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14551200000038

第38章 坚持立德树人,普及优质教育(4)

其实,教法和学法本来是没有法儿,后来,总有一些所谓的教授平时没有那么多事,又想出出名,怎么办?于是便开始扯淡,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教学的不会教学了,学习的不会学习了,推而广之,农民也不会种地了,鸡也不知道该往哪儿下蛋了。《彖传》里有一句,“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蒙昧之时可以培养正道,这是造就圣人的功业啊。《易经》蒙卦,通达。所以《彖传》说:“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这表示心意相互呼应。”我们的教育呼喊了多少年改革,想了多少办法,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不就是希望达到“心意相互呼应”的效果吗?为什么总达不到这个效果呢?是因为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没有准备好,应归罪于大人的“功利”思想。你看,孩子们在童蒙状态,他们自知有所不明,所以要来求我们,这时我们大人告诉他们不就得了,然而,我们答非所问,却要告诉孩子长大了要有出息,难了,孩子立刻被搞得一头雾水,从此背上了“出息”的负担;有的一生也没有弄出个出息来。我多次提到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应该教给学生的都教给他们,不该教的留给他们去悟。就像童蒙,他们问你什么你就认认真真地告诉他们什么,你一定不要告诉他们你想要的“出息”,你应当慢慢地等待他们,等他们把应该知道的都弄明白了,到时候你要的那个小小的出息自然会有的,或许还会给你带来大大的惊喜呢!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覆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啊!

35.青春校园是什么校园?

36.参与,你怎么理解?是教师强制下的参与还是学生主动的参与?

37.个性,你怎么理解?是胡作非为还是发展爱好?

38.灌输,你怎么理解?是张开漏斗灌下去,或者中间堵塞了再用棍子疏通,还是用心灵不断地浇灌,用行动润物细无声?

39.主人,你怎么理解?是你是主人还是他是主人,主人有什么样的权利?你在家里当过主人吗?有朋友来访时,你会让他坐下,再递上一杯茶;你到别人家去过吗?别人家的主人对你的来访是热情还是冷淡,你会怎样评价他们呢?

40.展示,你怎么理解?如果展示作为课程内容你又是怎样理解的,你希望展示的方式、内容、效果是怎样的?你是怎样评价的?假如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合理、不客观,你又会怎样想?如果是你评价别人你怎样把握评价这个尺度,你觉得这把尺子可靠吗?

41.状态,你怎么理解?

《孙子兵法·势篇》:“势就像弓拉满后的状态。”赵桂平、刘海晶、信文是也。

42.激发,你怎么理解?

43.发现,你怎么理解?

是一双发现的眼睛,还是一颗发现的心,还是一双发现的脚(行动)。发现是生长和建构,是自己所喜欢接受的东西他发现了,经过思考、分析、判断、创造、应用变成自己的,最大的好处在于触类旁通,扩大了知识。

44.学习,你怎么看?

学习是平的。直接灌进去的东西,汤是汤、水是水,会引起消化不良的,难以转化成营养的,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爱迪乐学习中心主任徐启天博士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在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课室里,学生建构起的思维系统容易支离破碎,因为老师无法知道每个学生现有认知体系的架构,一旦题目稍有变动,对学生来说就成了全新的课题。”发现学习则如学生自己吃进去的食物,不是硬塞进去的、灌进去的。有一个不是真理的真理,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学习将成为无处不在的现实。我有一个颠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想法,今后,不再依靠强制性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课程改革,而是信息技术必将以其强大的超越时空优势占尽天时地利。学校将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专职教育机构,教师的职业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成为历史的绝句而被画上句号。教师的职业也将如同过去司机的职业一样,不再是一种职业,或许将成为想学驾驶者的教练,把驾驶的任务交给学员,自己则坐在旁边指导、点评,或者干脆站在练车场地的角落里观看学员的驾驶情况。教师将会成为引领者、服务者、协助者。我越来越感觉到今天的学校如果用一个商业的理念来做比较的话,可以视作某一个品牌汽车的工厂,当然有关的你们可以对号入座的套用,我把学生视为自己品牌的产品,名称如“某学校的学生”。把培养的过程视为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组装、检验,再到销售即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的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略掉任何一个环节,可以说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环节,如《孙子兵法》说的:“就像圆环一样无始无终,谁能够穷尽它呢?”福特说:“如果一成不变也算成功,那只需闲散度日;但如果成长发展才是成功,就要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一个清晨,每一天。我见过辉煌一时的企业,最后却空有其名,只因管理者认为按老方法经营下去便行了。这些管理方法当年也许最为优秀,但其优秀正在与时俱进,而不是墨守成规。我认为,生活并非一个定点,它永远在变动的旅程。即便是认定自己已经‘安定下来’的人,其实也没有定下来,他很有可能在倒退。万物瞬息万变,这是自然规律。生活亦如此。住的地方或许并没有变动,可住的人却永在变动之中。”

徐天启博士提出:“个别化学习,学生们将以各自不同的进程发展,使学习速度与其整体的学习能力相符,不仅避免了实践上的浪费及不必要的挫折感,而且能创造最快速、最扎实的学习成果。”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最佳的学习不一定会发生在课堂里,虽然课堂是规定的学习场所,但死板的课堂教学环境,有限的学习资源,既循规蹈矩又让人不舒服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灵活性、便利性、自主性、自由性以及舒适感。既然学校教育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今后的学习可以半天在学校里,半天在家里的互联网上或在公共图书馆。你可能会提出异议,谁来监管这些孩子,你能提出这等想法说明你有一定的看守孩子的意识,我觉得看守孩子已经不是问题了,下一个阶段家庭的闲杂人员,你想想,现在家庭里几个大人看管一个孩子,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些五十多岁退休的人都可以称为闲杂人员,这部分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不必为此而操心了。

我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佳、行为习惯不好、肢体语言不丰富、动作做不到位以及他们的美感意识、乐感意识、动感意识、观感意识都与学校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劳动课、实验课的关系特别密切,然而我们的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到家庭,再到社会,轻描淡写,可有可无。你反过来再看,你又有发现,当老师和学生一旦拥有了你认为额外的东西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课堂变得生动了、有情调了,学生也变得可爱了、认真了、自信了,他们之间交流多了、沟通多了、帮助多了;与老师配合默契了、领会快了、效率高了。你再反过来,你又发现,我们的老师变了,为了班上的几个捣蛋生、差生而长期压抑在心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紧锁着的眉头也松开了、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就拿自然界的花园来举例吧,现实生活中的花园里,鲜花争艳,这里的“争”你不可理解成竞争的“争”,其实它是一种比较而言,好像相互之间的感染一样,也是一种激发、带动、引领。其实人和植物的花园有许多相仿,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精神花园,那里的花朵是否竞相争艳,我一眼就能看到,这还用问吗?

今后的教师职业将变得轻松、自由以及漫无目的。教师的教育能力将严重分化,一种是公共的共享教授,也就是全球网络教师;另一种是协助的服务性教师,也就是教育保姆;还有一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教育机构。他们的待遇将被无限度拉开。面临危机最为严重的是学校,因为学校的资源捉襟见肘,且千校一面,学生对此毫无兴趣,相反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将以其灵活、高效、前沿的巨大优势迅速挤占学校这一保守的老古董店。因为在这样的机构里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名师团队(名副其实,选拔灵活),确实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效率极高(新东方就是一例,眼下收费高,但随着这样的机构逐渐增加费用自然降低了);社会上的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史料馆、科技馆、运动场所日趋健全,小区、大街上处处可见,无需任何费用,学生只需带上平板电脑就可以与教师联系,十分方便,十分快捷。然而,我们的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恰恰如此。写完这部分以后,我读《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1日)标题是“‘微学位’袭来,大学如何应对?”这是美国“课程时代在线项目创办人吴恩达教授的成果,我们称这是‘技术海啸’”。什么是微学位?就是大规模在线公共课程,完成课程的学生只要缴纳极少费用,就可获得认证,由于不是真正的文凭,有人称之为“微学位”。《纲要》有一句话讲得好:“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如果你再问我“革命性影响”有多大,我觉得《童趣》有一句话恰到好处,“拔山倒树而来”。两只麻雀相斗,是不可能出现其中一只将另一只斗死,但老鹰飞到,这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学校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快教学改革,加快信息化的应用,迅速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发展力。

45.真实,你怎么看?

教育真实不真实,教育是不是在搞统一迫害?萧伯纳说学校是一个令人生厌的臭监狱,而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只要不学习让我干什么都行!”而一些整整齐齐坐在学校里的学生是不是都乐意学习那些课程呢?他们美术好的想画画,音乐好的想唱歌,武术好的想打拳。2012年11月24日中国首位职业拳王诞生,云南籍熊朝忠战胜墨西哥马丁内斯。

46.依赖,你怎么看?

你一定不要让学生依赖你,更不要让他们依赖学校,这不是好事。如果他们仍然依赖我们,说明我们仍然存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教条。你一定告诉他们《把信送给加西亚》就不用管了;学生就会想加西亚是谁?加西亚在哪里?图书馆、互联网有那么多资料可查,他们很快就知道了;如果你还要翻来覆去的,你就成了孩子们探究知识的瓶颈。如果没有老师这个瓶颈,那么孩子们可能了解了美西战争,了解了美国的历史。为什么今天的家庭和孩子过分依赖学校呢?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资源的过分相信,特别是一些所谓名校就好像是一台升学机器,学生是原材料。当然,我称他们是升学机器绝不是褒称,他们绝不是新型机器而是老掉牙的机器,他们并不能加工普通材料。如果说用3D打印呢?你看,他们收购的材料都是本一再加工成重点,如果是本三你让他加工成重点,恐怕他们的破机器经不住连续高温,早就报废了。我敢说那些孩子即使蹲在家里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也照样可以弄出个重点来。我经常说,尖子生不是培养出来的,弱智者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这两种人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所以这几年的名校只一味宣传升了多少,从不说又害了多少;宣传升了多少,可以廉价购进最好的原料,一旦原料丰富了,他们马上增加升学机器,扩大规模改生产线了,在制造生命前途的生产线上,又废弃了多少生命前途呢?

47.细节,你怎么看?

学校无小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笑脸,一个暗示都可能给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因此离家出走,有的因此备受鼓舞。

48.勤勉,你怎么看?

你的勤勉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也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49.自学,你怎么看?

自学就是摆脱老师,就像学走路的孩子摆脱妈妈的手一样,即使不小心摔倒也是幸福的。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挣扎在妈妈怀里的孩子多么希望妈妈放开手,我们哪里知道我们为他们好心设置好的幸福却并不能令他们如意,我们诚心诚意地待他却招致反抗。我们发现教育也像经济那样把属于谁的交给谁!有一个电视剧《我的青春我做主》,如果我的青春我奶奶做主,那你一定没有青春了,电视剧可以改名为《我的老年我也做不了主》。

我就是一位自学者,我认为,自学不仅仅是能力,更是一种愿望,一种追求,一种满足。

50.节约,你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