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理色香味得当
据鱼类学家研究,鱼类的索饵和摄食,是受到食饵的物理刺激或化学刺激的引诱作用而进行的。例如,食物的颜色和食物中所具有的荧光物质,可对鱼类起物理性的刺激作用。科学家对鱼类用红、黄、蓝、白、黑等颜色反复试验,有的鱼喜欢白色,有的鱼喜欢黄色,而最敏锐的反应还是红色和白色。在通常情况下,在面食等饵料里微量加入些枯黄、肉红颜色(以食用色素较理想),诱食的效果比较好,蚕蛹含有一定量的荧光物质,对鲤鱼有较强的吸引力。垂钓海水鱼,选择具有银色鳞片,入水后游动时磷光熠熠的有鳞小鱼作钓饵,更能引诱肉食性的海鱼上钩。
对鱼类摄食起化学刺激作用的,主要是一些动物性饵料的提取液。例如,在鱼类的废弃物如鱼头、内脏,软体动物螺、蚌、蚬肉,虾、蟹外壳等许多动物性饵料的浸出液,均含有氨基酸,核苷酸等化合物及某些有机酸(包括乳酸、酪酸)等。其中,氨基酸是鱼类的重要诱食剂。在饵料中适当拌入一些动物肉、脏及鱼头、虾壳浸出液,可使饵料的诱食效率倍增。
试验还证明,一些具有某种气味的植物提取液,对鱼类也有诱食作用。例如,以含有挥发油和香精类的辟汗草、茴香、薄荷的提取物作添加剂,对多种鱼类有诱食效果。近几年来,大蒜已在外国的配合饵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对鲫鱼、鲤鱼、虹鳟鱼都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因此,在钓饵中适当地加些有香味的物质诱鱼摄食,可以提高垂钓的效果。
(1)配制与调理
所谓配制,就是按照鱼的口味,使色、香、味配合得当,巧妙地利用饵味的微妙变化,去钓取不同的鱼类;所谓调理,就是调整饵味。“配”和“调”,是炮制鱼饵的两大关键。只有熟练地掌握“配”和“调”的技巧,才能炮制出适口的钓饵。
配制的重点,是解决鱼饵的色、香、味问题。
颜色。上面已讲过,鱼饵以白色、红色、橘黄色更能引鱼注意。鱼饵的原料经过加热后,会引起色泽的变化,如炒过的面粉、黄豆粉、豆饼粉,色泽金黄,煮熟的年糕、米饭洁白如玉,饵食本身的色泽就很鲜艳,不需另加颜色,就很悦目。用于水质不太混浊的环境,就很理想。但如所钓的环境是很肥的混水,水中光线很差,饵料的颜色和鱼类生活的水体颜色反差度不大时,就要在饵料(主要是面饵)中加些橘黄或淡红颜色,诱鱼的效果才好。
味道。要因鱼而异,确定口味。同样的原料,炮制方法不同,味道也差异很大。确定口味,要分清主次。例如,钓草鱼饵,应以淡酸味为主,饵味就要突出淡酸,其他添加物都不要喧宾夺主。草鱼爱吃草,也爱吃用粮食类加工制成的略带酸味的糟食。炮制钓草鱼的饵,主要是用发酵方法取得饵的微酸味,对它才有吸引力。有时在投喂草、菜等青饲料为主的池塘钓草鱼,可适当在微酸味饵料中加些菜泥、煮熟的南瓜泥或西红柿泥,使饵有新鲜植物的清香味,对吃惯了青饲料的草鱼更有吸引力。带有微酸味的糟食,也可用来钓取罗非鱼,但一定要多加蚯蚓粉(可用中药房买来的“地龙”烤熟碾成粉)才能见效。蚯蚓粉的比例占饵料的15%以上为宜。
钓鲫鱼和鲤鱼,以甜香味为主。但两者也有区别。鲫鱼喜浓香、烈甜,可用香味较浓的物质如香草香精、茴香粉、椰蓉、山枣酒搡进面饵里,而且糖的比例占面粉、玉米面的20%~30%,效果才显著;钓鲤鱼的饵,以清香、微甜为佳。香味物质以桂花、芝麻粉、香油、郁金酒少量揉进面食里,糖的比例不要超过10%,用甘芳的蜂蜜比糖好。季节不同,添加的辅料也有区别。春秋水凉,鱼儿喜吃高蛋白饵食,就要在饵中多加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粉、虾肉泥、奶粉等,对鲫鱼和鲤鱼都有吸引力。
钓青鱼以腥味为主。在米饭团里拌以煮熟剁碎的螺、蚌肉,青鱼闻到这种它爱吃的螺、蚌肉散发的腥味,便会摇尾而来,效果十分显著。鼋鱼同样嗜食腥味和膻味饵,尤对羊肉的膻味特别感兴趣。在面饵里加些膻味很浓的羊脂(油),在夏季鼋鱼产卵后食欲旺盛的时节垂钓,鼋鱼咬钩会达到忘形的地步。
钓鲮鱼饵以清淡为主。鲮鱼是素食偏向较高的鱼,对荤味没有兴趣。所以在炮制钓鲮鱼饵时,要用素食来调味。这些素食包括红薯泥、蚕豆粉、芝麻粉,都是鲮鱼爱吃的东西。
香。是靠应用有香气的物质来调理的。香味对鲤科鱼有强烈的吸引力。用来炮制鱼饵的香味料很多,有植物籽实的粉剂,如炒芝麻粉、蚕豆粉、黄豆粉;香味的食品,如巧克力粉、可可粉、椰蓉;化学香料有香草粉、香兰素粉,水剂有香草香精、香蕉香精;油脂有小磨麻油,酒类有白酒、曲酒和药酒。这些香味料,都是炮制鱼饵的添加剂。但是,钓哪种鱼,选用哪种香味料有效,这就需要钓者自己在钓鱼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试验找出几种自己认为满意的配方应用。
调理的重点,是解决饵味的浓淡问题。同一种饵,味的浓淡不同,钓鱼的效果完全两样。最突出的是酸味饵。实践证明,草鱼喜食淡酸味的饵。用淡酸味的饵在池塘钓人工养殖的草鱼,不论渔场用何种饲料(包括颗粒鱼饲料、混合鸡饲料、糖化鱼饲料或嫩草与蔬菜叶混合的青饲料)投喂,草鱼对淡酸味饵都感兴趣。池钓草鱼,离不开制作酸味糟食,其要诀就是掌握好发酵的火候和兑酒的用量(制法另述),发酵时间短,可制成微酸、淡酸味,稍长可得中酸味,分别适用于钓不同水域的草鱼;发酵时间过长,饵味变成浓酸而又有一股呛味和微臭味,草鱼不问津,只能钓鲢鱼和鳙鱼了。
调味还包括用不同的味料调配。淡酸饵加些糖,调成甜酸味,既能钓草鱼,也能钓鲤鱼;甜香味的钓鲤鱼饵,加些带酸味的乌梅晶、酸枣面,能使草鱼上钩;在钓鲤鱼的糟食里,另加30%以上的高蛋白饵食,如鱼粉、虾肉,既能钓鲤科杂食性鱼类,也能钓鲶鱼、乌鳢、黄颡、鳃鱼等肉食性鱼。总之,调理,就是利用炮制鱼饵的调味技巧,以饵味的微妙变化,能够炮制出适合不同鱼的口味的适口饵食来,以投鱼之所好。
(2)加工和制作
就是将一般生的原料,经过粉碎、加热,在加热时经过分子运动,使每种原料自身特有的味道扩散外溢;有时几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加热,使各种原料的味道互相渗透,成为味道极佳的复合味,使鱼儿闻之而争先抢食。
加工制作每一种鱼饵,都因所钓鱼的种类和胃口不同,制作方法也各异。按目前北京地区钓者用饵习惯,可分糟食、粉饵、面食3大类,加工制作方法也不相同。
糟食,主要原料是由油料作物加工后的饼粕,如豆饼、菜籽饼、豆粕敲碎碾成粗粉,再加一些麸皮、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加工制成。这种饵最大的特点是黏性小,松散,入水后3~5分钟化散成一堆,把6~8只组钩埋在饵堆里,鱼吸食时连汤带水,将钩吸入口中。常用于海竿炸弹钩远抛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底栖鱼类。制作糟食,制作工艺一般有3种:炒、蒸、酿制。用于钓鲤鱼、鲫鱼糟食,以香为主,要将原料用文火炒香。炒的关键,是掌握火候。不但要驾驭火,而且还要不断地翻炒。为了避免粘锅炒焦,也可在原料下锅前在锅里少量加点植物油。特别是炒的原料接近成熟时,更要将锅里的原料连续翻动,使其上下移位,受热均匀。炒好的糟食粉料,要求黄而不焦,香味外溢,色泽金黄,颜色悦目,就可出锅了。火候不够未炒熟,或炒过火颜色变成褐黑色有苦味,用来做糟食,都会影响钓鱼的效率。
用于在投喂颗粒鱼饲料的池塘钓鲤鱼和草鱼糟食的原料,是要仿照颗粒鱼饲料的饵味,以腥为主,并且按照颗粒鱼饲料都是蒸气加热压成颗粒的原理,用蒸气加热,将原料蒸熟。蒸气的温度最低是100℃,因此在蒸糟食的粉料时,在蒸锅的箅子上垫一块纱布,不加水干蒸,只要不太漏气,笼里温度就能保持在100~200℃左右,蒸20分钟可熟。蒸熟的料,香味不大,但与颗粒饲料的味近似,只要按所投颗粒饲料动物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恰当加入鱼粉的用量,就可制成与颗粒饲料味道相近、相仿的钓饵来。
用于在天然水域钓草鱼、鲤鱼、鲫鱼、鲂鱼,糟食的制作以酿制法最佳。酿制,就是运用传统的酿酒工艺,将原料加适量水拌湿蒸熟后,按比例拌上酒药密封发酵,制成酒香味很浓的曲香型芳饵,效果优于其他糟食。
粉饵,就是用几种干的粉料经加工配制后,带干粉料到塘边,用时取塘水调拌成面食钓饵的一种粉饵。主要原料是面粉、玉米粉、大米粉、糯米粉、红薯粉、马铃薯粉等。制作工艺通常有炒、煮、烤、蒸4种。例如,用普通面粉做合成粉饵,在夏天经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发黏。事先把它炒熟再混合,不但不发黏,而且味道芳香,诱鱼的效力高。红薯和马铃薯,要煮熟或烤熟,然后碾碎烤干,和其他原材料混合。糯米粉和大米粉,也需分别炒熟,配合其他原料,制成粉饼。
面食,历来被称为“素饵之王”,是钓各种淡水鱼最常用的饵料。主要原料和粉饵相同。制作工艺通常有蒸、煮、熬3种。蒸就是把几种粉和佐料(如糖蜜、奶、肉糜等)拌匀后,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入笼蒸熟。或将面团捏成小面饼,放在锅里煮熟。水的传热能力最差,面饵在水里煮,主要靠水的对流作用。水的最高温度是100℃,超过就变成了气体。所以,面饼在锅里煮熟,至少需40分钟以上,比蒸熟的时间至少延长10分钟。煮和蒸熟的面食,都要趁热掰开揉碎,反复搓捏揉黏。若等冷却后再揉,就很难揉黏了。
蒸和煮的加热方法,都不如熬好。熬,就是将需要的原料,放在容器内,加适量的水,用力搅拌,起初用力要轻,速度要慢,这是因为水和淀粉还没有溶合,黏度也不足。搅拌一段时间,黏性加强了,浓度也大了,可用力快速搅拌,使它上劲,用筷子能挑起来,再将这种糨糊状的料放到文火上边熬边搅拌。直到稠粘坚固了,用手揉捏成丸就像煮熟的大米饭那样又柔软又有粘性,又有韧性。这样的饵,水泡不散,鱼一吞食就能咬到钩尖,海竿手竿都好用,是上等面食。
不论是糟食、粉饵、面食,配制的要领都要注意它在水里能维持多少时间,在水中溶化的情况如何,是慢慢剥落,还是一下子溃散。了解它的溶化时间,才能及时补换,免得留空钩子在水底等鱼,而浪费时间。测试溶化时间的方法也很简单,先捏一团饵装在钩子上,放到装满水的广口瓶里,看它在水里是怎样溶化的,以及几分钟散开。不同的饵,要求在水里化散的时间也不同。糟食以3~5分钟化散为适宜;面食一般化散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当然,如果用海竿抛甩到远点垂钓,就要加强面食的黏性,以捏成小面饼装钩,能在水里维持30分钟左右溃散为宜,这样也不至于换饵太频繁,影响钓鱼的效果。粉剂鱼饵的测试,与面食相同。测试如觉得黏性太大,糟食可增加些豆饼粉、麸皮等松散料;粉饵、面食可增加红薯泥、马铃薯干粉或炒过的面粉。黏性太小,可添些面粉、糯米粉等黏合料。
2.选用主辅料要精细
配制鱼饵,也要“食不厌精”,需要精选原料,精工细作。鱼饵的原料,一般包括主料、辅料和加味料3类。主料是指有食物功能的粮食;辅料是指起黏合或松散作用、兼有粮食功能的原料;加味料是指各种有味物质,是增加饵的气味、起诱鱼作用的原料。按糟食、粉饵、面食3类习惯用的钓饵,将配制原料的要求,分述如下:
(1)糟食要粗细结合
近年来南北方各地掀起了“海竿钓鱼热”,用海竿、炸弹钩挂糟食大饵团钓大鱼,风靡了钓界。糟食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主配料也越来越讲究,加味料也越来越多。糟食的原料,因南北方原料的来源不同,种类也有差异。但不论使用哪些种类原料,制作糟食的要诀,是粗细颗粒配合,松散料和黏合料比例适当,才能发挥作用。
北方制作糟食,粗颗粒的主料有麸皮、豆饼粉,细颗粒的有玉米面、面粉。其中麸皮、豆饼既是食物,又起松散作用;玉米面、面粉既好吃,又是黏合原料。如果制作钓草鱼的糟食,因为草鱼偏爱吃麸皮,所以麸皮是主料,占80%左右。麸皮本身无黏性,捏不成团,所以用20%左右的玉米面,起粘合作用。为防止黏性不够,必须随身带些干面粉作黏合剂,到塘边调试。如果钓鲤鱼,因为鲤鱼喜吃豆饼,所以豆饼粉是主料,占80%,再加20%左右的其他辅料和加味料。如果想制一种广谱性的钓饵,什么鱼吃钓什么鱼,就可将豆饼、麸皮、玉米面按各占1/3的比例制作。南方没有豆饼和玉米面,可用菜籽饼、大米粉代替,制作的原理是一致的,也要粗细颗粒配合,黏散适度,才能保持糟食入水3~5分钟散开成一堆,并埋住钩子的特点。过黏紧紧包住钩子不化散,过散钩未落底食已化光,都是钓不到鱼的。
(2)粉饵要过筛筛细
用粮食类干粉配合制作饵料主要的原料有:面粉、糯米粉、大米粉、红薯粉、黄豆粉、芝麻粉、炒大麦粉等。这些粉料,如果颗粒太粗(如玉米面,大米粉),一般都要先用100目的细筛子过筛,筛出细粉使用。如果粉质太粗,用水搅拌时水和淀粉不能充分溶合,制出的饵质地粗,装钩不牢固,硬而啃不动,影响钓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