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智慧
14571800000026

第26章 保健按摩——绿色的健康方式(3)

肝脏位于右季肋区,肝上界与膈同高,约平齐右侧第5肋间,可随呼吸上下移动。成人肝下缘不超过右侧肋弓,胆囊位于肝下面,分泌胆汁,影响到消化和情志活动。按摩主要在右季肋部肝胆区进行。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胆囊,而加强肝胆的疏泄功能,使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情志调畅。

按摩方法:

(1)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皮肤,自上而下进行捻动,反复操作3分钟。

(2)张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横擦3分钟,使局部皮肤发热。

注意事项:

(1)捻时要用手指腹部,对称用力,做搓转活动,边捻边移动位置。

(2)配合点按背部肝俞穴和胆俞穴,效果更好。

10.按摩胃位可促进消化

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系统的主要器官,中医对其的认识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浊为和,胃失和降,就会出现呕吐、呃逆、嗳气等病症。

胃位于上腹部剑突下,当胃充满到中等程度时,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胃的底部与膈、脾相邻,右侧与肝胆相近,胃后壁与左肾、胰相邻。对此区域的按摩能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能加强胃的降浊作用,使全身气机通畅,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身体健壮有力,还能促进排泄,保持大便正常。

按摩方法:

张开手掌,用一手掌或者双手掌重叠,按放在上腹部剑突下,按顺时针方向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向左旋转摩动,如此反复操作3分钟。

专家提醒:

(1)肥胖者不适宜使用本方法。

(2)可配合点按背部胃俞穴、大肠俞穴,达到的效果更好。

11.按摩脾区助运化

我国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在临床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种病症均可通过对脾胃的调理,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人初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脾胃又称“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运,能促进机体的气血充足,促进健康。

脾胃区位于左肋弓至右肋弓下缘,所以也是我们按摩的主要区域。本法对脾胃的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在其功能亢进时,按摩后能使其运动减弱;在功能减弱时,则能使其加强。此外,经常做脾胃区按摩,还有健美作用,这是因为脾主肌肉,全身的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健壮。

按摩方法:

张开手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脾胃部位,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次。

专家提醒:

(1)按摩时手掌要紧贴皮肤,向下的压力不可过大。

(2)配合点按背部脾俞穴,效果更好。

12.按摩肺区调呼吸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因肺叶娇嫩,易被邪侵,通过按摩,可使肺部的功能增强,有助于祛病健身。肺位于胸腔两侧,左右各一,在所有脏器中,其位置最高,故称“华盖”。两肺之间为纵隔,其闾存心脏及神经、淋巴、血管等。

按摩主要在胸胁部的肺区进行,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肺脏,加强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通利鼻窍、荣养皮毛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按摩方法:

(1)两手掌分别置于左右侧胸胁部,作自上而下的推摩活动,连做1分钟。

(2)五指并拢微屈,拍击胸胁部,自上而下,反复进行。可用两手同时拍击两侧胸胁部。也可以一手拍打一侧,两侧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1)拍打用力要从小到大,动作协调。

(2)配合点按背部肺俞穴,效果更好。

13.腰部按摩保健法

日常对腰部进行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促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若无事与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1)揉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第二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腰部活动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意想腰部尽量放松。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3)捶腰骶

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右皆叩击36次。意守腰骶部,并意想腰骶部放松。每天叩击腰骶,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等作用。

(4)擦腰

搓手令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热感越来越强而达整个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必见成效。

(5)揉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6)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作36次。意守腰阳关穴。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7)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8)捶腰阳关穴

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意守腰阳关穴。每天叩击此穴,具有振奋阳气、强腰膝等作用。

(9)拿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月国窝横纹正中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

《针灸大成》中说:“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14.按摩腰部培元固精

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腰部可起到培元固精,补肾壮腰的功效。对预防和治疗由肾虚导致的腰酸背痛、阳痿、遗精、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及妇女月经不调和盆腔脏器疾患效果较好。

按摩方法:

静坐,腰直头正,轻闭口目,全神贯注于腰部,分3步进行操作。

第一步:握空拳,用双手拇指背稍屈曲紧贴背后脊柱两侧凹陷处,两手尽量放到同侧腰脊最高位置,以拇指指间关节着力,沿着脊柱两侧,从上按摩到下尾骨部位,然后再向上按摩到最高位置,一下—上为一次,反复进行20~40次。

第二步:用双手大鱼际紧贴同侧背后腰眼位置,用力向上按摩到最高位置,然后再往下按摩到最低位置,—上一下为一次,反复进行20~30次。

第三步:用双手大鱼际紧贴腰部肾所处的位置,按摩肾脏20~30次。

专家建议:

对腰部按摩其力道适宜稍强,如果力度不够,其作用就不能深达组织,但亦不能用蛮力,力度应自然贯彻于手,以意引力达到深部组织。

15.按摩手掌三区可消除疲劳

中医认为起止于手掌的经络主要为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和小肠经等6条,而这些经络对^体所产生的作用又是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主要讲以下三个区域的按摩手法:“手心区”,即手掌的中心是与心脏功能有关的穴位所在;位于手心偏下方的“健里三针区”和位于食指正下方的“胃脾大肠区”,是改善胃肠消化功能并带动其他脏腑功能活跃的特效穴位的所在。揉压这三个部位,疲劳立可获得缓解或消除。

按摩方法:

在揉压时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另一只手的手心,其他四指按其手背,以拇指球先顺时针旋转按摩揉压若干下,之后逆时针旋转按摩揉压若干下,使之发热,直至稍感微痛为止;然后,转换另一只手,用同样方法按摩揉压。

注意事项:

揉压按摩的顺序,男性先左后右,女性先右后左。

16.搓擦足心可助健脑益智

搓擦足心,能使局部血流加快,血液供应充足,末梢神经敏感增强,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从而收到健脑益智的效果,同时对防治失眠亦大有裨益。搓擦足心,即用手来搓擦两足心部位。

按摩方法:

(1)端坐凳上,抬起一腿,搁在另侧腿膝上,一手扳拉足趾,另一手张掌搓擦足心部,擦至局部发热为止。两侧交替进行。

(2)端坐凳上,抬起一腿,搁在另侧腿膝上,两手张掌,同时搓擦足踝关节以下部位,擦至局部发热为止。两侧交替进行。

(3)端坐凳上,抬起一腿,搁在另侧腿膝上,一手扳拉足趾,另一手托在足跟处,作摇动踝关节活动,连做3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1)擦足心前先用温水泡洗,边浸泡边用两脚互搓,或用手在水中搓足,5~15分钟后用毛巾擦干,再行搓擦,有助于提高效果。

(2)擦足时,宜祛除杂念,平定情绪,闭目养神。

(3)搓擦的范围宜尽量大一些,可以是整个足掌,也可以连同足背搓擦。

(4)擦足如在睡前进行,还有助于防治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5)可以配合点按两侧涌泉穴。

17.活动关节的健康方法

活动关节的手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关节功能障碍。

(1)扳法。

功效:调整小关节紊乱,促使出的椎间盘复位。

具体方法:

在被动旋转、伸展或屈曲达到最大限度时,再使用一短暂有限度、有控制的突发巧力。稍微增大其旋转度、倾斜度或伸展度,使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无响声,切记不要勉强)。

注意事项:

操作时用力要掌握分寸,不能超出其生理活动范围,更忌强拉硬扳。

(2)牵抖法。

功效:疏松筋脉,放松肌肉。

具体方法:

医者一手握患者肢体远端,一手扶患者关节或双手握患者肢体远端,使肢体悬空,在牵引下进行上下抖动或左右摆动。

注意事项:

患者肢体放松,医生抖动肢体必须在牵引下进行,抖动幅度要小,速度要快。

(3)展筋法。

功效:伸展、松展软组织,恢复关节功能。

具体方法:

在摇法或伸屈法以后,医生将被活动的关节用稳力伸展、屈曲或旋转达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停留5—10秒钟。

注意事项:

操作缓稳,切忌使用暴力:

(4)摇法。

功效:活利关节,松解关节周围粘连。

具体方法:

一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一手握患病并节,或双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以患病关节为中心,用稳力进行被动旋转运动。根据不同部位,每次做5—20遍不等。

注意事项:

操作时活动速度要慢,活动幅度要逐渐加大,不宜过快过猛。

(5)伸屈法。

功效:松解关节周围粘连。

具体方法:

一手握患病关节,一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以患病关节为中心,用稳力进行被动伸屈运动5—10次。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求用力缓慢稳妥,不可用暴力。

(6)拔法。

功效: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矫正关节错缝。

具体方法:

双手握住被拔关节的运端,或一手握住腕部(踝部),另一手食、中指(拇、食指)夹住患者手指(足趾),在伸屈法的基础上,沿骨骼纵轴用突发力拔伸,使被拔关节发出一清脆响声。

(3)展筋法。

功效:伸展、松展软组织,恢复关节功能。

具体方法:

在摇法或伸屈法以后,医生将被活动的关节用稳力伸展、屈曲或旋转达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程度,停留5—10秒钟。

注意事项:

操作缓稳,切忌使用暴力:

(4)摇法。

功效:活利关节,松解关节周围粘连。

具体方法:

一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一手握患病并节,或双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以患病关节为中心,用稳力进行被动旋转运动。根据不同部位,每次做5—20遍不等。

注意事项:

操作时活动速度要慢,活动幅度要逐渐加大,不宜过快过猛。

(5)伸屈法。

功效:松解关节周围粘连。

具体方法:

一手握患病关节,一手握患病关节远端,以患病关节为中心,用稳力进行被动伸屈运动5—10次。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求用力缓慢稳妥,不可用暴力。

(6)拔法。

功效: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矫正关节错缝。

具体方法:

双手握住被拔关节的运端,或一手握住腕部(踝部),另一手食、中指(拇、食指)夹住患者手指(足趾),在伸屈法的基础上,沿骨骼纵轴用突发力拔伸,使被拔关节发出一清脆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