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蓟县文化志(终)
14557900000008

第8章 文化机构(1)

第一节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931年左右,蓟县政府教育科设社教股,并建立民众教育馆,日本侵略军占领蓟县后,改民众教育馆为新民教育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蓟县人民政府设教育科,兼管全县文化工作。

1956年9月,蓟县人民政府建立文化科。

1957年春,撤销文化科,将文化、教育合并,建文教局。

1958年11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称为蓟县,建文教卫生部,下设文化科。1959年,文教与卫生分设,建文教局。

1961年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分治,仍称文教局,设专人主管文化。

1971年,文教局设文化组。

1980年12月12日,文教分开,蓟县人民政府设文化科。

1981年3月,蓟县人民政府撤销文化科设文化局,下辖图书馆、文化馆、文物保管所、评剧团、影剧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新华书店7个单位。

1998年5月成立蓟县文物局,蓟县文化局加挂蓟县文物局牌子。

2004年4月7日,成立蓟县新闻出版(版权)局并举行挂牌仪式。11月2日,成立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8年2月21日,建立中共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

2010年4月7日,经县委批准,撤销县文化局,撤销县广播电视局,两局合并成立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机关设立办公室、人事科、业务科、新闻出版管理科、文化市场管理科、安全保卫科。局属单位有:蓟县文化馆、蓟县图书馆、蓟县文物保管所、蓟县新华书店、蓟县影剧院、蓟县电影放映发行公司、蓟县青少年宫、天津评剧院三团和蓟县文化发展中心。4月8日,组建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党组。

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是蓟县人民政府主管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条例、办法。二、制定全县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策划、组织全县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对乡镇文化站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三、依法搞好各级各类文物的调查、保护、管理和利用。四、依法管理县内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和音像制品,努力创建文明、健康、有序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五、配合重要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六、承办县委、县政府及市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含前身)历任主要领导名录

史甫俊科长(1949年11月—1956年9月,蓟县人民政府教育科)

陈伯英副科长(1956年9月—1957年12月,蓟县人民政府文化科)

何竹亭部长(1957年春—1958年8月,文教部)

姚庆琪部长(1958年11月—1959年5月,文教卫生部)

郭维哲局长(1959年6月—1973年2月,文教局)

晋 明局长(1973年3月—1981年2月)

孟宪富局长(1981年3月—1985年3月,文化局)

高达银局长(1985年4月—1995年5月)

郑景峰局长(1995年6月—2004年10月)

金学钧局长(2004年11月—2008年3月)

赵海军局长(2008年4月—2010年3月)

赵海军局长(2010年4月—,文化广播电视局)

第二节蓟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下属单位

蓟县文化馆

一、沿革

蓟县文化馆的前身,可追溯到民国二十年(1931),当时的县政府教育科设社教股,建立民众教育馆。日军入侵蓟县后,为加强对占领区人民的奴役,将民众教育馆改称“新民教育馆”,1939年,新民教育馆仍改称“民众教育馆”,到解放前夕,民众教育馆已有名无实。

1949年7月27日,成立蓟县人民文化馆,属政府文教科领导,办公地点在县城西大街关帝庙内。全馆20多人,设美术、图书、文艺3个组,主要任务是政治宣传、科学普及、图书借阅和开展文艺活动。主要设施有:房屋35间,小板凳35条,长桌面7块,书架3个,三角凳2个,床铺3个,八仙桌3个,办公桌1个,小方凳3个,长凳子7个,椅子2把,大阅览案1个。图书杂志等280余套,订购《人民日报》、《河北日报》两种报刊4份。为了扩大文化馆的影响,在大街上贴标语、写黑板报“老乡们,请到人民文化馆阅读书报吧”等字样,从这天起每天有二三个人来馆看报。

1953年,更名为蓟县文化馆,设文艺、宣传两个组。1955年,改设宣传组、辅导组、图书室。1969年3月,撤消文化馆,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县评剧团前身)、电影管理站、县毛泽东思想展览馆合并改称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10月,恢复文化馆,下设群艺组、美术组。1972年,增设创作组,恢复图书室,1979年冬,成立泥塑组,1980年,成立工艺美术摄影服务部。1981年2月20日,图书组从文化馆分出,建立蓟县图书馆。1982年1月,成立集邮小组,后发展为蓟县集邮协会。1990年5月,经县政府研究,将县棉纺厂原机修厂旧址划拨文化馆使用。1998年5月,文化馆实行聘任上岗制度,全馆设三部两室,即辅导部、文艺部、《芳草地》编辑部、办公室、裱画室。

1999年10月18日,蓟县文化馆迁入位于蓟县中昌北路3号的新馆址。文化馆大楼总建筑面积4166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蓟州大舞台”1000平方米。馆内设有文艺部、美影部、办公室、非遗办公室。

文化馆现有职工53人,其中退休23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工人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7人。

文化馆的主要职责任务是丰富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辅导和组织开展基层业余文化活动,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开展各项馆办活动,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重要活动

1950年初,蓟县民校在文化馆开学,学员50余人,全部为失学的男女青壮年及无力求学的儿童,利用晚上两个小时进行学习。8月,购置一架幻灯机,经过培训,9月初开始在全县放映。此外,文化馆还利用街头广播、黑板报、问事处、演剧、扭秧歌、昼夜两用式拉洋片、演讲、漫画、新农具实验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51年,按照蓟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新旧艺人的领导,开展群艺运动的通知》要求,文化馆对县内的剧团、影社及各类艺人采取帮助改造的措施,组织群艺联合会,实行文化统一战线。同时对旧皮影、剧目、曲艺节目等,进行修改提高,为全县开展文艺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6月,县人民政府在文化馆及二区、三区区公所举办蓟县农业技术短期训练班,学员128名。学习内容主要有夏季棉花管理、小麦选种等农业技术知识。

1952年7月,蓟县人民文化馆在邦均、下营、上仓、下仓、别山、侯家营建立区人民文化站。全县有业余剧团32个,皮影队6个。幻灯机10架,全年放映幻灯201场,观众22万余人次。

1954年4月,在全县较大村镇设立流动图书箱、图书包,由村民和社政教股负责管理。文化馆、站经常进行业务辅导和调换内容,使图书工作成为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宣传农业技术科学知识和卫生知识等的重要手段。6月,建立收音网,文化馆、站共有收音机7台,全县共建站15个。7月,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成立“蓟县群艺联合会”。全县共有幻灯机13架,基本达到了幻灯按计划巡回演出,经常不断地在农村展示宣传,成为配合推动工作的主要工具。

1955年3月,出刊《农村文艺通讯》一期,共印发450份。文化馆全年购置农村通俗读物4500册,增设流动图书箱、图书包53个,图书4200册。全年共发放《农村文艺通讯》及翻印剧本、快板、鼓词、相声、歌曲等文艺材料52种计16000份。全县有一个专业剧团和一个皮影队。幻灯机15架,幻灯放映站83个。农村俱乐部27处,农村业余剧团257个,花会320道,村业余皮影队48个,盲艺人116人,相声艺人67人,拉洋片艺人8人。

1956年,文化馆、站全年以发展农村俱乐部和辅导俱乐部活动工作为主,建立农村俱乐部390个,占行政村的58%。并在11个乡建立了以俱乐部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网。

1957年,在全县建立和扶持、辅导农村业余剧团156个,主要演出评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三月三》《井台会》《秦香莲》《王少安赶船》《茶瓶计》《绣鞋记》等。

1958年4月,为响应县委、县人委发出的《关于开展文化大跃进的指示》,全馆动员,完成全县文化奋斗目标:鏖战10昼夜,“五一”前实现“两化”,即歌唱化、墙壁标语化。实现处处有歌声,人人会歌唱,村村有壁画,壁壁有标语的文艺歌唱县。城镇和农村呈现了“村村有壁画,壁壁有标语,哪里有劳动群众,哪里就有劳动歌声”的新气象。

1960年全年,县文化馆开展服务和辅导活动,共举办大中小型展览10次,观众10余万人。建立图书室100多个,书报阅览站18个,农村书报站80多处,流动书箱800多个。全年掀起4次壁画、标语刷新高潮,创作壁画稿160多件,创绘、仿绘大幅壁画20130幅,刷新标语共41000条;普查地上地下古文物、古建筑、革命文物、遗址等171处,并组织文物巡回展览7次,观众达3000多人。

1962年,县文化馆举办农村文艺骨干业余文艺训练班,对全县40个农村业余剧团进行重点辅导。

1966年,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俱乐部600多个,演出评剧、皮影、河北梆子、歌舞、歌剧、话剧及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民间花会能随时演出的有40多道。

1971年,蓟县第一份文艺刊物《盘山红》创刊,油印、手工装订、不定期发行。全年共出版2期。

1972年2月,文化馆组织排演歌舞节目《喜摘丰收棉》,参加廊坊地区文艺汇演,并纳入地区代表队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获奖状。

1973年,《盘山红》更名为《蓟县文艺》。

1975年5月,文化馆购置照相机,闪光灯、放大机等设备。成立美术摄影组,开展业余摄影艺术创作。

1976年4月,举办蓟县育红班文艺调演。参加调演的节目要求“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尽可能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具有幼儿特点。每个工委出一个代表队。

5月,举办蓟县工农兵“反击右倾翻案风、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咏大会。

1978年6月,举行蓟县育红班文艺汇演。节目内容以揭批“四人帮”和学雷锋、学习科学知识等题材为主,节目形式小型多样,适合幼儿的特点。特别要求要注意文体结合,能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团体操、小武术等也可参加汇演。

1979年9月,县文化馆购20英寸彩色电视机,建立电视室,对外开放彩色电视播放。

1980年,按照县政府《关于批转县文教局〈关于建立公社文化站的请示报告〉的通知》要求,文化馆积极配合,安排人员下乡,并作出规划,创造条件,积极建立文化站,以推动全县社队各项文化活动深入发展。到9月份,相继建立了邦均、白涧、李庄子、尤古庄、侯家营、上仓、大堼上、杨津庄、下仓、东施古、东塔、别山、五百户、礼明庄、官庄、下营、罗庄子、马伸桥、穿芳峪、出头岭、西龙虎峪公社等21个文化站。12月,在全市文化馆工作竞赛评比活动中,蓟县文化馆美术组被评为先进集体,获天津市文化局颁发的奖状。

1981年,重点抓全县文化站建设,至9月底,先后建立了城关镇、东二营、刘顶子、许家台、西塔、桑梓、三岔口、蒙瞿、九百户、翠屏山、寇各庄、下窝头、东赵各庄、城关、逯庄子、溵溜、洪水庄、小港、孙各庄、宋家营、官场等21个公社文化站,至此,全县4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文化站。9月,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拨款10000元,由文化馆购置哈哈镜和电子玩具等,建立儿童游艺室。

1982年9月,天津市文化局、市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天津市第二届群众舞蹈创作比赛”,由李立、刘光辉、段文俊创作,周立军表演的舞蹈《鱼水情深》获创作、表演一等奖。

1983年5月,文化馆创作组获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青少年创作先进单位”称号和锦旗一面。此外,全年分别组织皮影、戏曲、曲艺、杂技、魔术等各艺术种类的调演,春节期间组织花会调演和新春歌舞晚会,

1984年,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文艺晚会、春节花会调演和群众歌咏活动。10月,为纪念独乐寺重建一千周年,由李立、冯旭泰、刘光辉创作,周立军表演的舞蹈《独乐观音》,获天津市第三届群众舞蹈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