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739800000022

第22章 网络与虚拟(2)

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不同的搜索引擎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检索的对象各有侧重,如网址、文章等等。但所有的搜索引擎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在网上搜寻所有信息,并将信息带回搜索引擎;二是将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建立搜索引擎数据库;三是通过服务器端软件,为用户提供浏览器界面下的信息查询。

目前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全文式搜索引擎和分类式搜索引擎。全文式搜索引擎是一种对站点页面文字内容进行全面检索的搜索引擎工具。它的突出优点是信息自动更新快,查询全面充分。当它遇到一个网站时,会将该网站上所有的文章全部获取下来,并收入到引擎的数据库中。只要用户输入某一查询的关键字,而该字在数据库中的某篇文章出现过,那么这篇文章就会返回给用户。全文式搜索引擎的主要缺点是信息内容不太准确。由于是对站点上每个页面的文字进行索引,所以用户进行关键字查询时,得到的结果通常很多,数据库中出现过关键字的页面全部列出,且排列杂乱无序。目前因特网上著名的全文式搜索引擎站点有Altavista(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它有着最大、最详细的网址索引。

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目录或分类搜索引擎是雅虎网站。分类式搜索引擎的优点是将信息分门归类,用户能完整系统、清晰方便地查找到某一大类的信息,例如艺术与人类、休闲与体育等。但是,分类式搜索引擎的搜索范围比全文式搜索引擎要小得多,它不像全文式搜索引擎将网站上的所有文章和信息都收录进去,而是首先将该网站划分到某一类别下,再记录一些摘要信息,对该网站进行简要概述。例如,你要了解“台湾”的有关信息,分类式搜索引擎能帮你了解到某个大类下内容简介中涉及“台湾”字样的信息,全文式搜索引擎则将所有涉及“台湾”字样的文章查找出来。前者少而精,后者大而全。

对于上网者来说,特别是对于刚上网的新手来说,搜索引擎好像是一位勤勉的导游,帮助我们去因特网“宝山”探奇寻幽;又像一把万能的钥匙,帮助我们开启信息世界的大门。

因特网上有多少用户,就有多少人知道雅虎(http://www.yaho.com)。

雅虎是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热门的搜索引擎,是人气最旺的网站。它连接速度快,数据容量大,并且是全免费的。

雅虎提供了两种风格的信息查找方式:列表式目录连接和关键词查询。

当你连接到雅虎主页后,可以看见在Yaho!标题下方有一个文字输入框,在这里可以输入选定的关键词进行快速查找。页面其他部分的所有文字几乎都以连接方式出现,顶部是一些常用连接,如黄页、寻人、城市地图等。底部是雅虎自身的一些连接。中部是主体,按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文化艺术、商业经济、计算机与互联网、娱乐、政府、医疗卫生、新闻媒体、休闲体育、参考资料、国家与地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文化等部分。

进入网络世界目录链列表按树形结构组织,你可以从点击根链开始,不断深入,最终到达所需的Web页、新闻组、FTP站和其他可由Web访问的资源。这种列表式分层搜寻易于控制,适合浏览性的查找,但因层次内容太多会感到速度太慢,为此,雅虎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利用关键词匹配查询。

在雅虎的主页或任何一个查询结果返回页顶部和底部,你都会看见一个输入框。当你在此填入指定的关键词,单击右侧的Search按钮后,雅虎就会从它四个方面的数据库中找出相匹配的记录,它们是目录、网点、网上事件和谈话及最新新闻。查询结果返回的是若干页与关键词匹配的记录列表,最前面的是目录链,其后是网点,网点记录通常由标题(以连接形式出现)和简介组成。如果在雅虎目录和网点中都没有相匹配的内容,则自动利用Alra Vista查询进行整个Web范围的文档查找。如想获得与关键词匹配的最新新闻和网上事件的列表,可以单击该页上部目录条上的相应连接。

目前绝大部分搜索引擎是英文,不支持对中文关键词的检索,查询结果以英文形式反馈,查询范围不能涵盖中文网页,中国的广大用户感到很不方便,为此,中文搜索引擎应运而生。

早在1996年5月,香港优联克国际有限公司就推出了一个高度智能的中文搜索引擎Goyoyo(http://www.goyoyo.com)。它已和全球数万个中文互联网网页相连,不停地查找新网页和网页中的最新资料,并自动按照社会生活、财经投资、时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项目进行分类。使用它查找资料时,既可以按照它的分类项目进行检索,也可以直接输入关键词查找所需的中文资料,十分方便。

雅虎中文版(http://www.gbchinese.yahoo.com)于1998年6月发行,对象是全球的华人用户。

中国大陆也陆续开发出了多种搜索引擎,正逐步趋向成熟。比较有名的有搜狐(http://www.sohu.com.cn)、网易(http://www.yeah.net)、人民(http://www.yenmin.net)和中经(http://www.infonavi.gov.cn)等。

天涯若比邻

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有人预言:“这一代人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而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隘封闭的机器世界里,造成了自闭、疏远和人际关系的真空化。”事实上这完全是杞人忧天。

因特网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生活方式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人们的视野和交际面。用一根电子线连接,世界成为了一个村落。防盗门里蜗居的现代人并不孤独,网络世界天涯咫尺,全新的交际方式带来了全新的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书信、电话、交流信息和想法、聊天等,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常见的方式。在网上,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轻松和自由。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电子公告栏BBS、网站聊天室,可以使我们打破时空界限广交天下朋友。

的确,网络的广泛性、开放性,为我们交际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确切地说是全球!同时,网络的易用性、高效性,又为我们在网上交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你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同别人建立联系,而无论他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

电子邮件是Internet的最基础的应用。它不仅是人们在Internet上最先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是Internet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以至于有很多人误认为Internet就是发E-mail,与分散于世界各地不同角落的同学保持联系。只要是网民,都使用过电子邮件,一些发达国家的网民,每天要处理几十封乃至更多的电子邮件。在我国,名片上除印有地址、电话、寻呼号码、手持电话外,印上电子邮件的地址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电子邮件,顾名思义也是一种邮件。它与日常生活中邮局发送的邮件基本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一种信息载体,用来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电子邮件与日常邮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通信的方式不同。

邮局信件需要用纸张书写,贴足邮票后通过邮局收发。电子邮件则在计算机上书写,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电子邮件的工作机制是模拟邮政系统,使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邮件从用户的电子邮件信箱,转发到目的地主机的电子邮件信箱。

与传统邮件相比较,电子邮件的优点是明显的。传统邮件,从确定内容,找来纸、笔、书写完毕,装入信封,贴上邮票,到投入邮筒,再经过邮局传递,费时、费神又费力。国内邮件一般需要几天,国际邮件的时间更长,从中国到美国的信件一般需要两周时间。使用电子邮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可以几乎每天都注册到Internet上,随时查阅信件,并立即给重要的信件回信。邮件的传输按电子速度进行,在地球范围内,做到收发同步。从中国发给世界任何地方的电子邮件,一般都能在几秒钟内到达,而且安全可靠。电子邮件的费用,只是传统邮件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是越洋电话的几百分之一。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经常处于流动变迁之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失去联系。例如,你的居住地址或工作地点改变,你出差去了别的城市,你出国旅游了等等,你的朋友如何才能跟你随时联系上呢?按传统的方式办是困难的。但是,E-mail地址使你在地球上有了一个固定的地址。不论你在哪里,你的朋友都可以通过E-mail与你联系上,除非你有意改变你的E-mail地址。更为奇妙的是,任何朋友都可以与你联系上,却都无法知道你的实际位置,因为E-mail地址只是一个联络符号,而不是街道的门牌号码。

电子邮件不仅快捷方便、费用低廉,传递的信息也非常丰富,除了文字外,还可传送图片、声音等。你可以使用扫描仪,将日常生活的照片扫入电脑,并发送出去;你也可以将祝福的话语,制作成语音文件,发给远方的朋友们。教师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到了,过去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是寄送贺卡,现在的网上贺卡,已越来越被人们尤其青少年网友所乐意接受。

电子贺卡可以在许多站点免费得到。给国内的朋友发贺卡,可以到北京讯合公司的综合贺卡站,那里有生日贺卡、节日贺卡、情意贺卡、综合贺卡、春节贺卡。只要在选好的图像上点击一下,再填上姓名、邮件地址和赠言,电子贺卡会自动发到指定地址。首都在线网站的网上传情站点,有温馨卡、开心卡、特别卡等,有丰富的图片和各种赠言供你选择。选好图片和赠言,填上想说的话和各自的姓名、E-mail地址后点击“发送”钮即可。给香港的朋友发贺卡,可以去香港资讯联网电子邮卡中心,生日、情人、问候、恭贺、道歉卡等应有尽有,还可用自备的图片自行设计自己喜欢的各种贺卡。给台湾朋友发贺卡,可去Yankee服务站、城市艺廊之浪漫贺卡站。给国外朋友发贺卡的站点就更多了,各式各样的电子贺卡,令人目不暇接。

何婷芳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来自闽西北的贫困山区,不幸患上了脊椎恶性肿瘤。1998年3月20日,一则题目为《SoS!一个生命垂危者的呼救》的帖子,从福建八闽公司的BBS向Internet这个虚拟世界发出。随后几个月里,网上网下彼此陌生的人们,奉献出一颗颗火热的爱心。这位“因特网的女儿”,在涌动的爱心和高超的医术下终于康复了。BBS神奇地将何婷芳与世界各地的网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BBS即电子公告栏系统,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英文简称,它类似于街头和校园里的公布栏,都是张贴信息的地方,只不过BBS是利用电脑来传播或取得信息。

早期BBS的建立非常简单,只要有电话线路、一台或几台电脑、调制解调器、站长(BBS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站点的维护、对软件交流区的管理、新用户注册、新讲座区开张等工作),以建立一个BBS站点,然后公布站点的电话号码,以供大家访问。网民通过公用电话系统拨号直接进入BBS,与站点交换信息。

随着Internet的发展,BBS这个网络虚拟社区就更加红火起来。现在一般意义上的BBS,都是指在Internet上的电子公告栏。这种需要用TCP/IP协议进行远程登录的BBS已远非拨号BBS可比,其容量巨大、内容繁杂、信息量剧增,人气很旺。

BBS的主要功能是信件讨论。任何入网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贴到网络上,让其他的人分享这些想法和信息。如果你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就可以回封信参与讨论。讨论的话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间万象,无所不包。通过BBS进行的交流,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消失,超越空间的障碍,彼此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因此,BBS是一个交朋友、学知识的好场所。多写信,多参与讨论,能够交到一大批朋友。

BBS交友别有一番情趣。因为BBS用户的分布比Internet用户集中得多,大都在同一城市中,这就方便了成员间的进一步交流。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网友们不仅可以在网上交流,而且可以通过举行网友聚会。当BBS成员第一次聚会时,平时大家在网上打交道,真见了面又觉得彼此十分陌生,直到互报姓名或别号后才慢慢对上号。这种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结合,更平添了几分韵味。

网上聊天可算是网友最热衷的一种交流方式。说起聊天室,相信许多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甚至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