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神医药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800000046

第46章 外伤科(5)

红膏药

【来源】《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主治】仗疮及臁疮。

【组成】黄丹(飞砂)60克,乳香、没药、儿茶、血竭、朱砂、樟脑、水银各3克,麝香、冰片各0.3克,黄蜡、水牛油、猪油各30克。

【用法】先将黄蜡熔化,次入猪油、水牛油和匀,候冷将诸药末投入,搅匀,油纸摊贴;臁疮作隔纸膏贴敷。

骨折、脱臼

止痛接骨散

【来源】《伤科大成》。

【功用】活血止痛,续筋接骨。

【主治】外伤骨折。

【组成】乳香、没药、三七、萹蓄各3克,接骨草、五加皮、川断各5克,骨碎补9克,刘寄奴9克,苏木末6克,落得打6克地鳖虫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散。以白酒送服3克,或以陈酒调敷伤处。

内固接骨丹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主治】伤折、筋骨疼痛。

【组成】古字钱60克(先于火内烧令通赤,醋内粹10次),自然铜30克,硫磺30克。

【用法】以上三味,捣罗为末,后入瓶内,以坯子泥封固瓶口,候干,倒下瓶子,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捣罗,入水银30克同研,水银星尽后,使薄白纸裹药似球子,后用盐500克,入臼内,漏水捣烂,裹药球候干,入糠火内烧7日,冷后取出细研,后入朱砂末7.5克,麝香末7.5克,犀角末7.5克,都研令匀,取生地黄研绞取汁,熬为膏,和前药末,丸如酸枣大。每服以温酒75毫升,入地黄膏3克,搅令匀,下药一粒。服后如吐泻清绿水勿怪,是病出也,更宜频服,以愈为度。

仙正散

【来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主治】骨折。

【组成】肉桂3克(去皮),当归9克(去尾),玄胡索15克,白芷15克,苍术30克,赤芍药15克,防风30克,荆芥120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5克,用水1升,干荷叶2片,煎至700毫升,去滓,患处以此药热熏,用被盖覆,候温淋洗,然后整骨。

止痛药

【来源】《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主治】打扑损伤、打骨出臼,金疮破伤。

【组成】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30克,肉桂、八角、小茴香、乳香、没药各15克,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老酒调下。

接骨如神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一一。

【主治】骨折疼痛。

【组成】水蛭(糯米炒黄,去米)、白绵(烧灰)、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等分,血余炭(童子头发15团烧灰)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五十以上服3克,二十以下服1.5克,小儿服0.4克,温酒调下。

接骨丹

【来源】《洁古家珍》。

【主治】打扑,伤损皮骨。

【组成】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

【用法】上四味,共研为末,和匀,作一服。煎当归酒调下。2~3服,痛止勿服。

接舌金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五。

【主治】舌断,骨折。

【组成】生地、人参(透明者)、龙齿(透明者)各9克,象皮3克,冰片1克,土狗(去头、翅)3个,地虱20个。

【用法】先将人参等药俱研细,后用土狗、地虱捣烂,入前药末内捣匀,佩身上3日,干为末,盛在瓶内备用。以狗舌蘸药丹,将狗舌接于断舌上。

接骨丹

【来源】《洁古家珍》。

【主治】骨折。

【组成】天南星120克,木鳖子90克,没药15克,官桂30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生姜500克,去皮烂研,取自然汁,入米醋少许,面糊同调,摊纸上,贴伤处,帛缚并固定。

胜金丹

【来源】《辨证录》卷十三。

【主治】闭合性骨折。

【组成】麝香9克,血竭90克,古石灰60克,海螵蛸30克,自然铜末(醋浸,烧7次)3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花蕊石9克,冰片3克,樟脑30克,土狗子10个,地虱(干者)3克,土鳖(干者)3克,人参30克,象皮9克,琥珀3克,儿茶30克,紫石英60克,三七根末30克,木耳炭30克,生甘草末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和匀。每一个膏药,用末9克,撒在全体神膏上,贴患处。

荣卫返魂汤

【来源】《仙传外科集验方》。

【异名】通顺散、何首乌散(《仙传外科集验方》)。

【主治】流注,痈疽,发背,伤折。

【组成】何首乌(不犯铁)、当归、木通(去皮、节)、赤芍药(炒)、白芷(不见火)、小茴香(炒)、土乌药(炒)、陈枳壳(面炒,若恶心,加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九味,每服12克,用水酒煎服,病在上食后服,病上下食前服。

壮筋续骨丹

【来源】《伤科大成》。

【主治】骨折、脱臼、伤筋等复位之后。

【组成】当归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炒熟地120克,杜仲30克,川断45克,五加皮45克,骨碎补90克,桂枝30克,三七30克,黄芪90克,虎骨30克,破故纸60克,菟丝饼60克,党参60克,木瓜30克,刘寄奴60克,地鳖虫90克。

【用法】上药晒脆为末,砂糖泡水泛丸。每服12克,温酒送下。

金疮出血

桃花散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异名】桃红散(《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功用】止血消淤。

【主治】外伤出血不止。

【组成】好石灰(用纱净筛)300克,清油30毫升,大黄15克(锉碎,水浸透,取汁150毫升)。

【用法】石灰先用铁铛炒令带热,次入大黄汁、清油和匀,仍以慢火炒如桃花色,盆盛之,倾出在内,浮而不沉,鹅翎拂聚纸上,别著瓦器收藏。凡是破损伤痕,用涂立效。

泽兰散

【来源】《刘泪子鬼遗方》卷二。

【主治】金疮内塞。

【组成】泽兰、防风、蜀椒(去汗、目、闭口)、石膏(末)、附子(炮)、干姜、细辛、辛夷(去毛)各60克,芎23克,当归23克(炒),甘草30克(炙)。

【用法】上药十一味,捣筛和匀。每次2克,温开水调服,白天3次,夜里1次。

【加减】脓多,倍甘草;口渴,加瓜蒌15克;心烦,加黄芩15克;腹满,气短,加厚朴15克;疮中血淤,加辛夷一倍。

蛇衔散

【来源】《刘涓子鬼遗方》卷二。

【主治】金疮内伤。

【组成】蛇衔、甘草(炙)、芎、白芷、当归各30克,续断、黄芩、泽兰、干姜、桂心各23克,乌头37克(炮)。

【用法】上十一味,合捣筛,令均匀。酒服4.5克,白天3次,夜里1次。

军中一捻金

【来源】《永类钤方》卷七。

【主治】金疮出血。

【组成】金樱叶60克,桑叶30克,嫩荣叶30克。

【用法】上药捣烂,敷伤处;或阴干研末敷,加帛缚定。

止血定痛散

【来源】《外科大成》。

【主治】外伤出血。

【组成】生南星6克,生大黄9克,降香末9克,蒲黄炭4.5克,血竭6克,煅龙骨6克,黄连4.5克,儿茶4.5克,棉花炭9克,陈石灰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次用少许,掺患处。

止血散

【来源】《简明医彀》卷四。

【主治】刀斧伤出血不止。

【组成】龙骨9克,无名30克,乳香、没药各6克,五倍子60克(半生半炒),白矾30克(半生半枯)。

【用法】上药各研细和匀。掺伤处。

五加皮酒

【来源】《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主治】筋痹。情绪悲哀,面色苍白,四肢筋脉拘挛,腹中转痛。

【组成】五加皮、枳刺(炒)、猪椒皮根、丹参各250克,川芎、干姜(炮)各150克,白鲜皮、秦椒(去目、合口者,炒了汗)木通、天雄(炮,去皮、脐)、甘草(炙)各120克,薏苡仁240克,火麻仁2.25千克,官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90克。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以夹绢袋盛,用酒浸之,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温服适量,渐加之,以知为度。

天下第一金疮药

【来源】《医学心语》卷六。

【主治】刀斧损伤,跌扑打碎。

【组成】雄猪油620克,松香180克,面米(炒筛)120克,麝香1.5克,黄蜡180克,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血竭30克,儿茶30克,乳香30克(去油),没药30克(去油)。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先将猪油、松香、黄蜡三味熬化,滤去滓,待将冷,再入药末搅匀,瓷器收贮。凡刀斧损伤,跌仆打碎,敷上即时止痛、止血,更不作脓。

王不留行散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主治】金疮。

【组成】王不留行、蒴、细辛、桑白皮各75克,甘草133克,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22克,厚朴、黄芩、干姜、芍药各15克。

【用法】上九味,将前三味烧灰存性,合余药为末。每服1克。疮小者外敷,疮大者内服,产后亦可服。

【加减】若感受风寒,去桑白皮。

七珍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

【功用】开胃,益气,进食。

【主治】脾虚胃弱,不思饮食。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黄芪(蜜水涂炙)、山芋、白茯苓(去皮)、粟米(微炒)、甘草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至110毫升,温服。

十宝散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主治】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

【组成】冰片0.36克,麝香0.36克,辰砂3.6克,乳香(去油)3.6克,子红花12克,血竭4.8克,雄黄12克,儿茶0.72克,归尾30克,没药4.2克。

【用法】以上十味,共研为细末,瓷瓶收贮,黄腊封口,勿令走气。治跌打淤肿,骨折,用陈醋调敷;治损伤、金疮出血,用药末外掺;治跌打昏迷,用少许以陈醋冲服。

完肌散

【来源】《外科精义》卷下。

【主治】刀斧伤。

【组成】密陀僧、桑白皮(新者)、龙骨各120克,陈石灰60克,黄丹15克,麝香3克(另研)。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干掺患处。

补肉膏

【来源】《伤科汇纂》卷七。

【异名】理伤膏(《伤科汇纂》卷七)。

【主治】刀斧伤,肉破骨碎者。

【组成】黄蜡、猪油各1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松香、麻油各500克。

【用法】上以折伤木皮30克捣碎,入油内煎数沸,滤去滓,煎至滴水成珠,却入密陀僧、黄丹,慢火熬成膏,次入松香、黄蜡熔化,后入乳香、没药,再加自然铜末。外贴患处。

补肌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主治】外伤出血。

【组成】地黄苗、地松、青蒿、苍耳苗、赤芍药(水煎取汁)各150克,生艾汁300毫升。

【用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90克,更杵为细末。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麻醉

开刀麻药

【来源】《串雅内编》卷二。

【功用】局部麻醉。

【组成】草乌、川乌、半夏、生天南星、蟾酥各3克,番木鳖、白芷、皂角各1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临时水调外敷。一顿饭时开刀不痛。

外敷麻药

【来源】《外科大成》卷一。

【功用】外科手术前局部麻醉。

【组成】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各15克,胡椒30克,蟾酥12克(一方加荜拨等分;一方加细辛为君)。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烧酒调敷,候麻木,任割不痛。

麻药

【来源】《喉科紫珍集》卷下。

【功用】麻醉止痛。

【主治】咽喉部诸症需用刀针割烙者。

【组成】川乌15克,白芷9克,川椒21粒,草乌15克,半夏9克,天南星4.5克,全蝎9克,细辛4.5克,炒盐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时吹患处。令喉内肉麻不知疼痛而下刀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