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里也曾经记载过有关女儿国的故事:“拂懔国(似指东罗马帝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唐人杜环的《经行记》也说:“又闻(拂菻国)西有女国,感水而生。”新旧《唐书》也讲到,拂菻(即拂懔)西南际海岛有西女国。另外,在中世纪波斯和阿拉伯作家的作品中也都有关于印度洋中女国的记载。基于如此多的关于男岛和女岛的记载,人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有很多人便开始循着有关记载去寻找男岛和女岛的下落。在1696年,出版的科伦内尔地图将男岛、女岛的位置定在瓜达富伊岬(索马里东北)附近,并把两岛合称为亚伯杜尔基里岛。之后,在1697年,有个法国传教士从马尼拉寄往欧洲的书信说,据马尼拉群岛南部某岛屿的人讲,他们那里有一个岛,岛上只有女子居住,自成一国,不许男子进去。女子多半不结婚,只是在一年中的某个季度允许男子前来,相聚数日之后,男子将那些不再需要哺乳的男孩带走,女孩则留在母亲那里。研究男岛、女岛的颇节认为,这封信便是马可·波罗没有撒谎的充分证据,男岛和女岛的确存在。于是,有人循着马可·波罗的记载路线和地点去找男岛和女岛,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在克斯马科兰之南约八百公里处的海中并没有找到。之后,人们有对马可·波罗的其他记载进行推测,并再次寻找,但是都一无所获。后来戈兹德梅多卡以为,男岛、女岛是在东亚海中。他说,距日本不远处发现有女人岛,岛中仅有女人,擅长射箭,为练习射击以致烧去她们的右乳房。每年的一定月份,有若干日本船舶载货到该岛交易。船抵达岛后,命令两人登陆,将船中人数通知女王。女王指定船上众人上岸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岛上女人(数目与舟中男人同)先到港口,都分别将一双绳鞋乱置于沙上,鞋上都附有暗记,然后退回去。船中男子随之登岸,每人拿着一双绳鞋去找鞋主。等到相会期限已满,男人将自己的地址告诉同居的女子,这个女子次年如果生的是男孩,应将他送去交给他的生父。但这种说法只是听说而以,并没有人出来亲自证实。此外,沙海昂曾经说过:“女人国故事,时无分古今,地无分东西,悉皆有之。其唯一实在的女人国,盖在非洲达荷美境内,然至法国侵略之后遂绝。”也有人推测:男岛、女岛之类传闻反映了人类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情景。但纯粹的女人国、男人国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男岛和女岛存在的真实性颇有争议,期待有关学者早日解开男岛、女岛存在之谜。
澳大利亚是谁首先发现的?
大约在五千万年前,澳洲跟南美洲一起从南极洲大陆分离出来,并逐渐向北漂移。而西边七十公里宽的爱华莱士深海沟成为澳洲与东南亚相隔的天然障碍。再加上其他自然条件,致使澳洲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其他大陆相隔绝,长期成为一块“未知大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洲存在于地球上,但是,是谁第一个发现的澳大利亚?许多史学家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早在四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众所周知,航海家库克船长于1770年4月19日作为第一位英国人登上澳洲大陆的东海岸,考察了当地的地理、气候和动植物之后,将整个澳洲大陆的东海岸宣布为英国的领土,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但是,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的人并不是库克船长,那么第一个发现者又是谁呢?15世纪末,寻找西方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探险活动便开始了,这激起了欧洲人对早已传闻的“未知大陆”的种种美妙的幻想和占领的强烈欲望。荷兰自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海上势力大大增强,具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尤其在太平洋的势力迅速得以发展。1605年,荷兰航海家威廉·约翰逊从印尼爪哇岛的北部出发,沿着新几内亚南部海岸航行,横渡托雷斯海峡,在澳大利亚的卡奔塔利亚湾登陆。他发现该地的碎石中含有黄金,又看到当地土著使用的原始工具比较奇特,还发现了一种叫面包树的树,从而断定他及其随员已踏上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南方陆地(即澳洲),他们将该地命名为“新荷兰”。威廉·约翰逊认为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的欧洲人。部分学者也认同了这一看法。但是尽管如此,也有其他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威廉当时只是到了澳大利亚海岸,实际上并没上岸。于是,对于谁最早发现了澳大利亚的问题,科考学家们一直还在不停地探寻着。在1970年,人们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西部的蒙戈湖的新发现,给人们研究澳大利亚的最早发现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该地区发现了35万~375万年前的人工搬运蛤蜊的遗址,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男女人骨。经过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发现的动物化石、刮削器和石核等石器工具进行分析后,证明早在四万年前左右,人类就在蒙戈湖边生活过。这又把澳大利亚的最早发现者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此次发现的第六年,考古家们在凯洛尔也发现了同样约在36万~4万年前生活的人种遗骨,并定名为凯洛尔人,他们的特点是前额饱满和圆隆、眉脊不突出、颚和牙都较少。学者们一般认为凯洛尔人更像全新世时期印尼爪哇的瓦杰克人骨,即跟今天矮个子的小黑人相近。而学者们在澳大利亚的塔尔盖又发现另一种人骨,定名为塔尔盖人,他们具有大的下颚和宽大的脸,头盖顶骨厚而低,前额也较低平,这种人显然与凯洛尔人不同,但是跟属于蒙古人种的印尼梭罗人化石相同。学者们通过努力研究,结果证明大约在四五万年前,从其他大陆进入澳大利亚的移民成为澳大利亚的最早居民。他们驾驶独木舟或浮水筏子,可能经两条路线迁入。一条从印度尼西亚群岛进入澳洲;另一条从菲律宾经过新几内亚,渡过托雷斯海峡进入澳大利亚。考古学家们研究发现第一条路线则更为可能。迁徙的有蒙古利亚人种和小黑人种,他们成为最早来到澳大利亚的发现者和居民。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有关的史料中研究发现,最晚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有人发现了澳大利亚。史料显示: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许多地理学家相信在印度洋以南的地方有一块南方大陆存在,他们在一些古地图上,用拉丁文把这块土地标明“未知的南方陆地”。澳大利亚之名后来即由此而得,意为“南方陆地”。由此可见,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能够绘制出这样的地图并非是凭空臆造的,但是究竟是靠什么方法绘制出来的?史学家们并没有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近来,中国人先于欧洲人到达澳大利亚的说法打破了澳洲和美洲学者的一贯看法。早在14世纪时的元末明初之际,已有中国船队队员在澳大利亚的北海岸登陆,比荷兰人威廉·约翰逊早二百年左右。澳大利亚达尔市出土的一尊中国玉雕——寿星像便可以作为最好的证明。寿星像是一位寿星公骑在一只鹿上,手捧寿桃,慈祥万端,造型栩栩如生。经有关专家断定,这是中国传统性的艺术品,制作于14世纪。随着考古学以及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对发现澳大利亚并入住于澳大利亚的第一人的研究必将会有更新的结果出现,相信解开澳大利亚第一发现者之谜指日可待。
新巴比伦王国修建过通天塔吗?
在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也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最壮丽、最繁华的都城。巴比伦古城有内外两道城墙,城里最壮观的建筑物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宫通天塔和著名的“空中花园”,以及那座据说让上帝感到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在《圣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人类一直以来都是用一种语言来进行交流沟通的,直到有一天,诺亚的后人要建造一座巴比伦通天塔,然而上天的主宰神——耶和华得知这个消息后,害怕人类团结起来无比巨大的力量会动摇到他的神位,于是就想了个既不伤害人类,又能达到阻止人类继续修建通天塔的办法。他使用魔法变乱了人们的语言,这样人类就没法沟通了,通天塔的建造也不得不就此终止。后来有人把这座大塔称做巴别。“巴别”在希伯来文中是“变乱”的意思。其实“巴别”原字是来自巴比伦文,意为“神之门”。通天塔在《圣经》中关于通天塔的描述,史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圣经》中所说的通天塔实际上就是古代两河流域(即示拿)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马都克神庙大寺塔,这座大寺塔被称做埃特曼安基。这座塔是由新巴比伦国王那波帕拉沙尔主张开始修建的,后来没有修完,那波帕拉沙尔就去世了,于是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继续父亲遗留下来的工程并把塔建成。在修建时,尼布甲尼撒为了使塔与天公比高,因此要求把塔顶提升,共建造了七层,一共295尺。经考古发现并证明,在苏美尔远古时期,这种多层方形寺塔的结构形式就已经出现。由于当时人们认为神会从天上利用星的飞行降到寺塔里,来会晤敬神者,因此当时这些塔是用来祭神、思索宇宙以及观察天象的地方。据公元前229年的一件史料记载,大塔地基约295尺见方,这与《圣经》中所述的完全相同。而且在考古中所发现的塔的制造材料也同《圣经》中所说的一致。并且巴比伦城内居民种族众多、语言复杂的情况又与《圣经》里提到的耶和华打乱当时在修建的所有人的语言的情形相一致。此外,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中也对这座高塔有过记载:“在这个圣域的中央,有一个造得非常坚固,长宽各有一斯塔迪昂(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185米)的塔,塔上又有第二个塔,第二个塔上又有第三个塔,这样一直到第八个塔。人们必须循着像螺旋线那样地绕过各塔的扶梯到塔顶的地方去。在最后一重塔上,有一座巨大的圣堂。”但是,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就是希罗多德所说的塔共有八层,史学家们对此作出解释,很有可能是当时希罗多德把最底层的塔基的高台也算作在内。但是,有学者对此种观点提出反对。他们认为《圣经》中所说的通天塔并不是新巴比伦时代马都克神庙大寺塔,因为早在新巴比伦时代以前,萨哥—埃尔神庙和米堤—犹拉哥神庙就已经存在了,通天塔的来源极有可能是人们根据这两座塔想象出来的。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通天塔实际上就是位于巴比伦城东南135尺处的乌尔大寺塔。据传说,这座乌尔大寺塔是当年闪族人从乌尔迁到迦南时建造的。这些学者认为:在所有巴比伦的寺塔中,乌尔塔的工程最大,修建时间最早;在巴比伦城东南135尺处是造高塔的理想场地,这里是冲积地,从上游带来的淤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建筑原料;如果像《圣经》上传说的那样,闪族人曾有过从东方到西方的大迁徒,那可能就是指族长率领部落从乌尔迁到迦南。种种这些原因成为这些学者认为通天塔就是乌尔大寺塔的理由。但是,学者们的观点也都各说纷纭,有谁又亲眼见过巴比伦通天塔的真正容貌呢?对于通天塔的修建时间谁又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史料记载来说明呢?因此,通天塔是否存在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