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756700000028

第28章 泛滥的洪水(3)

虽然上面总结的原因教训是十分珍贵惨痛的,但是洪水却是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自然灾害,它能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往往都是猝不及防的。历来,我们作的只能是灾后分析,事前预警,而它真正发难时却无法预料。而在治洪方面,人类的经验虽然日益丰富,但是仍有许多的问题无法解决,如何才能真正的解决洪水灾害,还有待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1998年世纪大洪水

导言: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但是它带给中华儿女的水灾也是连年不断。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就不断发生重大的洪水灾害。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更是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它一跃成为“最让中国人头疼的洪水区”之一,为何长江洪水肆虐呢?长江不仅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长河,还是世界第三长河,它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它哺育了无数华夏儿女,但是为何从20世纪以来,长江流域就不断发生重大洪水灾害呢?是什么让它变得如此疯狂呢?

1931年8月,长江发生重大洪水灾害,由于当年7月份的长江流域降水量超过往年同期的一倍以上,致使长江河流水位上涨。8月,金沙口、岷口、嘉陵江均发生大洪水。沿江堤防多处溃决,淹没7省205县,受灾人口达2860万,中下游淹没农田333万多公顷,淹死14.5万人。其中两湖灾情最重,湖北70个县中就有50个县受灾。随之而来的饥饿、瘟疫致使300万人惨死。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洪水浸泡达3个月之久。而号称母亲河的黄河流经中国北部,其流程的最后四分之一地段是地势较低的肥沃平原,水面高于地面,经常酿成水患,给下游两岸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在中国,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水灾多数发生在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黄河有时被称为“中国的忧患”但是20世纪以来,一直相对平和的长江也发生了数次灾害,这与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无关系。

1954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66800立方米,7月至8月洪水总量为2448亿立方米,均大于1931年的大洪水。武汉关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76100立方米,水位达到29.73米,比1931年水位28.28米高出1.45米。各主要控制站高出警戒水位的时间长达49~135天。造成洪泽湖水位猛涨,旧三河漫溢,白马湖决口,下游海潮托顶,使得淮安、淮阴、泗阳3个县18个区8.7万公顷农田全部沉入水底。8月17日,南京长江水位高达10多米,全省灾民达到720万,损失粮食12.4亿千克。经过人民的全力抢险,终于战胜这场洪水,主要河湖堤防安全无恙。

1998年的世纪洪水有29个省受灾,受灾面积0.21亿公顷,成灾面积约0.13亿公顷,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自当年6月份起,长江流域先后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第一次,是6月12日至27日,江南大部分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出1倍以上,江西北部降雨量比往年多出2倍以上;第二次是7月4日至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第三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3倍。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7月份,长江中下游主要监测站的洪量都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这场洪水一泄千里,几乎造成长江全流域泛滥。再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那么,1998年为何会发生如此罕见的洪水呢?而且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和1954年相比洪水来量要少得多,大约少了500多亿立方米,但1998年的长江干流洪水水位,除宜昌、武汉、沙市外都高于1954年的洪水水位,这是为什么?

有人将其归结于人为原因:认为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上游乱砍乱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直接后果。据统计,长江流域约有4亿人口居住,20世纪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但是由于人们不断的开垦农田,建造工厂等,使这22%的森林几乎全都被毁。四川省190多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县只有12个,甚至有些县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3%,也因此长江流域每年水土流失达到24亿吨,长江的河床也就日益变高,成为黄河以后的又一条“悬河”,这也是1998年洪水水位比1954年高的原因。同时,还使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迅速的萎缩,洞庭湖水域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千米缩减到2145平方千米,鄱阳湖在40年间缩小了1/5,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远地从地图上消失了,使得洪水在爆发后再无阻挡,也再没有能减弱其速度与水量之物。

也有人说1998的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因为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7月份长江中下游水文站的洪水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这里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又是多路来水汇合的地方,如果各支流同时发生洪水,在这里相遇,必然酿成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关键性的还是部分蓄洪量比1954年要减少了很多。根据资料1998年的洪水来量约为100亿立方米。而1954年洪水的安全蓄洪量约400多亿立方米,1998年蓄洪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洪量估计才50多亿立方米。

另外,有专家认为1998年的洪水肆虐与1997年爆发的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的强大暖湿空气带来了强降水,造成长江流域洪峰不断。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的拉尼娜现象,又使应当按期北移的副热带高压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使一度相对缓解的长江干流汛情再度紧张起来,以致长江全线告急。

而长江洪水泛滥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也让专家们很是担心,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话,地球上的降水量将增加3%~5%,那么,洪水灾害就有扩大的态势。

长江流域发生过的特大洪水都在向我们发出警告:如果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它将随时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灾难。而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将是我们以及后代肩负起的重要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