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52

第52章 各种花卉的养护(22)

62.唐菖蒲 别名:剑兰、十样锦、菖兰。 分类地位:鸢尾科,唐菖蒲属。

形态特征:球茎扁圆形,有褐色膜质外皮,基生叶剑形,互生,排成两列,花茎自叶丛中抽出,高约50~8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花单生于苞片内,多偏于一侧,花自下向上开放,呈漏斗状,花色有红、白、黄、紫、复色等。花期夏、秋。结蒴果,种子扁平带翅。

原产地:非洲好望角及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地区。

生态习性:喜温暖,怕寒冷,但有一定耐寒力,不耐高温,尤忌闷热,球茎在4℃条件下萌动,20~25℃生长最好,凡一年中只要有4~5个月生长期的地区均可露地栽植,温度高于27℃,生长受阻,花瓣易遭灼伤,低于10℃,生长缓慢。唐菖蒲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在长日照条件下能促进花芽分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合适,pH值以5.6~6.5为宜。

莳养管理:根据目的花期及品种特性选定栽种时期,一般在3~5月栽植,根据生育期和条件分批栽植,可实现周年供花,冬春季供花需温室栽培,生长期比夏季长20~30天以上。通常采取高畦栽种或垄栽,栽植密度根据球茎大小而异,一畦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覆土标准为球茎高的2~3倍,作切花栽培可适当深植。种植前种球需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倍福尔马林液浸泡30分钟。土壤需深翻细耕,忌连作,如不能轮作,需进行土壤消毒。栽后6~8周是叶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夏季连续阴雨天要防涝。生长期间应施3次追肥,第一次在2片叶展开后,以增加花数;第二次在4叶期,促进花枝粗壮,花朵大;第三次在花后,促进新球发育。注意增施磷、钾肥,氮肥不宜过多,否则易倒伏。冬季栽培要注意补充光照。花后叶片1/3以上出现枯黄时应马上起球,晾晒球茎,并贮存于低温、干燥的地方。

繁殖方法:以分球繁殖为主,也可通过切球、组织培养及播种方法繁殖。球茎寿命为1年,每年更新一次,即球在当年抽叶开花过程中,便在花茎基部膨大形成新球,继而原母球逐渐干缩死亡,新球底部生出子球,新球和子球即可取下另行栽植。通常新球第二年即可开花,子球需再培养1年才可开花,大量栽植小子球可用条播或撒播方法,当年即可获得10~20克重的新球。切球繁殖需每部分都带有一个以上的芽或部分芽盘。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宜随采随播。

实用价值:唐菖蒲是世界著名切花,也可盆栽或布置花坛。对二氧化硫抗性强,适宜美化工厂。它的球茎可入药,外敷治腮腺炎、痈疮等症。茎叶可提取维生素C。

63.番红花

别名:泪夫兰、藏红花。

分类地位:鸢尾科,番红花属。

形态特征:无地上茎,地下具球茎,扁球形,外被褐色膜质鳞片,叶狭形丛生,外缘向内反卷与松叶相似,叶丛间抽生花梗,花单生梗顶,具细长筒部,花被片6,花色有白、黄、雪青至深紫色。有春花种和秋花种之分。

原产地:欧洲南部及小亚细亚。

生态习性: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夏季休眠,秋季发根,冬春生长,单朵花开放3天,日开夜闭。春花期2~3月,秋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莳养管理:秋季栽植开始萌发,冬春两季迅速生长开花,夏季进入休眠并开始花芽分化,本类栽培管理比较简单,与唐菖蒲相似,种植时期一般在8~10月份,种球生长极快,有的植后3个月即可开花,覆土不宜太厚,开花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花后结实种类应及时剪除花朵,并追施钾肥,以促进新球增大。待叶丛枯黄后,将球根挖起,晾干贮藏于通风凉爽处。

繁殖方法:一般条件下栽培不易结实,多用种球繁殖。每年新老球茎更新一次,新球于母球之上形成,可用来繁殖,与唐菖蒲繁殖相似。

实用价值:番红花植株矮小,叶丛纤细,花色艳丽,多布置花坛,也可点缀草坪,也常盆栽或水养观赏。花柱上部可入药,是名贵妇科药品,有镇静、镇痛、通经止血的功效。

64.凤仙花

别名:指甲花、急性子、灯盏花、小桃红、透骨草。

分类地位: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茎肉质光滑,节部膨大,叶柄两侧有腺体。花大,侧生,单生或数朵簇生。花色有紫红、朱红、雪青、玫红、白及杂色,有时瓣上有条纹和斑点。蒴果纺锤形,成熟时一触即裂。花期6~8月,果熟期7~9月。

原产地: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

生态习性:喜温暖,不耐寒冷,由于生长周期短,所以南北方均可栽植。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迅速,易自播繁衍。

莳养管理:凤仙花根系发达,移植易成活。露地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盆栽或种植名贵品种,需施足基肥,并在花期追肥2~3次,可使花大而美,并延长花期。在阴湿或通风不良处,有蜗牛食叶,易感染白粉病,根茎腐烂并落叶,应注意防治。对于叶片繁密的品种,须适当摘除和整理。蒴果成熟后易开裂,采种宜在早晨进行。重瓣品种果皮厚,当果皮发白时,用手指轻压即可采种。

繁殖方法:播种繁殖。一般于4~5月播种于露地。发芽的适温为21~22℃,1周内发芽,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21℃,幼苗生长快,应及时间苗,移植一次后定植,约7~8周可见花。

实用价值:凤仙花最宜作盆花,供阳台、厅堂等处摆放,亦可种植在阶前、庭院、花坛等处。单丛或成行栽植均很美丽。嫩茎炒食如苋菜。根、茎及种子可入药,种子有通经、催产的功效;根、茎捣烂治疗跌打损伤。

65.何氏凤仙

别名:玻璃翠。

分类地位: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光滑,常带紫晕。叶长椭圆形,翠绿有光泽。花腋生,单朵或2~3朵,花色为砖红或粉红色,距细长弯曲,花径4~5厘米。只要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不绝。

原产地:热带非洲。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忌炎热,夏季喜凉爽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北方地区只能作室内栽培。适宜疏松肥沃、排水畅通的土壤。

莳养管理:盆栽可选用腐叶土、园土和粗沙各1/3混匀配制的培养土。北方地区于5月上旬移至室外放半阴处培养。平时浇水要见干见湿,夏季浇水应充足,但要防止盆内积水。何氏凤仙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因此干旱季节和夏季炎热天气应每天傍晚向植株上喷水和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则叶绿花艳。生育期间每半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则可健壮生长,花开不断。入冬前移入室内,放在向阳的位置,室温维持在15℃左右为宜。这时浇水要适当少些,并停止施肥,保持盆土略湿润即可。若此时肥水过多或者光照太弱,枝叶易徒长,容易倒伏。家庭培养以小型盆株为美,所以应及时进行短剪,促使萌发侧枝,使株丛紧凑浑圆。

繁殖方法:多用扦插法繁殖。除盛夏外,其他季节均可剪取生长健壮的枝条,约8~10厘米长作插穗,扦插于素沙中,放置半阴处,保持基质湿润,约25~30天即可生根。也可将枝条插入水瓶中,每2~3天换清水一次,在气温20℃左右条件下,也极易生根。生根后再上盆栽植。

实用价值:何氏凤仙叶片色泽光亮翠绿,花色艳丽,花开不断,为优良的室内盆栽花卉,用于装点客厅、书房、卧室、阳台均十分适宜得体。

66.月季

别名:月月红、长春花。

分类地位: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特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也有呈藤本状。叶面平展有光泽,叶背及枝、干有刺。花单生或簇生于枝端,多为重瓣。花色有红、黄、蓝、紫、橙、绿、茶、墨、白和中间色,而且有正背两面、上下的二重色和多种复色,以及斑条双纹色等。花期4月下旬至10月。

原产地: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态习性:性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喜温暖,怕炎热。其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为12~15℃,夏季的高温对开花不利。温度降到5℃以下即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而呈微酸性的土壤最好,但也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莳养管理:月季栽培分为露地栽培和盆栽两种。

(1)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地栽月季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于早春萌芽前栽植。栽植的株行距和挖穴的大小依植株大小而定;栽植时施入腐熟堆肥、饼肥等含腐殖质多的基肥约15~20厘米厚,覆一层土后栽植。新栽植株要重剪,以后每年初冬也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适当重剪。一般老枝仅留2~4个芽,弱枝、枯枝、病枝及过密枝则从基部剪除,这样可使来年发枝粗壮,形成丰满株形。浇水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春末天气比较干旱,可每10天浇水一次,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月季在生长季节中发芽开花多次,消耗养料较多,因此要注意多施肥。一般入冬施一次基肥,生长季施2~3次追肥,平时浇水也可掺施少量液肥。这样既可助长发育,使叶茂花大,又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不耐寒的品种,冬季来临之前可在植株基部培土堆或捆草把防寒。

(2)盆栽:盆栽月季要选择生长势中等、花大色艳、花期较长的优良品种。栽培用土可用腐熟有机肥(如马粪土)、腐叶土加少量河沙配制而成。上盆时,盆底放少量骨粉或蹄片作基肥。生长期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生长旺盛期每周施一次,孕蕾开花期加施1~2次速效性磷肥,入秋以后也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以控制新枝生长。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和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促使养分分解和吸收,供给不断开花的需要。盆栽月季需要经常修剪,促发新枝,而不断开花。修剪宜结合早春换盆进行,从基部剪除所有的枯枝、病枝、弱枝及交叉枝,保留3~5个健壮的主枝,一般生长强壮的枝条约剪去1/2,生长较弱的枝条剪去2/3,按照不同品种,每枝保留一定数量向外侧生长的腋芽,即可形成适当数量的花枝。盆栽月季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可移到阳台上或庭院中养护,冬季移入室内冷凉处,满足其休眠要求,这样翌年才能茁壮生长,开花良好。

繁殖方法:月季多用扦插或嫁接法繁殖。硬枝、软枝扦插均易成活,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时选取带有3个腋芽,长约10厘米的一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入素沙中,保持湿润,插后约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嫁接采用枝接、芽接、根接均可,砧木多用野蔷薇、白玉棠、刺玫等。此外还可采用分株及播种法繁殖。

实用价值:月季花大色美,四季开放,正如古代诗人所称颂的“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好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花落花开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月季向来以开花季节长,色泽艳丽而著称,是园林布置的好材料,宜作花坛、花境及基础栽植用,在草坪、园路角隅、庭院、假山等处配置也很合适。也常布置成月季专类园。盆栽月季,置于阳台上或居室供人欣赏,会给人们增添生活乐趣。月季也是著名的切花,供插瓶水养或制作成花篮、花束等。

月季除供观赏外,许多品种都是香花,可用来提炼香精,有些品种的花瓣可用来加工制作玫瑰糕点。月季的干花可供药用。

67.梅花

别名:干枝梅、春梅、红梅。

分类地位:蔷薇科,梅属(樱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干褐紫色,有纵驳纹;小枝多为绿色。叶广卵形至卵形。花着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单生或2朵簇生,花色有白、粉红、红等,有香气,在冬季或早春展叶前开放。

原产地: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喜阳光,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瘠薄土壤,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忌土壤积水。不宜在风口处栽植。

莳养管理:梅花栽培通常分为露地栽培和盆栽两种方式。

(1)露地栽培:栽植地点宜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栽植成活后一般天气不干旱不必浇水。每年约施3次肥,即初冬施基肥,含苞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长后施速效性花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浇一次水,以利肥分的吸收。地栽应进行合理修剪整形,修剪以疏剪为主,株形宜修成自然开心形。截枝时以轻剪为宜,过重常导致徒长,影响来年开花。多于初冬疏剪枯枝、病枝和徒长枝,花后对全株适当整形。在北方地区栽植的梅树,于冬前最好灌冻水,以利于安全越冬。此外,生长期间要注意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