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食疗药膳(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700000002

第2章 食疗药膳的治病机理(2)

⑤限食益寿:最新研究结果认为,人进入老年以后,机体各个系统的代谢水平都下降,所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减少。此时若仍按常规饮食,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还会造成体内能量过剩,易发生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影响老年人健康。而实验发现,限食不但能使机体的免疫中枢器官胸腺在老年时仍保持年轻化,还能降低心、脑、肝、肾等主要器官中代谢废物褐脂质的沉积,延缓器官的衰老。同时,限食者肿瘤的发生率也较低,即使发生,其恶化、转移的时间也较一般人迟缓。美国学者研究认为,限食能够保护存在于细胞核中、对生命极重要的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不受损害,增强其受破坏后的恢复功能;更重要的是,限食能减少体内出现原致癌基因,可见限食益寿是毋庸置疑的。

⑥抗衰老食物:研究证实,弱碱性食物、碱性食物、抗氧化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富含微量锌元素的食物能延缓衰老速度,有益于长寿。经测定,弱碱性的食物有:豆腐、豌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萝卜、牛奶等。碱性食物有: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海带、柑橘类、西瓜、葡萄、香蕉、草莓、板栗、柿子、咖啡、葡萄酒等。此外山楂、西红柿、醋吃起来味酸,其实属碱性食物。注意,碱性、弱碱性食物加了糖或经油炸过,碱性会变成酸性。抗氧化食物有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中的红心地瓜、胡萝卜、菠菜、绿葱、南瓜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芥菜、卷心菜、菜花、萝卜、菠菜、甘蓝、西红柿、萝卜缨、雪里蕻、油菜、小白菜、辣椒、青蒜、大枣、刺梨、猕猴桃、柑橘、橙、草莓、桂圆、柚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豆类、乳类、鱼类、贝类、瘦肉、花生、莴苣以及植物油。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糙米、全麦面粉、毛豆、绿豆、黑豆、杏仁、芝麻、黑枣、豆腐等。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牡蛎、鱼类、芝麻、瘦肉、木耳及中药女贞子、枸杞子、黄精、天冬、地黄、白菊花等。

平衡阴阳

阴阳是人生之根本。阴阳平衡则健康长寿,阴阳失调,易引起疾病而加速衰老。如《黄帝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千金要方》说:“人年五年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人到中年,往往阴常不足,阳亦衰减,所以,调补阴阳是抗衰延年的重要措施。

肾藏真阴真阳。《医学正传》指出:“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生殖、主骨,内寄元阴元阳,为人身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的主要器官。肾阴(精)亏虚,往往无力,潮热盗汗遗精,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细弱或细数等症。补肾阴的食物和药物,如枸杞子、桑葚子、女贞子、海参、龟肉、鳖肉、猪脊髓、牛脊髓等。肾阳虚衰可出现形寒肢冷,腰腠酸冷,阳痿早泄,耳聋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质润,脉象沉迟等症。补肾阳的食物和药物,如鹿肉、鹿血、鹿鞭、鹿茸、韭菜、虾仁、牛肉、狗肉、羊肉、补骨脂、淫羊霍、金樱子、菟丝子、肉苁蓉、牛膝、杜仲等。阴阳两虚则阴阳双补。

补益阴阳主要补益肾阴肾阳,若心、脾阳虚可先用干姜、白术、茯苓、山药、肉桂等。若肺、胃阴虚则可先用沙参、麦冬、石斛、荸荠、甘蔗、蜂蜜、梨、白茅根、芦根、西瓜等。

人体脏腑功能的衰减,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一样,可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纠正脏腑功能的失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药物和食物并无严格的区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用,许多药物都可以食用,许多食物亦可供药用,如莲子、红枣、百合、桂圆、核桃、山楂、生姜、葱、蒜、花椒等。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只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及其症状表现,结合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选择适应于该种疾病的食物,即可达到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平衡的目的。如寒体寒证选择性味温补的食物;热体热证选用清补的食物;不寒不热的病人给予平补的食物;脏腑功能失调的人,选用以脏补脏的疗法。

中医以及民间习惯运用动物的内脏来调理补养人体内脏虚弱之证,如以肺补肺,以心补心,以肾补肾、以脑补脑等,已经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唐代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发现动物的内脏和人体的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十分相似,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食养食疗经验,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例如,肾主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肾虚怕冷。肝开窍于目,他又发明了以羊肝来治疗夜盲雀目。男子阳痿,多责之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他就运用鹿肾医治阳痿。自唐代孙思邈以后,许多医家又发展了“以脏补脏”的具体运用,不少重要的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行之有效的以脏补脏疗法。如宋朝《太平圣惠方》中介绍用羊肺羹治疗消渴病,《圣济总录》用羊脊羹治疗下元虚冷,元《饮膳正要》介绍用牛肉脯治疗脾胃久冷,不思饮食。明代李时珍主张“以骨入骨,以髓补髓”。清代王孟英介绍以猪大肠配合槐花治疗痔疮。中医认为肾主骨,骨生髓,西医则认为骨能造血,现代医家叶橘泉教授介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就是以生羊胫骨1~2根,敲碎后同红枣、糯米一同煮粥食用。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越来越广,越加深入。例如,采取新鲜或冷冻的牛羊肝脏加工制成的肝浸膏,治疗肝病及各类贫血。将猪胃黏膜加工制成的胃膜素,有保护人的胃黏膜作用,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用动物睾丸制成的睾丸片,可治性功能减退症。采用猪、牛、羊的胎盘制成的“胚宝片”,适用于神经衰弱、发育不良者。也有用动物内脏提取的多酶片,内含淀粉酶、胰酶、胃蛋白酶等,治疗因消化酶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更有动物的内分泌腺中提取出的促性腺素、促皮质素、雌激素、雄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研制成各种激素类制剂,治疗内分泌功能低下症。所有这些,都是对古代“以脏补脏”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运用,而且逐渐揭示并证实了“以脏补脏”学说的科学道理。

补益气血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的生成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源,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气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气能生血并推动血液的运行,促进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阳气气化生热,温煦人体,卫气可卫护肌肤,抗御邪气。气可固摄血液不致妄行,控制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和排泄,固摄精液,不使妄泄。气还有营养作用。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可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气血虚弱可出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色淡,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脉象细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