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739800000029

第29章 网络与虚拟(9)

参加展览的有政府机关、大小集团以及个人,只要和“地球村”的主题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参加展览。参加这次展览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新加坡、韩国和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一些大集团诸如IBM、NCI、NBC等也都参加了展览。

这次博览会的现场,出现在通过博览会网址的一个主页上,它是博览会的主要构架。所有展厅都出现在主页上,只要在家里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参观展览。

那么,网络博览会有什么好处呢?

很明显,它无需去搬动展品和利用展厅,这就省去了许多麻烦,另外,参观的人也无需到现场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这便省去了许多差旅费,并且参加的人数可以很多。这是个人可以了解到网络大世界带给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和享受。

网络博览会虽然没有占用场地,却占据了十分庞大的网络空间。为了提高展出效果和接受更多的参展者和参观者,世界许多国家的网络都参与展览的网络通达,向观众提供了大规模的服务。相信,今后可以通过这样的博览会,为供方和需方提供更有益的交流。

网上求贤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政府机构需要人才、企业需要人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因此,求贤纳士便是每个国家、地区或集团摆在头等位置的大事。

过去招贤纳士需要发布布告,这种方式很难使人人都知道,甚至连人才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有时候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而人才有时也得不到任用,使人才大量浪费。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招聘人才呢?

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出现,使用招贤纳士方便多了。

随着网络的普及,单位用人通过网络招聘人才,个人通过网络寻找满意的工作,便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和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网络发布用人信息,不仅快捷、方便,而且可以存放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便可以在本地乃至全国、全球被查询。因为网络用户大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所以网上招聘人才命中率相当高。

中国有一个“网上人才市场”,全国主要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用单位招聘人才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了解情况。在网上你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劳务输出的最新情况,挑选最合适的人。而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个人简历存放在网上,等待用人单位查询,一旦有的地方用到你,便可以进行商讨,满意了便可以去就任新职。

另一个网络是“泛华人圈求职”。这个网络,主要介绍你去中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去工作。当你看到用人单位发布的信息,恰好与你的专业或爱好对口,你便可以去任职,或许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还有一个网络是“金才网”,主要提供个人求职、企业求人和人才测评等服务。单位只要在网上发布用人信息,就可以等待贤士在网上商讨,并通过测评,判断这种人才是否符合这种工作。

另有一个网络是“香港地区求职”网,主要向你介绍香港招贤纳士情况,不仅香港的人才可以去试一试,就是内地的人才也可以去大显身手。

网络求贤方便、快捷,用人单位可以很快选到人才,而人才也会有用武之地。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是人才,便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获取工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网络求贤对人才供求都十分有利。

网上艺术欣赏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许多青少年从小就倾向艺术,这是提高人才总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是否想到网上去欣赏一下世界艺术家的作品,领略世界各种艺术的风貌呢?

有人把网上艺术称为网上艺术馆,这种称谓的确很贴切。只要你上网,就可以查找和领略网上丰富的艺术资源。

有一个Art Indices网,网址为http://www.artindices.com,向用户提供艺术零售服务。用户可以在网上观看和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领略不同艺术家的艺术流派。如果你想买一幅油画或者某种雕刻,可以通过对比以后,买到称心如意的作品。这个网址还向你提供室内设计用的家具和其他摆设等。

有的网址,不仅能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经纪人或者画廊与艺术家进行联系,如果艺术家愿意,你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意见,并提出你对艺术作品的要求。

网民通过“语言中的艺术”网址,可以查到世界几百名艺术家的有关资料和代表作,这对一个爱好艺术的青少年朋友来说,是必不可缺少的,因为搞某一方面的艺术而不了解某一艺术领域的艺术先辈和他们的作品,是很难想象的。

除此而外,网上艺术馆还可以让你欣赏世界艺术名城和它们的建筑风貌。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为一个人提高艺术鉴赏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网络种菜

菜农每年经过辛苦劳动,将蔬菜供给城镇居民。但是,在日本东京,一家网络电脑服务公司,却独出心裁,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网络服务项目,就是网上种菜,真是使人有点瞠目结舌。

那么,网络怎么能种菜呢?

日本这家网络服务公司是这样做的,网络用户只要支付1500日元的登记费和同样数额的“种苗费”,就可以在“电子农园”中拥有一片“菜田”。

这样,你就可以在三个月内通过你的终端在“菜田”里种上自己所喜欢的西红柿、茄子、辣椒等无公害蔬菜。

加入“种菜”行列的电脑用户,每星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查看蔬菜的生长状况,画面上会自动出现诸如“浇水”、“除虫”等选择项目,提醒你在电脑上“劳作”。只要你作出选择,电脑就会自动为你代劳,网上的各种蔬菜就会继续生长。

虽然这是一种用不着亲临现场劳动的一种电子游戏,但是与普通玩电脑游戏不同的是,到了蔬菜的收获期,你真的会收到送上门来的一份新鲜蔬菜呢!

当然,收获也要看你是否勤快,如果勤于“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的话,就会收获到许多新鲜蔬菜,如果偷懒,“菜苗”将会枯萎,一无所获。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种菜对鼓励勤奋劳动也是有意义的。

因此,这种“种菜”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去看收获,更要看到这是一种了解种菜知识、提高劳动意识的有意义的活动。

作为真正的菜园也有利可图,一方面宣传和推广了无公害蔬菜,一方面为他们的蔬菜直销打开了销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种菜”时,你并不一定是种菜内行,即使门外汉,只要是不偷懒都会有收获。所以上网的少年朋友不要认为自己对种菜一窍不通,便忽略这项游戏。

网上种菜特别适宜都市少年活动,如果你想获得一些农业技术,尝试“锄禾日当午”的体验,便可以加入到网络种菜中去,虽然它还不是真实的农业种菜,但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如果你有这个兴致,就到网上过把“种菜”的瘾吧,恐怕你种上瘾来会接连不断地种下去,这对锻炼自己是有好处的。

网上发表作品

传统的读书是在作品发表以后,读者通过印刷品的阅读,领略书中的要旨。例如,一部小说具有怎样的感染力,只有通过阅读出版的小说书刊才能知道。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人们无需去看印刷品,只要上网就可以阅读新书,人们称这种书籍为网络书籍。

那么,网络书籍有什么好处呢?

一部长篇小说在发表的几天里,就可以被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阅读,并不是通过传统的印刷品这一环节,而是网络传输的神奇效果。

一般地说,要发表大部头的作品,需要设立单独的网络地址,这样,全世界数千网络用户可直接在网上阅读,因为网络的面大,发表迅速快捷,全世界许多读者很快就可以阅读完毕。

法国的电脑工程师库波和杜柏格,从1993年开始创立了“全球珍本爱好协会”,把法国具有世界水平的文学作品输入网络,到1996年底,共输入包括莫泊桑、卢梭、司汤达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四十多部。据统计,每月有1.5万网络用户进入这一协会开办的“图书馆”,接受法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因为网络的神奇作用,我国一些出版社也开始在网络上发布作品。1997年2月,作家出版社和瀛海威信通信公司合作,把一部叫做《钥匙》的长篇小说搬上网,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在网上读到了这部45万字的描写“文革”后期的爱情小说,国内外许多读者都为这部感人的小说叫绝,并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如果要发表一些小文章,可不必单独设立网址,只要进入大网络附属的栏目中就可以了。例如上网者可进入“上海科教网”下设的各个校园网,在小栏目中发表。上海高达的《外滩今夕》摄影集,就是在网络杂志《上海视窗》上发表的。

华人学者李永明,1992年回国参加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发现中国的分子生物学比较落后,回到美国便发起在美国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34名学者通过网络著书。经过长达四年的函件合作,《实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手册》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

有关专家指出,今后信息传播方式将以网络为主,网上图书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中文书刊虽然以国内读者为主,但也要顾及到海外华人的众多读者。如果采用网上读书,便可以满足全球华人和其他中文爱好者对中文作品的需求。这种方式既不用印刷,也省去了运费,何乐而不为?

家庭办公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家庭办公就是其中一项。

由于计算机的普遍使用,通信网络的通达,人们就不用每天去挤公共汽车、并集中在一幢大楼里办公,而只要在家里就可以同样办公,和同事、领导的联系只要使用通信网络就行了,人们称这种家庭办公为“电子别墅”。

家庭办公之所以能够实施,是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结果。家庭只要有电脑、传真机、电话等一系列通信设施,就可以随时与公司联系,虽然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其联系的方便程度如同在一个办公室里一样。

那么,家庭办公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大家不用在上班的高峰期去挤公共汽车,这样避免了交通的阻塞和可能出现的事故,并且节省时间。其次,可以省去许多办公设施,甚至连办公室也可以不设或省设。第三,避免人们在同一办公室里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等,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和维护人体健康。当然还可以使人们精神集中,有利于完成办公任务。

计算机信息检索与网络的结合,使得研究人员可以轻松地在家上班查资料。图为一位医生正在阅读资料如果一个人在家中有些腻,还可以使用“卫星办公室”。

所谓“卫星办公室”,就是离家外出,选择一处办公地点,十来个人聚集在那里,用电子终端与公司总部的计算机联网进行工作。

日本的NEC公司,就在试验这种办公的方式,这个公司还在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设有二十多个联络处,在十几个国家设有二十多家生产企业和销售公司。这样,该公司的产品就可以从制造到销售,从国内到海外,实现全球化的生产,而公司中心却在日本。

现代通信网络的运行,使在家办公和实现“卫星办公室”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全球化和分散化可以同时进行。

你看,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的变化有多大呀!

网上现代政府

尽管网络以自由著称,但却是政府的产物。从美国政府播下互联网络的种子开始,互联网络的每一步发展都烙上了政府和国家的印记。

网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现代政府同样离不开网络。

近年来,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无疑是“政府上网”。我国继1997年企业上网、1998年媒体上网之后,1999年是政府上网年。

政府上网的实质,就是在网络上构建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指运用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构。通过这个机构,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及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方便地得到信息和服务。

政府必须上网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政府、企业、家庭是经济行为的三个主体,信息化应当首先从政府的信息化开始。政府信息化是先导,企业信息化是基础,家庭信息化是方向。另一方面,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应当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先行一步。不仅政府内部需要信息交流,也需要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信息。

政府上网是全社会都受益的大事。

政府本身是受益者。电子政府除了能迅速地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为各项决策服务外,最现实的受益就是打破了各级政府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的上下级之间传递信息。利用因特网,政府可以让公众方便地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程序,了解各项政策法规,便于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使政府与公众之间多一种沟通媒体,增加了政府办公的透明度。通过这种双向交流与沟通,使政府工作得到公众的谅解和支持,密切了国家政府与普通公众的关系。

在国际关系中,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地宣传本政府的主张,介绍本国情况,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政府上网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有利于接受和加强全社会的监督。上网后,政府一方面给公众以更多的参与感,增强了政府和公众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减少决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