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9300000029

第29章 明代名医(著)方(8)

方三噤口痢秘方

【组成】香连丸、石莲肉各适量。

【用法】2味等分,研为末,米饮调下。

【主治】噤口痢。

【来源】《明医指掌》。

噎膈

方一快气饼子

【组成】炒莱菔子60克,紫苏子30克,橘红30克,白豆蔻30克,白茯苓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姜汁为饼子,时时噙嚼。

【功效】调气解郁,消食畅膈。

【主治】气郁不快,食上则胸膈噎塞疼痛。

【来源】《明医指掌》。

方二通幽汤

【组成】生地、熟地各1.5克,甘草(炙)、红花各0.9克,升麻1.5克,当归身、桃仁泥各30克。

【用法】上药锉,水煎,调槟榔末1.5克,稍热服。

【功效】辛润通幽。

【主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则为噎塞。

【来源】《明医指掌》。

呕吐

方一和中桔梗汤

【组成】茯苓3克,半夏(炮)2.1克,陈皮2.4克,炒白术2.4克,生姜5片,炒枳实2.4克,厚朴(姜炒)2.4克,桔梗2.4克。

【用法】上药锉末,水200毫升。煎至150克毫升。空腹温服。

【功效】和中化湿,降逆止吐。

【主治】气热上冲,食后暴吐,脉烘数。

【来源】《明医指掌》。

方二荆黄散

【组成】荆芥6克,人参3克,甘草1.5克,大黄1.8克。

【用法】上药锉末,水煎。调槟榔末3克,磨木香1.5克,温服。

【主治】上焦气热所冲,暴吐。

【来源】《古今医鉴》。

瘿瘤

方一昆布丸

【组成】昆布(洗)30克(小麦醋煮干),海藻30克(小麦醋煮干)。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噙化。

【功效】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一切瘤瘿,不拘久近。

【来源】《明医指掌》。

方二神效开结散

【组成】沉香6克,木香9克,陈皮120克,珍珠49颗,海藻6克,猪靥肉子(瓦上焙干)49个。

【用法】研末,每服6克。

【功效】行气化痰,散结。

【主治】五瘿。

【来源】《明医指掌》。

李仲梓方

咳嗽

方一新定清宁膏

【组成】麦门冬(去心)300克,生地黄(酒炒)30克,广橘红90克,桔梗60克,甘草60克,龙眼肉240克(煎成膏),薏苡仁240克(淘净炒热),川贝母(糯米拌炒,半熟去米)60克,真苏州薄荷(净叶)15克。

【用法】俱研为细末,拌匀煎膏,时时挑置口中噙化。

【功效】润肺不伤脾,补脾不碍肺。

【主治】凡劳嗽吐血,必不可缺。

【来源】《医宗必读》。

方二鳖甲丸

【组成】五味子600克,鳖甲、地骨皮各90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食前盐汤调服12克,女人醋汤调服。

【功效】养阴润肺。

【主治】虚劳咳嗽,耳鸣眼花,此方服者必效。

【来源】《医宗必读》。

痰饮

方一妙应丸

【组成】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晒干,临卧淡姜汤调服7~10丸。气实痰猛,如丸数不妨。

【功效】逐痰定惊。

【主治】惊痰极效。

【来源】《医宗必读》。

方二滚痰丸

【组成】大黄(蒸少顷,不可过)、黄芩各240克,青礞、石硝(煅金色)沉香、百药煎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制水丸,如梧桐子大。白汤空腹服9克。

【功效】此药但取痰积,自肠次等而下,并不刮肠大泻,为痰家圣药。

【主治】一切痰,百种怪症。

【来源】《医宗必读》。

方三定喘奇方

【组成】橘红60克,半夏(明矾15克同炒香去矾)45克,杏仁(麸炒)30克,栝楼仁(去油)30克,炙甘草21克,黄芩(酒炒)15克,皂角(去皮绿子,烧存性)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淡姜汤打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食后白汤调服3克,日进2次,5日后下痰而愈。虚人每服2.1克。

【功效】顺气化痰,宣肺定喘。

【主治】稠痰壅盛,体肥而喘。

【来源】《医宗必读》。

疟疾

方一截疟饮

【组成】黄芪(酒炙)5克,人参、白术(炒)、茯苓各4.5克,甘草1.8克,砂仁、草果、橘红各3克,五味子2.4克,乌梅3枚。

【用法】水1000毫升,生姜10大片,枣2枚,煎500毫升服。

【功效】健脾益气,截疟。

【主治】虚人久疟不止。

【来源】《医宗必读》。

方二祛疟饮

【组成】知母(去毛,酒炒)15克,贝母(去心)2.7克,柴胡(去芦)2.1克,槟榔2.4克,陈皮(去白)、山楂肉、枳实各4.5克,甘草(去皮尖)0.9克,紫苏3克。

【用法】水1000毫升,煎500毫升;渣用水1000毫升,煎800毫升,俱露1夜。临发日五更服头煎,未发前1时服2煎。

【功效】和解表里,祛邪截疟。

【主治】疟疾三发后可用,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来源】《医宗必读》。

方三交加双解饮子

【组成】肉豆蔻2枚,草豆蔻2枚,厚朴15克,甘草12克,生姜12克。

【用法】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空腹服,五药俱一半生,一半熟。

【功效】燥湿化浊达邪。

【主治】瘅疟。

【来源】《医宗必读》。

秦景明方

头痛

方一家秘和中汤

【组成】人参、当归、黄芪、白术、广陈皮、甘草、升麻、柴胡、川芎、细辛各适量。

【用法】取上药各等分,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头痛,若气虚者。

【来源】《症因脉治》。

方二家秘芎归汤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连翘、细辛、蔓荆子各适量。

【用法】取上药各等分,水煎服。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头痛,血亏者。

【来源】《症因脉治》。

咳嗽

方一神术泻肺汤

【组成】苍术、石膏、桑皮、地骨皮、桔梗、甘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泻肺清热。

【主治】湿热壅肺,咳嗽。

【来源】《症因脉治》。

方二家秘泻白散

【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石膏、川黄连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

【功效】清泻肺热。

【主治】内伤肩背痛,实火刑金,肺热喘咳,唇焦便赤。

【来源】《症因脉治》。

胁痛

方一家秘补肾丸

【组成】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黄柏、知母名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补肝肾,清利湿热。

【主治】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胁痛。

【来源】《症因脉治》。

方二家秘补肝汤

【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川芎、青皮、香附、木通、苏梗、钩藤各适量。

【用法】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肝养血。

【主治】肝血不足,肝气不调,胁痛。

【来源】《症因脉治》。

方三家秘胆星汤

【组成】陈胆星、柴胡、黄芩、广陈皮、甘草、青黛、海石各适量。

【用法】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胆化痰。

【主治】胆火成痰,胁肋作痛。

【来源】《症因脉治》。

呃逆呕吐

方一丁香柿蒂汤

【组成】丁香6克,柿蒂9克,人参3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温中,降逆止呕。

【主治】胃气虚寒,失于和降所致的呃逆、呕吐、胸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者。

【来源】《症因脉治》。

方二连理汤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祛寒,佐以清热。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酸水者。

【来源】《症因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