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考作文有一套
14546400000021

第21章 点“石”成金(6)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于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切记一点:与中心有关的细节刻画一定要形象、细致、生动;而无关的,不用进行细节描写。如老人的卑微,老人俯身捡拾垃圾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可以描写他脸上的表情、动作、外貌等;而老人的背景可简单交代,不可过重着墨。细节描写也可以称为有目的的详写。

常见的细节描写可分为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表情细节描写等。

一、故事赏析

公园里有两位老人在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了。

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

“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步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了,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旁边的老人起哄说:“未见笑!自己比为林海峰。”

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

“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子满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盘了。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

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话,使旁边的老人都沉默了,看完那盘棋,再也没有人催赶或说话了。

好的围棋要慢慢下,好的生活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走完人生之路。

温馨点醒:生命之路不必走得太过匆匆,不然我们会错过许多美好的风景。其实,生命漫长也好,短暂也好,它的意义就在于追逐与奋斗的过程。所以,学会聆听生命,感悟生活,为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而开心,为每天见到的阳光而自豪。细细咀嚼,慢慢品尝,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二、导练分析

1.有人给两个画家出了同一道题,叫《安静》,要他们各自画一张表达该主题的画。你觉得他们会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好像一面镜子,湖中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另一位画家则画了一道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枝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酣睡。

问:请你思考一下哪位画家画得更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后者更好。前者的画虽静,却似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生机;而后者通过直泻的瀑布与酣睡的小鸟这一动一静的细节对比,更加突显出内心的静然,并告诉人们,一个人不论处在多么复杂多变或喧闹无比的环境中,都要时刻保持一颗安然静谧的心。

2.你能举出平时所阅读的文章中或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画了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为这灰暗、凄冷的天空为夜色来袭,或是预感到风雨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掩埋得有憔悴色了,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在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白色的鸭也似乎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地徐徐划行,有的却把它们的长颈倒插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保持身体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在贪恋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只鸭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绅士地散着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只已修饰完毕的鸭将它的颈弯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地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去。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

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何其芳《雨前》

温馨点醒:《雨前》是一篇精致的美文,它赋形绘色,运用细节描写,以“灰暗”、“阴沉”、“灰色”等色调,勾勒出一幅北方雨前干冷、灰蒙的图景,给人以寒气逼人、凄清的压抑感,再着“色”显情,并借助思路开阔的比喻、拟人、通感等表现手法,“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

(2)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

——[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3)……终于,当班长喊出“起立”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齐刷刷地站起来。我攥紧出汗的拳头,注视着班主任不苟言笑的脸——好像有清风拂过一般,我竟然看见他的嘴角轻轻上扬!他真的是在微笑吗?一个久违的表情!……

——学生考场作文

温馨点醒:很多人都想写自己的老师严厉中却有着对学生深深的爱,但大多陷入套路化,而这位学生避开了一般性的平铺直叙,巧妙地选择了老师讲课结束那一刹那的表情,写出了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微笑。这就是一个细节描写。

(4)可是,始料未及的一幕让他毕生难忘。打完篮球兴致而回的他,在一个拐角处见到了似曾相识的背影:她俯着身子,右手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在塑料垃圾桶中拨弄着,左手拿着一个黑色胶布袋,还时不时收起细棍,伸手进去捡拾。可能是俯身久了,转身的时候,她忽然“哎哟”一声,赶忙放下手中的袋子,双手护住腰,眉头紧锁。他看清了她的脸——是母亲。那一刻,他的心如同被锋利的刀尖抵住了,微微触碰,便疼痛不已。母亲的身影在泪水模糊的眼眶中越缩越小,他转过身,疯狂地逃至家中。

——陈晓辉《一双虚荣的鞋子》

(5)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崎岖的山路,路边长满高低不一的不知名的树,慵懒地矗立着,任凭那横生的枝丫随风摇摆,漫无目的。低矮的水泥房,木门,生了锈的铁窗,门前堆满干柴。老人坐在藤椅上抽烟,咧着稀疏的牙齿朝我们笑;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木柴,立着身子,好奇地朝我们张望;小孩们三五成群地拥在一起窃窃私语,然后又一哄而笑,各自散开。这是我们刚踏入这个村庄时的场景,仿若一张泛黄的照片,印记着萧瑟而又黯淡的时光。

——陈晓辉《心灵上的橘子》

(6)它的美,很轻,很静。

放眼望去,盈盈一江冬水,依着巍峨起伏的山峦,安静着,窃窃私语着,慕恋着冬风的习习絮语;参差不齐的树木林立在山间,突兀着,醒然着,如绝恋般的男子注视着前方,莫思归程;袅娜的炊烟,慢慢从农家的屋舍里飘出,和着风,飘向湛蓝的苍穹。更远处,是山水一色之天,虚渺旖旎;是斑驳纯美的雪白,是天使的羽毛降落人间,像极了云的颜色,轻盈,透美,又似花白鬓发;是一首光阴的歌,几许苍茫,几分期待,几多冬愁。

它的美,柔情,似水。

是风的呢喃声,不,还有那水的泠音,惊扰了那橙色之梦。近望江面,扁舟、竹筏、木椅,还有那摇橹,一切都像是在等待船夫的出现。一声吆喝,扎起衣襟,荡舟采河中之花,听风赏江边之景,胜却无数。总期许着能惬意地坐在竹筏上,或江中垂钓,或听悠扬的笛声从山峦里传出,乱红飞过秋千去,情意绵绵柔似水。如此,冬日的雪,就那样恬淡地落在心湖上,周遭的一切,都成了不可收拾的倾心。

它的美,如诗,灵动自然。

转过身,回望,蜿蜒的山路,一直延绵至自己的脚下。而脚下是布满青苔的石阶,凌乱交错的格子形,那些羞涩的绿色就在这格子与格子的衔接处悄然探脑,零零星星的,等待着一个繁花锦簇的春天。

跳下石阶,来到摇椅旁边,安静地凝视着,似乎瞬间读懂了时光味道。斑驳的流年是儿时的记忆。文友几人,坐于石凳上,或吟诗,掰手腕嬉戏,或拢起木椅上薄薄的积雪,捏成雪球,掷向远处。每一次的抛物线,划过沉寂的山峦,成为灵动的问候。

——陈晓辉《邂逅荫坑垅》

(7)山洪压垮了石块上方的树木,草木劈裂的声音像尖刀一般裁剪着他的心。光明正被灾难一片片绞碎。摧折的树干混着泥沙,再次将他击倒。他耗尽全身气力,可再也爬不起来了。巨树压断了他的双腿。

——李兴海《最后一句话》

3.细节描写真实演练

问: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你躺在草坪上看周遭的花红柳绿,看蝴蝶飞舞,听风晒太阳。草尖上,有一只小瓢虫;不远处,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还有一条全身长满疙瘩,丑陋不堪的狗。这么一处场景,你将会把细节描写放在谁身上?

答:

提示:(1)狗。因为即使再丑陋的生命也有享受阳光,拥抱温暖的权利。我们切不可自以为是地剥夺别人权利。(2)瓢虫。因为这只瓢虫代表春天来了。你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欣赏这种美的,而是一点一滴从小生命上开始感悟到的。

温馨点醒:福楼拜说过,当你描写“一棵树”或“一堆火”的时候,只有发现了“这棵树”或“这堆火”的特点后,才能下笔。而列夫·托尔斯泰又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

细节描写就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神韵。这种片段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蕴涵哲理。它是能够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神秘武器。

所以,构思的角度不同,所提炼出的主题就不同,你所选择的细节描写对象自然也不同。细节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是统一的,能表现主旨的地方,才可以进行细节描写。

三、例文精选(一)

一场虚荣一场爱

陈晓辉

父亲是位修车匠,小时候,他是我的偶像。

他总能给我做出各种玩具,给我买街上的冰糖葫芦,给我讲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故事,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让我“开飞机”。我十一岁那年,父亲收回来一辆自行车,他稍微改装了一下,喷了喷漆,小车焕然一新。

记忆中,我的童年因为那辆自行车而变得美好。它吸引了无数同伴羡慕的目光,也成了我最亲密的好朋友。

时光如沙子,从指缝中悄无声息地溜走。

而我也因逐渐长大而领悟到生活的现实。

父亲的修车铺就摆在我们学校附近,一是学生多,二是方便照顾我,这是他说的。

如果是小时候,我非常乐意他这样做,可是现在,他哪里知道,我是多么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他是我的父亲。因为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亲的不屑,对他的修车工作的不以为然。

的确,我的父亲无法和其他同学的父亲相比,他皮肤黝黑,人瘦,矮小,常穿一件又油又脏的蓝色工作服。那蓝色,那么刺眼,刺得我都无法在同学面前抬起头来。

所以,每次放学我都要等学校里的人离开得差不多了才悄悄回家。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一次,我骑着父亲给我改装的自行车上学,在学校停车的地方撞见了隔壁班的傻二,他用他的“捷安特”山地车挡住我的路线,嘲讽我是修车匠的儿子。我本不想与他吵架,可他实在太过分了,扬言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全校的人。我气不过,挥手就是一拳,他哇哇大哭,跑去向老师告状。

老师批评了我,并将打人的事告诉了我父亲。好老师为了维护我的自尊,也不许傻二出去乱说话。这样,事情才没有流传开来,同学们依然不知道我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父亲问我为何要和别人打架,见我倔着脸不回答,便扬起手中的木柴棍打我。

他每打我一下,我心里便说一句“我恨你”。父亲见我依然不开口,不知反悔,便越打越狠。我终于忍不住了,咆哮而出:“因为你是我的父亲,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修车匠。”

父亲扬起的手突然停住了,嘴角抽搐了一下,扔掉木柴棍,转过身,沉默。

我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沉默而觉得愧疚。第二天,我就把他给我改装的自行车当废铁给卖了。因为现在,它不再是我的骄傲,而是自卑。

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叫楚楚,一头乌黑的长发,笑起来似浅浅的月亮,甚是迷人。我对她一见倾心。

机会终于来了,数学成绩都非常优秀的我们被学校选上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楚楚为了与我交流,约我星期六去她家一起补习功课。

那天,我翻箱倒柜地找了一件最好的黑色外套,梳了自己最满意的发型去见她。

她家很气派,欧式的装修风格,有宽敞的大厅,名贵的吊灯,舒适的沙发。

我和楚楚坐在沙发上聊天,一起等着她的补习老师的到来。等了许久,补习老师仍未到来,我说我想要参观她家的院子,楚楚欣然答应了。

可是,就当我起身朝院子里走去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让我措手不及的事:院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和楚楚面前。他手提一个工具包,头发湿乱,衣服又旧又脏,脸上还沾着黑色的油漆,简直不堪入目。他的出现,像一阵无情的风,吹散了我脸上原有的笑容。我不敢与他对视,有些尴尬地背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