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考察貘时发现,这类动物在选择自己栖息地时,有两个原则:一是有稠密的森林;二是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地带,即使生活在高山地区的山貘也是如此。貘的这种选择颇有道理。因为它们主要吃地上植物的枝、叶和水生植物,在近水的森林环境里容易找到食物。更重要的是,由于貘没有什么自卫武器,但却有高超的游泳本领,不仅速度很快,而且还能较长时间地潜入水底,利用水作为自己的“避难所”。
貘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视觉也不差,只要发现有危险的“风声”,它们便可以在下层丛林中快速往水域方向逃跑,并从河岸或山坡上蹲着往下滑,即刻就能进入水中,逃之夭夭。正是因为貘有这些独特的求生本领,它才能够生存到今天。
为什么负鼠装死特别逼真
负鼠生活在美洲热带地区,有“美洲袋鼠”之称,与澳大利亚袋鼠不同的是,雌兽的育儿袋不完全。由于小负鼠常常爬到母兽的背上,用尾巴缠住母兽的尾巴,让妈妈背着它行走,所以得名“负鼠”。
负鼠的头像猪,尾巴似老鼠,个儿如猫,常常夜间外出,捕食昆虫、蜗牛、小龙虾等。由于它的防卫能力极差,而且天敌很多,比如狼、猞猁、狗、野猫等。因此当它遇到强敌攻击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立即躺倒在地装死,而且它的“死相”几乎和真死一模一样。负鼠装死时,总是张开嘴巴,舌头外伸,两眼紧闭,四肢僵硬,肚子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停止,长尾巴蜷曲在上下颌中间。此时,天敌或人触摸它的任何部位,它都纹丝不动。
负鼠的装死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在此期间,如果人类看见它这个样子,常常会把它当做一只讨厌的死老鼠踢出屋外;而许多食肉野兽,又有不吃死尸的习惯,误认为它真的死了,只好扫兴离去。不久之后,负鼠又会恢复正常,见周围已无危险,立即爬起来逃走。
负鼠的装死为什么能装得那么逼真呢?这是因为负鼠在受到天敌的严重威胁或袭击时,由于过度紧张,体内分泌出一种麻痹物质,这种物质很快便进入大脑,使其丧失知觉,很快倒地“死去”。这与老奸巨猾的狐以假死骗过对方,或者野鸭在狼面前以装死蒙混过关,都是不同的。
穿山甲怎样捕食蚁类
穿山甲又叫鲮鲤,全身上下裹满了坚硬的鳞片,好像身披铠甲的古代武士,但它的性格却很温顺,从不与其他大动物打架。
穿山甲的嘴巴里没有一颗牙齿,只长着一条细长的舌头。没牙齿怎样咀嚼食物呢?别担心,因为它吃的是蚂蚁和白蚁,用不着咀嚼,这种结构的嘴巴对它捕食很适合。
当穿山甲发现一个蚁穴时,便伸出弯钩般的利爪,左扒右掘,大肆破坏,把蚁群从蚁穴中赶出来。然后,它再伸出长带子般的舌头,朝蚁群横扫过去,每扫一次,就有成百上千只蚂蚁被粘在舌头上,成为它的腹中之食。
有时候,穿山甲不愿意花大力气掘挖蚁穴,还会设下圈套,引诱蚂蚁上钩。
穿山甲的圈套很有意思,它先在蚁穴边装死躺下,将全身鳞片统统张开,从里面散发出浓烈的腥膻味,一阵阵飘向蚁穴之中。闻到气味的蚂蚁们纷纷出洞,见到装死的穿山甲,还以为发现了一座肉山。于是,无数蚂蚁爬到穿山甲身上。穿山甲见时机差不多了,就把全身肌肉一紧,鳞片全部合拢,将大部分蚂蚁关在鳞片内。然后,穿山甲带着满身的蚂蚁,跳进池塘中,再松开鳞片,抖动几下身子,蚂蚁便纷纷落水,浮在水面上。这时候,穿山甲再伸出长舌,把水面上的蚂蚁舔得一干二净。
穿山甲不仅吃蚂蚁,也很爱吃白蚁。我们知道,白蚁是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而穿山甲恰恰是白蚁的死对头。仅仅一只穿山甲,一天就能吃1千克白蚁,等于保护了230亩山林免遭白蚁破坏,因为它立下如此卓越的功劳,所以又被人称为“森林的忠实卫士”。
为什么企鹅能抵御南极的严寒
人们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这话一点也没夸大。据科学家们多年调查记录:南极洲冬季的最低气温达-883℃,个别记录曾达-94℃。
南极这种特殊恶劣的生活环境,使高等生物被迫退出这块地方。植物中除菌藻、地衣等低级生物,尚能苟延残喘以外,种子植物还没有被发现。动物界里,尽管白熊、海象等,可以耐受北极-80℃的低温,但在南极却没有发现过。
那么企鹅为什么能在南极安家呢?这得从企鹅的“家史”说起。首先,企鹅是最古老的一种游禽。它很可能在南极洲未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来此定居了。它的主食是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南半球陆地少,海洋面宽,可说是水族最繁荣的领域。这块充沛的食源地,就成了企鹅安家落户的好地方。
其次,这位南极的“老住户”,由于数千万年历代暴风雪磨练的结果,它全身的羽毛,已变成重叠、密集的鳞片状。这种特殊的“羽被”,不但海水难以浸透,就连零下近百度的酷寒,也休想突破它保温的“防线”。同时,它的皮下脂肪层特别肥厚,这对维护体温又提供了保证。
再说,南极洲没有食肉猛兽,因此,企鹅的安全就得到了保证。无怪乎当考察队或舰队在南极登陆时,企鹅不仅不知道害怕,反而结队相迎,对登陆人员表示亲切接待的样子。
为什么响尾蛇的尾巴会发声
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常会听到一种“嘎啦嘎啦”的声音,没有经验的人以为这是溪水发出来的流水声,可是在这声音的四周,却没有小溪。原来,这不是什么流水声,而是由一种毒性极强的蛇,用它的尾巴剧烈地摇动而发出的响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响尾蛇。
为什么它的尾巴会发出响声呢?
大家在观看篮球比赛时,总看到裁判吹的哨子吧!它是一个铜壳子,里面装上一层隔膜,形成两个空泡,当人用力吹时,空泡受到空气的振动,就发出响声。响尾蛇尾巴也有类似的构造,不过它的外壳不是金属,而是由坚硬皮肤形成的角质层,围成了一个空腔,空腔内又由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的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往返振动,空泡就发出一阵一阵声音来。
为什么响尾蛇要发出声音呢?有人认为,它利用这种像溪流似的水声,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所以这也是一种捕食的方法。
蛇吐舌头是为了恐吓别人吗
几乎所有的蛇,都有一条鲜红而又分叉的舌头,也称为“蛇信”。蛇的舌头仿佛特别灵活,不停地一伸一缩,看上去好可怕,于是不少人就认为,蛇亮出它的舌头是为了恐吓别人,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动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蛇的舌头与众不同,功能完全不一样。根据常识理解,舌头是味觉器官,感受不同食物的各种滋味,但蛇的舌头却更像鼻子,表面没有味蕾,无法辨别甜酸苦辣,反而能嗅到外界的气味。
我们知道,气味是由物质的挥发性分子作用形成的。当人或动物吸气时,飘散在空中的气味分子便钻进鼻子,与鼻腔表面的嗅觉细胞相遇,这时,嗅觉细胞将感受到的刺激转化成特定的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入大脑,于是就产生了嗅觉。
实际上,蛇经常吐舌头,并不是为了恐吓别人,而是接收空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这与鼻腔的功能有相似之处。当舌头伸出时,空气中的化学分子粘附到潮湿的舌面上,接着,舌头再缩回到口腔中一对叫“助鼻器”的地方。助鼻器与外界隔绝,因此不能产生嗅觉,但是当舌头把外界的化学物质带进来后,它就能实现嗅觉功能。
蛇的助鼻器由无数感觉细胞组成,把接收到的化学物质变为某种信息,送入到中枢神经,经过综合和分析,于是就产生了嗅觉。
平时,蛇不断地吞吐舌头,就是在不断地“嗅”外界的气味。假如,一只被蛇咬伤后的动物逃跑之后,蛇就可以利用它那伸缩不停的舌头,通过气味去探寻和跟踪受伤者,直到捕获为止。
鱼为什么能浮沉
鱼在水里能游动自如,上浮下沉。除了它那具有两侧扁平、前后呈流线型的特殊体形,适宜在水中作穿行运动外,在体内还有一只充满气体的囊状鳔,更是鱼在水中升浮沉潜的主要调节器官。鳔内的气体,除了在头部浮出水面时通过一根很短的气道直接吸纳外,在水里也可以靠鳃瓣中丰富的红细胞来摄取溶解于水中的气体。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一只金属球内充满气体时,就能漂浮于水面,随波而流;一旦气体排空,就难免会像秤砣一样,直沉水底。
鱼就是主要依靠鳔内充气多少的程度,来控制和调整水中位置的。但是,它尾部强有力的运动,以及从嘴里吞进水后由两侧鳃盖的隙缝喷射出去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也是它在水内能够迅速浮沉的重要力量。
鱼在不同深度的水里,还能通过鳔内气体容量变化,来使身体的比重近似于周围水域内的密度,以便保持住它在水中稳定不动的姿态。还有,鱼身上的鳍,在这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背鳍和臀鳍,对于防止向两面侧倒和摇晃是必不可少的。有人做过试验,把除去背鳍和臀鳍的鱼重新投入水内,鱼就再也不能维持安详泰然的稳定姿势了。腹部前方那一对胸鳍,为了抵消做呼吸运动时不断喷出的水流带来的反作用力,也常要划动一阵,使其能保持住在水中稳定的状态。
有些深海鱼类为什么会发光
有些海鱼,特别是生活在光线较弱的深海中的鱼类,常常会发出灿烂的光芒。譬如有一种鱼,它的头部有一根“钓竿”,“钓竿”前端不时发出星星点点的闪光,引诱着小鱼。
鱼怎么会发光呢?科学家发现,在这些鱼类的体内,分布着发光器。简单的发光器,只是一个管状腺,开口在皮肤的表面。有些发光器,则在腺细胞外包围着反光细胞和色素细胞层。还有构造较复杂的,在发光器的上面具有盖膜。大多数鱼类的发光器,分布在身体的两侧,埋在皮肤里。可是有些种类却分布在头部或其他地方,如鱼“钓竿”上的发光器。
发光器又是怎样发出光来的呢?
发光器的腺细胞,能分泌一种含磷质的粘液,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磷氧化而放光。另外还有许多鱼类,在发光器里生活着发光细菌,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光。当鱼类受到机械的或化学的刺激时,发光器基部的肌肉,在神经的支配下开始收缩,把分泌物或发光细菌挤出来,因氧化作用而发出一道道光芒。这种光有时是比较稳定的,能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则不过几秒钟,犹如夜空的流星一闪即逝。还有些鱼类所发的冷光,时明时暗,忽隐忽现,闪烁不定,这是因为色素细胞和盖膜在起作用。色素细胞里的色素,时而扩散,时而集中,透过这些细胞的光就有明暗的变化。此外发光器还能转动,如果盖膜暂时遮住了光源,光就隐没了,以后又显现,因此形成闪闪烁烁的现象,分外美丽。
深海鱼类为什么要发光呢?原来,在黑暗的环境里,发光使鱼类易于辨认同类,又有利于诱捕食饵动物和防御敌害。这样,在鱼类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这种变异逐渐积累,并在后代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就成为与环境相适应的本能了。 鱼是怎样睡觉的 平时我们见到的各种活鱼,几乎都在悠闲地游动。即使有个别鱼静止在一个地方,也可以看到它的鳍和鳃在有规则地活动着。难怪有些人不相信鱼会睡眠。 其实,鱼同所有脊椎动物一样,为了消除中枢神经系统和肢体的疲劳,都要睡眠。不过鱼的睡眠姿态与众不同,即使入睡了,你也不觉得它在睡眠罢了。那么,鱼是怎样睡觉的呢? 这还得从鱼眼的结构说起。 全世界鱼类约有20000种,我国就有2500种,不管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其中除了像真鲨之类的一些软骨鱼类有相当于眼睑的瞬褶,能将眼的一部分或全部遮盖之外,其他像鲤鱼、鲫鱼、带鱼和鲳鱼等等硬骨鱼类,都没有眼睑。鲥鱼、鳓鱼和鲻鱼等虽有脂眼睑,但透明而且不能活动,与一般所说的眼睑,无论在构造上还是功能上都不同。陆生脊椎动物睡眠时,要把眼睑拉下或合上,闭着眼睡。鱼类绝大多数没有眼睑,因此,很难判断它们到底是醒着还是已经入睡。 鱼睡眠时,都会停止游动,静止在一个地方,但停止游动的时间长短,各种鱼不一样。然而,只要鱼真的处于睡眠状态中,就可伸手将鱼抓住,就像抓住正入睡的那些陆生脊椎动物一样。鱼类睡眠时所在的水层也不同,有的在底层,有的在中层,像鹦嘴鱼等也有横卧在水底睡着的。花鲢和白鲢在夏季的午后,喜欢在水草下面午睡。天黑以后,水族箱中的鱼经常处于休息状态,除非部分饥饿的鱼还醒着。鲻鱼的幼鱼白天喜欢集群,在上层游泳,但一到晚上就分散开去,各自栖息于水底,假使受到骚扰,就马上重新集合,群游于上层。 鱼类睡觉好比人类打一个盹,时间不长,而且很警觉,这不仅是鱼类,也是其他低等脊椎动物睡觉共有的特性。 埋葬虫为什么要埋葬小动物 路旁躺着一只死了的小鸟,可是过了一天,这只死鸟突然不见了。谁把它拿走了呢?是埋葬虫把它掩埋起来了。要是你不信,就试试看。埋葬虫是一种黑色的甲虫(常带红斑)。它闻到死鸟的味道,就从四面八方爬来或飞来,立刻把死鸟包围住,并马上挖起土来,土越挖越松,死鸟也就越陷越深,终于把死鸟埋在土里了。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许多次观察,他用一系列的方法阻碍埋葬虫顺利地进行工作,可是它们却破除重重障碍,把一只死鼹鼠埋了起来。法布尔先把死鼹鼠绑在一根横着的棍上,棍子架在两个小树杈上,死鼹鼠虽然挨着地,可是掉不下去。埋葬虫找到死鼹鼠后,先在死鼹鼠周围挖个坑,然后,一只埋葬虫爬上鼠体,发现了绳子,用嘴咬断了绳扣,死鼹鼠的一头掉进坑里,另一头却斜挂在棍上;埋葬虫又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并咬断了另一个绳扣,这样才把死鼹鼠埋了起来。 埋葬虫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千方百计地埋葬鸟、鼠等死动物呢?原来,这是埋葬虫繁殖后代的一种方式:它们在埋下的动物尸体上,产下了卵,不久孵化出来的小幼虫,就可无忧无虑地吃着它们的父母早给它们准备好的食物,迅速成长起来。 屎壳郎为什么要滚粪球 每年夏秋季节,在田野和道路旁,常常能看到一对对油黑肥胖的甲虫,在滚动着一团灰黑色的垃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屎克郎,它的科学名称叫蜣螂。 屎壳郎滚动的这个粪球,是怎么做成的呢?原来,屎壳郎的头前面非常宽,上面还长着一排坚硬的角,很像一把种田用的圆形钉耙。屎壳郎用头上这把“钉耙”,将潮湿的人、畜粪便堆集在一起,压在身体下面,用3对足搓动。起初搓动时是一堆不大也不圆的垃圾,经过慢慢的旋转,就成了枣子那么大的圆球。于是,这种小甲虫把圆球推着滚动,粘上一层又一层的土,有时地面上的土太干粘不上去,它们还会自己排些粪便粘土哩。这个圆球,往往是一对雌雄屎壳郎合作做成的。 屎壳郎推粪球时,往往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前面的一个用后足抓紧粪球,前足行走,用力向前拉,后面的用前足抓紧粪球,后足行走,用力向前推,碰上障碍物推不动时,后面的就把头俯下来,用力向前顶。 它们要把粪球推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个粪球又有什么用处呢? 原来,屎壳郎推粪球是为它们的儿女贮备食料。屎壳郎把粪球推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后,就用头上的角和3对足,将粪球下面的土挖松,使粪球逐渐下沉,再将松土从粪球四周翻上来。这样大约不停地忙碌2天时间,当粪球下沉到土中时,由雌虫在粪球上产下卵。这样,屎壳郎才算把一场繁忙的传种工作完成,然后双双从松土中间往上爬,同时逐层将土压紧,直至与地面齐平。 卵在洞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孵出白色的幼虫来,幼虫就以粪球作为食料。 屎壳郎很喜欢用牛粪做球,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吃到肚里的食物嚼得很碎,拉的粪便比较稀,容易粘在一块儿,而且营养丰富,幼虫最爱吃。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萤火虫是一种有益的昆虫。我国古代把萤火虫叫做“夜照”、“熠熠”等,意思都是说它会发光。关于利用荧光照明,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很常见的,但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他们不一定知道。 萤火虫的光有的黄绿,有的橙红,亮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把它们捉来放在小玻璃瓶里,就可仔细观察它们发光的特点。原来它们发光的部分是在腹部最后两节,这两节在白天是灰白色,在黑夜才能发出光亮。光是通过透明的表皮而发出,表皮下面是一些能发光的细胞,发光细胞的下面是另一些能反射光线的细胞,可以看到其中充满着小颗粒,称为线粒体。线粒体能把身体里所吸收的养分氧化,合成某种含有能量的物质。发光细胞里含有很多线粒体,说明它们能制造比较多的含有能量的物质。发光细胞还含有两种特别的成分:一种叫做荧光素,一种叫做荧光酶。荧光素和含能量的物质结合,在有氧气时,受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于是产生光亮。萤火虫常常一闪一闪地发光,是因为它能控制对发光细胞的氧气供应的缘故。 萤火虫发光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所含的荧光素和荧光酶各不相同。萤火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和使同类聚集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捉在小玻璃瓶里的萤火虫可引诱在较远处的萤火虫向小瓶飞来。 有趣的是,萤火虫不但成虫能够发光,它的卵、幼虫和蛹也都能发光呢。 瓢虫都是益虫吗 瓢虫是昆虫王国中一类体形很奇怪的成员,它们好像被一切为二的半个小皮球,或者像一个微型水瓢,因此就得到了瓢虫这个名字。 说起瓢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这样认为,瓢虫是吃蚜虫的专家,而蚜虫又是庄稼的敌人,所以瓢虫属于益虫。 其实,世界上有4000多种瓢虫,虽然它们中的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为保护庄稼尽心尽力,但也有一些专门危害庄稼的种类。 在我们常见的瓢虫中,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和大红瓢虫,它们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都善于消灭蚜虫和介壳虫,特别是吃起蚜虫来,简直如同狼吞虎咽一般。 但是,瓢虫家族中的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则喜欢成群结队地爬在茄子、马铃薯、柑橘、梨树或桑树上,大肆啃咬,把叶子表面咬出一条一条的伤痕,使农作物和果树大大减产。这一类的瓢虫,只能算是害虫了。 由于瓢虫的种类很多,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谁是益虫,谁是害虫呢?有一个简单的鉴别方法,那就是观看瓢虫外表的硬翅。凡是硬翅细腻、特别光滑和闪闪发光的,基本上都是肉食性的益虫。如果硬翅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细绒毛,不管有什么颜色斑纹,这类瓢虫十有八九是依靠吃植物为生的,大多属于害虫。 昆虫有没有“鼻子”和“耳朵” 春天,桃李盛开,百花竞艳,蝴蝶飞舞,蜜蜂翩跹,许多昆虫在花丛里采蜜传粉,真是一派忙碌景象。蜜蜂和蝴蝶能闻到各种花果的香味,难道说它们也有“鼻子”吗? 昆虫的确有“鼻子”。要是你捉到各种昆虫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头上都有一对触角,不过各种昆虫的触角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细长的,像一对鞭子;有的生着许多分枝,像两把刷子;有的非常短,下面是一个柄,上面膨大,两只触角像两把短锤。另外,在昆虫的口部下面,还有两对短小的口须。别看触角和口须的模样跟高等动物的鼻子完全不同,可它们却能够像鼻子一样,起着闻气味的作用。因为触角和口须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洞,有些孔洞里藏着能够感受气味的细胞。当昆虫遇到带着气味的空气时,靠着这种特殊的构造,就能使它们辨别气味。 这种特殊的“鼻子”,对于许多昆虫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蜜蜂和蝴蝶外,还有不少昆虫,都利用嗅觉来寻找食物或寻找配偶繁殖后代。大家熟悉的蚂蚁,可以根据嗅觉来辨认自己的同伴;假若往一个蚂蚁窝里放入几只另一窝的蚂蚁,由于彼此的气味不一样,这些外来的蚂蚁很快就会被咬死。昆虫既然有嗅觉,所以也能避开各种它所不喜欢的气味。 根据昆虫能闻气味的特性,人们已经制造出了许多有气味的药品。其中,有些能够引诱害虫前来,然后捕杀它们;有些能使害虫躲避,可以保护人、物不受虫害,如驱蚊香、樟脑精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昆虫不仅能闻气味,还能分辨声音哩。因为在它们身上长着一些跟耳朵的作用一样的东西。昆虫的“耳朵”很奇怪,而且生长位置很不一致。蝗虫“耳朵”生在腹部第一节的左右两边,每边一只,外表就像半月形的裂口,很容易看见。蚊子“耳朵”生在头部的两根触角上,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藏着一个收听声音的器官。蟋蟀的“耳朵”却生在一对前肢的第二节上。而飞蛾的“耳朵”,有的生在胸部,有的生在腹部。 昆虫的听觉能力很特殊。对于声音节律的分辨力特别强,如果每秒钟内声音的断续次数较多,人耳就听不出断续,只感觉到是一片连续的声音。可是,许多昆虫对于每秒钟几十次的节律变化却能够分辨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科学工作者发现有不少昆虫能够听到超声,有的甚至能听见每秒20万次振动的超声。 昆虫的“耳朵”,主要是用来找寻“配偶”的。如孤单的雌虫,它根据异性发出的声音,就容易找到雄虫的藏身之处,实现它们的交配活动。“耳朵”在保障自身安全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像许多飞蛾能够听见蝙蝠的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耳是听不见的),使它们可以迅速离开危险区域,不至于落入蝙蝠的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