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49

第49章 各种花卉的养护(19)

44.月见草

别名:夜来香。

分类地位:柳叶菜科,月见草属。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花卉,可作一年生栽培。株高60~100厘米,全株具毛,分枝开展。下部叶倒披针形,上部叶卵圆形。花大,径约4~5厘米,黄色,有芳香;穗状花序顶生。花期6~9月。

原产地:北美。

生态习性:植株生长强健,喜光,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能自播繁衍,有时一次种植,自播苗每年开花不绝。

莳养管理:月见草莳养管理较简单,给予适当的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即可花朵繁茂。

繁殖方法:播种繁殖。分秋播和春播,种子成熟约在8~9月,采收后可在9~10月播种,入冬时最好将幼苗移入冷床或阳畦内越冬,温暖地区可露地越冬,春季定植,5月即可开花,花期直至10月。春播在3~4月播于温室苗床或大棚内,4~5月定植,6~10月开花不断。

实用价值:月见草植株较高,生长健壮,适宜在庭院中丛植或作大型花坛中心栽植,也可在开阔草坪中丛植,有近似花灌木的效果。因其傍晚开放,清香沁人,夜幕中色彩尤为亮丽,更宜栽植于傍晚或夜间游人散步游息之处,是夜花园的良好材料。种子含油,且亚油酸含量丰富,是治疗心血管、脑血栓等药物的重要原料,药用价值很高。花含芳香油,可制成浸膏;茎皮为纤维原料;根可制酒。

45.石竹

别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洛阳花、石菊。

分类地位:石竹科,石竹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50厘米。单叶对生,叶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花单生或2~3朵簇生,有粉、红、淡紫、白等各种颜色。花瓣5,先端有锯齿,稍有香气。花期5~9月。

原产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均有栽培。

生态习性:耐寒,喜凉爽的气候。要求向阳、高燥、通风、排水良好富含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湿涝和粘土。

莳养管理:栽植时要施足基肥,定植后每隔3周追一次肥,孕蕾及开花期每月追肥2~3次,定植后需摘心2次,促使分枝。花后剪去花枝,隔周施肥一次,9月份可再次开花。盆栽不宜浇水过多,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否则易烂根。夏季移置阴凉处,可延长花期。植株易倒伏,夏季注意插竿保护。为了控制开花和促使多次开花,在冬暖夏凉地区,可于春末夏初,在花后离地面1厘米处剪去上部,然后进行松土、施肥,基部可萌发出新株,重新开花;至夏末秋初,再用同样方法,加强肥水管理,还可再次开花,剪下部分均可入药。

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及分株均可繁殖。华北地区播种期多为9~10月,播于露地苗床。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22℃,约5天可出芽;苗期生长适温为10~20℃,温度稍低有利于幼苗茁壮生长,从播种到成苗约9~10周。冬季稍加覆盖,翌春定植,株行距20~40厘米。还可扦插繁殖,在9~10月或翌年的2~3月进行。选优株的萌生苗,剪成6~8厘米长,带叶插入沙床或露地苗床,寒冷地区需在温室内扦插,生根后定植,一般需20天。分株繁殖宜在秋季花后进行,将带宿根的老株分开栽植,翌年春即可萌发新苗。

实用价值:石竹形似竹,花朵繁密,花色富丽,花期长,是优良的草花。多用于花坛、花境及作镶边植物,也可布置岩石园。又因其花梗挺拔,水养持久,有些种类四季开花,更适于作切花。有些园艺品种,还可盆栽美化居室,非常雅致。全草可入药,有清热利尿、破血通经等作用。

46.矮牵牛

别名:碧冬茄、灵芝牡丹、杂种撞羽朝颜。

分类地位:茄科,碧冬茄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20~60厘米,全株具粘毛。茎直立或斜卧。花单生,花冠漏斗状,先端具钝波状浅裂,花径可达12厘米。花瓣多变化,有单瓣、重瓣、半重瓣和各式斑纹。花色有白、堇、深紫、红、红白相间等色。花期4~10月。

原产地:南美。

生态习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沛的环境,不耐寒,忌积水雨涝。要求微酸性、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莳养管理:矮牵牛移植后恢复生长较慢,苗期应尽早定植,严防土球松散,以免过多伤根。夏季生长旺盛期,特别是花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过程中不能施过多的肥料,特别是氮肥,以防徒长致使植株倒伏。华北地区冬季可在室内盆栽,温度保持在15~20℃,可四季开花,华南地区可周年露地栽培。

繁殖方法:播种或扦插繁殖均可。春播、秋播均可。因种子细小,所以需用细土拌种后播种,播后稍镇压,不覆土,播种温度为20~24℃,4~5天即可发芽,出苗后保持9~13℃,幼苗生长良好。播种苗需经过一次移植才能上盆定植于露地。春播苗长出2片真叶后移植一次,5~6月可定植于露地或上盆。秋播苗须经移植、上盆、翻盆一次,在不加温的温室或冷床越冬。冬季温度最好不低于10℃。重瓣和大花品种常不易结实或实生苗不易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可用扦插繁殖,早春花后或秋季剪去枝叶,促其重发嫩枝,剪下枝条可作插穗,插入沙中,在20~23℃的条件下,经2~3周即可生根,扦插苗可在不低于10℃的温室内越冬。

实用价值:矮牵牛花大而色彩丰富,花期长,开花繁茂,栽植庭园中适于花丛、花坛及自然式布置。大花和重瓣品种常作盆栽观赏,亦可作切花。种子药用,有驱虫作用。

47.荷苞牡丹

别名:兔儿牡丹。

分类地位:罂粟科,荷苞牡丹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状茎肉质,株高30~60厘米。三出羽状复叶,对生,叶片类似牡丹。总状花序长达50厘米,弯垂,花向一边下垂;花瓣4枚,外侧2枚基部膨胀呈囊状,形似荷苞,玫瑰红色,里面2枚较瘦长突出于外,粉红色。花期4~6月。

原产地:我国北部及日本、西伯利亚。

生态习性:耐寒,喜半阴及湿润环境,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上生长良好,忌高温、干旱及日光直射。春季开花,至盛夏则枝叶枯黄休眠。

莳养管理:荷苞牡丹栽培容易,不需特殊管理,如果栽于树下等侧方遮阴的地方,可以推迟休眠期,延长观赏期1个月左右。春季萌芽前及生长期施些饼肥及液肥则花叶生长茂盛。盆栽时宜选用深盆,下部放些瓦片以利排水。荷苞牡丹也可促成栽培,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栽入盆中,放入冷室,12月中旬移入室内,室温12~15℃,注意养护管理,元旦、春节即可开花。花后仍放入冷室,4月上旬栽于露地。

繁殖方法:主要用分株繁殖,也可扦插或播种繁殖。春季萌芽时或花后至秋季均可分株。分株是将植株的地下部分挖出,清除老腐根茎,按自然分段顺势分开,分别栽植。春季分株当年即可开花,但花序小。秋季分株生长较好。通常3~4年分株一次,同时可繁殖新株及更新老株,断根茎和枝条还可用于扦插,但作插穗的根茎或枝条,每段均需带有芽眼,将其以40~8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于土中。种子采收后当年可秋播,也可将种子层积处理后春播,实生苗生长缓慢,3年后才能开花。庭园中栽培很少结实。

实用价值:荷苞牡丹叶形似牡丹而形稍小;花似荷苞,小巧玲珑,优雅别致。适合布置花坛、花境,或于建筑物、山石前丛植,点缀园景,别有风趣。因其耐半阴,又可作地被植物;低矮品种可盆栽观赏。作切花水养,可持续3~5天。

48.虞美人

别名:丽春花。

分类地位:罂粟科,罂粟属。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全株被疏毛。叶互生长椭圆形,不整齐羽裂。花单生,有长梗,含苞待放时下垂,开后挺立。花瓣4,薄而只有光泽,花色有纯白、紫红、粉红、红、玫红、斑纹等色,轻盈柔美。花期5~6月。园艺品种有半重瓣和重瓣类型。

原产地:欧洲和亚洲。

生态习性:喜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气候条件,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须根少,不耐移植。忌炎热、高湿,能自播繁衍。

莳养管理:当幼苗出土后,应适当间苗,株行距约15~30厘米。开花前追肥1~2次,开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以便使后开的花更大,且可延长花期;作切花应在花未开时剪下立即浸入温水中,防止乳汁外流过多,引起花苞萎蔫。虞美人不能连作,施肥也不可过多,否则病虫害多。如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

繁殖方法:播种繁殖,通常作二年生栽培。虞美人及同属植物均为直根性,须根很少,极不耐移植,所以应用直播繁殖,如果需要供园林布置时,最好用营养钵或小纸盆育苗,连钵或盆移植,否则很难成活或生长不良。根据气候特点决定播种期,东北地区较寒冷,可于春季土壤解冻后,作畦直播;华北地区多于初冬“小雪”时直播,以促使其在春季尽早萌动。种子细小,播种要精细,采用条播,行距25~30厘米,严冬时在畦面覆盖干草防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家庭可直接播于花盆内。

实用价值:虞美人花大瓣薄而有光泽,花随风摆动,犹如飞蝶展翅,美丽动人。适合盆栽,放于室内窗台或阳台上,亦可地植于花坛、花境等处,或作切花。茎、叶、果实含有“鸦片”,可入药。

49.铁线莲

分类地位:毛茛科,铁线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木质藤本,长约1~2米。茎棕色或紫红色,节部膨大。二回三出复叶对生,小叶狭卵形。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梗,中下部有一对叶状苞片。花径约5厘米,有的可达8厘米,花乳白色,背面有绿色条纹,花期6~9月。

原产地:中国。

生态习性:铁线莲耐寒、耐旱,喜半阴环境,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在过酸性土壤中生长发育不良。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梅雨季节由于高温、多湿,易罹病枯死。

莳养管理:铁线莲不宜移栽,栽植时要施足基肥,深耕,一般穴径60厘米,深40厘米,株行距60~80厘米,花前追施2次肥。生长期要搭架,使其攀缘其上。栽后要注意浇水,给水范围直径不小于50厘米,使根部能向四周伸展。铁线莲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特别是在夏季雨大放晴可能发生温度急升时,枝条突然枯萎。还有粉霉病,危害叶或花;患病毒病的植株叶有黄斑,花畸形。虫害有红蜘蛛及食叶性害虫。防治方法是播种前进行消毒,如植株已发病,用0.1%的敌克松、1%的硫酸亚铁或波尔多液防治。红蜘蛛可用1500倍的乐果水溶液喷杀。

繁殖方法:通常用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也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扦插适期为5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后,用当年抽生的新梢作插条,具2个节,在节下2厘米处截断,下端最好在100~5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中浸泡2~3个小时,能促进生根。扦插基质为园土加30%的珍珠岩,插后置半阴处,2~3周可以生小根。有些种类可用嫁接繁殖。在生长季还可采用压条法繁殖,成活后与母株分离。

实用价值:铁线莲可作垂直绿化材料,攀缘墙壁或落叶乔灌木上、拱门、花架、凉亭上,观赏效果极佳。此外,还可盆栽观赏,作切花效果也很好。根及全草可入药。

50.侧金盏花

别名:冰凉花、顶冰花、早春花。

分类地位:毛茛科,侧金盏花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横走根茎,节间短,密生黑褐色须根。地上茎直立或斜伸。叶二型,1~3回羽状分裂,灰绿色,先花后叶。花单生于主茎和少数分枝的顶端,花杯状或盘状开展,金黄、白或粉红色,径约3~8厘米,聚合瘦果。花期3~4月。

原产地: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

生态习性:多生长在北方高寒山区林缘、山坡、路旁及灌丛中。喜温暖向阳,稍耐半阴,极耐低温。喜肥沃、温润的土壤。

莳养管理:露地栽植可于8月初进行,此时,越冬花芽小,便于移栽,若过晚移栽易损坏花芽,影响开花。栽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稍荫蔽的地块,平畦开沟,栽苗灌水。株距10厘米,株间根系不可重叠,覆土高于根系2厘米左右,踩实,保持土壤湿润,防止践踏。盆栽于秋末上盆,盆土需混入较多腐殖质。宜成丛密植,休眠芽与土面平齐。栽好后将盆株置于室外阴凉处,保持盆土湿润。花期要及时浇水松土,可3~5天浇水一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花后是植物体旺盛生长期,要7~10天追施一次稀薄液肥,以促进生长,确保花芽分化。6月上中旬植株地上部枯死后,要加强休眠期管理。此时停止浇水和施肥,以免引起根系腐烂死亡。

繁殖方法:常用分根和播种繁殖。分根繁殖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秋末最好。选地上茎或休眠芽较多的植株,截成段,每一段需带有地上茎或休眠芽,然后移栽。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可秋播或沙藏至翌年春播。3月上旬室内育苗,室温在15~20℃,10~15天出苗,4月中旬移植,5月下旬定植,当年可长5~6枚叶,次年早春便可开花。

实用价值:侧金盏花植株矮小,花色艳丽,花朵破雪而出,素有“林海雪莲”的美称。因其开花早,故是早春花坛、花境、花丛布置的极好材料。尤以群植,在冬末早春形成的景观十分美丽、壮观。也可盆栽作催花用,于元旦、春节期间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