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钓鱼技巧大全
14734700000031

第31章 临场垂钓展技艺(7)

海竿的鱼坠大多是活动式的,所以鱼儿吞钩时,线自由活动,牵动竿尖作出反应,这点和手竿不同。坠的大小一般也不影响钩反应的灵敏度。

(2)甩竿技巧

使用海竿垂钓,图的就是投准抛远。但是初涉垂钓活动的新手,往往很难如愿,原因在于掌握不好投甩的技术。海竿投甩有上投式、斜投式和侧投式三种基本动作姿势,现叙述如下:

①投抛要领

海竿多用糟食炸弹钩,诱饵团以30克重左右,不宜太长,也不必太小。鱼坠配置得当十分重要,它能起到稳定钩、线和防止钓饵脱落的作用。从竿尖到鱼坠下垂线要适当,有1米左右即可。太长了不能及时构成抛物线,投得就会不稳、不准、不远。太短了也不行,因为这时摆幅太小,同样也甩不远。投甩时要神情放松,自然柔和,切忌用力过猛,关键在于动作要协调。具体来说,臂投要有力,手握竿指向目标,勿松手,勿摆动,同时松线时机要掌握好。最先食指要将线紧压竿体上,与绕线轮箍成直角,线切勿松动,这样可以起到启动摩擦力的作用。松线时机决定着这种摩擦力是否适当。因为这关系着初速的大小和抛投方向、距离。松线的最好时机为竿投到40~45度角时,也就是臂部爆发力刚要结束的一霎那。压线的手指有被带一下的感觉,这时松线,只听到嗖的一声,其初速度可达20米/秒之高,诱饵团在空中划出一道曲线,飞行约4~5秒,即可到达50~60米远的钓位。

②抛投方法

海竿抛投技术性很强,比较常用的有劈、抢、撩、弹四种手法:

劈投法:先将海竿竿尖朝后,手举于头顶中央,两脚平立和肩同宽,也可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要正对钓点,抛投时保持手、眼、身、竿在同一方向,用砍劈姿势将鱼竿轻松地抡起,从后面过头顶再向正前方压下去,在空中划出一个近乎180度角的半圆形的轨迹。与此同时,在鱼竿运行到前方、距水面约45度角时,松开压线或压轮的手指放线,这时紧握海竿尾的左(右)手应落在左(右)侧腹部,右(左)手握竿前伸,与左(右)手成水平,从而完成劈投全过程,使坠饵自然抛向钓点。劈投法切忌发力过猛,致使线断竿折。同时,身体一定要对准钓点,而在投竿时靠扭动身体或摆动手臂来修正方向。因为人体在投竿的一瞬间,再去改变方向是不容易准确对准钓点的。当然放线的时间配合不好,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偏差。

劈投法的优点是动作比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由于抛投前,身体已经对准钓点,投竿时又是直上直下的砍劈,所以不大会出现左右偏差。初次使用海竿的休闲垂钓者,不妨以此作为入门的投竿法,待熟练以后,再学习其他方法。

如果钓位上空有障碍物,就需要降低一些高度,可以将劈投演变为肩投,把海竿放在右(左)肩上,其他姿势动作都不变。如果连肩投都不可能的话,还可以将身体下蹲、单跪或坐在地上,但上肢动作不能变。只要上肢动作和站立时一样,在投远和投准方面,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抡投法:就是将海竿横抡平投。这是在钓位上方有树枝、电线等低位障碍物;而钓位下方又比较开阔时,采用的抛投法。钓手采用侧站位,身体与目标成90度角,将鱼竿竿尖指向与目标成180度角的反方向,横握于腰部,形成竿尖、钓手与目标三点成一线。投竿时,将鱼竿自钓手的左侧(右侧),经钓手前方,平抡到钓手右侧(左侧),使鱼竿在水平方向划出一个180度角的半圆形轨迹。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钓位上方被障碍物严密封堵;甚至延伸到较远的水面上空时,只要下面不封严、开阔,就能平抡鱼竿,而且可以远投。但这又是海竿投竿方法中最难掌握的一种,其原因是横抡抛投,不容易对准目标。要投中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指的放线时间,放线过早,投不到位;放线过晚,又会投过目标。所以抡投法既不容易掌握左右偏差,也不容易把握前后距离。必须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命中所的,而且抡投法要将坠饵尽量收到竿尖处,以便投竿时顺利地通过障碍物。

撩投法:这也是在钓位上空有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投竿方法。它与劈投法正好相反,劈投法是自上而下地挥动海竿;而撩投法却是自下而上地撩动海竿,是一种低位投竿法。钓手采用侧站位,将海竿斜持在腰部,竿尖朝岸边尽量低垂,接近地面,饵坠也尽量收到竿尖处。投竿时,钓手自后下方向前撩出鱼竿,并在适当时机松开压线轮或手指,放线。所谓适当时机,是指要根据海竿长短、坠子轻重、要投目标的远近、当时的风向风力,来加以确定。采用撩投法投竿,放线很关键,放得过早坠饵有可能抛投不出去;放得过晚,往往是见高不见远,甚至还会将钓饵给撩回岸边上来。初学者,在试投时可以先采取轻撩近投,待熟练后,再加力远投。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长海竿。

弹投法:说白了就是弹竿放线法。这是一种与手竿长竿长线的送线方法基本相同的海竿放线方法。具体操作是钓手一手持竿;一手握住饵坠,将鱼线拉紧,把海竿拉成最大弯度,形成它最大的弹射力量,再与抬竿放线时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迅速松开所握坠饵,将它们弹射出去。

这种投竿方法动作小,出竿快,是用在海竿作30米左右近岸钓的一种投竿法。由于投竿时不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也是躲避障碍物常用的一种投竿法。这种方法一般不会产生左右方位的偏差,容易投准目标。

(3)诱饵用法

海竿垂钓,通常不用鱼漂,大多是3~6根海竿同时摆开,气派很大,也引人入胜。其诱饵悬挂大致有:炸弹组钩、玉米面食法;葡萄钩、玉米面食法和炸弹组钩、糟食法。

①炸弹组钩、玉米面食法

此法的优点是面食团较大,能在水中保持较长时间。这样在竿很多的情况下,不致因钓饵失落,而频频提竿,免去换食的麻烦。同时由于是组钩,所以可以一下钓到大大小小几条鱼,而且吞钩后,鱼儿很难逃脱。

②葡萄钩玉米面食法

由一组4~6个小的平钩组成葡萄状,每钩装一粒葡萄大球形玉米面饵。钩尖不外露,以硬一些的面团为宜。这个诱饵以钓小鱼为好。

③炸弹组钩糟食法

主要用来钓上层鱼类。因为糟食大多稀湿易散,入水后很快散成开口菊花状,酸臭型糟食宜钓鲢鱼、鳙鱼,酸性糟食钓草鱼最好。

(4)着点图形

海竿垂钓一般都是3~5根鱼竿同时抛远,形成一个阵势,静候咬钩。因为是多竿,所以只有落点合适、分布恰当,才能多钓鱼、钓大鱼,并且互不干扰,好起鱼。

若使用三根海竿同时钓,落点有四种。即左斜形、右斜形、前三角形和后三角形。前两种图形竖拦截线长,有一定宽度,容易在纵间发现鱼群。后两种图形又称一远二近或二远一近形。初钓时,三角形可稍大一些,以利捕捉鱼踪。尔后,可缩小图形,集中钓点。

若使用五根海竿垂钓,可以采用扇形或月牙形图形。这种图形横拦截面较宽,能较快地发现正面鱼道、鱼窝,也可增加遇到零星鱼的机会。五竿同钓,也可以采用梯形着点图,这种方式落点密集,诱鱼效果好。

如果垂钓水域休闲垂钓者很多,一般不宜一个人用太多海竿,可以用1~2个海竿,以左、右、远、近方法,有计划地抛投,有时效果也很不错。

(5)插竿方式

海竿垂钓时,由于海竿一般不用鱼漂,钓点又远,一位钓手同时要抛投好几根鱼竿,所以海竿一般都有竿架。其插竿方式有3种:即立式、斜式、卧式,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可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①立式

即海竿直立在岸边,与水面垂直。这种插竿法操作起来不大方便,有风时摆动较大,而且立不太稳,抗风也较差。

②斜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插竿法,海竿与水面有一个30~60度的夹角。这种斜插,无论是插竿,紧线还是提竿,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比较方便,也好观察鱼情。上钩后,竿梢的反应也很灵敏。斜插法在1~2级风时还行,一旦风大了,抗风能力就比较差。

③卧式

卧式插法,使用的不多。具体操作,又可分横卧式和直卧式两种卧法。其实卧式插竿优点颇多,应该大力提倡。

④横卧

海竿横向插放在岸边,与地面平行,尖梢高于地面,竿线呈70~90度角。可以左卧,也可以右卧,以顺风向为宜。这种插法避风力强,使风浪对竿、线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另外,横卧插法反应灵敏,便于观察,插放提竿都十分简便。

⑤直卧

将竿直插岸边,竿线呈一直线,竿与水面无夹角或角度很小,鱼儿吞钩后,直接作用于钓线。从上钩率来看,横卧较直卧上钩率要高。

如果比较一下三种插竿方式,以卧式好于斜式,斜式又好于立式。因为立式在有风时还会嗡嗡作响,必然影响垂钓效果。

(6)吞钩判断

海竿垂钓不同于手竿垂钓,因为它一般不用鱼漂,所以判断吞钩的方法,也完全不同于手竿垂钓。海竿垂钓多采用看线、看竿尖和听铃三种方式判断吞钩。

①看线

无论竿尖是硬还是软,鱼儿吞钩时,在鱼线上都能很明显反应出来,所以说看线是判断吞钩的好办法。钓线斜入水中,由竿尖到水面的这段风线一般呈弧形,当鱼吞钩时,抽动钓线,风线会由抖动到绷紧,这表示鱼已咬钩。若钓线很细,钓着较小鱼儿时,钓线的反应会更加灵敏。

②看尖

因为钓线是连接在竿尖上的,鱼儿吞钩以后,钓线的反应自然传导到竿尖。所以当竿尖稍稍抖动时,表示鱼儿刚刚咬钩,俗话称这是“小点头”。当抖幅在4~5厘米时,表示鱼儿已经钩住,正在挣扎,企图逃遁,竿体常呈弓形,这又称为“大点头”。在大点头时,要立即提竿,这是最佳时机。

③听铃

为了更加直观,休闲垂钓者,可以在竿梢上夹一个响铃。当小点头或大点头时,即发出口当口当响声,呼唤主人去提竿收鱼。

(7)提竿时机

海竿远投底钓,鱼吞钩后不一定向水域中心方向游去,而是有三个移动可能,即一个是拉线,一个是移线,另一个是回线。反应到竿上的形态是:

①拉线

鱼吞钩后,鱼体背向竿尖方向游去,进入拉线区,钓线被绷直拉紧。此时竿身弯曲,竿体大弯腰,竿尖颤动,连续点头,竿上小铃或声光设备,会发出声音或光亮,可以立即提竿收鱼。

②回线

鱼儿吞钩后,顺竿尖方向游来,进入回线区,使绷紧的钓线忽然松弛,竿尖无反应,铃灯也不发挥作用,观察到这种情况时,也不应该迟疑,要迅速提竿,扯紧钓线避免鱼脱钩而逃。

③移线

鱼吞钩以后,还可能沿着圆周游动,进入移线区。这时的钓线,方位角不断变移,但线不松弛,竿体无大的反应,也就是海竿受力不大。这种情况不可能维持太久,这以后很可能是拉线或回线出现,如果不抓紧时机提竿,鱼儿也会很快吐钩而去。

6.海竿施钓技艺

钓鱼,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巧,而且要有完美的垂钓艺术。技巧和艺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精通操作而有巧思者,谓之技巧;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技巧,使之发挥到完美的境界,就是一种艺术了。

(1)海竿常钓的淡水鱼

海竿,以能钓大鱼的鲜明特点,代表世界钓具的新潮流。在第一届全国钓鱼比赛中,海竿单尾重量第一名为9.03千克,而手竿只有1.85千克。这一比,就比出两种竿的高低了。

用海竿在海里钓大鱼,成绩更是惊人。1986年,在夏威夷举行的国际钓鱼比赛中,一位名叫盖勒·克瑞马的选手,用22.5千克拉力的钓线,钓到一条478千克,也就是体重千斤的太平洋蓝色金枪鱼,创造了用22.5千克拉力钓线钓大鱼的世界纪录。这更是手竿所望尘莫及的。

海竿之所以能钓大鱼,一是投得远。凡是各种成年的大鱼,无不栖息在远离岸边的深水区,尤其是在公共钓场垂钓,人多声杂,人声竿影的影响,大鱼不往岸边来,不远抛五六十米便钓不到它;二是饵团大、埋钩多,钓到大鱼,不是一只而是几只钩扎进鱼嘴,脱钩的可能性很少;三是海竿有绕线轮装置,钓到大鱼能收线放线,不致和鱼“拔河”,出现折钩断线跑鱼现象。

海竿常钓的淡水鱼,有以下几种。

①鲢鱼

又叫白鲢。细鳞,体呈银白色,擅跳跃,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在自然水域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支流和湖泊中,珠江次之,黑龙江更次之。京津地区的水库和人工养殖场都有放养,在淡水鱼中,青、草、鲢、鳙并称为四大家鱼。它以摄食浮游植物、藻类为主。口腔中长有密集的鳃巴,摄食时,张口把浮游植物连汤带水喝进嘴里,呼吸时通过腮把水滤出,将食物留在口腔里。鲢鱼生长很快,当年放养的3寸鱼种,到秋末能长至250~400克。

②鳙鱼

又叫花鲢、胖头鱼,头特别大,身体有许多黑色的斑纹,不会跳跃,栖息在水的中上层,以食浮游生物为主。在自然水域中,主要分布在长江的干、支流和湖泊;珠江、黑龙江水系也出产。它和鲢鱼一样,口腔中长有密集的鳃巴,用以滤取食物。在人工养殖的鱼场,同鲢鱼混合放养。花鲢的生长速度比白鲢快,肉也细嫩,大的花鲢鱼头烹制的“沙锅鱼头”,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