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756700000076

第76章 自然奇域(3)

仅依推测,此洞就深约3千米。人们探测时发现,在洞深1000多米处一侧洞内生栖着两条巨蟒。在距蟒洞东北2000余米一山峰中段又有一洞口出露。在此洞内约北300余米,又形成九个粗细不等的洞穴,洞洞相通,凉气森森,人称“九连洞”,是巨蟒栖息之处。冬季,从洞中常常冒出浓浓烟雾,使无底洞周围的树木形成美丽雾凇。提起这个洞,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两条巨蟒是长白山里的蛇妖,曾变成美女祸害人间。约在尧舜年间,天下水灾泛滥,人兽相残,两只蛇妖变成一对美丽的美女,在长白山地区与民间善男每月成婚一次,但在每次婚后,到蜜月最后一天时却将善男精髓吸尽,然后再寻善男成婚。直到第九次成婚时,两妖女与一孪生兄弟长信、白凤结发,在婚后第三天,被一高僧识破。救了长白二兄弟,而蛇妖经过高僧和村民的九九八十一天的围追堵截,两妖女无处躲藏,便从长白山逃到大兴安岭无底洞藏觅,至此从未再敢露面。

此洞的九洞口直径约10余米,洞内宽阔,直径约20多米,斜入30米左右,此洞陡然直下,深不见底,扔下一块几十千克重的石头,听不到任何声音。据说,在20年前当地有人腰系绳索带着刀和手电曾试着下过此洞,深入200余米,仍深不见底,遂茫然逃出。而这个无底洞至今仍是一个谜。

100万年的冰洞不融化之谜

导言:在山西宁武县,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千万年都没有融化的冰洞,冰洞中挂满了冰锥,有着厚厚的冰层。然而山西宁武县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会存在这样神奇的洞穴吗?在山西省宁武县,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当地的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冬暖夏凉,千万年都没有融化的冰洞,冰洞中挂满了冰锥和厚厚的冰层。然而山西宁武县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神奇的洞穴呢?洞穴又存在不存在呢?

为了确认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在宁武县旅游局工作的闫鹏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万年冰洞。最终,闫鹏在管涔山发现了这个冰洞。冰洞距地面100多米,冰洞内有冰瀑、冰钟、冰帘、冰笋、冰人、冰花……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冰宫殿,后来经过人们的开发又形成了上下五层的冰洞,此外还有冰梯、冰桥供人们参观。

冰洞中的温度基本维持在0℃左右,即使是初夏或寒冷的季节,冰洞的温度也没有多少变化。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盛夏的时候,冰洞外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冬天,洞外温度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然而站在洞内,因为没有风反而温暖了许多。这也就有了“冬暖夏凉”的感觉。

但是以宁武县的气候条件本不可能存在不会融化的冰洞,那么,这冰洞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夏天也不会融化呢?

考察冰洞的科学家说,这个冰洞不是人造的。而且专家还推测,这个冰洞已经有100多万年的历史了。如果说这个天然的洞穴是100多万年前由水冲刷形成的,可为什么这个并不符合结冰条件的洞里现在却结满了冰?这么大数量的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专家经过对宁武县周边的环境和气候的调查,发现宁武县虽然不适合冰洞的形成,但是由于管涔山的海拔达到了2000多米,而洞口所处的位置在山的阴面,这对冰的常年不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整个洞呈正口袋的形状,能够使洞内外的热量不进行交换,对洞内温度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减少了外界热量对冰的损害。但是,即使有了这些外在的保护因素,可是这么大面积的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人认为是冰川运动时,由于大量的冰涌进了一个冲刷形成的山洞里形成了冰洞。专家观察冰洞以后,发现冰洞中的冰有非常奇特的再生能力,一旦因为雨水溶蚀或冰层融化导致冰量减少,它就会进行自我修复,并且能自动地恢复原貌。但是冰川学说的解释是冰一旦融化,就不会自动再生。因此是由冰川形成冰洞的看法也存在漏洞。

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地热负异常说:它认为越往地下走,温度越低,低得可以制冷,并且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来。因此有人认为冰洞的深处可能存在某种制冷机制。它不仅能保持洞中的温度,并且仍在不停地结冰,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

但是这只是一种猜想,并没有被证实。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理论观点的出现,人们的认识和思维都会有所突破,总有一天人们会对冰洞的形成有更加科学系统地解释。

石油的成因

导言:石油是当今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但随着消耗和开采的加剧,使石油越来越缺少,石油的价格也随产量而起伏不定。然而,人们对于石油的成因却仍存在争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但随着消耗和开采的加剧,使石油越来越缺少,石油的价格也处于飙升状态。然而,人们对于石油的成因却仍存在争论。

一种是无机起源说。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均设想石油源于无机物。1876年,门捷列夫明确提出,石油是地球形成时碳与铁相互化合生成的碳化铁与地表水反应后的产物。由于无机起源说解释不明石油的复杂化学成分和油田的实际地质分布,所以20世纪以来这种观点影响越来越小。

另一种是有机起源说。有机起源说创立于19世纪中叶,随着的开采和研究的进行,支持它的证据越来越多。例如,石油中含有的“卟啉”与植物的叶绿素和动物的血红素相似;石油具有成因于生物的有机物质才具有的旋光性;石油中碳12的丰度高于碳13,可以用生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明……尤其有力的证据是,世界上99%以上的油田都产生在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的沉积岩中。因此,自50年代以来,有机起源说已被学术界公认。

但是,在有机起源说内部,关于石油是成因于古代动物的灾变死亡,还是成因于被称为“海洋牧草”的沟鞭藻一类浮游植物在地质变迁中的高压还原;或是生成于海洋地层,还是生成于陆地层,今天尚未定论。从石油被发现以后,我们的吃穿住行就都离不开它。

但至今人们还是不能说明石油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南极冰雪何处来

导言: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它终年为冰雪覆盖。但据科学考察分析:5000万年前的南极洲地貌可不像现在这样。它曾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那么从什么时候起又到什么时候止,它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冰雪世界了呢?南极洲是一块被大雪覆盖的大陆,大陆的98%隐藏在冰雪之下。南极大陆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其冰雪的总贮量为2800多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所有冰雪总量的90%以上。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计算,南极都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占地球淡水总量的70%。有人曾计算过,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平均升高60米,那时世界上大多数的沿海城市将被海水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