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蓟县文化志(终)
14557900000053

第53章 附录二(2)

周述华 天津蓟县人,1944年出生。原中央警卫局中南海保健处药房主任、主任药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酷爱传统文化艺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潜心研习书法。80年代初,授课于欧阳中石、刘炳森、李铎等,1985年,拜王遐举为师,隶书受乃师影响较深。初习唐欧,继而涉猎各种书体书、历代名帖碑刻,临池不辍达30余年。2000以后,兼习张大千。主攻隶、行、草书,追求质、文兼备之艺术风格。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被多家馆所及国内外人士收藏。1968年,书法作品入选北京中国美术馆“总参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1988年,书法获“全军书法篆刻大奖赛”三等奖,1992年书自撰联,获“全军卫生知识书法、篆刻、书画大奖赛”二等奖,1995年,书自作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书画展》,1999年,书自作诗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奖、展览“优秀奖”。2005年,书法获“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奖赛铜奖,2006年,书法获“第三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二等奖。2008年,书自作诗获“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功勋书画家精品大展”金奖,并被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收藏。

于庆成 蓟县尤古庄镇崔庄子人,1944年12月出生。1977年,调入蓟县文化馆美术组,1984年,入天津美术学院进修,1986年毕业。现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塑雕学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8年,被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2000年,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获得6项外观设计专利和1项作品表面肌里的发明专利,并获日内瓦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本人获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曾担任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起,担任“庆成泥塑馆”馆长。于庆成几十年从事泥塑艺术创作研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道路,创作作品千余件,曾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先后创作了《一条大河》、《农村芭蕾舞系列》、《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长江黄河》等作品。1999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中获金奖,2000年,上海艺博会获银奖,2001年,中国民间博览会获山花金奖,2002年,北京艺博会获特等奖,1998年和2002年,分别出版了两个作品集。2005年,作品《我最牛》被选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欧洲四国的对外赠送礼品,2006年,在哈尔滨太阳岛建于庆成雕塑园,2008年,在韩国南怡岛建立于庆成艺术馆。其作品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革命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青岛博物馆、天津日报社、广州省博物馆、美国及加拿大驻华使馆、美国天马博物馆展出。参加了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杭州以及法国巴黎、南锡,瑞典和科威特的艺术博览会。两次去韩国进行文化交流,全国和海外的各大媒体多有报道。于庆成的抟土泥塑,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其题词:“瑰宝”;国务委员李铁映题词:“神绝”;中国文联负责人高占祥题词:“泥中有诗”。著名评论家禾之,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司徒兆光,楚辞专家、北京画院名誉院长文怀沙,世界拳王阿里等都曾给予其作品极高的评价。

李汉云 蓟县桑梓镇辛撞人,1951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现为天津市评剧院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李汉云扎根农村,长年笔耕不辍。1981年,发表剧作《闺女大了》,在天津市现代戏汇演中获天津市文化局颁发的创作奖,并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金。1982年,获天津市文化局颁发的优秀作品奖。此后每年均有佳作问世。他的创作深入生活功底扎实,语言风格富于个性,结构故事和塑造人物常迸发出出人意料的灵感火花,尤其擅长农村题材和民俗、民间传说题材的作品创作。作品《抬头见喜》、《花为媒新传》、《燕谷齐花》、《村南柳》、《九九艳阳天》等剧目深受广大评剧工作者和各地观众的好评,近年来,其创作的《曹雪芹》、《刘姥姥》、《巾帼长城》,在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均获得优秀编剧奖,被戏剧界同行誉为“获奖专业户”。

陈福春 又名富春,别署达斋、秋水书屋主人。蓟县邦均镇西兵马人,1955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国画名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书协天津分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印社副社长,天津工笔画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陈福春的绘画题材概以山水、花鸟为主,其作品骨力劲健,笔韵墨章,形意两全。花鸟画中不乏山水的构置与笔力,勾、皴、擦、点、染,以及工笔画的勾填、勾染、石色、水色、薄晕、积染都可随意调用。从入学美术学院攻读绘画时,同时开始正式攻书法,奋发十数年,不掇案牍。不仅山水、花鸟俱擅,工笔、写意兼精,而且旁及书法、篆刻,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主要作品:1990年,中国画《万木清霜》参加文化部赴澳大利亚中国画展,作品被文化部收藏,1991年,《秋蕴》在山东荷泽美术馆参加第六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1年,《乡忆》参加首届当代山水画邀请展、《霜降》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全国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节——中国画大展、《冰河初暖》参加91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2年,《虎刺梅》参加在广西桂林举办的第七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4年2月,《秋蕴》在台北台湾艺术教育馆参加海峡两岸名家工笔画大展、11月,北京中国美术馆“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2000年,与杨德树在日本福岛文化中心举行“杨德树、陈福春中国书画招待展”。2001年参加在日本琦玉当代艺术馆举行的“中日水墨小品车交流展”以及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北京)、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展(中国书画报社)、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广东)、写意花鸟画个人展(广东)、中日书画艺术交流展(日本外务省——北京大学展厅)、第八回?フランス现代美术世界展(日本东京)、当代天津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天津)及日中合同书画篆刻展(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馆)、日本第十八回篆刻展等诸多展览活动。主要著述:《篆刻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拓摹工笔画范本》三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教学范画丛书?工笔花鸟》、《教学范画丛书?写意花鸟》、《教学范画丛书?山水》主编及总论(河北美术出版社)、《写意花鸟》教程(中国致公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