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神医药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800000034

第34章 妇科(4)

回生保命黑龙丹

【来源】《寿世新编》卷上。

【主治】产后胞衣不下,血迷血晕,不省人事,危急垂死者。

【组成】五灵脂(净)、全当归、大生地、川芎、良姜各60克,百草霜、乳香、生硫磺、真血珀、花蕊石各6克。

【用法】前五味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煅红,待冷取研细末;后五味研末,同前药和匀,米醋煮面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炭火煅通红,用生姜汁浸碎,陈酒、童便调服。

夺命丹

【来源】《产育宝庆集》卷上。

【功用】破血逐淤。

【主治】产后胞衣不下,血上冲心,心痛胸闷,喘促头汗;或胎死腹中。

【组成】附子15克(炮,去皮、脐),牡丹皮30克,干漆7.5克(捣碎,炒烟尽),大黄末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酽醋200毫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温酒下5~7丸。

恶露不尽、不下、顿绝

三黄宝蜡丸

【来源】来源14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主治】跌打损伤,淤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疮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组成】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10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头羊血拌入,晒干)120克,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刘寄奴、血竭各90克,孩儿茶、雄黄各90克,朴硝30克,当归尾45克,铅粉、汞(即水银)、乳香、麝香各9克,玻珀6克。

【用法】上药各研极细末,称准和一处,将水银同铅粉在铁锅内火上热研成末,入前药内;用炼净黄蜡750克,放瓷器内,坐滚水中化开,将药入内搅匀,待半冷,作小丸,贮瓷罐内,病重者每服3克,病轻者每服1.5克,热黄酒调服;倘受伤至重,连服数次。服药后,饮酒出汗更妙。如外用治疮,以麻油隔滚汤化开,敷之甚效。泽兰汤【来源】《各急干金要方》卷三。

【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气力。

【组成】泽兰、当归、生地黄各60克,甘草45克,生姜90克,芍药30克。

【用法】上药六味,咀。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一日3次分服。

乌金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丸。

【主治】产后血迷,血运,败血,沥沥不断,脐腹疼痛,头目昏眩,无力多汗;崩中下血不止。

【组成】麒麟竭、百草霜、乱发(要男子发,烧灰)、松墨(煅,醋淬)、鲤鱼鳞(烧,为末)、延胡索、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赤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

当归血竭丸

【来源】《产育宝庆集》卷下。

【主治】妇人产后恶露不下,结聚成块,心胸痞闷,脐下坚痛。

【组成】当归(炒,锉)、血竭、蓬莪术(炮)、芍药各60克,五灵脂120克。

【用法】上五味,共研为细末,以醋面糊调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温粥饮下。

地黄粥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

【组成】生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

【用法】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搅匀,空腹食之。

桃仁汤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功用】破血下淤。

【主治】产后恶露顿绝,或渐减少,淤血留于经络,腰部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刀刺者。

【组成】苏木、地黄、桃仁(去皮、尖)各15克,虻虫(去头、足、翅、炒)、水蛭(炒)各30枚。

【用法】上药共研为散。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恶露行即住服。

血崩、血晕

升举大补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主治】产后血崩。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各1.2克,人参6克,炙甘草、升麻各1.2克,当归、熟地黄各6克,麦门冬3克,川芎3克,白芷1.2克,炒黄连0.9克,荆芥穗(炒黑)1.2克。

【用法】加大枣,水煎服。

【加减】汗多,加麻黄根3克,浮小麦9克;大便不通,加肉苁蓉3克。

生化夺命汤

【来源】《产宝》。

【功用】活血散淤,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阳虚血淤,血崩血晕,形脱气促,或有汗晕厥,牙关紧闭,昏乱将绝。

【组成】川芎6克,当归12克,干姜(炙黑)1.5克,甘草(炙)0.9克,桃仁(去皮,研)11粒,肉桂0.9克(服2剂后去此味)。

【用法】上药加黑枣1枚,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稍热服。

【加减】汗多,加人参6克,生黄芪6克;两手脉伏,或右手脉绝,加麦冬3克,五味子10粒;如灌药得苏,其块痛未除,当减去参、芪,只服生化汤,除块定痛。

更生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二。

【功用】益气扶正,养血止血。

【主治】产后失血过多,或出血不止。眩晕目暗,口噤,发热憎寒。

【组成】人参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荆芥穗9克,干姜(炒黑)9克,熟地(姜汁炒)30克。

【用法】上药锉末。水煎,空腹时服。

花蕊石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四八引《产经》。

【异名】花蕊石丹(《救伤秘旨》)。

【功用】化淤止血,温阳散寒。

【主治】产后血晕,败血不尽,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等证属阳虚血凝,淤积壅聚者;外用治创伤出血。

【组成】花蕊石500克,上赤硫磺120克。

【用法】上药相伴匀。先用纸和胶泥固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在内,密泥封口,纳焙笼内,焙令透热,便安在四方砖上,用炭一称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令渐渐上彻,有坠下火。放火上,直至经宿,火令定,取出研细,以绢罗过,盛于细瓷盒内。治外伤,急于伤处撒药。内损血入脏腑,用童便入酒少许,煎热调服。

愈风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九引《华佗方》。

【异名】如圣散(《政和本草》卷二十八引《经验方》)、荆芥散(《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华佗愈风散(《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主治】妇人产后,中风口噤,牙关紧急,手足瘈疭如角弓状;产后血晕,四肢强直,不省人事者。

【组成】荆芥(略焙,为末)。

【用法】上药每服9克,用豆淋酒或童便调下。其效如神。口噤者灌,齿龈噤者吹鼻中,皆效。

产后虚劳

内补当归建中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异名】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卷六)。

【功用】温中健胃。

【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疠痛,呼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

【组成】当归12克,芍药18克,甘草6克,桂心9克,生姜18克,大枣10枚。

【用法】上六味,咀。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一日令尽。

【加减】若大虚,纳饴糖18克;若失血过多,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佛手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组成】当归、川芎、黄芪各30克,北柴胡、前胡各7.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9厘米,枣子、乌梅各1枚,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

【加减】如有痰,去乌梅。

五石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

【主治】产后虚羸寒热,四肢酸弱,不思饮食,心神虚烦,夜卧不安。

【组成】紫石英(细研,水飞)45克,钟乳石粉45克,白石英45克(细研,水飞过),赤石脂30克(细研),石膏30克(细研,水飞过),五味子30克,熟干地黄45克,麦门冬45克(去心,焙),黄芪30克(锉),白茯苓30克,白术30克,当归30克,(锉,微妙),人参30克(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桂心各30克,川芎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令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薤白汤下30丸,每日3服。

产后心痛、腹痛

香桂丸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主治】妇人产后脐下痛,脉弦沉涩者。

【组成】当归90克,川芎45克,桂心45克,木香4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炒砂糖糊调和丸。每用9克,用炒荷叶汤送服。

桃仁芍药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功用】活血化淤。

【主治】产后血淤腹痛。

【组成】桃仁10克,芍药、芎、当归、干漆、桂心、甘草各6克。

【用法】上七味,咀。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3次服。

蜀椒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功用】益气养血,温中散寒。

【主治】产后气血两虚,感寒心痛。

【组成】蜀椒70克,芍药30克,当归、半夏、甘草、桂心、人参、茯苓各60克,蜜600毫升,生姜汁300毫升。

【用法】上十味,除蜜与生姜汁外,以水5.4升,煮椒令沸,然后纳诸药,煮取1.5升,去滓,内姜汁及蜜,煎取1.8升,一服300毫升,渐加至360毫升。

【禁忌】禁勿冷食。

醋煎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主治】妇人血气,腹胁刺痛不可忍;产后败血。

【组成】高良姜30克,当归(洗,焙)、肉桂(去粗皮)、白芍药、陈橘皮(去白)、乌药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醋150毫升,同煎至210毫升,通口服,不拘时候。

肠宁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主治】产后血虚,小腹疼痛,按之即止。恶露量少色淡,大便干结者。

【组成】当归30克(酒洗),熟地30克(9蒸),人参9克,麦冬9克(去心),阿胶9克(蛤粉炒),山药9克(炒),续断6克,甘草3克,肉桂0.6克(去粗,研)。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产后腰痛、胁痛

匀气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产后腰痛,不能转侧,恶血不甚下者。

【组成】乌药、当归、梢桃仁各4.5克,杜仲、牛膝、官桂各3克,川芎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临服时加酒适量。

济阴大造丸

【来源】《胎产心法》卷上。

【主治】妊娠胎气不充,产后肾虚腰痛。

【组成】人参、熟地各45克,当归身75克,麦冬(去心)天冬(去心)、山药(炒)各30克,五味子15克,黄柏24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加头胎壮盛紫河车1具,水洗,挑去经络污血净,酒蒸捣烂,入诸药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用温开水或桂元汤送下,早、晚服。

【加减】如脾胃虚患泄泻,去黄柏,减地黄,加土炒白术30克。

当归黄芪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产后腰脚酸疼,转侧不得,壮热汗出,气短心悸。

【组成】当归(锉,焙)、黄芪(细锉)、芍药各30克,生姜(切,焙)75克。

【用法】上四味,粗捣筛,分作八服。每服2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产后中风、发热

血风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

【组成】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芍药、当归、地黄、白术、茯苓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酒调下50~70丸。

竹叶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功用】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组成】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

【用法】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温服。温覆使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