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062

第62章 仁德之行贵在自觉

【原文】

魏文帝问王朗等曰:“昔子产治郑,人不能欺,子贱治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三子之才,与君德孰优?”对曰:“君任德则感义而不忍欺,君任察则臣畏觉而不能欺;君任刑则畏罪而不敢欺。任德感义,与夫导德齐礼,有耻且格,等趋者也;任察畏非,与夫导政齐刑,免而无耻,同归者也,优劣之悬,在于权衡,非徒钧铢之觉也。”

【译释】

魏文帝曹丕问王朗等人:“过去子产治理郑,人不能欺;子贱治理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理邺,人不敢欺。这三人的才能,从德行来看,哪个最好?”王朗回答说:“君行德政,那么臣民受仁义的感化而不忍欺骗君主;君上明察,那么臣民害怕被发觉而不能欺;君崇尚刑罚,那么臣民害怕被治罪而不敢欺。实行德政,感化礼义,德政与仪义并施,可以使百姓懂得廉耻有秩序,自觉朝着德化的方向走;若害怕明察错误的东西而获罪,可以用政事疏导,而辅之以刑治,民虽免于罪过,却与没有耻辱之心以刑治人的效果一样。任德与任刑之间的区别之大,犹如称砣与所称重物的区别,是质的区别,不只是钧铢斤两的差别。”

【悟语点拨】

要达到同一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但采取的手段不一样,而其效果也不一样。譬如为政,可以以仁义、刑法为主去治理,但其效果远不如以德政的效果好。因此做事以取上策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