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57

第57章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明朝后期,一部分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中下级官员,在原吏部郎中顾宪成故乡,无锡东门的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讽议朝政,抨击时弊,倡导改革,被称东林党。

早期与东林党对立的主要是一批代表大地主集团利益的官员,他们以地域结成浙、齐、宣等各党派,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都曾出任过内阁首辅。东林党与各党派的斗争是以争“京察”为发端的,以后争论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太子废立问题上来。后期党争主要是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斗争。魏忠贤原名进忠,号完吾,河北肃宁人。他原是当地有名的市井无赖,后因赌博输尽了家产,被迫净身,做了太监。熹宗时,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日益得宠,成为新的政治集团,被称为“阉党”。

东林党曾为熹宗登基之事出过大力,他们当政后,开始整顿朝纲,将很多腐败官员罢免。这些人便纷纷投靠魏忠贤,魏忠贤把东林党人看成阻止他实现野心的重要障碍。明朝不设宰相,内阁是皇帝的办事机构,实有宰相之权。首辅大学士叶向高、大学士刘一景及周嘉谟、张向达、赵南星等正直的朝臣是魏忠贤控制内阁、进而夺取大权首先要除掉的人。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在宫内基础已牢固,开始向外廷出击。六月,素以刚直敢谏著名的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参劾,列举魏忠贤24条大罪,并请求驱遂客氏出宫。魏忠贤设计使熹宗下旨严责杨涟。不久,杨涟和东林党另一重要成员左光斗一起被罢了官。天启五年,阉党爪牙许显纯捏造口供,将杨涟、周朝瑞、左光斗、袁化中等人下在锦衣卫大狱中,并在两月之内对他们用了24回大刑,每次施刑间隔只有两三天,不久又将他们杀害。此为“六君子”事件。天启六年,魏忠贤捏造了“七君子”事件,把东林党人周启元、周顺昌、高攀龙等7人迫害致死。除了这两次大冤狱之外,其他官员被阉党杀害、整治的不胜枚举。此外,为了打击反抗和不肯依附他们的官员,魏忠贤的党羽们还编列了黑名单,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列在黑名单上。崔呈秀编了本《同志录》,王绍徽编了本《东林点将录》,阮大铖编了《百官图》。在《东林点将录》中,阉党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加上晁盖共一百零九人的绰号,加在一百零九个正直的官员头上,其中包括许多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托搭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大刀杨涟、智多星缪昌期,青面兽左光斗等,攻击他们聚众意图谋反。当时开列黑名单已成为一大风气,东厂西厂都照单捕人,并把他们弄死。一时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逝,崇祯继位,魏忠贤大势已去,自知被天下人所憎恨,难以自保,便自缢而死,阉党势力也遭到严重打击。东林人士逐渐返回朝廷。

党争到此已几近尾声,历经劫难的东林党人锐气大减。以张溥为首的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又结成“复社”,成为反对明末腐朽势力的中坚力量,与以阮大铖为代表的反对势力进行斗争,直至明亡。

东林党人主张改良政治、开放言路,反对横征暴敛,提倡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矛盾,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敢于揭露批判黑暗腐败政治,为民请命,为挽救明朝危机做出了巨大努力,反映了社会进步势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