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一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鉴定后,方知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王得知后,便将这件珍贵宝玉强夺去了。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凯觑之心,就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举荐,说自己家有位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可派他到秦国去。于是赵王答应,就派遣蔺相如带着璧玉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玉璧,认为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玉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秦王将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们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十五座城换玉璧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况且因一璧而得罪秦国,实在不值。赵王采纳了我的建议,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赵王还斋戒五日后,才派我将璧送给您。可大王您在召见我时无礼傲慢,还将璧传给众人看,这是在戏弄我和赵国。我看大王您根本无意割城易璧,我就取回此璧。您若再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说罢,高举玉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召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割去的十五座城。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玉壁来。”秦王见无法强夺,只好同意了。蔺相如回到宾舍,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秦王的一举一动表明他根本不可能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怀揣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
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于和氏璧的下落一事,广大史学家们给予了很大地关注。他们参考各种历史文献企图解开和氏璧下落之谜。有人认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帝之后,正如嬴政称自己为“始皇帝”一样,他想让这块玉玺也能代代相传,于是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但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而宝石专家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和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两文中,都认为经过考证,和氏璧就是绿松石。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秦始皇墓既然和氏璧根本没有被制成传国玉玺,那么,它的下落究竟怎么回事呢?对此,出现了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掠夺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它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战败的垓下(今安徽灵璧)。第二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如果这样的话,相信随着考古学家们对秦始皇陵墓的挖掘以及研究的不断进行,和氏璧的真实面目还可能重现在我们的面前。和氏璧这块旷世珍宝在几千年来一直下落不明,它的存在影响并牵动了从古至今多少人的心,但是它的神秘失踪又给中国历史增添了更加充满传奇、颇具神秘色彩的一笔。
秦朝十二铜人身居何处?
历史上,每一个建筑以及雕塑之类的作品必然有其制作的原因,秦朝时期铸造的十二铜人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铜人也如时间流逝一般从历史的舞台上销声匿迹了……六国时期,各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这反而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把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灭掉了,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在咸阳铸造十二个金人。秦始皇塑像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藏”;“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型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那么,这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秦始皇又为什么要铸造这十二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迷信的说法,传说秦始皇梦中看到天相不祥,其中鬼神作怪,于是秦始皇十分恐慌,正在无奈的时候,这时走来一位得道颇深的道人给秦始皇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于是待秦始皇醒后就马上派人到处收集兵器,后来在咸阳铸造了十二铜人。据有关资料记载,秦始皇当时十分听信方士道人的话,因此,据此推断,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是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二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心里还一直担心着国家的安全问题,于是就把全国各地的兵器全部收缴回来,然后进行销毁。
传说有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无疑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十二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十分高兴,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十二个铜人。我们完全可以猜想,其实秦始皇这样做的原因还可能是为了假借销毁兵器铸造铜人之事来消除政治上的恐惧,以免在今后六国的乱党分子联合起来重振六国当年的政治格局。但是,可惜的是,当年在秦始皇时期铸造的十二铜人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这十二铜人的下落,目前有人提出了三种观点:有的学者指出,这十二个铜人早在董卓、苻坚的手里毁掉了。东汉末年,董卓率兵攻入长安,便将其中的十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叡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从此,秦始皇时期铸造的十二个铜人就这样在历史长河里永远地消失了。现代版的阿房宫也有人认为,这十二个铜人可能是在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化为灰烬了。但是,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很少,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秦始皇墓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这十二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秦始皇当时十分喜欢这十二个铜人,因此在秦始皇驾崩之后就连同这十二个铜人一起葬在了秦始皇陵墓中。但是,由于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这十二铜人的真实面目目前还没有浮出水面。那么,这十二铜人究竟“花落谁家”、“身居何处”?真的被葬在了秦始皇的陵墓里了吗?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展开,这个千百年来的奇案终将会解开。
西班牙王室珠宝失踪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西班牙与英国的战争不仅让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在海上失去了霸权的地位,而且还使西班牙的菲利浦的黄金船队沉没海底,难道英国本来就是西班牙克星,还是上天早已安排好了的结局?西班牙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自从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各国便开始疯狂地涌向这块千百年来一直都处于安宁状态的大陆,西班牙则更是不甘示弱,他把一双掠夺之手伸向了美洲大陆,在这里到处搜寻并且掠夺宝藏。但是,冥冥中注定不是自己的就永远也不是,即使强行夺来的也不会在自己手里待多长时间。西班牙人在掠夺完这些宝藏之后打算海运返国时,这些宝藏突然沉入海底,从此不是所向。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最后一位君主卡洛斯二世逝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终结,由于卡洛斯二世很早就被诊断为不育,不可能有子嗣,谁来继承西班牙殖民帝国就成为西班牙乃至全欧洲的重要问题。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有三位王子,分别是法国安茹公爵腓力(法王路易十四的次孙)、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亲王(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外孙)和奥地利的卡尔大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次子)。因此,为了争夺西班牙王位,欧洲各国的皇族竞相斗争。经过激烈的王位争夺战,170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登基加冕,成为西班牙国王,开始了波旁家族统治西班牙的历史:但是事情并未因此而终结,以奥地利莱奥波尔多皇帝之子卡尔大公为首的一派,包括英国和荷兰,对波旁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不满。于是在英国和荷兰的支持下,卡尔与腓力展开了一场历时久远、耗资巨大的王位争夺战。在战争中,双方极力阻挠,这场欧洲大陆的皇位争夺战进行的十分激烈。当时的西班牙虽然仍号称欧洲第一大帝国,但它已经外强中干,国势衰微。加之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财政上出现了困难。于是腓力急令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机构将掠夺到的财宝火速运回西班牙,以解当下的军备之急。西班牙一景在这次采薄的运输中,不但是为了军备所需,还有一部分是属于腓力国王萨伏依王室公主伊丽莎白·法尔内塞准备的聘礼。这位身价极高的公主的聘礼自然也是十分的让人瞠目结舌,这些聘礼中包含有许多从外国掠夺来的珍奇异宝,其中包括:中国的瓷器、缅甸的红宝石、沙乌地阿拉伯的珍珠、印度的钻石和翡翠,要有各式各样的王冠、头花、项链等等。如此珍贵的财宝让人见了不得呆了。腓力为了早点把公主赢取回西班牙,就派人尽快把这些聘礼筹集到手,而这些财宝的来不惊源都是从世界各地掠夺回来的。这次趁着军需运输顺便把公主的聘礼也一起运回西班牙。此次运输的船队可为是十分壮观,共有17艘大帆船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黄金船队。1715年7月24日清晨,这只黄金船队开始启航。起初,旅程还算顺利,水手们眺望着海天一线,企盼着黑色的大陆早日出现在视野之内。这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亚速尔群岛海域,这里离西班牙领海已经不远。眼看就要完成任务了,船员们都十分欣喜。可是,就在这时,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英荷联合舰队。面对如此强大的舰队,西班牙船队毫无抵抗之力。于是黄金船队总司令贝拉斯科下令将船开人大西洋沿岸的维哥湾,设法将珍宝从陆地运往首都马德里。但是由于西班牙规定凡是从南美运来的东西,必须首先到赛维利亚市验收,所以他们无法将船上的珍宝全部运至马德里。就在此刻,英荷联军的舰队已经知道西班牙此次运输的货物不同寻常,上面装的全都是金银财宝、玛瑙玉石。于是英荷联军就对这批财宝垂涎三尺,起了野心,因此,英荷联军摧毁了维哥湾的西班牙炮台和防守攻势,强占了海湾。而黄金舰队面对这样混乱和紧急的情况,有加上害怕把所有的财宝都落入英荷联军的手里,于是无奈之下,他们放了一把火,将运载有至少有4000~5000辆马车珍宝的船只全部烧毁。就这样,这批从南美运来的奇珍异宝就这样在火海中慢慢消失,沉人海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大的西班牙帝国逐渐瓦解了,然而黄金舰队当年烧掉的那些财宝却依然静静地躺在大海里。后来人们又逐渐开始寻找其当年落入大海中的珍奇异宝,但是只有很少的一些幸运的探宝者得到很少的一点收获,绝大多数人却是空手而归。尽管现代打捞技术的不断提高,但是打捞结果却是十分令人失望。难道难道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海底的那些沉落的财宝被长期流入的外来厚厚的泥沙所遮盖了吗?面对停滞的研究和无从考证所产生的窘迫,谣言纷起。有人认为,尽管西班牙国家对南美洲进口货物有着严格的规定,但这是国家急需的财政物资,难道就不会通融一下,行个方便吗?也许珍宝早就到达了西班牙,只是给英荷联军做一场戏,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有人认为,其实当时西班牙船队司令贝拉斯科根本没有把这么一大批财宝烧毁,烧毁的只是一些代替晶。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如此多的珍宝,又正是国家急需,他怎能擅自做主玉石俱焚呢?还有人认为既然燃当时英荷联军知道珍宝的去向,也许当时就被两国合伙全部打捞上来了。只是他们不肯承认,害怕西班牙会为此与英荷联军起冲突。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也害怕别的国家拿国际法等条条框框来让自己把吃进去的骨头再吐出来,所以就坚持说自己只是拿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么,究竟这批财宝下落如何呢?以上这些猜测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情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事情已经过了那么久了,这么长的时间里这片亚速尔群岛海域后来又发生过什么,或许只有这无言的大海才知道这个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