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14551200000022

第22章 阅读丰富人生(6)

朱琪同学在市教育局举办的“历史的选择”读书系列活动演讲比赛中获得高中组一等奖。

路澜同学在2011年CCTV模特电视大赛网络赛区总决赛中,获得了十强的佳绩。

高祺同学表演的京剧《天女散花》获第六届青少年艺术节“德艺双馨杯”金奖。

资料6:

2011年12月,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中国当代特色学校”,经过近三个月的征选报名、网络征求意见、专家评议、网上公示等四个阶段。邢台市十中在网络征求意见环节最终得票8786票,位居榜首,荣获 “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称号。

资料7:

2012年,邢台十中荣获先锋装备点亮现代校园“全国十大应用典范校”。

……

至此,我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我要见识一下他是怎样推行的教学改革,我要见识一下他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如何落实的——

绿色课堂

我有一个稳如泰山的信念: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就决不放弃!

——祝卫国

我问他:“如何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或者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

他说:“我就在教学楼转,就看孩子们的脸。孩子们听不懂了,我就对这个教师有意见了。”一语中的。

说来,这转教学楼和看学生表现,是祝卫国最早要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

2010年12月,祝卫国校长走马上任了。他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睡大觉,老师说:“孩子太笨了,学习不行。”祝卫国说:“我不信。”

孩子们上课睡觉,这个问题几乎是困扰很多老师和学校的问题。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祝卫国说:“我不信什么名师,先把孩子上课睡觉的问题解决了,再谈什么名师。”他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012年初,一次山东杜朗口中学考察,归来后,他说:“铁了心,教改。”斩钉截铁。

怎么改?

措施1:

祝卫国这样解释“绿色课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学习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措施2:

角色互换,改“灌输式”教学为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主角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老师讲解时间不超过一刻钟,剩下半个小时留给学生讲解和展示。

措施3:

十中教师有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措施4:

炼老师。教师重点转变为深入研究考纲、考点、考题和学生的情况,用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以智慧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

措施4:

炼学生。学校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团体。象棋、书法、音乐、十字绣等大学选修课进校园。篮球队、田径队、音乐班、美术班、校园广播站、校园小记者、墨风文学社等多个活动团体,挥洒着孩子们的乐趣、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措施5:

赏识教育。学校大力倡导教师开展赏识教育,要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的原则来对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以激励、表扬为手段,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教师还要协同学生及家长促进认同,增强后进生信心,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

于是,经常在十中,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画面1:

“周一国旗下形象展示”:升旗后的半小时,有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

画面2:

教室,课桌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自由组合的分组。三面墙壁都有黑板,学生触手可及。学生在兴奋地讨论着,教师随意站着或走动。

画面3:

课堂展示:学生有表演的,有朗诵的,能歌善舞的……最大限度发掘孩子们的表现欲。

……

为加大这个绿色课堂的效果,祝卫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他在上任伊始,他就拿出积攒数年的5700元稿费,为教师购书报销书款,并先后向学校捐赠23600元的图书,鼓励老师们读书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2.学校投资在每个班里建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实现资源共享。

3.开设了阅读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向学生开放。

4.学校将5月定为“国学经典诵读月”,在全体师生中组织开展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打造书香校园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5.橱窗展示和学校广播经典美文。

6.开展经典古诗文书法大赛与课本剧表演活动。

……

“绿色课堂”最大的益处就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才能。对此,祝卫国深有感触,“我觉得教育本质是学生积极、进取、向上的那种心灵、那种意志、那种愿望被烘托、被激发、被感染了多少,当一个人时刻要求自己进取、向上、不甘人后,这不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问题,而是对他终身有关键作用。”

他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点燃孩子们求知的欲望,让孩子们建立起自信的同时,教给孩子们一生最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学会未来的生存。

他在《动手建构“绿色课堂”》里这样写道:“一提到绿色课堂,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青山绿水的课堂,回归生态的课堂,其实课堂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是的,孩子们就是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在绿色的课堂里,努力汲取营养,努力地向上、成长……

生态人生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要让每一朵花都芬芳绽放,要让每一个有潜力的孩子都成才。”

——祝卫国

如果把孩子们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学校就是土质肥沃的苗圃。祝卫国这个育苗人经过自己一番努力,带来十中全体师生,让邢台十中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他曾在《弘扬邢台教育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一文中这样说:“担任十中校长以后,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满怀激情,当好一名校长。”

他是怎样做的呢?我们看一个时间表:

早6∶00到校。

晚8∶00—9∶00离校。

请注意,这个时间表是不分周末、节假日的,甚至大年初一也没有间断过。每天工作13个小时,吃住在学校。几乎,不,完全是以校为家。而他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加班费。

每位老师生日当天,总能收到学校送的生日蛋糕与贺卡。哪位老师生病住院了,祝校长总是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到任第一天,正值严冬,看到学生食堂里的暖气不够温暖,马上指示有关处室安装了三台空调,保证学生就餐时的室内温度。为了解决师生吃饭的问题,学校想方设法提高食堂的饮食服务水平,为老师们办理了就餐卡,解决老师们的早读、晚自习的吃饭问题。

人格魅力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感染和带动下,学校呈现出讲奉献、比贡献、争业绩、创一流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