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53

第53章 各种花卉的养护(23)

(2)盆栽:北方地区梅花不能露地越冬,故多采用盆栽。南方各地虽可露地越冬,但盆栽也很普遍,常通过蟠扎造型制成梅桩盆景。盆栽梅花需每隔1~2年换盆一次,换盆宜在早春花后修剪完毕进行。盆土可用腐叶土4份、堆肥土4份、沙土2份或用腐叶土1份、河泥2份、细沙7份混匀调制的培养土。养好梅花浇水是关键,盆土过湿易引起黄叶,甚至烂根落叶;盆土长期干旱也易造成落叶。因此浇水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雨天倾盆,避免积水。当新枝长到20~25厘米长时要注意适当扣水,使盆土偏干,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生长旺季每天浇一次水。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盆栽梅花花后放叶时肥水要充足,一般每月施一次稀薄饼肥水,以促进枝叶茂盛。待枝条长到约20~25厘米时应节制肥水,夏末秋初施2次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后都应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以保持盆土疏松,以利根系发育。盆栽梅花应放置在向阳通风处养护,如放在荫蔽地方则生长不良,花少而色淡。生长季节常因缺铁而发生叶片黄化,可结合浇水浇0.1%硫酸亚铁溶液。

繁殖方法:梅花的繁殖可用嫁接、扦插、压条、播种等方法,以嫁接繁殖为主。砧木可用桃、山桃、毛桃、杏、山杏及梅的实生苗,其中桃和山桃的种子易得,嫁接易成活,而且接后生长迅速,开花繁茂,因此目前在生产上普遍应用,但缺点是成活后寿命短,易患病虫害,故实际上不如后三者作砧木为佳。嫁接方法常因地区和栽培目的不同而异。北京地区多采用方块芽接或盾形芽接;江南多采用切接、腹接。播种繁殖法则以秋播为好,如必须进行春播时,应在秋季用湿沙层积种子。

实用价值:梅花观赏价值很高,古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诗句,则是对梅花苍劲挺秀、生意盎然的风韵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以松、竹为背景,能陪衬出梅花的性格。梅花和垂柳相配又能刚柔结合。梅桩盆景,虬枝屈曲,古雅多姿,陈设几上,独具特色。花开时剪取花枝插入花瓶,装饰居室,花形端雅,气味清芳,是一件高雅的装饰品。梅花愈老观赏价值愈高,故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

梅花除供观赏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鲜花可提取香精,并可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蜜清梅花汤、梅花粥等。干花及叶、根、核仁均可入药。果梅可加工制成梅干、青梅、话梅、梅膏、陈皮梅等。此外,梅子还可制成风味独特的梅酒、梅醋。乌梅是用青黄梅子加工制成的名药。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雕刻某些名贵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68.海棠花

别名:海棠。

分类地位: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紧凑,树形峭立,株高可达6米。花蕾红色,艳丽,张开后呈粉红色,单瓣或重瓣,4~6朵簇生呈伞形总状花序。花期4月。

原产地:我国华北、东北等地。

生态习性:性喜阳光,如光照不足,则植株生长衰弱,着花少,花色淡。对严寒有较强的适应性。喜湿润,忌水涝。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轻度的盐碱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但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中生长。

莳养管理:海棠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制作桩景实行盆栽。栽植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苗木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一般大苗要带土球,栽后加强抚育管理,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由于海棠花的花芽多着生在5~20厘米的中果枝、短果枝的顶部,因此对这些枝条不要进行短截。20厘米以上的长枝大多为发育枝,其顶芽多不分化花芽,应在每年早春短截,促使萌发更多的中、短侧枝。花谢后及时摘除幼果,节约养料有利于翌年开花。在生长期间,如能及时进行摘心,早期限制营养生长,则效果更为显著。凡盆栽的桩景更应如此控制。

每年春季开花一次的海棠花,如采用降温、减水、遮光等方法,能使它在当年的秋季再次开花。具体方法:7月下旬把盆栽的海棠花树移到避雨的阴凉处进行降温,减少光照,控制浇水。浇水量要徐徐减少,减至使植株叶片发黄自行脱落为止,以促使其休眠。尔后继续少量浇水,以维持生命和不萌发新芽为度。这样经过35~45天的休眠期,再将植株置于全光照下,浇透水,加施液肥,使之苏醒萌发新芽。再经过7~10天,就能见到鲜艳夺目的海棠花。另外,也可利用其芽苞对温度敏感的习性,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透水,并往枝干上适当喷水,逐渐提高室温,打破其休眠,新芽膨大开绽后,加施液肥,保持室温在20~25℃,经过30~40天后,也能开花,可供元旦或春节摆设观赏用。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分株和嫁接等法繁殖。播种可一次得到大量的实生苗,但需7~8年后才能开花,而且常会发生变异,失去原品种的优良特性。因此多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分株可于早春芽萌动前将根蘖苗切下另栽,每一株苗都要带有根系以利成活。嫁接可用本砧木,也可用同属种的苗木作砧木,于早春叶芽未开放前进行切接或于8月进行芽接,均易成活。

实用价值:海棠种类繁多,树体挺秀,叶茂花繁,妩媚动人,因此早有“名花”、“国艳”之誉。可地栽装点园林,对植在门庭两侧,或在亭堂周围、丛林边缘、水边湖畔成片群植,或在公园游步道旁两侧列植或丛植,亦具特色。也可矮化后盆栽,形成海棠桩景。此外,有的海棠果实可供食用、药用。

69.樱花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山樱桃等。

分类地位: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5~12米,树冠广球形,树皮栗褐色至紫褐色。小枝灰绿色,红褐色,有光泽。叶椭圆状倒卵形,先端突渐尖,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开花期4~5月,花常3~5朵成伞房状或总状花序,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淡红色,下垂,长圆状倒卵形,基部有短爪。果熟期7~8月,核果卵球形,绿色、黄色、淡红色、紫红色或近黑色。

原产地:我国长江流域。

生态习性:喜光和夏季高温,耐旱,有一定的耐寒力。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碱性土、粘重土均不适宜。不耐水湿,忌洼低积水栽培。

莳养管理: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进行移栽,小苗要带宿土,大苗要带泥球。种植穴内要施足基肥,并要设立支柱。栽种后,幼树需要整形修剪,培养优美树形,大树应尽量少修剪。

繁殖方法:可播种和扦插繁殖,栽培品种多用嫁接。嫁接可用山樱花的实生苗或樱桃木作砧木,接穗选取生长健壮的1年生枝条的中、下段,长5~6厘米,于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

实用价值:春日繁花竞放,花开满树,花大艳丽、妩媚多姿,极其壮观,是园林、庭院、绿地重要的观花树种。适宜在草坪、林缘、坡地散植,也可作小路行道树。如植于水滨、溪流之畔、湖边,可造成“落花流水”的富于诗情的境界。花枝可作切花插瓶观赏,也可盆栽。

70.玫瑰

别名:梅桂、赤蔷薇、徘徊花、刺玫瑰、笔头花、湖花、红刺玫、刺儿玫等。

分类地位: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特征:落叶直立灌木,高1~2米。枝干刺多,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质较厚,椭圆形,叶面多皱纹,为主要特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开花期4~5月,花单生或数朵聚生,紫红色,有芳香,有单瓣和重瓣。花瓣数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10瓣以下称为“单瓣”,10~20瓣称为“半重瓣”,20瓣以上称为“重瓣”,重瓣中20~40瓣称为“百重”,40~100瓣称为“千重”。100瓣以上的称“万重”,但极其罕见。果实扁球形,红色,光滑,9~10月成熟。

原产地:我国北方。

生态习性:喜阳光、耐寒、耐旱。喜肥沃的沙质中性或微酸性壤土,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最好,在阴处不易开花,不耐水渍。萌蘖性很强。

莳养管理:每年约施肥4次,早春施氮磷催芽肥;4月份施磷钾催花肥;花期再施磷钾肥1次;入冬前挖穴施腐熟的有机肥,则翌年花多,朵大,色艳,浓香。

每年春季要剪掉老枝、枯枝、病枝、弱枝。开花期要及时摘花,摘下的花可食用或药用,如果不摘,1年只开1次花,摘花次数多,开花的次数也多。注意老枝更新,栽种3年后进入盛花期,6~7年后需剪除老枝,利用萌蘖更新,或全部重新分栽。

繁殖方法:可用分株、压条、扦插等法进行繁殖。分株在春季芽未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株丛周围挖取萌蘖栽种,成活容易,当年就可开花。玫瑰有愈分愈旺的特点,这是很好的繁殖方法。

压条在休眠期将根部枝条压入土中,入土部分刻伤,经2~3个月可生根发芽,然后与母株分离,另行种植。扦插剪取一年生粗壮枝条,一般在夏季进行,插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如用根插更易成活。单瓣品种可用种子繁殖,宜于秋后随采收随播种。

实用价值:玫瑰茎枝多刺,叶片微皱,体态旖旎多姿,花色或紫、或红、或白,色彩绚丽,香气甜美馥郁,是形、色、香俱佳的观赏花木。在园林和庭院中最适宜作花篱、花坛和专类玫瑰园。家前屋后栽种几丛颇为适宜,开花时节点缀景色,香飘内外,一派温馨,又能采花加工利用。玫瑰是我国沈阳、抚顺、承德、银川、兰州、乌鲁木齐、拉萨、佛山等城市的市花,是保加利亚、伊拉克、捷克、卢森堡等国的国花。

71.贴梗海棠

别名:铁角海棠、贴梗木瓜、皱皮木瓜。

分类地位:蔷薇科,木瓜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枝开展,有刺。叶卵形至椭圆形,托叶大,肾形至半圆形,缘有尖锐重锯齿。花3~5朵簇生于2年生老枝上,花色火红、粉红或白色,花梗极短,花期3~4月,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果实球形或卵形,黄色或黄绿色,有芳香味。

原产地:我国中部及南部。

生态习性:性虽好暖,但也能耐寒。贴梗海棠为喜光树种,需充足光照,不耐阴。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耐轻度盐碱和干旱,忌水涝,积水及低洼地不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而又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莳养管理:贴梗海棠属阳性树,不论地栽或盆栽均应使其充分接受阳光,如果光照不足,则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开花。地栽管理比较粗放,如果土壤不过分干旱则不必经常灌水,每年春季新芽萌动时和入冬前需灌大水,入冬后施一次有机肥,在冬季最低气温低于-20℃的地区需埋土保护越冬。由于贴梗海棠是在二年生枝条上开花结果,因此对一年生枝条不要进行短截。花谢后再对花枝进行适度短截,促使发生更多的侧枝,以增加开花数量。冬春间可将枯弱枝、重叠枝、病虫枝及徒长枝剪除,使养分集中,减少消耗,有利于多开花。盆栽可进行催花,使其按人们的意愿开放。催花前先将盆花放置在冷凉处,使其完成休眠期。在用花前1个月移入15~20℃室内,每天往枝干上喷水,待芽开始萌动后再往盆土中浇水,约经25~30天即可开花。盆栽每年需翻盆换土,逐年换上大盆或木桶,添加新的培养土。花谢后至立秋前追施3~4次液肥,冬季入冷室越冬。

繁殖方法:普通品种多用种子育苗,果实成熟后将种子取出,混合湿沙贮藏至来春播种,但实生苗多易变为单瓣,多用作砧木。园艺品种多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育苗。嫁接可用本砧木,也可用同属种的苗木作砧木,于早春叶芽未开放前进行,切接或芽接均可。扦插可在7~8月间进行,采用当年生嫩枝作插条,生根容易。贴梗海棠丛生性强,可在早春采用壅土压条法繁殖。

实用价值:贴梗海棠树姿优美,花色艳丽,烂漫如锦,为园林中重要的观花灌木。适于庭院墙隅、草坪边缘、树丛周围、池畔溪边等处孤植或丛植,也可作老梅、劲松、山石等的配景。其老桩可加工制作盆景。果实可药用。

72.蜀葵

别名:蜀季花、熟季花、一丈红、端午锦。

分类地位:锦葵科,蜀葵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花卉,茎直立,株高可达2.5~3米,全株被白毛。叶互生,近圆形,5~7浅裂,叶基心形,叶柄长。花大,单生叶腋或聚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径8~12厘米;单瓣品种具5枚花瓣,重瓣种除外轮花瓣为平瓣外,内部有很多皱瓣。花有白、粉、黄、红、紫色等。花期6~8月。

原产地:中国。

生态习性: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喜冷凉气候,耐寒、耐半阴。能自播繁衍。

莳养管理:幼苗生长期应施液肥,注意除草、松土,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叶腋形成芽后,要追施磷、钾肥。开花期应适当浇水,以使花期长,开好花,一直开到枝顶。果实黄熟时立即采收,以免种子脱落。盆栽时,早春用播种苗上盆,留独本花。花后距根颈15厘米处剪断,又能萌发新株。蜀葵植株易衰老,栽培4年左右就应更新。在生长期常发生蜀葵锈病,病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有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春、夏季应往植株上喷波尔多液防治,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