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14756400000005

第5章 外国军史谜团(5)

但是,实施难预料,在1988年年初,两伊战争出现了重大转折。两伊双方动用数百枚“飞毛腿”导弹袭击对方城镇,掀起“袭城战”。此后,伊拉克在对袭中渐占上风。4月,伊拉克对防守法奥的伊朗军队发动反攻。经两天激战,夺回了被伊朗占领两年的法奥城。7月,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宣布同意联大598号决议,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两伊战争中,双方消耗直接战费2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均遭严重破坏。

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引起两国战争的原因远不止于此。原因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应当是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这个问题本来是根据萨达姆同伊朗已故国王巴列维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已经解决了,协议规定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但萨达姆签约后一直感到后悔,趁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动乱之机废除了协议。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比较间接。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

其二是两伊同是伊斯兰国家,但伊朗5000多万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伊拉克1600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为什叶派,当政者是逊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毛拉们(宗教专职人员)掀起宗教狂热,公开鼓吹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邻国,什叶派穆斯林又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因此首当其冲。伊朗领袖霍梅尼从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现总统,当时的第二号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以煽动当地什叶派叛乱的罪名驱逐到巴黎,为此,双方结下了仇怨。

最后一点就是双方领导人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政策,互不让步,从而激起了历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导致爆发了两伊战争。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导言:在大约400多年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据考证,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纷纷涌到那里去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此间西班牙拥有一支庞大的帆船舰队,最繁盛时舰队拥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他们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却迎来了覆灭的命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迅速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同时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西班牙看到了英国的崛起,为了遏制它,曾多次干涉英国“内政”,并阴谋刺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还以颜色,利用武装海盗船抢掠西班牙运送珠宝的船队,袭击舰船锚地,抢劫、击沉西班牙的舰船。于是,一场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大西洋海战就这样爆发了。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无论是实力、武器装备,还是战船的威力,西班牙无疑都占据绝对优势,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实力悬殊。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

何以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历代史学家大致持三种意见。

一、基础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王,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势力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有1000余艘商船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大洋。各殖民地的金银和其他财富犹如一条从不干涸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国库,其财力、国力之强盛,在当时的西欧首屈一指。然而,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因为西班牙的工业不发达,其繁荣强盛不是建筑在本民族的经济基础上,而是靠掠夺殖民地的金银。据统计,仅1545-1560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西班牙的黄金有5500千克,白银24.6万千克。这种靠掠夺他国财富来维持的强盛肯定是不会持久的。其次西班牙还缺少举国一致的政治基础。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腓力二世(1527-1598年)的反动统治,西班牙即迅速走上衰落的道路。腓力二世是个保守的天主教卫道士,1556年他继位为国王后,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曾先后批准执行过一百多次火刑,迫害“异端”,滥杀无辜;实行重税政策,搜刮民财;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他专横残忍,挥霍无度,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只满足于享用掠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在马德里豪华宫廷里,整日杯筹交错,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腓力二世的反动政策和行径,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他不惜耗费巨大国力、财力,组织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在国内是得不到多少人支持的,因而缺少战争获胜的基础。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同时,这时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作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二、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一开始他即上书西王,恳请辞职,要求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果然不出所料,西顿尼亚的指挥糟透了。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立即抢占上风方位,主动出击。西顿尼亚按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但西班牙舰队的阵势很快被打乱,损失惨重。西顿尼亚无心恋战,传令撤出战斗,向东退驶。是夜,又出乎他的意料,英军巧施火攻,把装有易燃物的8条破船点燃,顺风开进西班牙舰队,顿时烈火熊熊。西顿尼亚从梦中惊醒,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船竞相逃避,互相撞沉,或被大火烧毁。西顿尼亚原想等火船漂过以后,再恢复战斗序列,谁知因他错令断锚,多数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停船,只好任风吹去。天亮后又被英军追上,因弹药消耗、损失过大,“无敌舰队”几乎无还手之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西顿尼亚见大势已去,不敢再战,遂率残舰败卒,绕道返国。回到西班牙时,“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舰船,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是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连西班牙士兵都把这次不幸归罪于西顿尼亚,纷纷抱怨道:“真见鬼!陛下竟把一个只学会在陆上走路的人派到海上来指挥!”其实,腓力二世对西顿尼亚指挥打胜这场海战也是信心不足的。出航前,西顿尼亚曾接到腓力二世的密封谕旨,上面写道:“密。只有在舰队司令亡故时才许开拆。”原来,腓力二世早就曾想任命轻骑兵上将唐·阿隆索来指挥西班牙舰队,这封密谕就是要阿隆索在西顿尼亚发生不幸时接替总司令职务的。“无敌舰队”出航前,阿隆索是皇家军事委员会成员,担任过西西里舰队的总司令,获得过圣约克勋章,是既能领会、执行西王意旨,又善于指挥海战的舰队司令官。他在这次远征中担任分舰队司令,可惜由于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同“无敌舰队”多数官兵一样葬身海底了。但腓力二世为何不起初就任命阿隆索为总司令呢?这又是个不解之谜。有人曾断言,如果“无敌舰队”的总司令是阿隆索,而不是西顿尼亚的活,这场海战可能将是另一种结局。

三、天灾说

认为“无敌舰队”不是毁于人祸,而是亡于天灾。它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5月27日奉王命扬帆起航的,这个季节,正是大西洋风多、雾大、浪险之时。西顿尼亚曾为此忧心忡忡,他深知此时在大西洋上航行,前途难卜,但又不好违拗王命,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队出征。果然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6月19日,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天,“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吹翻、吞噬,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大多数因晕船失去战斗力。西顿尼亚一筹莫展,虽经多方搜寻、救援,仍然损失了33艘舰船、8449名士兵和船员。由于天不作美,“无敌舰队”未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顿尼亚公爵写信据实报告西王,建议暂停远征,与敌人达成体面的妥协,待来年再图进兵。但腓力二世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即使您在拉科鲁尼亚不得不再仍下10或12艘船只,您也必须立即出港……”西顿尼亚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队伍与英军交锋的,这就种下了导致“无敌舰队”覆亡厄运的种子。当遭到惨败撤回国时,如惊弓之鸟的残舰败卒在苏梅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已全军覆没。英军以未失一艘战舰,仅死伤100余人的轻微代价,大获全胜。这一结局,也许是老天帮了大忙。事后,腓力二世不无感慨地长叹道:“我派(无敌舰队)去是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说明天灾的惩罚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上述三说,似乎均言之成理。但“无敌舰队”覆亡的根本原因何在呢?是缺乏战争的基础,还是指挥的无能,抑或是天灾风暴种下的毒瘤所致?这一问题,似还应深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日德兰”鱼雷之谜

导言:“日德兰”海战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日德兰”海战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还有一条原因,却与一枚神奇的鱼雷有关。

据史料显示,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了一场海战。奇怪的是当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从双方伤亡损失情况来看,此战中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而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1。就此情况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况且从战术上来看,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