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28

第28章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日益扩张;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统治集团日趋腐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天灾人祸不断,流民颠沛流离。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奋起反抗,终于酿成了东汉中平元年(18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以头戴黄巾为标志,被称为“黄巾大起义”。

东汉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使朝政混乱,吏制腐败。水旱、虫蝗、风雹、地震、牛疫等自然灾害频繁。灵帝时河内、河南地区大饥荒,出现了河内的老婆吃丈夫,河南的丈夫吃老婆的事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安帝时,毕豪率众起义揭开了反对东汉统治的序幕。

顺帝以后,道教的~支太平道在流民中广泛传播开来。巨鹿人张角是太平道的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治病为传道的手段,宣传教义,得到民众的信任,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吸收信徒10万。张角懂些医道,但他采用巫术方式治病,让病人跪拜在中黄太一神前忏悔过错,然后让徒弟们给病人念念咒语,洒点符水,就这些也能激起苦海中人们的希望。张角的活动引起了东汉统治集团的注意,统治者试图以赦令和封赏破坏农民起义,但张角的起义力量日益壮大。张角把聚集在他旗帜下的几十万农民,按地域分为36方,大方1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领导,由他统一指挥,并在道徒中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而且约定在甲子年(184)三月五日起义。太平道徒又在民间广为散布“黄天泰平”的口号,并在各地府门上用白土写上“甲子”字样。为了周密地组织起义,张角亲自潜入京都洛阳考察,并让得力的弟子马元义把荆州、扬州的几万信徒调到邺城集中,作为起义军的主力,以及传达共同起义的约定。但是,起义计划被判徒告密泄露,东汉王朝在洛阳逮捕并车裂了马元义,又诛杀了洛阳信道的宫廷禁卫和百姓千余人,又发令追捕张角等人。张角知计划外泄,当机立断,立即下达提前起义的命令。甲子二月,7州28郡36万人同时举行起义。由于起义军人数众多,被统治者称为“蚁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起义那天,在巨鹿飘起了三树大旗,三树分别写着“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大旗下立着成千上万的拿武器的起义者。起义军的一支集中在黄河,另一支在南阳等地,从北南两面威胁洛阳。黄巾军攻占城邑,焚烧官府,赶走官吏,没收地主家的财物救济贫民,同时,五斗米道等也起来反抗。东汉政府被形势所迫,解除党锢,以增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凝聚力,同时调集重兵,进行镇压。黄巾起义军由于缺乏政治军事斗争的经验,不能统筹全局、集中力量控制全线起义。各地孤军作战,缺乏相互联系和配合,以致被东汉王朝各个击破。皇甫嵩率领的东汉王军主力疯狂镇压对京都威胁最大的波才率领的义军。义军作战勇敢,包围了皇甫嵩的汉军,然而波才缺乏军事经验,依草结营,皇甫嵩趁机烧营,义军损失惨重,后又被皇甫嵩与曹操的援军追击,陷于失败。张角领导的黄巾主力击败了卢植、董卓的进攻,张角却病逝了,由张梁统率义军应战皇甫嵩。皇甫嵩用计麻痹黄巾军,在深夜突然袭击,张梁阵亡,3万多人战死,5万多人撤退时被逼投河自杀。东汉王朝对起义者进行血腥的报复,对张角剖棺戮尸,大量屠杀义军。黄巾大起义虽仅9个月便失败了,但起义的余波却持续了20多年。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也因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