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740500000034

第34章 植物探秘(4)

可是话得说回来,年轮并不是了解树木年龄的惟一法宝,因为不是所有树木的年龄,都可以用数年轮的办法来测知的,只有温带地区的树木,年轮才较显著。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年轮往往不明显。因此,要想推算它的年龄当然也就比较困难了银杏树为什么叫“活化石”

银杏树是我国特产的树种,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从我国引种去栽培。在我国,虽然分布较广,各地都有栽培,但数量并不算太多。

难道外国真的没有银杏树吗?不,外国也有过,不过现在全埋在地底下——成了化石啦!所以,我国的银杏树有“活化石”之称。

在3亿年以前,银杏已在地球上诞生了。到17亿年前,银杏极为茂盛,浩瀚的银杏林覆盖了地球上大部分土地。但是,在14亿年前,由于新生植物种类的滋生和繁衍,银杏开始有所衰退。到了30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多次大面积冰川,从北极南下的冰川掩埋了许许多多的植物,以致银杏在欧洲和北美洲全遭灭顶之灾,成为埋在地下的化石。在亚洲大陆,银杏也几乎绝种。由于我国的山脉多为东西走向,起到了阻隔冰川的作用,华中和华东一带只受到冰川的局部侵袭,因此,银杏在我国银杏树侥幸地生存下来了,成为我国特有的“活化石”。

银杏树分布广但数量少,这有它本身的原因。银杏有个俗名叫“公孙树”,意思就是说,公公种下树苗,孙辈才能吃到果子,形容银杏是一种生长很慢的树。

还有一个原因,银杏是雌雄异株的:雄的银杏树,只长雄性的花,雌的银杏树,只长雌性的花,受精后才能结果。这样,如果一个地方只有雄树,或者只有雌树,银杏就无法受精,也就结不出果实来了。

为什么雨后春笋长得特别快

一夜春雨,竹园里常常满地都冒出竹笋,并且几天之中就长成了竹子。所以我们形容某种事物蓬勃发展,就说好像“雨后春笋”一样。

为什么春季下雨后,竹笋长得特别快呢?

原来,竹子是一种属于禾本科的常绿植物,它有长在地下的地下茎(俗称竹鞭)。地下茎是横着长的,中间稍空,和地上的竹子一样有着节,而且节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或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只在土壤里横向生长,发育成新的竹鞭,当它还嫩的时候,把它挖出来吃,就叫“鞭笋”。在秋冬时,芽在土壤里生长,外面包着笋壳,还没有露出地面,肥大的被采掘出来就是“冬笋”。

地下茎节上的芽,到了春天天气转暖时,就会向上长出地面,外面包着笋壳,我们就叫它“春笋”,吃起来也是很鲜美的,并可制成笋干、盐笋、玉兰片和罐头食品等运销各地。但这时候常常因土壤还比较干燥,水分不够,所以春笋还长得不快,有的芽暂时还呆在土里,好像箭在弦上还没有射出去一样。要是下了一场透雨以后,土壤中水分一多,春笋就好像箭被射出去一样,纷纷蹿出土面。

春笋一出土以后就长得非常快,如果要挖取多余的春笋作为食用,就必须及时,挖晚了春笋就长成竹子了。

为什么竹子不像树木那样会继续增粗

许多树木都会越长越粗。譬如加拿大白杨,刚栽下的时候只有筷子那么粗,以后一年一年地长,茎干就慢慢粗起来,十来年后就变成一棵很粗的树了。

可是竹子就不同了。竹子也能生长许多年,但是它的茎一出土面,就不再长粗了,年龄再大,也只能长这么粗。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竹子是单子叶植物,而一般树木大多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双子叶植物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单子叶植物的茎里没有形成层。

如果把双子叶植物的茎切成很薄的薄片,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维管束,维管束的外层是韧皮部,内层是木质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夹着一层薄薄的形成层。

不要看轻了这层薄薄的形成层,树木长得这么粗,可全靠了它。形成层是最活跃的,它每年都会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于是茎才一年一年粗起来。

如果把单子叶植物的茎横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也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维管束,维管束的外层同样是韧皮部,内层是木质部,但是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并没有一层活跃的形成层。所以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在开始长出来的时候能够长粗,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长粗了。

竹子能长到多粗呢?江西奉新县的一棵大毛竹,从地面根部到竹梢高22米,眉围粗58厘米,地面围粗71厘米,可说是毛竹之王了。

除了竹子以外,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等都是单子叶植物,所以它们的茎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长粗了。

为什么不见竹子年年开花

竹子与稻、麦等是近亲,同属于禾本科植物。稻、麦等作物开花,各有其时,但竹子开花并不常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得从有花植物的生活周期说起。

有花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萌发、生根、生长、开花、结实,最后产生种子,这叫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有的植物在一年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生活周期,植株随之死亡,这类植物属于一年生植物;有的植物在两年或跨两个年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生活周期,植株随之死亡,这类植物属于二年生植物;有的植物要经过几年生长以后,才开始开花结实,但植株却能活多年,这类植物属于多年生植物。竹子虽能生活多年,但不像常见的多年生植物那样,在一生中可多次开花结实,而是只开花结实一次,结实后植株就死亡,因此属于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

我们知道了竹子不同于多年生多次开花植物的道理,也就明白了不见竹子年年开花的原因。

那么竹子要生长多少年以后才开花呢?

这谁也说不清楚。因为竹子在平常年景一般都不开花,只有在遇到反常的气候时,才大量开花结实,以产生生活力强的后代去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有人做过试验,用覆盖法减少雨水下渗竹蔸,或者挖开竹蔸下的泥土,使竹子处于干旱状态,结果一些竹子开花了。农谚说“竹子开花大旱年”,就是这个道理。竹子在开花前,出笋减少或不出笋,叶枯黄脱落,开花结实后,养分消耗殆尽,植株便枯萎死亡。

也许你会问:竹子为什么会连片开花,开花后又连片死亡呢?原来,竹子是竹连鞭、鞭连竹的植物。鞭就是主茎,埋于地下,而竹是主茎的分枝,长于地上。一丛竹或一片竹林,看似毫不相干,但地下的竹鞭却是纵横交错、互通养分的。因此,竹子的开花和死亡常常会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