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9100000119

第119章 灵枢译注卷十一(3)

一般刺热邪的原则,是使邪气散于人体外,让身体转凉,热邪排出后,不再发热,也就将病治愈了。针刺时应当疏通经络,放开针孔,使热邪有外散的出路,病就可以痊愈。

一般刺寒邪,应当采取温补法,用缓进疾出的手法,使神气恢复。出针后,应当揉按针孔,使其闭合,这样正气才不致分散,虚实得以调和,真气也就内存而被固密了。

黄帝说:针刺五邪,用什么针具才恰当呢?

岐伯说:刺痈邪用铍针;刺大邪用锋针;刺小邪用员利针;刺热邪用镵针;刺寒邪用毫针。

【原文】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击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译文】

请让我再来谈一下解结的道理。人与天地相适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相符合。由于人体能够与自然界的现象相互联系,所以可以用这些关系来解释什么叫“解结”。比如下面有水湿的地方,上面才会生长芦苇、菖蒲之类的东西。依据这个道理,从人体外形的强弱,就可以知道身体内气血的多少。至于阴阳的变化,可以用寒暑的变化来说明,酷暑季节,会使地面上的水蒸气很容易上升转化为云雨,使草木的根缺乏水分。人体受了热邪的熏蒸,同样也会使阳气浮现在外,使身体的皮肤弛缓,腠理开泄,血气衰减,汁液大量地排出,致使皮肤润滑。天气寒冷时,大地冻结,水结冰封,人体的阳气也就沉伏于体内,此时人体皮肤致密,腠理闭合,汗液不出,血气强盛,肌肉坚紧而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善于航行的人,也不能在冰封的江河上行舟;善于开垦土地的人,也不能凿开冻结的土地;善于用针的人,也不能治疗四肢厥逆的病症。如果血脉因寒气而凝结,坚聚如冰冻,循环不流畅,是不能立即使它柔软的,所以行舟的人,也要等到天气转温,冰消水流后,才能在水上行舟。同样开垦土地的人,也必须等到大地解冻,才能凿开土地。人体的血脉,也是这个道理。治疗厥逆的病症,必须先用温熨的办法调和其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项、脊等关节交会之处,实行熨灸,使血脉运行。然后再观察他的病情,如果脉气运行滑润流畅的,可用针刺的方法使它平复;如果脉象坚紧的,可用破坚散结的办法,使厥逆之气下行以后,才可停止针刺,这就是所说的“解结”。

用针治病,主要在于调气,饮食所化生的精气,首先积聚在胃中,它所化生的营气和卫气,各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宗气留于胸中气海,其下行的部分流注于气街穴,其上行的部位走向呼吸道中,所以当足部发生厥逆时,宗气就不能从气街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脉中的血液也就随之凝滞而停留。如果不先采用艾灸的办法来调和气血,就不能取穴进行针刺。所以用针的方法,必须先观察经络的虚实。用手循经切按弹动经脉,看到应指而动的部位,然后取穴针刺。六经经脉调和的人,身体健康,即使有病,也能自愈。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上实下虚,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雍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通畅,治疗时应找出疾病所在而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解结的方法。

身体上寒而下热的,用针先刺项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留针时间要长,针刺后还要在项部和肩胛部温熨,使热气上下相合后才能停止,这就是所说的推而上之的方法。上热下寒的,当观察其下部经脉上陷下去的虚脉,再取穴针刺,令阳气下行而后止针,这就是所说的引而下之的方法。

人体全身高热,热极发狂时就会出现妄见、妄闻、妄言等症状,应察看足阳明胃经及其大络,取穴针刺治疗。虚的用补法,有淤血而属实证的用泻法。同时让病人仰卧,医者位于病人头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挟按病人颈部的动脉,挟持时间要长,并用推拿揉卷按切的手法,向下推至两锁骨上窝处,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到热退才能停止,这就是所说的推而散之的方法。

【原文】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晰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译文】

黄帝说:有在一条经脉上产生过几十种病症的,或疼痛,或成痈:或发热,或恶寒,或发痒,或成痹痛,或麻木不仁,其症状变化无穷,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些都是病邪所导致的。

黄帝说:我听说气的类别当中,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那么,什么叫做真气呢?

岐伯说:所谓真气,就是所受纳的天空之气,与谷气合并而成,并充养全身。所谓正气(正常气候——译注。),又叫正风,它是从符合时令季节的一方而来,不是与时令季节相背离的虚风。所谓邪气,(带有戕贼性质而能伤害人体的虚风。——译注)它侵犯人体时,所伤的部位较深,而且不能自行消散。正风,侵犯人体的部位较浅,与人体的真气接触后,就能自行消散,因为正风来势较柔弱,不能战胜体内的真气,所以能够自动消散。

虚邪贼风侵犯了人体,就会出现寒慄,畏冷,毫毛竖起,腠理开泄等症状。如果邪气逐渐深入,搏结于骨,就会成为骨痹;搏结于筋,就会成为筋挛;搏结于脉中,就会导致血脉闭塞不通而成为痈;搏结于肌肉,与卫气相搏,阳盛时就会出现热象,阴盛时就会出现寒象。由于寒邪较盛,就会迫使真气离去,从而使身体变得虚弱,体虚则畏寒。邪气搏结于皮肤之间,并向外发泄,则腠理开疏,毫毛动摇、脱落;邪气在肌腠间往来流行,皮肤就会发痒;若邪气留而不去就会成为痹证;若卫气滞涩不畅通,就会造成麻木不仁。

若虚邪贼风侵犯身体一侧,且侵犯的部位较深,留居于营卫之中,使营卫稍衰,则真气就会离去,而邪气就独留于内,这时就会引起半身不遂。若邪气留在较表浅的部位,就会导致血脉不和而引起半身疼痛。

如虚邪侵犯人体部位较深,寒与热又相互搏结,并且久留不去停著于内,寒胜于热时,就会出现骨节疼痛,肌肉枯萎;热胜于寒时,就会出现肌肉腐烂,进而化脓,甚至向内发展伤及骨骼,骨骼被侵蚀后就成为“骨蚀”;如果疾病发于筋,使筋屈曲不得伸展,邪气久留其间,就会导致筋瘤;如果邪气结聚并趋归于体内,局部的卫气也留积在里面,不能正常运行,致使津液久留于肠胃之间,与邪气相合就会形成肠瘤,发展较慢的,几年后才能形成,用手揉按觉得它是软的;如果已有邪气郁结的现象,日久邪气逐渐趋归于内,津液停留不行,这时再被邪气所伤,则气血凝结的程度,就会逐渐加重,接连积聚就会形成昔瘤,用手按压它会感到坚硬。如邪气结聚并停留在深层的骨部,骨被邪气侵袭而致病,骨与邪气相合,其结聚的部位,逐日增大,就会形成骨瘤;如果邪气结聚在肌肉,宗气内走于此,邪气留著不去,有内热时就转化为脓,无热时就成为肉瘤。上述这几种邪气致病,其发作常常没有固定的部位,但都有一定的名称。

卫气行篇第七十六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