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47

第47章 各种花卉的养护(17)

实用价值:朱顶红花大色艳,花期较长,多用于切花和盆栽,也可水养。

30.君子兰

别名:剑叶石蒜、达母兰、达木兰、大花君子兰。

分类地位:石蒜科,君子兰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根肉质纤维状,基部具叶基形成的假鳞茎。叶剑形,互生,排列于植株两侧,全缘。伞形花序顶生,每序(俗称“箭”)着生5~30朵小花,有的可多达40朵以上。小花有柄,花被片6,呈漏斗状,朱红色或橘黄色。浆果球形,初期为绿色或深绿色,成熟后红色,老熟呈紫黑色。成熟期长,约需8~10个月。花期长达30~50天,以春、夏季为主。

原产地:非洲南部。

生态习性:喜凉爽湿润环境,忌强光、高温、干燥环境,为半阴性植物。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低于5℃则停止生长。

莳养管理:栽培君子兰的土壤以腐殖质土、粘土、细沙按2∶2∶1的比例混合配制较理想。盆栽土壤pH值以6.7左右为最好,因此,到林下取富含腐殖质的黑色表土,加些腐熟的鸡粪、马粪作培养土即可,城市居民可在花市购买现成的“君子兰培养土”。栽植用盆以深筒盆为好。君子兰虽有一定的抗旱性,但缺水也长不好,所以浇水要见干见湿,切忌浇水频繁及排水不良。生长期要定期施肥,如果肥水不足,叶片长得薄而瘦长,只有肥水适当,才能保证叶片宽厚光亮,开花前3个月应施磷、钾肥。夏季应特别注意遮阴和通风;冬季应移至室内接受光照。要经常保持60%的环境湿度。为使叶片生长整齐美观,应每隔半月将花盆转动180度。

成年的君子兰在开花前先抽出花梗,俗称拔“箭”。但是,有些植株在生长发育中,花梗未抽出来,花蕾就形成了,夹在假鳞茎中,造成“夹箭”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室温(盆上温度)过低,不利于花梗细胞分裂和伸长;花期营养不足,特别是缺少磷、钾元素所致;盆土板结,缺乏通透性以及浇水不足等等。解决办法是适当提高盆土温度;花期前加强肥水管理,也可应用“催箭灵”药物处理。

繁殖方法: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由于君子兰自花授粉结实能力低,需进行人工授粉获得种子,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将种孔朝下点播在浅盆内,覆沙土1~1.5厘米,浇透水后置于室内,保持20~25℃及盆土湿润,约1个月左右即可发芽。以后适当控制水分,给予充足光照。一般种苗第一年只长2片叶子。分株,君子兰根颈周围容易产生分蘖,俗称“脚芽”,可以利用这些分蘖进行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3~4月结合换盆进行,将“脚芽”分离母株后,栽植到素沙中培养根系,约经1个月左右便可产生新根,这时再重新栽植。

实用价值:君子兰是花叶兼美的名贵盆栽花卉,花期在元旦至春节前后。装饰厅堂、书房显得极其美观大方、清秀高雅。

31.网球花

别名:绣球百合。

分类地位:石蒜科,网球花属。

形态特征:地下部为大型多肉鳞茎。叶4~6片,革质肥大,花茎粗大多肉而浓绿,先叶抽生。顶生伞形花序由多数绯红色线状花瓣所组成的花朵聚合而成,花丝顶端有黄色花粉,下有数枚褐红色苞片。花期5~9月。

原产地:南非及热带非洲。

生态习性:花先叶开放,整个花序整齐呈圆球形。喜温暖湿润,夏季适宜在半阴环境下生长,喜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一般在开花后有一段生长时期,多在冬季进入休眠,耐寒力较弱。

莳养管理:播种苗开花需3年以上,分株繁殖开花较容易。生长时期要保持湿润,于半阴环境栽培,忌积水,花梗抽出前应增加施肥。秋季随着叶片枯黄,逐渐进入休眠,此时要停止浇水,温度需保持不低于5℃。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繁殖,多在春季换盆时进行。也可播种,宜采后即播,种子较大,多用点播,覆土约1厘米,2周后即可发芽。

实用价值:网球花花色艳丽,醒目别致,为室内装饰的珍贵盆花。

32.水仙

别名:中国水仙、金盏银台、雅蒜。

分类地位:石蒜科,水仙属。

形态特征:鳞茎卵圆形,外被褐色薄皮膜,基部茎盘处生出许多白色肉质根。叶由鳞茎顶端抽生,花茎中空,呈扁筒状。每个鳞茎抽生花茎1~3支,每茎着花数朵,呈伞房花序,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短于花被,花冠高脚碟状,花开平展,白色,有芳香,副冠及雄蕊瓣化,成为重瓣品种,花期早春。

原产地:我国漳州、上海崇明及浙江舟山群岛。

生态习性:水仙为短日照植物,秋冬季为生长季,夏季休眠,在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环境下生长发育良好,在生长期要有充足的阳光。水仙喜肥、喜水,栽植时以富含腐殖质、疏松而且保水保肥性好的土壤为宜。

莳养管理:水仙在我国漳州多用露地灌水法栽培,即在栽植水仙的高畦四周均挖灌溉沟,向沟内灌水,使水仙在整个生长期均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湿度。栽植深度以球根直茎的2~3倍为宜。选择健壮种球,并注意种球和土壤的消毒,要求土层深厚,水仙喜肥,除了在栽前施基肥外,在开花前后宜各施一次追置。花谢后,叶片渐渐枯黄,此时可将球根挖起,将能开花的鳞茎茎盘下须根切除,用粘泥封住两侧的脚芽,保持不与主球分离,以免影响姿态,把球晾干后贮藏于阴凉通风处。

繁殖方法:通常用分球繁殖。大球定植后,第二年即可形成2~3个子球,充分发育的子球,栽培1年即可开花。近年来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水仙。

实用价值:水仙叶清秀丛绿,花淡雅芳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多作案头和窗台点缀,水养或盆栽观赏,水仙也是早春开花的良好地被材料。

33.文殊兰

别名:白花石蒜。

分类地位:石蒜科,文殊兰属。

形态特征:常绿球根花卉,株高可达1米,具假鳞茎,叶条状披针形,花梗直立,从叶腋抽出,伞形花序顶生,外被苞片2枚,花被片线形,花被筒细长,花白色,有香味。花期7~9月。

原产地:印度。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耐盐碱土壤,夏季忌烈日暴晒,一般生长适温15~20℃,冬季休眠温度约10℃为宜,一些品种耐寒和耐旱力也较强。文殊兰喜肥,宜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莳养管理:分株栽植时不宜过浅,以不见鳞茎为度。文殊兰喜肥,生长期应追施液肥,而且其根肉质而发达,植株生长迅速,生长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湿度大者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种子宜随采随播,播种适温20~25℃,约2周发芽,3~4年后开花。分株繁殖可于早春或晚秋结合换盆进行。

实用价值:文殊兰叶丛优美,花色洁白或艳丽,多芳香,可布置厅堂及会场,为优良的盆栽花卉。

34.雪钟花

别名:铃花水仙。

分类地位:石蒜科,雪花莲属。

形态特征:地下具卵圆形鳞茎,叶2~4片,肉质线形,粉绿色,花茎自地下抽生,实心,顶端着花单朵,花呈下垂状,花萼3片,似花瓣状,花被基部呈筒状,外面纯白色,内面带绿色条纹,花期3~4月。

原产地:欧洲中南部及高加索。

生态习性:性较耐寒,生长强健,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环境,好肥沃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半阴条件下可生长良好。

莳养管理:雪钟花春天开放,开花前并不需过高的温度,但早春要求有充足的光照。球根栽植不宜过深,冬春生长,夏季休眠,生长期需勤浇水,保持湿润。谢花后应及时将鳞茎挖起或分栽,如需贮存,可在微湿沙土中埋藏。

繁殖方法:多用分球繁殖,种植适期为秋季。

实用价值:雪钟花株丛低矮,花叶繁茂,宜植于林下、坡地、草坪,也可布置花境和花丛,还可作盆栽和切花用。

35.六出花

别名:秘鲁百合。

分类地位:石蒜科,六出花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木。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地上茎自根颈处萌发,直立而细长,高可达1.5米左右。叶片多数,散生,披针形。花序下为一轮生叶,花10~30朵,聚生成伞形花序。花瓣6,2轮排列成喇叭形,无花被管,花被片不整齐,花橙黄色,内轮具深褐色条纹斑点。花期因栽培时间不同时而有变化,自然花期主要在12月至翌年2月间。

原产地:南美洲智利、巴西和秘鲁。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夏季需凉爽,畏炎热,耐半阴。生长适温为15~25℃,短时间也能忍受-10~-12℃低温,花芽分化温度20~22℃,温度超过25℃以上,生长旺盛,但花芽难于分化。六出花属长日照植物,最适宜的日照时间为13~14小时,忌烈日直晒。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莳养管理:六出花可地栽,也可盆栽。地栽选择通风透光场所,植株定植前应充分施用腐叶土、腐熟堆肥等做基肥。盆栽以15~20厘米盆为宜,栽植深度3~5厘米,约1个月长出叶芽。生长期白天温度不超过25℃,晚间在8~12℃为宜。每半个月施肥一次,或用卉友281414高氮复合肥。入冬后,新芽生长迅速,茎叶密生,需适当疏去细小叶芽,保留粗壮花芽,可使花期多开花。一般每2年换盆一次。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播种以春、秋播为好,北方秋播冬季应注意防寒,发芽适温为15~18℃,播后2~3周开始出芽,幼苗长至4~5厘米高、有2~3片真叶时分苗。秋播苗,翌年夏季开花,春播苗秋季开花。分株多在秋季气温开始转凉时进行,将地下块茎挖出,分切后栽植,一般要求每个新株丛有2~3个芽。

实用价值:六出花花色绮丽,形似蝴蝶,是极好的切花和盆栽材料。近年来,盆栽六出花发展很快,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一个新的热点。用它点缀窗台或客厅奇特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用于宾馆、商厦、机场的大堂、橱窗、接待厅摆放,显得格外典雅富丽。

36.袋鼠花

别名:袋鼠爪、猫爪。

分类地位:石蒜科,袋鼠花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地下具肥厚的根茎、红色。株高80~150厘米。叶丛生,扁平线状披针形,酷似鸢尾。花茎从叶腋间抽出,穗状花序,花大,花筒长,黄绿色。种子小而硬,灰棕色或黑色。

原产地:澳大利亚西部。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干旱,不耐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pH值为6.0~6.5。冬季温度不低于5℃。

莳养管理:地栽只能在华南地区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地势高燥,向阳的场所。盆栽用酸性腐叶土、厩肥和沙以3∶1∶1的比例配成培养土。生长期要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半月施一次稀薄液肥,5~10月开花期间增施2~3次磷钾肥,或用卉友2177酸肥,以促进健壮生长,花繁叶茂。夏季高温季节有一短暂半休眠状态,此时应适当减少浇水。冬季来临,对枯萎花茎从基部剪除,并保持干燥,有利于翌年春季萌发新花枝。北方地区,冬季应将盆花移到室内越冬,室温以15℃左右为好。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袋鼠花种子细小,采种后应立即播种或春播,发芽适温为18~25℃,播后20~25天发芽。播种苗生长较慢,一般需培养2~3年才能开花。分株以秋季或早春为好,将地下茎分开,每丛必须带2~3个顶芽,每盆栽2~3株,一般2~3年分株1次。

实用价值:袋鼠花是目前国际花卉市场上十分引人注目的流行切花和盆花品种,其花形奇特,极像袋鼠脚爪,花期长,从春末到秋季,茂密的黄绿色花枝密生绒毛,非常生动可爱。作切花观赏,体现出新鲜、新颖、新奇的意趣;作盆花点缀窗台、几案或小庭园,有趣而耐观。

37.喇叭水仙

别名:黄水仙、漏斗水仙、洋水仙。

分类地位:石蒜科,水仙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叶4~6枚丛生,扁平阔带形,光滑,灰绿色,具白粉。花葶高20~30厘米,每葶开花一枝,花大,横向或斜上开放。花被片6枚,副冠喇叭形,橘黄色。

原产地: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地。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秋、冬鳞茎盆栽后需经8~9℃低温条件40~50天。早春叶片生长期适温为18~20℃,夏季鳞茎花芽分化温度为13~25℃,最适温度为17~20℃。开花植株以5~10℃最好。鳞茎贮藏温度为13~15℃。适应冬季湿润、夏季干热的生长环境。秋、冬生长期和春季地上部生长期需充足水分,花后逐渐减少,鳞茎休眠期保持干燥。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生长期需充足阳光,花期以半阴为好。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