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功的追求(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14736100000010

第10章 选择健康人生(8)

我也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去认真对待沙利文式的尝试,因为他给自我下定义时只是简单地根据他人对一个人的评价,这是一种极端的文化相对论的做法。在这里,健康的个体性被完全抛弃了,并非说不成熟的人格就不是这样,它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健康的、充分成长起来的人,而他肯定是以超越其他人的看法为特征的。

为了给我的确信找到依据,即为了理解完全成熟的(真正的、自我实现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健康的)人,我们必须保留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区别,请注意下述提出的简单考虑。

首先一些资料来自我1951年发表的论文《抗拒文化适应》。我报告说,我的健康研究对象表面上是承认习俗的,但私下里对这些习俗则是随心所欲的、马马虎虎的和超然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接受这些习俗,又能脱离它们。我发现,实际上他们全都平静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用或大或小的努力来改进它们。如果他们认为斗争是必要的话,他们明显地表现出与这些缺陷进行坚决斗争的能力。

现在援引这篇论文中的一段话如下:“爱慕和赞同与敌视和批判各种比例的混合状态,表明他们从美国文化中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是好的东西,而抵制他们认为是坏的东西。一句话,他们权衡和鉴别它们(根据他自己的内部标准),然后他们自主采取决定。他们也表现出对一般人的非同寻常的排斥性,以及对独处的令人惊讶的喜好和需求。

“由于这些原因以及其他原因,可以称他们是自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被他们自己的性格法则统治的,而不是被社会的法则统治的(只要这些法则彼此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仅仅是美国人,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人类的成员。”

接着,我假设:“这些人可能具有较少的‘国家的性格’,同喜欢他们自己文化的那些不太发展的成员相比,他们可能更喜欢彼此跨越了文化界线的人。”

这种超越文化的典型,有怀特曼和詹姆斯,他们是纯粹美国人,然而他们也是非纯粹的、超文化的、整个人类的国际成员。他们是全世界的人,并非和我们是美国人有什么矛盾,而恰恰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美国人。同样,马丁·布伯这位犹太哲学家,也是超越了犹太人的。葛饰北斋(日本风景版画家),是纯粹的日本人,又是一名全世界的艺术家。很可能,任何普遍的艺术是不能没有根基的。纯粹地区性的艺术,不同于根置于地区但又已经变成广泛一般的——人类的艺术。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提醒自己记起皮亚杰的儿童,直到他们成熟到能把这个包括在那个之中、并把二者同时纳入层次整合之中时为止,这些儿童不可能理解既是日内瓦人又是瑞士人的原因。

在这里,我特别指出的是这些人的超然、独立、自我管理的特点,以及在内部寻求指导生活的价值和法则的倾向。

我们只有很清楚地区分这些,才能为反省、沉思以及所有进入自我的形式,抛弃外部世界来寻求内部呼唤的形式,找到理论支持。这个包括了所有顿悟治疗的所有过程,在这一类治疗中,抛弃外部世界是绝对必要的,达到健康的途径是经由转入幻想、转入初始过程的。一般来说,这是恢复内在心灵的过程。心理分析的范畴有可能达到超越文化的程度。在任何比较充分的讨论中,我肯定能论证这种意识自身的享受和体验的价值。

其实我们关于心理学的东西都可以从对于健康、创造性、艺术、娱乐和爱的兴趣中学到。从这些探索的种种结果中,我将为我们的目标选出一个结果来强调,而且,这是对人性的底蕴、无意识、原初过程,以及对古代的、神话般的和诗意的东西,在态度上的变化。

因为不健康状况的根基首先是在无意识之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就倾向于认为无意识是丑陋的、邪恶的、疯狂的、肮脏的和危险的,而且倾向于认为原初过程是歪曲真理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些底蕴也是创造性、艺术、爱、幽默、娱乐的源泉,我们可以开始说健康的无意识、健康的倒退了。尤其我们对原初过程的认知可以开始重视,并且认为它和远古式以及神话式的思维一样都不是病态的。

现在我们为了获得某种不仅有关自我而且有关世界的知识,就可以进入原初过程的认知状态了,对于这些知识二级过程是无识别能力的。这些原初过程是正常人性或健康人性的要求,任何综合的健康人性理论都必须把它们包括在内。

假如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那你必然会对这样的事实进行深入思考:它们属于心灵内部、有自己固有的标准和规律。它们主要不是适应外部现实,或被它塑造,或者是为对付它而装备的。人格的某些表面层次分化出来照管这项工作,但如果认为整个心灵等同于这些应付环境的工具,就丢掉了某些我们不应该丢失的东西。适合、顺应、胜任、控制、对付等,这些全都是心灵中心主义的词,因而是不适合描述整个心灵的,因为它有一部分与环境没有关系。

在所有领域,我都批判了那种认为一切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大众理论,因为行为的应付方面和表现方面有重要的区别。在这里,我将强调,表现行为或者是无动机的,或者是比对付行为较少动机的(依据每个人对“有动机的”含义如何理解而定)。在更纯粹的表现行为形态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很小,而且没有改造或适应环境的目的。适应、适合、胜任或控制这些词,不适用于表现行为,只适用于对付行为。现实中心主义的完美人性理论不克服巨大困难就不能处理和体现“表现”。理解表现行为的自然中心点是在心灵内部。

只要集中注意任务就不难发现两种效能结构——有机体内部的和环境的。不相干的东西就被推到一边,而不予以注意。各种有关的智能和信息在占统治地位的目标、目的的指引下排列它们自己,这就意味着,重要性变成按照有助于解决问题,即根据有效性来确定了。对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帮助的东西,就变成次要的了,选择就成为必要的。所以,抽象地说,这就意味着对某些东西是忽略不计的、不注意的、排斥的。

但就像我们知道的,根据有用性的认知,任务定向、有动机的知觉全都被卷入丢掉某种东西的效能和胜任之中了,这种胜任被怀特定义为“有机体与其环境进行有效相互作用的能力”。为了使认知变成完全的,我已证实,它必须是超然的、无兴趣的、无欲求的、无动机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按照对象自己的本性,知觉到它自己客观的、固有的特点,而不是把它抽象为“有用的东西”或“有威胁的东西”。

只要我们努力想去控制环境或使它产生效用,就必然会对完全、客观、超然不干预的认知可能性造成损害,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成正比的。只要我们任其自然,我们就能完善感知。再者,根据心理治疗的经验,我们越是渴望做出诊断和行动计划,我们所做的事就越无益。我们越是渴望治愈疾病,它就越是长期不愈。每一个精神病研究人员,都必须学会不力求治好,不变成急燥的。在这种场合以及许多其他场合,屈服就是克服,恭顺就是成功。道家和禅宗佛教徒采取的这条道路,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数千年前,就看到了我们心理学家刚刚才意识到的事情。

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能经常在健康人身上初步发现这种关于世界的存在认知,而且它又可以相应地作为健康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我也在高峰体验(暂时的自我实现)中发现了存在认知,这就表明,甚至就与环境的健康关系说,控制、胜任、有效这些词所提示的主动目的性己远远超过明智的健康概念或超越概念的需要。

可以预见,感受剥夺作为这种无意识过程的态度改变后果,对健康人引起的应该不仅仅是恐惧,而且还有愉快。也就是说,由于割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就使内部世界进入了意识,以及由于内部世界是受健康人更多认可和享受的,所以他们应该更有可能享受感觉的剥夺。

为了更明确无误地理解这一观点,我要强调指出:为了真正的自我而倾向内部,这是一种“主体的生物学”,因为这必须包含一种努力,把自己体质的、气质的、解剖的、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需要、智能和反应,即自己生物的个体性,变成有意识的。但另一方面虽然听起来可能是矛盾的,但也确实是体验自己的种的特性,即人类共同性的途径。也就是说,它是体验我们与一切人的生物学上亲密关系的方法,而不管他们有什么外部环境。

这些关于健康理论的考虑使我们清楚看到: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自主的自我和纯粹的心灵。一定不要认为它只是适应的装置。”

“即使是在我们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必须为和平环境以及恶劣环境的受纳关系提供理论的位置。”

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生物学、社会学的分支。但是,不仅仅如此,它也有它自己特定的范围,这就是心灵的那些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或模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