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神医药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800000035

第35章 妇科(5)

愈风四物汤

【来源】《妇科玉尺》卷四。

【主治】妇人产后头风。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荆芥、细辛、麻黄、防风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愈风汤

【来源】《医学正传》卷七引朱丹溪方。

【功用】养血祛风。

【主治】产后中风口噤,牙关紧急,手足瘈疭,角弓反张。

【组成】荆芥穗、当归各等分(焙干)。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豆淋酒或童便下。豆淋酒,用大黑豆不拘多少,炒焦,投好酒中。

三物黄芩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功用】清热解毒,养血滋阴。

【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

【组成】黄芩、苦参各6克,干地黄12克。

【用法】上药咀,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产后浮肿、便秘、失禁

宣气汤

【来源】《妇科玉尺》卷四。

【主治】产后浮肿,由于水气者。

【组成】白术、郁李仁、葶苈、桑白皮、炙甘草、赤茯苓陈皮、川芎、当归、白芍、生地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葶苈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主治】产后遍身浮肿,腹胁妨闷,上气喘促,不欲饮食。

【组成】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紫苏茎30克,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归苓散

【来源】《杏苑生春》卷八。

【主治】产后小便不通。

【组成】当归、茯苓、芍药、生甘草梢、木通、陈皮、白术、灯芯各等分。

【用法】上药咀。水煎,空腹时温服。

补遗补脬饮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主治】妇人产时伤脬,终日不得小便,便淋湿不干者。

【组成】生丝绢(黄色者)1尺,白牡丹根皮木、白芨各3克。

【用法】上药用水250毫升,煎至绢烂如饧服之。

完胞饮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主治】妇人产时,损伤胞胎,小便淋漓不止,欲少忍须臾而不能者。

【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生黄芪15克,当归30克(酒炒),川芎15克,白芨末3克,红花3克,益母草9克,桃仁10粒(泡,炒,研)。

【用法】上药用猪胞或羊胞1个,先煎汤,后煎药。空腹时服。

阿胶枳壳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主治】产后虚羸,在便秘涩。

【组成】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滑石(研飞为衣)15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水送下。半日大便仍未通,再服。

产后缺乳、乳汁不通

涌泉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八。

【功用】破气行血,通经下乳。

【组成】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龙骨、穿山甲(炮黄)各等分。

【用法】上五味共研为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少许,一日3次。服药后,用木梳在左右乳上梳30余次,一日3次。

涌泉汤

【来源】《良朋汇集》卷四。

【功用】催乳。

【主治】妇人乳汁微少。

【组成】王不留行(炒)9克,穿山甲(炒)9克,天花粉、归身各4.5克,木通、甘草各9克。

【用法】上药用猪前蹄1只煮烂,取汁750毫升,煎药至250毫升,分2次顿热,空腹时服之。外用旧木梳火烤热,梳乳上。

下乳汤

【来源】《揣摩有得集》。

【主治】妇人气血两亏,产后无乳。

【组成】生芪9克,当归9克,白术4.5克(炒),川芎4.5克(炒),甲珠0.9克,通草3克,王不留行15克(炒),川贝3克(去心),漏芦6克,白芷1.5克,桔梗2.4克,生草1.8克,藕节3寸。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下乳涌泉散

【来源】《清太医院配方》。

【主治】产后乳汁不行。

【组成】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各30克,青皮、漏芦、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15克,穿山甲45克,王不留行90克,甘草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9克,临卧时用黄酒调下。

五、杂病

不孕

白薇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继成】白薇、柏子仁、白芍药、当归、桂心、附子、萆薢、白术、吴茱萸、木香、细辛、川芎、槟榔各15克,熟地黄60克,牡丹皮30克,紫石英30克,人参22克,石斛、白茯苓泽兰叶、川牛膝各2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毓麟丸

【来源】《仙拈集》卷三。

【主治】女子不孕。

【组成】丹参90克,香附、川芎、当归、白芍、茯苓、丹皮、益母草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空腹时用桂圆汤下。

毓麟珠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芍药(酒炒)各60克,川芎、炙甘草各3克,当归、熟地(蒸,捣)、菟丝子(制)各120克,杜仲(酒炒)、鹿角霜、川椒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2丸,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亦可为小丸吞服。

【加减】如男子服,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巴戟肉各60克。

必孕汤

【来源】《仙拈集》卷三。

【功用】调经种子。

【主治】经期准而不孕。

【组成】续断、沙参、杜仲、当归、香附、益母草、川芎橘皮各6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附注】原书云:此方治“经期准而不孕,照方服四剂,下期再服四剂,必无不孕者。”

宁坤至宝丹

【来源】《卫生鸿宝》卷五。

【功用】益气补血,调经种子,安胎催生。

【主治】妇人月经不调,久不受孕,带下崩淋,虚劳,胎前产后诸病。

【组成】嫩黄芪(蜜炙)90克,白术(陈壁土炒)、枣仁(炒香)、归身(酒炒)、香附(杵,米酒制)、川断(酒炒)、条芩(酒炒)甘枸杞、血余炭(炼,不见火)、阿胶(蛤粉炒)、杜仲(盐水炒)各60克,茯苓(乳制)、白芍(酒炒)、丹参(酒炒)各45克,北五味(焙)18克,甘草(蜜炙)、朱砂(飞,为衣)各30克,大生地(酒煨)120克。

【用法】上药各为细末。称准分量,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按症照引调服。凡妇人久不生育,经脉不调,腹疼酸胀,或赤淋白带,腰痛胃疼,夜热心烦,食少,每日用莲子汤送服1丸,诸病皆愈,即能受孕;孕妇胎气失调,恶心呕吐,虚烦阻食,浮肿气急,腰腹酸痛,胎漏下血,或伤胎见红,用莲子汤服1丸;临产阵痛时,白汤送服1丸,胎自顺下;如有横逆异产,白汤和童便送服数丸,保全母子;或难产者,用冬葵子9克,煎汤调服;产后下血过多,白汤和童便送服;恶露不行,腹痛块淤,用山楂9克,红花3克,煎汤调服;或寒热往来,有外感者,荆芥穗3克煎汤送服;兼虚汗者,人参汤送服;虚烦狂躁,腹满气急,血崩尿血,或因血虚,周身筋骨疼痛者,均用白汤送服。

阴户疼痛、交接出血

黑白散

【来源】《万病回春》卷六。

【功用】消肿止痛。

【主治】妇人阴中肿痛。

【组成】小麦、朴硝、白矾、五倍子、葱白各适量。

【用法】上药煎汤频洗患处。

引精止血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主治】妇人交感血出。

【组成】人参15克,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熟地30克(9蒸)、山萸肉15克(蒸),黑姜3克,黄柏1.5克,芥穗9克,车前子9克(酒炒)。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菖蒲散

【来源】《术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功用】祛风活血,行气消肿。

【主治】妇人风湿下浸,阴户肿痛。

【组成】菖蒲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吴茱萸15克(汤浸7遍,焙干,微炒)。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入葱白16厘米,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加减补阴益气煎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主治】妇人交接出血,脉软数者。

【组成】生地15克,人参4.5克,黄芪9克(蜜炙),柴胡1.5克(盐、醋炒黑),白芍4.5克(醋炒),升麻0.9克(盐、醋炒),阿胶9克(蒲黄灰炒),山药9克(炒),血余炭9克(炒灰),赤石脂9克(醋炒)。

【用法】上药以水煎,去滓温服。

阴挺、外阴白斑

复元汤

【来源】《济阴纲目》卷十四。

【主治】产后子宫不收。

【组成】荆芥穗、藿香叶、臭椿皮各等分。

【用法】上药咀。煎汤熏洗。子宫即入。

铁粉散

【来源】《妇科玉尺》卷三。

【主治】子宫不收。

【组成】当归、磁石各15克,铁粉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米汤下。

当归益荣散

【来源】《陈素阉妇科补解》卷五。

【主治】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7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组成】当归、黄芩、牡蛎、赤芍、防风、龙骨、陈皮、蛇床子、白芷、黄芪、川芎、生地、升麻、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磁石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二。

【主治】产后用力过度,子宫下脱,痛不可忍。

【组成】磁石、归尾、白芷、蛇床子、赤芍药、丹皮、发灰、荆芥穗、川芎、生地、陈皮、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空腹时服。

【加减】7日后,去白芷、赤芍、归尾,加熟地、当归、白芍、人参、黄芪。

阴痒、阴疱

化毒生肌散

【来源】《石室秘录》卷二。

【主治】产门外生疮,久久不愈;兼治诸疮。

【组成】黄柏9克(炒,为末),轻粉1.5克,儿茶9克,冰片1.5克,麝香0.9克,白薇9克(炒,为末),蚯蚓粪9克,炒铅粉9克,炒乳香6克(出油),潮脑9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末,和匀。以药末掺患处。

银杏无忧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异名】银杏散(《嵩崖尊生》卷十三)。

【功用】杀虫解毒。

【主治】肝肾气浊生热,阴部生虱瘙痒,抓搔成疮。

【组成】水银(铅制)、杏仁(去皮,捣膏)、轻粉、雄黄、狼毒、芦荟各3克,麝香0.3克。

【用法】除水银、杏仁膏外,余药共研过细筛,入上二味再研匀。先用土菖蒲煎汤洗之,用针挑去虱孔,随用津唾调擦,使药气入内。愈,则不复生。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牛、犬、鳖肉。

银杏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主治】妇人湿热下注,阴中作痒内外生疮。

【组成】杏仁(去皮、尖,研)、水银(铅制)、雄黄各3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细末,共和一处。每用1.5克,以大枣肉1枚捣烂和丸,丝绵包裹,留1绵条,捻线在外;用塌痒汤洗净阴部,药囊安入阴道内,留线在外,一日一换。重者只4~5枚痊愈。仍兼服凉荣泻火汤。

秦艽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主治】妇人阴户忽然肿而作痛者。

【组成】秦艽18克,石菖蒲、当归各9克。

【用法】上药加葱白5个,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