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蓟县文化志(终)
14557900000035

第35章 文学艺术(18)

三、剪纸

蓟县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至宋、辽、金时期逐渐在民间流行,种类包括窗花、挂钱、墙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皮影人等,内容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文字图案、家禽家畜、粮食瓜果,主要用于妇女头饰、婚丧嫁娶和重要节庆日的点缀装饰等,寄以表示吉祥如意、期盼风调雨顺、合家平安等愿望。清末,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艺术的民间艺人。民国年间,上仓、下仓一带从事剪纸艺人较多。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剪纸艺术进一步发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由原来的刻、扎等多种艺术手法逐渐形成了刀、剪两大流派。

刀派擅长刻制影人,代表人物是被誉为“蓟县皮影张”的山下屯村张均、张奎,皆是祖辈传承的剪纸艺人,尤其擅长皮影人物,作品有100余种,大多为《三国演义》、《白蛇传》、《西游记》中的人物,其刀工干净利落,人物造型优美生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解放前,作品就曾远销英、美、法等国。解放后,出口到日本、美国、法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

剪派传承的人很多,几乎每个村都有剪纸的能工巧手。西龙虎峪燕各庄村103岁高龄的刘国珍老人,剪纸造型独特,具有强烈的生命活力和粗犷质朴的风格特征,充满了农家的生活气息。2006年春节,天津电视台《四季风》节目组曾专门对老人进行了采访。

至20世纪70年代末,蓟县的剪纸呈民间自发的活动状态,虽然出现了不少剪纸艺人,但还只局限在民间活动,剪纸技艺也没有突破性发展。

1979年,县文化馆副馆长梁国栋和馆内美术干部收集民间剪纸作品2000余件,其中有15幅参加了同年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展览。此后,蓟县的剪纸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梁国栋为代表的一批剪纸作品《祖国颂》、《大白菜》、《花寿字》、《团孔雀》、《十二生肖剪纸藏书票》等均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为珍品。1995年,梁国栋本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980年,县文化馆举办“蓟县民间剪纸展览”,参加展出的作者21人,作品127幅。同年,东塔乡文化站也举办了本乡的民间剪纸展览,作者12人,展出作品30幅。

1985年,蓟县文化馆举办有广东佛山市、江苏扬州市、河北丰宁县、陕西安塞县、黑龙江海伦县、湖南望城县、河北蔚县、山东高密县、福建漳浦县、天津蓟县10市县参加的剪纸联展,参展作品407件共710幅,其中蓟县作品40件67幅。作者有东塔乡(现为上仓镇)田桂兰、上仓镇刘桂兰、邦均镇西南道刘荣珍、杨津庄镇小漫河胡桂荣、邦均镇张玉珍、翠屏山乡(现为别山镇)山下屯张均等24人。

1988年,刘荣珍的16幅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其作品还远销奥地利、日本、法国等地。她与王桂珍曾应天津外贸局的邀请,进津为外国友人现场表演。其作品多次参加市、县级的民间艺术展览,并荣获全国剪纸大赛的优秀作品奖。

1989年,县文化馆举办了4次摄影、剪纸展览,共展出作品600幅,有49幅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参加“天津市民俗文化博览周”活动,蓟县剪纸被誉为“津门山花”并由天津电视台摄制成系列片播出。

蓟县剪纸融入了多家艺术精髓,不仅吸取了杨柳青年画的色彩,吸取了天津泥人张、风筝魏及河北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借鉴了驴皮影雕刻中的艺术符号。蓟县剪纸,正沿着自身的艺术之路,走向未来。

四、泥塑

蓟县的泥塑艺术源远流长。从别山和邦均汉墓中出土的鸡、猪、灶、井、灯等陶器,已有了线条清晰的装饰性花纹和各种古朴的图案,这应是目前“蓟县泥塑”最早的雏形

魏晋时期的古刹盘山少林寺、唐代修建的千像寺、感化寺等寺庙,有许多姿态各异、造型逼真的泥塑佛像。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修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内矗立的高达16米的十一面观音立像,为国内现在最古老最高大的彩绘泥塑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蓟县泥塑有了新的发展。1977年,县文化馆开始由美术组负责组织泥塑创作。1978年,在官庄公社联合村大队开办以泥塑为主的业余美术学习班。1979年,创作完成了由300多件泥塑人物组成的联合村村史展览。同年,市群众艺术馆在联合村召开全市文化馆泥塑创作现场会。1981年,县文化馆成立工艺美术服务部和泥塑组,批量生产泥塑商品,蓟县泥塑开始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蓟县泥塑作品,经千年历史文化沉淀,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粗犷、豪放、率真、朴实的艺术品质和注重农家生活气息的艺术特色,这其中尤以文化馆美术干部于庆成及其创作群体为代表。

1980年,李淑霞的《闲》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市第三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82年,朱亚茹的《添新缸》获天津群众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1980至1982年,孙树军创作的《爱》、《喜》、《都要下蛋》等在市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均获优秀作品奖。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题为《盘山农民的爱好》的纪录片。同年,于庆成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1984年,泥塑组创作的6件作品参加天津美术家协会、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蓟县“抟土泥塑”,受到各方重视,进京展览获好评并已走出国门。

以于庆成为代表的蓟县泥塑,现已创作了《一条大河》、《农村芭蕾舞系列》、《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长江黄河》、《王老五》、《两朵花》、《奶奶弹拨乐》等不同题材的作品上千件。于庆成本人也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作品荣获六项外观设计专利和一项作品表面机理的发明专利并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他本人荣获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

此外,马伸桥镇石家庄村的刘少生等泥塑群体,多年来注重写实,主要反映“土老冒的衣食住行,泥腿子的人生道理”,作品坚持取材于农村,表现庄稼院的事情,深受群众的喜爱,天津电视台及多家媒体曾进行宣传报道。

五、其他

石刻:蓟县境内的石刻可追溯到汉代。邦均石人庄村的石人像,是先民们用于祭祀或守陵之物,以体现主人身份、地位,同时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此外,翠屏山下有石翁仲,府君山下白马河中也有残损的石人造像。

盘山不仅是旅游休闲之地,同时也是石刻、书法、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的天然展地。其中以千像寺周围的巨石和山崖壁上千余尊线刻佛教造像为代表。千像寺石刻造像技法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其艺术风格在国内首屈一指,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邮:1980年前大多为个人集邮,1981年后,县文化馆先后组织了“蓟县专题集邮展览”、“三热爱集邮展”、“迎春邮展”、“巡回邮展”。1982年成立县集邮协会,会员达75人。较为突出的是梁国栋,他的论文《把农民引到集邮中来》在《天津集邮》等地方报刊发表。至2012年在集邮活动中仍有不少人致力于收藏,发挥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感、联络感情的作用。

第六节摄影

蓟县的摄影活动始于1933年,为顾客拍摄照片,属营业性摄影,照相馆设在“一分利”文具店内(后改为荣丰照相馆)。1935年,建天光照相馆,1949年,建益明照相馆。不久,建新中国照相馆。1954年4月28日,建立蓟县消费社照相服务部(国营)。1956年,上述照相馆合并为公私合营钟表照相服务部。“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工农兵照相服务部,后又更名为燕山照相馆。到1985年,县城有两个照相馆、两个照相亭,上仓、下仓、邦均、马伸桥、别山以及盘山、长城等旅游场所均有照相馆和照相亭。至今,全县有营业性照相馆约50家,从业人员300多人。

新闻、艺术摄影,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专业摄影机构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1963年,县委宣传部购置照相机一架,开始新闻摄影,向《河北日报》、《天津农民报》供稿。1975年,县文化馆购置照相机、放大机、闪光灯等摄影设备。1976年,县文化馆美术组改为美术摄影组,配备专职摄影干部,开始艺术摄影创作。1980至1985年,各乡镇文化站先后增设美术摄影室,县文化馆举办多次业余摄影学习班,培训摄影骨干167人,举办摄影作品展览12次,展出作品961件,参加市级摄影作品展览131件。这一时期,李纯琳的15幅作品先后参加华北五省市和天津市举办的摄影作品展览。梁国栋的作品参加华北五省市摄影展览,获天津市“金光大道”摄影展优秀作品奖,编辑出版《兵团战士摄影作品选》一册。1981年,《大众摄影》第八期发表刘光辉《黑白剪影照片的韵味》一文并5幅艺术摄影作品。《歧路险峰》(刘光辉)入选京津沪职工艺术摄影展,《塔基》(金庆宏)获天津市职工摄影展览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