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9300000007

第7章 唐代名医(著)方(1)

孙思邈方

头痛

方一菊花茶调散

【组成】川芎、荆芥、细辛、甘草、防风、白芷、薄荷、羌活、菊花、僵蚕、蝉蜕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末,茶水调服。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等。

【来源】《银海精微·卷下》。

方二痰饮头痛方

【组成】常山30克,云母粉60克。

【用法】为散,开水服9克,吐之止;若吐不尽,再服。忌生葱、生蒜。

【功效】催吐化痰。

【主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

【来源】《千金翼方》。

胸痹心痛

方一卒中恶心痛方

【组成】苦参90克(切),好醋90毫升。

【用法】以醋煮苦参,取50毫升,强人顿服,老、小2服。

【主治】卒中恶心痛。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桂心三物汤

【组成】桂心60克,胶饴250克,生姜60克。

【用法】上药切,以水240毫升,煮2味,取180毫升,去渣,入服饴,分3服。禁忌:生葱。

【功效】温阳缓急止痛。

【主治】心下痞,诸逆悬痛。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三疗膈散

【组成】瓜丁28枚,赤子豆20枚,人参0.3克,甘草0.3克。

【用法】捣为散,酒服3克,日2次服。禁忌:海藻、菘菜。

【主治】心上结痰实,寒冷心闷。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四乌头丸

【组成】乌头7.5克,附子1.5克,蜀椒15克,干姜、赤石脂各30克。

【用法】蜜丸麻子大。先食服3丸,日3次服。不愈稍增。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痰食积

方一松萝方

【组成】松萝60克,乌梅14枚,常山90克,甘草30克(炙)。

【用法】以酒180毫升渍1宿,合水18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渣,顿服,亦可再服,得快吐止。禁忌:海藻、菘菜、生葱。

【主治】胸中痰积热。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葱白汤

【组成】葱白5茎,乌头0.6克(炮),甘草0.6克(炙),珍珠0.3克(研),常山0.6克,桃叶1把。

【用法】以酒240毫升,水240毫升,合煮取180毫升,去渣,纳珍珠,服60毫升,得吐止。禁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生血等物。

【功效】催吐除痰。

【主治】冷热咳痰,头痛闷乱欲吐。

【来源】《千金翼方》。

方三盐汤探吐方

【组成】盐适量。

【用法】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服,得吐即愈。

【功效】涌吐宿食。

【主治】宿食停滞不消或霍乱,致脘腹胀痛不舒,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血症

方一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1.5~3克,生地黄30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

【用法】上4味药,咀,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3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淤。

【主治】热入血分症。

(1)热甚动血。出现吐衄、尿血、便血,斑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2)蓄血发斑。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信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尿血方

【组成】牡蛎(熬)、车前子、桂心、黄芩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捣筛为散,饮服9克,日3服,不效加至18克。禁忌:生葱。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

【主治】房损伤中尿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黄疸

方一地黄汁汤方

【组成】生地黄汁50毫升,大黄1.8克(末),芒硝30克。

【用法】上3味药令和,1服15毫升,日2服。

【功效】养阴攻下退黄。

【主治】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女劳疸方

【组成】滑石150克(研),石膏150克(研)。

【用法】为散,以大麦粥汁服9克,日3服,大便极利则瘥。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泻,足下热。

【来源】《千金翼方》。

虚劳

方一虚劳尿精验方

【组成】韭子60克,糯米30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如粥,取汁360毫升,分为3服。

【主治】虚劳尿精。

【来源】《千金不易简便良方》。

方二羊骨粥

【组成】羊骨1千克左右,粳米或糯米60克,细盐、葱白、生姜适量。

【用法】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细盐、姜、葱,稍煮即可食用。本粥以秋冬季早晚餐湿热空腹食用为宜,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

【主治】虚劳羸瘦,肾脏虚冷,脾胃虚弱,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

【来源】《千金翼方》。

病状毛发病

方一长发方

【组成】麻子1.5千克,白桐叶1把。

【用法】麻子碎,白桐叶切。上2味,以米泔汁1200毫升,煮5~6沸,去滓。以此洗沐。

【功效】以此洗沐,则发不落而长。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二生眉毛方

【组成】墙上青衣、铁生衣各适量。

【用法】上2味药等分研末,以水和涂即生。

【主治】眉毛脱落。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方三发黄方

【组成】腊月猪膏、羊矢灰、蒲灰各适量。

【用法】3药和匀,敷之,3日1次,变黑为止。

【主治】头发黄。

【来源】《千金翼方》。

方四脱发方

【组成】胡麻花、羊屎、姜汁、皂荚仁各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外洗。

【主治】脱发。

【来源】《千金翼方》。

方五瓜子散

【组成】瓜子500克,白芷、当归、芎、甘草各60克。

【用法】白芷去皮,甘草炙。上5味捣碎为散。食后服15克,1日3次,酒浆汤饮任性服之。

【主治】头发早白,又主虚劳及忧愁早白。

【来源】《千金翼方》。

睑烂

方一金钱汤

【组成】古钱(即老铜钱锈者)7枚,黄连(研末)6克,白梅(干)5个。

【用法】将此3味药,用老酒100毫升,于磁罐内煎至25毫升。至夜时可冷洗,不过三四次即愈,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年久弦烂。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烂弦风如神方

【组成】水银3克,银珠1.5克,铜青0.9克。

【用法】上药煨过,共为末筛过,点眼弦如神。

【功效】清热明目消疮。

【主治】烂弦风、赤眼。

【来源】《银海精微》。

方三八仙丹

【组成】当归2.1克,铜绿3克,薄荷2.1克,白矾3克,黄连、五倍子、焰硝各1.5克,轻粉0.6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以绢筛用绢包,约龙眼核大,泡洗日3~5次。

【功效】活血清火消疮。

【主治】炫眼弦风有虫痒甚效。

【来源】《银海精微》。

方四碧天丹

【组成】铜青15克,明矾12克,五倍子3克,白陶土3克,海螵蛸3克,薄荷叶1.5克。

【用法】将上6味俱研为末,用老姜汁搅和为丸,如圆眼核大。要用时将1丸用淡姜汤50毫升泡散,洗眼弦,次日再洗,依次洗三四次即愈。

【功效】敛疮散结。

【主治】近年近日烂弦风眼。

【来源】《银海精微》。

流泪症

方一吹云丹

【组成】细辛、升麻、蕤仁各0.6克,青皮、连翘、防风各120克,柴胡1.5克,甘草、当归各18克,黄连9克,荆芥穗3克(绞取浓汁),生地黄4.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除连翘外,用净水400毫升,先熬余药,重100毫升入连翘同煎,至50毫升许去渣,入银石器内,文、武火熬至滴水内成珠不散为度,炼熟蜜少许熬用之。

【功效】清热祛风明目。

【主治】目中泪及迎风,并羞明怕日,常欲闭目在暗室,塞其户牖,翳成久遮睛,此药多点神效。

【来源】《银海精微》。

翳膜内障

方一省味金花丸

【组成】栀子、黄芩、黄柏、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知母、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清茶调下。

【功效】清泻胃火。

【主治】脾胃积热,致生黄膜。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泻肝散

【组成】防风(去芦)、黄芩、桔梗、芍药、大黄(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每服入芒硝0.15克,临卧温服。

【功效】柔肝泻火明目。

【主治】肝虚雀目,恐变成白内障。

【来源】《银海精微》。

眼目昏花

方一明目固本丸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子、甘菊花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盐汤调服。

【功效】补肾生精,清心明目。

【主治】心热,肾水不足,少精光者。

【来源】《银海精微》。

目痛目痒

方一五黄膏

【组成】好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丹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芙蓉叶用冷水,或煎茶调,贴两太阳穴。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

【主治】目肿痛涩,欲以冷洗应验。

【来源】《银海精微》。

方二灵妙应痛膏

【组成】蕤仁(去皮油)100粒,朱砂(飞)3克,片脑0.3克,乳香(如枣核大)、硼砂3克。

【用法】上药将前药俱为细末,调蜂蜜为膏子。以铜筋点,一两次其痛即止。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以膏治眼疼痛,暴发不可忍者。

【来源】《银海精微》。

方三神仙碧雪丹

【组成】铜绿30克,当归6克,没药0.6克(制过),麝香0.6克,马牙硝1.5克,乳香1.5克(制过),黄连末6克,片脑0.6克,白丁香0.6克。

【用法】上药俱研为末,熬黄连膏子为丸,如龙眼核大。用时将1丸凉水化开,日点1次,6次见效。

【功效】养血活血,清热止痛。

【主治】眼疼痛。

【来源】《银海精微》。

方四三霜丸

【组成】姜粉、枯矾、白硼砂各适量。

【用法】痒极难忍,用上药为末,口津液调和如粟大。要用时将1丸放于大眦上。

【功效】散郁止痒。

【主治】目痒极难忍。

【来源】《银海精微》。

近视

方一万寿地芝丸

【组成】天门冬(去心)、生姜(焙)各120克,甘菊花60克,枳壳(炒)90克。

【用法】上药为丸,每服100丸,食后茶清或酒调服。

【功效】养阴滋肝明目。

【主治】目能近、不能远视,食之能治风热。

【来源】《银海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