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740000000027

第27章 未来航天(13)

上述设想,乍听起来有点像科学幻想一样离奇,但这不是科学幻想,而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现实。在空间殖民化的进程中,随着人类建造太空城的经验不断丰富,空间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在本世纪的某时候,人类将开始向小行星进军,他们将首先开发与地球轨道相交的那些小行星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来建造许多款式各异、大小不同的太空城,然后以这些太空城为基地,不断把人类的文明扩展到整个小行星之中。有人估计,在今后一百年内外,无数不同大小的太空城群或“宇宙新村”将像天女散花一样布满火星和木星之整个小行星带之中。每座太空城都以小行星上的资源来发展它们的工农业生产,以繁荣和发展它们的经济。虽然各个的太空城的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它们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贸易联系或友好往来就更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仍然是它们推销产品的重要市场,如果在今后一百年内过半数或者至少三分之一的地球人都迁到宇宙空间定居的话,人类往返于天地之间的旅行将变得十分频繁。据空间殖民化的最积极倡导者奥尼尔估计:“到2081年,每年将有2亿人往返于地球与太空城之间。”并预言,到那时将出现每秒3万公里的高速太空飞船。虽然某些太空城与地球相隔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公里之遥,但人类乘坐如此高速的太空飞船周游空间中的各个太空城,比今天人们乘飞机周游世界还要容易。这就是空间殖民化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一个美丽前景。

组织太空家庭不是梦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爆满,太空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生存空间,因此,人类决心征服宇宙,向太空移民。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克莱门汀”号探测器发现月球上有水,而“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进一步证实月球上确实有水后,人类加快了开发宇宙的步伐。美、日等国家已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工厂、旅游基地和月球城,甚至在适当的时候向月球移民。特别是当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上登陆后,美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测计划;在21世纪初,派遣一批太空人,用将近1000天的时间远征火星。

如此宏大的宇航事业,宇航员在太空飞行逗留的时间势必大大延长,于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提出来了:这大批的宇航员长期离开地球后也需要夫妻生活和养儿育女呀。那么,男女宇航员能否在太空组织家庭,甚至怀孕、分娩和养育下一代呢?

航天医学家认为,男女宇航员在太空组织家庭并养儿育女,是空间生命科学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就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生物卫星就曾送老鼠上天“结婚”,让雌鼠在太空怀孕、分娩,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生育的幼鼠骨骼脆弱,容易折断,肌肉也松弛无力。后来,前苏联科学们专门设计了“离心增重器”,用使鼠笼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代替地心引力,并产生重力加速度,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太空失重不良影响。

美国也在加紧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他们先后将雌雄袋鼠送上太空试验室,让它们在那儿“成家立业”。这些雌雄袋鼠如科学家期望的那样,能够在太空安然无恙地生活、怀孕、分娩,孕育出新的生命。

袋鼠是比较接近人类的哺乳动物,袋鼠上天“成家立业”试验成功地为人类在太空组织家庭探明了路子,但还不能说人类在太空组织家庭的一切问题都已妥善解决了,人类有自己的特殊情感和特殊需求。

例如,要让男女宇航员在太空组织家庭,要考虑女性能否像男性一样能适应长期的太空生活。实践证明,女宇航员经得起太空特殊环境的考验。1964年,前苏联的女宇航员捷列什尼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升空遨游,是妇女第一次飞往太空。1983年6月,萨莉·赖德升空遨游,成为美国第一位太空女宇航员。截止1997年,美国共有24名妇女在太空工作过,并有多人多次在太空执行任务。其中香农·露西德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创造了女性在太空轨道上停留187天的新纪录。要特别提出的是,1992年,美国宇航员夫妇马克·李和德维斯还一同双双升空,完成了家庭式的太空飞行。

21世纪将是宇航事业大有作为的时代,宇航员太空之行将是漫长、寂寞和艰辛的,又由于女性同男性一样能胜任太空飞行的重任,美国和俄罗斯负责宇航事业的官员们宣称目前他们都在考虑让男女宇航员在太空谈情说爱和组织太空家庭的问题,许多宇航员也跃跃欲试,愿意率先上天组织太空家庭。美国宇航员福可尔已表示愿意出征火星,进行长达1000天的太空飞行,并且要求同太太一块去火星,谱写人类宇宙航行的新篇章。

但是,从空间生命科学的角度看,航天医学家认为: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失重状态、大量的宇宙射线、高能粒子辐射和高真空高洁净环境的影响,不能排除对人体生育能力的影响。

话又说回来,男女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究竟能否组织家庭和怀孕、分娩呢?俄罗斯生物学家谢罗娃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航天活动不影响生命的繁衍。美国科学家则持慎重态度,他们认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太空实验是空间生命科学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不应仓促行事,要周密安排,何况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呢。但是,他们相信,在本世纪初,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联合进行,定能加快人类空间生命科学事业的进展,当能保证宇航员在宇宙空间连续安全航行数年的长期生命保障系统研制成功之后,那时,男女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谈情说爱和繁衍后代是完全可能的。人类在太空组织家庭不再是遥远的梦!

“太空婴儿”呱呱诞生的时日,离我们不会太遥远!

未来的太空建筑

自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人类便意识到未来的生存空间也许会扩展到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

科学家预计在本世纪,太空将会诞生形形色色的建筑。太空将会成为人类的又一旅游胜地。本世纪初,进入太空的人数将超过2万人,其中除旅游者之外,还将包括新闻记者、艺术家和科学工作者。为此,不久前,日本清水公司与美国贝尔和特罗蒂公司的专家设计了一种宇宙宾馆,以便今后想要在宇宙轨道上度几天假的人居住。

宇宙宾馆像现在的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它处在地球上空450公里的高度。宇宙宾馆的形状犹如直径140米的大型游艺场。在宇宙宾馆的四周,房间可供大约100名旅游者住宿。为了使这些旅游者避免由于失重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宇宙宾馆将每分钟自转3圈,这样就可以在宇宙宾馆上产生像地球上那样的引力。

美国航天专家詹姆斯·亚伯拉罕森说:由于宇宙航行非常安全,参加旅游的人不一定要有像奥林匹克运动员那样的体魄,只要经过一般的体格检查,体力达到一定状况就可以了。

人们完全可以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像出差到外地一样收拾简单行装,穿上宇宙服、搭乘航天飞机到太空遨游,到月球或者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美国太空总署为了配合星际探险计划,正与波音公司合作研制一种名为“太空花园”的实验性太空舱。这种新型的太空舱,实际上是一个控制生态的“生命维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将种植诸如橙树、棉花和粮食等植物,为太空人提供食物、饮用水,回收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

科技人员还将采用小球藻系统排除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使空气保持新鲜。如遇紧急情况,空气和水可以自成系统,分开使用。太空花园设有引力相对较弱的“运动区”,供游人们尽兴从事“太空运动”。

太空花园的若干设计方案已完成,其中太空舱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能产生35千瓦电量,透过一些特别的镜头把光线聚集到光纤导线上,经过光纤导线传递到终端照明系统,以照射舱中植物。

预计本世纪初,太空花园将装配在美国第一个永久性太空站上。

未来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最适宜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一颗行星。火星具有比较理想的表面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离地球较近。人类要在地球之外建立永久性的殖民地,除月球可供选择以外,就是火星及其卫星了。

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宇航员将会进行火星之旅。那时宇航员将会穿什么上火星,会在火星上吃什么,在太空中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衣:一件衣服300万美元

看到这个数字简直让人无法相信,一件衣服怎么会值300万美元呢?然而这不是一般的衣服,是给宇航员订做的宇航服。这么昂贵的宇航服,它到底由什么制作的呢?

太空环境与我们地球大不一样,在地球上虽然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但温度的差别也不过几十摄氏度。在太空中则不一样,冷热反复无常。宇航服要做得既能防热又能防寒,其里面共有15层质料,虽然含有15层质料,宇航服也不能做得太厚,不然的话宇航员穿上之后就变做一只大熊猫了,行动起来就很不方便。未来的宇航服关节部位非常灵,加设特别柔软的护垫,而头盔也要加强防高温和太阳紫外线的能力。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工作的时候,便可以脱下那身价值连城的宇航服,穿上轻便的T恤衫裤。

食:别具风味的太空食品

鸡蛋、蔬菜、牛肉、意大利粉、水果和雪糕等食品,我们都不陌生,其中有些还是我们每天必须的食品。宇航员在太空中也吃这些食品,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有一点不同,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的情况下进食是非常有趣的,由于没有重力,食品不会往下掉,只是飘浮在空中,宇航员随时可以张开大嘴来“俘获”这些食品。如果这些食品四处飘浮,那简直会充满整个舱室。这样不但宇航员吃不饱,而且还让这些食品污染了工作舱,因此,宇航员所带去太空的食品必须是完全脱水食品,它们能让宇航员吃得方便,又保证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