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748500000033

第33章 综合病症(4)

方二

【主治】安神定志,化痰解郁。

【组成】炒枣仁15克,太子参9克,百合30克,陈皮6克,云苓12克,浮小麦30克,生龙骨、生牡蛎15克,桂圆肉6克,石菖蒲9克,莲子心6克,炙甘草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清肝解郁,养血安神。用于神经衰弱。

【组成】钩藤15克,丹参30克,珍珠母20克,夏枯草15克,酸枣仁15克,合欢皮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晚睡前1次顿服。

【附注】心火亢盛者加黄连3克,莲心2克;纳差者加麦芽9克,佛手9克。

方四

【主治】神经衰弱。

【组成】酢浆草30克,云南松针6克,大枣5枚。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急性肾盂肾炎

方一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盂肾炎。发热腰痛,脓尿。

【组成】瞿麦30克,虎杖20克,木通10克,龙胆草6克,石苇30克,马鞭草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3次。

【附注】寒颤高热不退加柴胡15克,荆芥穗15克,恶心呕吐加竹茹15克,制半夏12克,湿盛加薏苡仁30克,六一散15克,云苓20克。

方二

【主治】清热凉血,止血通淋。用于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血尿。

【组成】瞿麦30克,茜草20克,炒栀子12克,大小蓟各30克,白茅根30克,马鞭草30克,生甘草10克,生地榆30克,生大黄10克,生地20克,猪苓12克,贯众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3剂。

【附注】尿中夹有血块者加三七10克,淡豆豉30克。

慢性肾盂肾炎

方一

【主治】滋阴补肾,清热利湿。用于慢性肾盂肾炎低热,腰酸痛,小便淋漓不净,频数有热感,苔薄少,舌质红,脉沉细数。

【组成】知母12克,黄柏12克,肉桂2克,益母草30克,虎杖20克,泽泻20克,生地15克,覆盆子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日服3次。

方二

【主治】益气健脾利湿通淋。用于慢性肾盂肾炎。疲倦乏力,纳差,小腹胀坠,尿意频频,淋漓不净。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30克,泽泻20克,薏苡仁30克,半枝莲30克,石苇30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2次。

方三

【主治】益气养阴,利水通淋。用于慢性肾盂肾炎。小便艰涩不利,尿意不尽,小腹胀满,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口干舌燥,困倦乏力,苔少舌红。

【组成】黄连9克,黄柏12克,阿胶15克,肉桂20克,车前子15克,赤茯苓20克,党参15克,白术30克,女贞子20克枸杞子20克。

【用法】水煎,日服2次,每日1剂。

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方一

【主治】泻火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

【组成】瞿麦30克,冬葵子20克,车前子15克,猪苓12克,木通10克,马鞭草30克,二花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木香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2次,每日1剂,病情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

方二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急性膀胱炎或尿路感染伴血尿症状。

【组成】马鞭草30~60克,生地榆30克,红枣5枚。

【用法】上药以水煎,日服1剂,分2次服。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方一

【主治】清肝泻火,利湿通淋,用于急性前列腺炎,少腹急痛,****精索胀痛,尿频,排尿不适,尿道口流白色黏液,苔淡黄腻,脉弦滑。

【组成】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通草10克,黄芩12克,栀子10克,紫地丁30克,土茯苓20克,大黄9克,蚤休15克,牛膝15克,二花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另用黄柏30克,丹参30克,土茯苓30克,枯矾30克,煎汤坐浴。

【附注】淤阻尿道加冬葵子15克,律草30克,地龙12克;血尿加白茅根30克,瞿麦30克,琥珀6克;尿浊加萆薢15克,石菖蒲12克;阴部潮湿多汗加苍术12克,黄柏12克,薏苡仁30克;疼痛放射至腰骶部、耻骨联合及会阴、****部加制乳香、没药各6克,血竭6克,白芷10克。忌性生活,忌酒,保持大便通畅。

方二

【主治】理气化湿,活血化淤。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小腹胀痛,腰痛,小便艰涩而黄,大便干结,舌质暗而有淤紫斑点。

【组成】知母12克,黄柏12克,肉桂2克,木香10克,青陈皮10克,炒川楝12克,炒桃仁12克,泽兰15克,赤芍15克,败酱草30克,炒王不留行15克,炮山甲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1剂,每日2次。

方三

【主治】益气温阳,填精补肾。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会阴部坠胀,排尿无力,尿后余淋不尽。头晕心悸失眠,腰酸乏力,性功能障碍,早泄,遗精,不育,****障碍。

【组成】生熟地各15克,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5克,肉桂2克,黄柏12克,知母15克,炙远志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日服1剂,每日2次。

方四

【主治】化淤通淋,软坚散结。用于前腺肥大,排尿困难,淋漓不尽,甚则尿闭不通。

【组成】生熟地各15克,当归30克,黄芪40克,赤芍12克,炒桃仁12克,泽兰15克,虎杖20克,炮山甲15克,炒王不留行15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肉桂2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服1剂,分2次服。泌尿系统结石方一

【主治】温肾利水。用于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症。

【组成】附片、桂枝、川续断、仙灵脾、黄精、川椒、牛膝、枳实、车前子等各适量。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以3个月为1个疗程。单纯阴虚者去附片、桂枝,改用生地、白芍,血尿较重者加服三七粉。

方二

【主治】清热利尿,消石排石。用于泌尿系统结石。

【组成】车前子、冬葵子、煅鱼脑石、鸡内金各15克,滑石24克,海金砂、金钱草各40克,泽泻、广地龙、淮牛膝各12克,玄明粉3克(化服),甘草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附注】腰酸痛者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尿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伴感染者加银花、蒲公英、山栀;气虚者加潞党参、炙黄芪等。

方三

【主治】清热利尿,消石排石。用于泌尿系统结石。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车前子各15克,鸡内金(研冲)10克,淮牛膝、郁金、元胡各12克,甘草梢6克,石苇、滑石、香附、瞿麦各2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活血化淤,利尿排石。用于输尿管结石。

【组成】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生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取液200克,2次分服。

【附注】明显血尿者加白茅根、旱莲草;尿中有脓细胞者加生地榆、黄柏;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脾虚者加茯苓、炒白术;气虚者减三棱、莪术用量,重用生薏苡仁。

方五

【主治】益气逐淤,散结排石,缓急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

【组成】小蓟、干姜、官桂各3克,赤芍、生蒲黄、炒五灵脂、川芎、玄胡、当归、制没药各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肾绞痛加白芍30克,甘草10克;血尿加白茅根30克,琥珀末10克(冲服);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阴虚加生地20克,旱莲草30克;小便涩痛加金钱草30克,石苇20克;湿热甚去姜、桂,加石苇20克,金钱草30克。

方六

【主治】活血祛淤,利尿排石。清热化湿排石无效时,经常腰疼,苔腻舌暗紫或有淤血斑点。用于尿路结石。

【组成】炮穿山甲15克,炒王不留行15克,牛膝20克,石苇30克,急性子15克,琥珀6克,海金砂30克,金钱草30克,茯苓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遗尿、小便失禁

方一

【主治】益气健脾,固涩止尿。用于久病体虚,面色觥白,气短小腹满胀,尿意频急,时有自遗或不禁,脉细弱。

【组成】炙黄芪60克,炒白术30克,党参12克,升麻10克,炒山药30克,覆盆子15克,炙甘草6克,煅龙牡30克,五味子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

方二

【主治】温补肾阳,固涩止遗。用于小儿遗尿及老年尿失禁。

【组成】熟地15克,萸肉15克,金樱子20克,女贞子15克,桑螵蛸15克,益智仁15克,菟丝子30克,覆盆子30克,五倍子15克,石菖蒲10克,韭菜子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每日服2次。

方三

【主治】活血化淤,束尿止遗。用于产后损伤或膀胱肿瘤所致小便滴淋不畅,时有自遗,小腹胀满隐痛,舌质紫暗或有紫斑。

【组成】全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炒桃仁15克,红花10克,益母草30克,炮姜炭6克,炒蒲黄10克,炒灵脂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淋病

方一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攻浊。用于淋病下焦热毒型(急性期)。

【组成】车前子15克,瞿麦15克,萹蓄15克,栀子12克,木通12克,滑石粉20克,萆薢2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20克,大黄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

【主治】清热利水通淋。用于淋病下焦热毒型(急性期)。

【组成】海金砂、滑石粉各30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5克,以灯芯汤送服。

方三

【主治】清热解毒通淋。用于下焦热毒型淋病。

【组成】向日葵子30克,鸦胆子40粒。

【用法】将向日葵子捣碎煎汤,送服鸦胆子仁(去皮,破者勿用,服时宜吞下)。

方四

【主治】滋阴降火补肾。用于肾阴虚型淋病。

【组成】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车前子15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2次。

阳痿

方一

【主治】温补肾阳,滋阴养血。

【组成】熟地25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巴戟天15克,麦门冬12克,枸杞子15克,柏子仁9克,覆盆子15克,虎胫骨15克,鹿茸9克,肉桂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治疗期间忌房事。

方二

【主治】温肾补元。

【组成】蚯蚓6克。

【用法】将蚯蚓捣汁后加入少许韭菜汁用酒调服。服药期间忌房事。

方三

【主治】温阳补肾。

【组成】羊****2只,陈酒60克。

【用法】早晨蒸服,连服1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房事。

方四

【主治】温阳补肾。

【组成】鹿茸粉3克,紫河车粉5克,肉苁蓉粉10克。

【用法】上药粉混匀,蜜炙成丸。每日6克,开水吞服。

方五

【主治】温阳滋阴补肾。

【组成】鹿角胶4克,鹿角霜10克,菟丝子15克,柏子仁15克,熟地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蜜炙成丸,每服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

遗精

方一

【主治】清心宁神,滋阴清热。

【组成】黄连15克,生地12克,当归10克,枣仁12克,茯神13克,远志12克,人参15克,甘草6克,莲子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二

【主治】清热利湿。用于梦遗。

【组成】萆薢10克,黄柏3克,茯苓5克,车前子7克,莲子心4克,丹参7克,菖蒲3克,白术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三

【主治】补肾益精,固涩止遗。

【组成】沙苑蒺藜15克,芡实12克,莲须12克,熟地黄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5克,杜仲12克,菟丝子12克,制附子3克,肉桂5克,当归12克,鹿角胶15克(冲服)。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四

【主治】清火平阳。用于梦遗、滑精。

【组成】干荷叶30克。

【用法】将干荷叶研细末,早、晚冲服,每次3克,或装入胶囊吞服。

方五

【主治】益精止遗。

【组成】金樱子1千克。

【用法】上药浓煎去渣,蜜炙成膏,每次10克,每日2次。

癃闭

方一

【主治】健脾补肾,益气保精。用于癃闭(脾肾两亏,气阴耗绝型)。

【组成】制附子6克,肉桂1.5克,生黄芪30克,黄精30克,人参9克,白术10克,生薏苡仁15克,车前子30克,茅根3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川牛膝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二

【主治】温肾利水。

【组成】玉米穗120克,小茴香3克。

【用法】上药加入适量水放锅中煮,沥出残渣,加适量砂糖调味,当茶饮。

方三

【主治】温肾助阳,芳香开窍。

【组成】葱白1千克,麝香20克。

【用法】上药葱白捣碎,入麝香拌匀分2包,先置脐上1包,热熨约15分钟,交替使用,以通为度。

方四

【主治】行淤散结,通利二便。

【组成】牛膝20克,虎杖15克,车前子15克,桃仁12克,王不留行12克,大黄10克(后下),通草10克,红花10克,冬葵子10克,琥珀10克(冲服)。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