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时尚养花栽培大全
14734800000023

第23章 花卉的装饰与应用(4)

(2)树枝的造型方法

①修剪:当树木的枝干培养到粗度合适时,在每根枝干上剪截一段,长短与树势大小成正比;当截断的枝干(第一节枝)生出横枝时再剪去每个横枝中的一段,使再生横枝。这样经多年修剪,就会形成枝密叶细的馒头形或伞形。

落叶树宜在发芽前后修剪;常绿树宜在生长旺盛时修剪;定期发芽的树宜在发芽前修剪;一年多次发芽的可不断修剪,但需照顾植物的光合作用面积,注意控制间隔期。

②绑扎:分金属丝绑扎和棕丝绑扎。

金属丝绑扎法:即用钢丝、铅丝或有一定硬度的电线卷绕树枝,利用金属丝的强度进行各种弯曲。攀扎从主干开始,然后扎侧枝,再扎小枝。攀扎时以手扶干、枝,先自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开始,徐徐作螺旋状卷绕,做到紧贴枝干、用力均匀、动作柔软,防止过紧或过松。完成卷线后可按造型需要弯曲枝干,并沿金属丝绕紧方向作适度扭旋。

棕丝扎法:即用棕丝搓成粗细不同的棕绳,以拉力将枝干弯曲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各种扎法到一定的时间需及时拆除,不致留下明显的痕迹。至于选用何种扎法,则需根据树桩木质、造型需要来确定。

(3)叶的整形

叶的总体的美不是在一片、一束上能达到的,枝密则叶多茂密。一枝上的叶片有多少、大小、新老之分,有色泽浓淡、明暗之别,而一般则以密、细、嫩、匀、亮为美。为使叶形、叶色美而统一,常在叶芽萌发前后摘除部分或全部旧叶,促其新叶数多、形细、色匀,但这只限于鹊梅、榆、金雀、米叶冬青、枫等部分盆景植物,至于松柏类、竹类等不可依此为法。带枝修剪的管理方法,易达到叶美的成效,但在修剪时必须恰如其分,修剪得过长或过短都会变形,影响整体美观。

(4)根的造型方法

要使树桩呈现古稀之态,不仅主干、枝干需作必要的加工,而且树根的形态亦常盘露四展。

①露根堆土:于上盆时,让主根、侧根的上部高出盆面,然后堆土围住露出盆面的根部,待生长情况好转后,再逐步去掉盆面的堆土,使主根、侧根的上部露出盆面。

②填土提根:将准备露根栽植的树桩带土拓出,再在盆底加土,然后将拓出的树桩带土栽在新土上,待新根扎入盆底新土后去掉上部要脚的盆土,即呈露根状。

③盘根展爪:在换盆时去掉要根部泥团,将原来平展的侧根或主根盘折成形或展布露爪于新的盆土中。

④堆沙催根:六月雪、迎春等易发根的植物,先栽入深泥盆中的下半部,泥盆的上半部用沙填堆树干的下部,让树干下部迅速发根,过一段时间倒掉盆沙,即露出龙爪状的根系,然后拓出深盆,将植株栽于浅盆中,即成提根式。

7.怎样制作树桩盆景?

(1)培养树坯:制作树桩的盆景的关键在于选择和培养树坯,树坯形态的优劣决定树桩盆景质量的高低。树坯可采用人工繁殖和野外挖掘两个途径。

①人工繁殖:人工繁殖的方法很多,但在培养大、中、小盆景的树坯上,常采用以下4种方法:

粗干扦插:适用于易于发根的树木,如黄杨、枸杞、柽柳、紫薇、水腊、金银花、凌霄、鹊梅等,均可采用粗干扦插,成活后可供制作小型盆景的材料。

横枝扦插:枫、榆、鹊梅、枸杞等植物可用横枝埋于土内,使生出许多细干,即成连根式树坯。

老桩芽接:五针松、梅等树木,常用这种方法来迅速制作大型盆景。按其部位不同,又分芽接芽、芽接枝、芽接干、芽接根4种。一般在于2~3月间新芽开始萌动时进行。

移株靠接:在五针松老桩造型时使用较多,用来加强某一枝臂或发展一枝的针片,或塑造同根连理的盆景形式。

②野外挖掘:每年春季树木休眠期将结束,树液开始流动,芽刚刚萌发时是采掘树桩的最佳时期。在这之前可于叶未落时先找寻,选定形态古拙、自然、生长良好的树桩,到时一起挖掘。树桩挖取后,先剪去不需要的根、枝,并用湿苔包好,或用厚泥浆浸泡根部,以保护细根,使其不致失水枯萎。

③养坯:将挖掘回来的树桩经粗略修剪后栽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圃地中,并浇足水,以利成活。炎夏时注意遮阴,寒冬时在四周围搭上草帘防寒,或直接上盆放入温室内养护。为使树坯生长良好,必须加强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修剪、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④改坯:培养的树坯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要做好改坯工作。在阴天或无风天起坯,按造型需要截干,并选好顶枝、侧枝,剪去多余部分,也可对主干、枝干作必要的弯曲,再定植于地上,待1~3年后再上盆加工。如已上盆的树坯,则只需在盆上加工。改坯后,树坯的培养已基本完成。

(2)准备盆土:苗上盆前,须先准备好盆土。常用的盆土均应根据树桩种类和习性要求,选用不同基质配制而成。

(3)选择用盆:盆景的盆本身就是艺术品,目前使用的盆在造型、质地、大小、色泽方面各有特色,山石、树桩配上外形美观、质地细腻的盆,可大为增色。在选择用盆时,除考虑盆的造型和色彩外,要注意盆与树桩的合理搭配,一般需注意如下几点:

①树桩的大小要与盆体相适应。桩大盆要大,桩小盆亦小,使之具有苍劲、雄伟的姿态。如桩盆小,则头重脚轻,生长不良;如树小盆大,则显得空旷而无气魄。

②斜干式、曲干式、一本多干式、双干式、临水式盆景宜采用深度适中的或浅口的圆盆、方盆。

③丛木式、连根式、卧干式、附石式等盆景宜种于长方及腰圆的盆。

④悬崖式盆景宜种于深口的圆盆、方盆(即千筒盆)中。

⑤古盆和古朴的紫砂盆宜栽古拙的老桩。

⑥花果盆景要注意色彩对比,互为映托。如开紫花、红花或结红果的可配白色、浅黄、天蓝、果绿色的盆;开黄花、白花的可用深色盆;结绿果的可配白色、米色盆。

(4)配置几座:观赏盆景,除树(石)、盆外,几座亦属重要内容,三者缺一不可。常见的几座有石凳或天然山石、木制花几或天然树根、博古架和紫砂盆脚等。

花几配盆,关键在于得体,虽无定法,但一般可遵循下列原则:长方几配长方盆,书卷几配长方盆或椭圆盆,高的配深盆,矮的配浅盆,鼓凳几配圆盆,方几配方盆,圆几配圆盆。花几的搁置面积应略大于花盆底部。

树桩盆景与山石盆景在配置几座方面基本相同。

(5)安置配石或配件:用山石和配件衬托树桩是中国盆景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这十分符合自然界中树木伴山石的天然景观。丛林式配置山石,能使盈尺之树顿呈参天气势;悬崖式中配置山石,能使人产生老树挂绝壁的联想;其他各种形式的树桩盆景配以山石,使人感到顾盼有情、轻重合宜、主次分明,弥补了单调的缺隐。人物、动物、亭、台、楼、阁和房屋等小配件,可以表现一些特定的生活环境,突出盆景的主题。

①配石:配石分自然式和庭园式两种,模仿山野间的树木山石为自然式,模仿庭园树石布置的为庭园式。安置配石前,应对选择好的石料作必要的加工,确定正背面后安置在恰当的位置上,使它与树势互作呼应,高低错落,然后将其下面一截埋入土内,如浅盆不易稳固,可用水泥粘接于盆底,然后加土。

②配件:配件有陶瓷质、石质和金属质的,以陶瓷质为好,一般树桩盆景中的配件比山石盆景的配件大。树桩盆景中平时不放配件,以免影响管理,当陈设观赏时可随手将配件置于土面或配石上。

配石和配件要严格注意与树势的配合,近远、大小、高低、色彩、形态均需于先斟酌,做到简而不繁,切忌喧宾夺主。

8.树桩盆景应该怎样养护管理?

树桩盆景就是有生命的雕塑艺术品,不像绘画、雕塑那样一举告成,因而决定了其创作的连续性,只有通过连年的养护管理才能达到叶色浓绿、花果满枝、姿优韵美、生机盎然,才能实现和维持它们理想的观赏效果。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搞不好,再好的桩景也会因养护管理失误而死掉。所以,养护管理是桩景制作和维持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繁杂的工作。

树桩盆景的养护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生境管理、盆土管理和盆树管理。

(1)生境管理:生境即生态环境,包括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生境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面:

①置放盆景的场所应该干燥、空气流通,有凉爽的小气候,夏季有些树种要进阴棚,在北方地区冬季要移入室内或温室。

②要满足盆景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对于稍耐阴的树种,如罗汉松、南天竹、十大功劳、山茶、杜鹃等,在高温季节要适当遮阴,并经常喷洗枝叶等;冬季则需要一定的光照。

③要有理想的盆土,物理性要良好,排水好,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不板结,无地下害虫和病害病菌。

④置入盆景的环境要清洁、优美,使盆景为环境锦上添花。

⑤置放盆景的环境空气要清新,无严重的空气污染,尤其在冬季烧煤取暖的家庭更应注意。

(2)盆土管理:包括土壤配制、上盆换盆、浇水、施肥等。

①土壤配制:要根据桩景树种的栽培特点配置适宜的盆土。南方和北方的盆土配方不同,不同树种对盆土的要求也不同。如岭南盆景常用盆土有塘泥、山土、腐叶土、红泥、沙、粘土;江浙盆土有山黄泥、腐殖土、红泥、粗沙、焦泥灰等;四川盆土是将落叶倒入土坑,加入人粪尿沤制而成;北方盆土常以沙、园土、泥炭土、腐叶土、草木灰配制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泥炭土在盆景植物栽培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山茶、杜鹃、栀子、兰花等,使用泥炭土,可满足其对酸性、透性、肥沃的要求。土壤配制好后,上盆前也应进行消毒,以免树桩染病或生虫。

②上盆换盆:一般春季上盆居多,秋季也可以,即当树桩生理活动慢、进入休眠状态时进行。上盆前要根据树桩形态、大小选择相应的盆。上盆方法同花木上盆,但要特别重视定点定位的问题,正如绘画构图一样,在绘画上称为“经营位置”。定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如,用圆形的盆,种植点要偏于一侧,位置最好定在盆长的1/3处,略偏后方为宜,上盆后应先放在背阴处,日后逐渐给以阳光。

换盆主要是为了更新盆土,扩大营养面积。土壤是基础,过一定年限后,当盆内根部密生,盆土的养分经消耗后日益贫瘠,树势开始衰退时就要换盆。另外有时是为了展览的需要,换上一个更雅观适当的盆。观花观果的盆树,如梅花、石榴等,由于每年开花结果,花芽分化需要养料较多,应每隔1~2年换一次盆;松柏类及常绿阔叶树可4~5年换一次。换盆时去掉些老土,换上新土,同时对植株和根系进行适当的修整,促进生长更新。

③浇水:桩景洗水要根据树种、季节等区别对待,适量浇水是养好桩景的关键之一。为维持桩景树枝短、叶小的苍老姿态,一般不宜过多供给水分,要适当加以控制,适宜偏少,使其生长缓慢。但是由于盆小而浇,极易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尤其在夏季,盆土容易干燥,所以要经常浇水,但每次要少浇。

④施肥:桩景盆土有限,须经常补充营养。桩景施肥同浇水一样,不能太多,要适当,宜偏少,控制其生长。一般桩景施用充分腐熟的饼肥水或人粪尿。花木及观果类应多施磷、钾肥。松柏类见到针叶发黄时才浇些稀薄液肥,入冬前施一次较浓的肥料,有利于防寒越冬,翌春新芽萌发力也强。

(3)盆树管理:盆树管理包括修剪、蟠扎、遮阴与越冬防寒和病虫害防治等。剪、扎贯穿着盆景制作、养护管理的始终,总的要求是维持树桩盆景的稳定和美观,提高观赏价值。

盆景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应予以重视,要防重于治,治要早治,倘若不及时防治,就会损坏树桩的生长,轻者影响观赏效果,重者导致死亡。

一些耐阴的树木如罗汉松、五针松、山茶、杜鹃、南天竹等,高温季节应采取遮阴措施,否则生长不良。

防寒措施在北方很有必要。北方冬季严寒,空气干燥,对一些原产南方不耐低温的树种,冬季必须在一定的温度的室内养护,否则,会发生冻害或低温冷害。

9.盆景有哪些艺术要求?

(1)色彩:要富于变化。如春天一片嫩绿,使人感到春回大地;秋冬红果累累,使人感到丰满盈年。

(2)树木:树木取自然有曲有直,直干刚劲挺拔,曲干虬曲苍老。树皮多皱裂,显得老气横秋;树根裸露土面,盘曲如龙飞蛇舞。

(3)枝叶:疏密适中。叶片大的,枝叶要稀,以显雅致。叶片狭小的,以及针叶类,应密生以显生气。

10.盆景艺术造型要诀是什么?

(1)古:多为树桩盆景。以松为主,塑造古老苍劲的形象。

(2)幽: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构成,表达一种丛林峡谷的意境。

(3)雅:以兰为主,形成幽雅、温馨的气氛。

(4)俏:以梅为主,形成俏丽多姿的格调。

(5)雄:以山石为主,配以树木、建筑,气势磅礴,姿态雄伟。

(6)险:以山石为主,形成陡峭崎岖之势。

(7)清:以竹为主,幽雅清新。

(8)秀:用材广泛,有山、水、花木等,构成秀丽脱俗的景观。

(9)奇:多选造型奇特的山石,构成琦丽险峻的胜景。

(10)旷:多为水石盆景,构成空阔、迤逦的海滨风光。

11.盆景对树种有何要求?

优质盆景材料的要求:①枝易弯曲。②叶片小,有色彩变化,如红叶、黄叶等。③树干耐修剪,易分枝,耐吊扎,易萌发不定芽。④花果在盆中能正常开花结果,色泽、香味好。⑤抗性强,寿命长。⑥生长要求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