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个人理财规划
14745800000037

第37章 养老规划(2)

两人积攒下来的钱先是投资共同基金,然后是股票,当其他人在打牌或是看电视时,尼尔森却是抽空读一些投资的书籍。结婚两年后,尼尔森夫妇就积攒了4万美元用于投资。结婚初期的生活方式为后来20年的生活奠定了基调,他们决定在军中服役20年就退役,最起码朱莉要在40岁退休以便照顾孩子。朱莉说,在过去20年的生活中她对40岁退休的目标也动摇过,而且在有了3个孩子以后非常想立刻辞掉工作。但尼尔森告诉她要坚持住,不能半途而废。

20世纪90年代末,尼尔森和朱莉的退休投资组合资金已达到20万美元,然而2000年和2001年的金融风暴使他们的投资缩水一半。好在尼尔森得到提升、薪水上涨,再加上他们更加省吃俭用,到他们正式退休时,养老储蓄金已累积到38万美元。

尼尔森计划在10年内不去动用退休储蓄资金,并让它继续在市场上增值。而日常的生活开销用退休金来支付。虽然是退休了,也有了一大笔的退休资金,但他们依旧坚持勤俭持家。他们绝大多数食品和用品是在当地空军基地商店购买,那里的价格要比市场上低20%。尼尔森要自己修理汽车和换机油,朱莉搜集报纸上的折扣券用来购物,而他们也不必为孩子们买名牌衣服。

在退休前,尼尔森的投资策略是将退休基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率的股票上。退休后,理财专家对他的建议是:鸡蛋不能都装在一个篮子里,越到晚年越要平衡投资风险。在投资组合上,资金的30%可以投到高风险、高回报率的股票上,30%投资到平稳增长的共同基金上,20%购买债券,10%投资到低风险股票,10%投资到外国股票。

理财专家针对尼尔森一家的财务状况提出的建议是,40岁退休的人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能有足够的经济来源。现在尼尔森一家有38万美元的退休基金投资在金融市场,而且每年还要追加5000美元。如果他们每年追加的退休基金能够增加到10000美元,按照8%的投资回报率,12年后他们的退休基金将增长到130万美元。到那时他们每年可以提出5万美元用于生活,退休基金至少可以让他们花上近30年。即使每年只保持追加5000美元资金,在15年后他们的退休基金总额也会达到120万美元,这对于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有着强大的经济保障。

20年、30年的节俭生活和有效的理财,这就是尼尔森夫妇可以在40岁就退休而且能够为未来几十年生活打好经济基础的真正秘密,也许它能给现代的年轻人一点有益的启示。

任务一设定养老目标

若要老有所养、退而无忧,甚至保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愿性的个人储蓄投资来提供退休后的生活所需,所以一个周详的退休规划,主要是财务上的规划,就显得相当必要。

在开始介绍这部分内容之前,请大家先回答两个问题:

您计划何时退休?

您退休后期望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由这两个问题衍生出来的是所有关于设定养老目标的方方面面。你计划何时退休?就是你准备在什么时候开始你的夕阳生活,那时你将很难指望大为减色的收入来满足养老需求。你期望退休得越早,你的养老金缺口会越大,需要积累的养老金会越多。这意味着你需要每年为养老预留更多的钱,或者为了弥补这个缺口而要在养老金投资中冒更大的风险。

在设定你退休后生活水平时,有很多人会非常茫然,毕竟十年后的状况是难以预料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假设今天退休,你期望的生活水准如何?当然你不再需要职业套装、交际应酬、出差旅费等等与工作有关的支出,也不用考虑子女的抚养教育。但在退休后会有几个必须考虑的项目:日常开支、健康护理、休闲活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实际例题进行学习。

【案例10.1】李先生夫妇今年都是40岁,计划60岁退休,预期寿命80岁。当前家庭的月收入为18000元,拥有一套价值90万的自有住房,房贷50万,每月还贷5000元;有活期存款3万元,定期存款8万元,基金15万元,股票6万元。

根据李先生对退休后老年生活的设计,得出其退休前后饮食与穿着方面的费用大致相当于当前费用的70%,则李先生夫妻目前的生活费用和退休后第一年的生活费用的变化情况如下:

退休后各种生活费用的变化并不是一致的,有些费用可能会不再存在,如房贷的月还款额;有些费用可能增加,如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还有些费用可能会减少,如一般的饮食。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可以预期李先生夫妇退休后第一年的生活费用为12万元。

根据退休后第一年所需的生活费用12万元和退休后的预期寿命20年,以及假设退休生活费用增长率为5%和投资回报率为10%,则可以计算出李先生夫妇整个退休期所需的养老金总额。

通过计算,李先生夫妇整个退休期所需的养老金总额大约为145.34万元。养老费用的数额确实庞大,因此必须尽早进行规划。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具体到你自身的情况时,可能还要添加其他复杂的项目,比如,退休后你是否会把你的一套房子出租来增加收入,或者换一个较小的公寓以减少开支,甚至你决定在退休后开一家洗衣店并且可预期的每月有一笔可观的进帐等等。

学习活动

尝试帮助自己的父母算一算他们所需的养老金总额。

任务二选择养老规划产品

在上一个任务中,已经根据退休目标的设定计算出了退休期间养老费用总额,如果已有基本养老金、年金等养老投资,就可以从养老费用总额中扣除这部分,从而确定出养老金缺口。那么这部分缺口资金应如何准备呢?

通过前面的导入案例,大家可以发现选择适合的养老规划产品非常关键。市场中可供选择的退休养老方面的投资产品很多,个人应该从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收益性原则出发来进行选择投资,下面就请大家了解一下一些常用的养老投资产品。

储蓄

储蓄是指利用银行提供的现金储备理财产品,专门为退休生活积累现金。目前我国银行业尚没有专门为个人退休计划而设计的储蓄产品,但可以巧妙地将现有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期储蓄等不同的储蓄产品进行组合,以达到为退休计划理财的目的。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风险低,回报低,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如接近退休年龄或已退休人员。

保险

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可作为养老金缺口的有效补充,因中途退保会损失,因此商业养老险有强制储蓄的作用,使工薪阶层能长期坚持储备养老金,做到专款专用。若选择具有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险,其复利增值作用,具有抵御通胀风险的作用。选择商业养老险时,应同时兼顾意外、健康险等保障类商业保险,以抵御人生中各种风险。作为规划可以从30岁开始,每年用年收入的10-15%进行养老保险投资。许多保险公司都提供了灵活的领取方式,可选择60岁退休时一次性领取,或选择每月领取,也能部分弥补退休后的养老金缺口。

目前,市场上可覆盖养老需求的保险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统型养老险:预定利率固定,一般在2%-2.4%,什么时间开始领养老金,领多少,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

优势:回报固定。在出现零利率或负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利率。

劣势: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若通胀率较高,从长期看,存在贬值风险。

适合人群:较保守,年龄偏大的投资者。

(2)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分红险除固定生存利益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回避或部分回避通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劣势:分红具有不确定性,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损失。要挑选一家实力强,信誉好的保险公司来购买该类产品。

适合人群:理财较保守,不愿承担风险,易冲动消费,比较感性的投资者。

(3)万能型寿险:这一类型的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

优势:其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利率,目前大部分为5%-6%,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账户较透明,存取相对较灵活,追加投资方便,寿险保障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高或降低。万能型寿险可灵活应对收入和理财目标的变化。

劣势:存取灵活是优势也是劣势,对储蓄习惯不太好、自制能力不够强的投资人来说,可能最后存不够所需的养老金。

适合人群:较理性,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的投资者。

(4)投连险: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

优势: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只要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收益很高。

劣势: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若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

适合人群:较年轻,能承受一定的风险,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者。

基金

说到长期投资,恐怕没有什么比养老金储备更长期。做养老金储备,一般储备期都在10年以上,年轻人储备养老金时间还会更长。基金定投是可以作为储备养老金的方式的,而且基金定投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投资方式之一。在社保体系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对一般投资者来说,都可以在社保体系内获得基本的养老保障。因此,通过个人投资来储备养老金实际上是一种补充养老金,其目的是把日常收支余额做更有效管理,使这部分长期备用资产有效升值。如此前提下,10年以上的养老金储备是可以承受较高风险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忽略一段时间内的收益波动。虽然股市波动幅度大,但长期看,股票类资产提供的平均回报一定要高于债券类资产,因此股票型基金可作为定投养老的主投品种。养老金投资的期限通常能够涵盖一个或数个完整的牛熊循环,因此一段时间的涨跌不用特别在意。由于定投的平均时间和分散成本作用,中途亏损的幅度也是有限的。

对于定投养老,有两点需特别注意:一是养老储备金应主要来自日常收支结余,这样就不会因为收支压力而改变定投计划;二是定投计划一旦设定就应坚持,而不应因短期收益波动而改变,以避免错误择时导致收益受损。至于定投养老金的选择,可以采用被动+主动组合的方式。被动方式就是选一只指数基金,最好是市场代表性强的指数基金;主动方式是选一只优秀公司旗下的长期绩优偏股基金。

房产

一般来说,如果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以下是有别于“倒按揭”的五种以房养老方案。

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说,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子女。老人每月可从子女那儿得到一笔退休金补助,而子女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父母的房子,这将更加增进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方案二:可以采取“以房换养”方式筹措补充养老金。就是当子女的生活也不宽裕时,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拿着租金住进养老院,用收租金来支撑养老院的费用,作为老人不仅没有失去房子,而且在物质生活大为改善的同时,老人的精神生活也将丰富得多。

方案三:可以采取“以大换小”的方式筹措补充养老金。就是大房换小房,在相同地段把原有的二室一厅换成一房一厅。得的差价作为补充养老金。人越老,其活动空间就越小,老人不会因此产生失落感。

方案四:可以采取“以近换远”的方式筹措补充养老金。就是将位于市中心的房子置换到郊区去,把置换到的区域差价,作为未来的补充养老金。这种方法可能会使老人有背井离乡的感觉,但总比没钱好。

方案五:还可以采取“以一换二”的方式筹措补充养老金。就是在相同地段把原有的二室一厅换成两套一房一厅,或者将市区的一套房子换成郊区的两套房,其中一套自己住,另一套出租,从而赚取稳定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