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
14554900000021

第21章 低碳家居离不开低碳生活(2)

选择简单的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有蒸、煲、炒、煎、凉拌等,其中煲汤、煮粥等都要花费几个小时,相当费电。而凉拌食品不仅爽脆可口,准备时间短,操作简单,而且几乎不消耗烹饪能源。因此,在每次用餐时,如果已经有了其他方式烹饪的菜,不妨多准备几个凉菜,既可以品尝不同的味道,又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烧烤的碳排放量比其他烹饪方式高出许多,因此应尽量减少烧烤次数。实在不能避免,则应尽量拼桌和结伴烧烤,以减少人均消耗。

选择低碳烹任用具

1.优先选用微波炉。微波炉的能源利用率普遍高于一般电饭煲,使用900瓦的电饭煲烹饪食品20分钟,要排放0.3千克二氧化碳,而使用700瓦的微波炉仅需7分钟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0.1千克。

2.选用节能电饭煲。如果偏好使用电饭煲煮饭,则可选择节能电饭煲。对同等重量的食品进行加热,节能电饭煲比普通电饭煲省电约20%,每台每年省电约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9千克。

“吃不了兜着走”

外出就餐时,应根据人员情况点菜,做到适可而止。用餐结束后,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避免食物浪费。例如,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减排二氧化碳0.5千克;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

四、把低碳理念融入住宅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逐渐从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对居住面积、住宅室内环境、舒适度等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碳排放,另外室内取暖制冷、使用家用电器等也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树立良好的居住理念,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面积适宜的住宅

住宅面积越大,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使用量越大,取暖制冷的能耗也越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长。因此,选择面积适宜的住宅,具有明显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同时,超高层住宅单位面积消耗建材的碳排放大约为高层住宅的11.2%,因此,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非超高层住宅也有助于减少建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

选择节能砖建造住宅

如果地面用砖为实心砌体,则100平方米住宅地面用砖对应排放的二氧化碳约5460千克。而选择空心节能砖,不仅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使用节能砖建造1座农村住宅,可减排二氧化碳14.8吨。

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

木材是住宅装修中使用量较大的建材,这不但使得大量木材原有的固碳功能丧失,还在其生产、运输过程中额外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综合起来,少使用0.1立方米木材,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减少装修铝材使用量

铝的生产企业是耗能大户,也是排碳大户。每使用1千克装修用铝材,对应排放二氧化碳约24.7千克。如果包门材料使用铝材,装修1平方米住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高达1600千克,但如果改用其他材料,排放量可最低降至420千克。

合理使用空调

通过改变衣着适应冬季和夏季的温度环境,来适当减少使用空调的时间。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家庭能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无人在家的情况下,将空调、电暖气等高耗能电器关闭,或者在出门前提前几分钟关闭空调,都可以起到碳减排的作用。

目前,国家提倡夏季室温不低于26℃。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调高1℃,全国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7万吨。

选用节能空调,保守估计每个家庭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千克。

合理采暖

无论是采用空调取暖、集中供热取暖,还是电暖器取暖,都因为能源消耗较大而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提倡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以及采取分室供暖等措施的同时,采用新能源取暖也是新型的低碳取暖方式。如果我国农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使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全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约310万吨。

另外,进行家庭装修时,在门腔、吊顶和地板内适量填充玻璃棉或矿棉等防火保温材料,可以提高住宅的保温性能,减少取暖所需的能耗和造成的碳排放。

家庭节约用电

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法多种多样,在细节处经常会有新的发现。采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随手关灯、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等方法已不稀奇,关键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种节约用电的习惯。如果我国每个家庭都能做到随手关灯,那么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88万吨。

五、改善室内环境的首选

人要生活生存,每天都离不开空气和水,新鲜的空气是健康的根本保证。在这方面人们早就有精辟见解。如《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的记载:“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在这段话里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多短寿。可见,居住地方的水土、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非常重要的。

室内空气污染,有化学废气,有烟雾,有生物呼吸排泄,有电磁辐射等。专家指出,居室内的空气污染要比大气污染更为复杂,更为严重,其中包括:源于有害的建筑材料;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石棉;厨房燃烧器、取暖器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有机物;家用清洁剂、杀虫剂、化妆品等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散发出的臭氧、有机物、颗粒物;人的自身活动造成的、烟草中的有害物、二氧化碳、体内排泄物、细菌和病毒等。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高于室外,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是室外空气的2~5倍,个别情况可高达100倍。北京大学曾对办公楼、职工宿舍等校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进行了大规模检测,发现装修过的房间空气中甲醛的平均浓度高出未装修房间的近20倍。室内空气污染,对人造成的损害,一般有以下10种表现:一是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二是家里人经常患感冒;三是虽然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是却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四是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五是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病症,且是群发性;六是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明显变化或好转;七是新婚夫妇长期不孕,查不出结果;八是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出现胎儿畸形;九是迁入新家或房屋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十是新装修的居室或家具有刺眼、刺鼻性异味。

有数据表明,人一生中有70%~90%的时间在各种不同的室内环境中度过,其中有68%的疾病是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十分严重,如22%的慢性肺部疾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发生率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还特别提醒,要注意居室装修使用材料含有害气体会对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带来严重影响。家庭室内空气最大的污染源可以说来自于厨房,厨房中排放的油烟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具有强烈致癌性的苯并芘等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常用食油加热到270℃左右产生的油雾凝集物,可导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这也是家庭主妇容易衰老和多病的原因之一。美国科学家最近指出,致使中国妇女患肺癌比例高的原因是厨房中的环境污染。可怕的不是室内空气污染严重,而是现代上班族没有开窗换气的习惯,往往早上起床,匆匆忙忙地出门,常常忽略开窗通风,一天关门闭室。室内每天开窗通气是改善室内环境的首要之举,是建造少生病健康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营造“健康住宅”的重要条件。首先每天至少要开2~3次窗户,调换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其次要堵住污染源头,装修时要用环保材料,装修后要经过较长时间通风排毒后才能入住;再次是室内不要养有毒气的花草等。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健康,应着力净化室内空气。夏天室内温度高有害物质挥发快,更需要开窗通风,最好每天开窗3次。①清晨室外空气清新凉爽,此时不用开空调,可将所有窗户全部敞开,尽量使户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9~10时,户外气温逐渐升高,这时可将有阳光照射的朝南的窗户关闭,拉上窗帘避免热辐射,而朝北窗户可以开启至中午12时再关闭。②中午12时~下午5时多是最炎热的时候,应适当开启空调,开启前先通风10分钟;在开启1~3小时后,关闭空调,开窗通风。必要时可用电风扇或换气扇朝外送风,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让废气、有害气体排出室外,至少通风20~30分钟,再关闭门窗,重新启动空调。③晚上10时左右,在入睡前应关闭空调,打开所有窗户以便室内外空气对流。如果闷热,也可以用风扇降温,但不要直接吹人体某一固定部位,同时设定定时关闭电扇。千万不可持续8~9小时开空调而不通风,免得贪一时凉快而患上一身的空调病。

冬天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基础上,也要坚持开窗。净化空气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坚持,还要从控制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方面来科学防范。家居装饰、日用品要尽量使用环保产品,也可以使用功能强劲的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厨房要开窗通风,因为厨房抽油烟机虽然能抽走油烟,但并不能抽走燃气燃烧时产生的废气。这种看不见的废气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主妇在家中做饭时,最好给窗户留个缝。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居家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尤其是灶具排放出的废气。研究表明,无论是燃煤灶、石油液化气灶或是电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尘粒等空气污染物。室内环境专家曾对厨房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过检测,发现大部分家庭厨房中的一氧化碳超标,最严重的甚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19.5倍。医学专家认为,在厨房中,过量吸入一氧化碳会对人的心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氮氧化物也会导致肺部病变,出现哮喘、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甚至导致肺纤维化。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一些家庭往往在炒菜时开启抽油烟机,事实上,整个做饭过程,包括蒸、煮、炖,都会有废气排出,而且比炒菜油烟的排放时间更持久,加之炉灶距离抽油烟机的抽风口比较远,废气很容易滞留在室内。因此,专家建议,从打开炉灶那一刻起,最好就把抽油烟机和窗户都打开,随时保持通风,以保证自己和家人不受废气侵害。

六、室内要经常消毒

家庭成员每天与社会接触,容易把室外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及其他细菌、病毒带入家庭,且室内细菌病毒繁殖很快,所以室内经常消毒是防止细菌、病毒污染,远离疾病的重要举措。消毒和清洗重点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1.卫生间。在家庭中,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是厨房与卫生间。马桶是最脏的地方,因为马桶比较潮湿,容易滋生真菌,如不及时清洁,一般1~2天就会有异味散发出来。这些真菌与来自于粪便的大肠杆菌等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大的细菌发源地。许多人家不习惯盖马桶盖,这时马桶中的病菌就会散发在空气中,落到其他洁具和家具用品上,进入人体。有人曾对上海市2000余住户进行调查,显示有传染隐患。其中,除了装修污染之外,卫生间马桶冲水时飞溅的水花和气雾成为病菌传播的新源头。它主要通过3个渠道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首先,坐便器在冲水时污染最严重。冲水时,排泄物中的病菌会随着水花和气雾弥散到卫生间的空气中,使细菌扩散,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其次是冲水按钮造成的污染。家用坐便器通常采用手按冲水钮,便后冲水时,容易将大肠杆菌附着到上面,如果不经常清洁按钮,或没有便后洗手的习惯,容易造成消化系统感染,引起肠炎、痢疾等肠道疾病。再次是坐便器的坐垫对皮肤造成的污染。如果不注意定期清洁坐垫,让皮肤直接和不洁的坐便器接触,容易造成家人之间的交叉传染,感染毛囊炎、体癣、股癣等皮肤病。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对坐便器进行清洁和消毒,每隔一两天用洁厕灵刷洗1次,用消毒液擦拭坐便器外表面和出水控制阀门。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马桶外侧底座,也应定期用清洁剂刷洗。二是坐便器的坐垫要定期清洗、更换,多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三是如厕后,最好先盖上马桶盖,然后再冲水。这样可以避免水雾飞溅而污染室内空气环境。还要保证卫生间内通风良好,上厕所时开启排风装置,加强换气。

2.抹布。有从日本回来的朋友说,日本家庭中的抹布经常更换,保持得比我们家里擦脸用的毛巾还干净。这不是夸张,而是千真万确的。确实,擦走灰尘、污垢的抹布,那可真是最脏的小物件。所以,家中用的抹布还是不要太节省,因为不讲卫生得了病,开销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