秋天,上学的路变得简单一些。她们告诉我们,如果在夏天,大河涨水,就要绕更远的路才能到达学校。在短短的问候中,我们也不便耽搁孩子们上学的时间,唯有用镜头记录下他们行走的步伐,在心里默默地记住孩子们那双渴望的大眼睛。

5.2上天的眷顾

理塘,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闻名。理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朴素自然的风光中孕育着无数等待人们开启的古老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吸引我来到理塘。

我曾经过理塘去藏族聚居区多次,但都无缘拍摄到赛马节。因为在网上看到八月一日有赛马节,所以修改了石渠之行的行程,马不停蹄地在七月三十号深夜赶到理塘。但是在下山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草原上为赛马节搭建的帐篷,我便知道又无缘与赛马节相遇。

但我依旧感谢老天的眷顾,不仅让我在理塘巧遇十年前曾约定再聚的摄友,也偶遇上仁康家族的扎西活佛。

清晨的理塘空气格外清新。扎西活佛从一抹金色的晨光中走来,邀请我们到他家喝酥油茶,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让我对现如今的藏族聚居区活佛印象有了很大改变。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不苟言笑,或者只是念经不闻外界。扎西活佛很随意、亲和地坐在我旁边,缓缓地给我们讲着做人济事的道理,虽然声音并不大,但总感觉到有一种神秘的法理萦绕在他身旁。活佛拥有众多弟子,且绝大多数来自内地都市,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名人,也有平民百姓。

这位平和的活佛带领我们参观了仁康古屋,为我们细心讲解了七世达赖喇嘛降世的种种趣闻。当你走进昏暗、简朴的古屋,抚摸那早已干渍的狮乳,体味四百多年尘烟熏染的古屋,让人不仅感叹,多少先哲圣贤都是从平凡走向神圣,又将神圣与平凡融为一体。

长青春科尔寺

仁康家族的历史故事还在脑海中回味,告别扎西活佛,临行前活佛还赐予我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挂件和哈达,仁康家族的管家亲自带领我们去参观长青春科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