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考作文有一套
14546400000002

第2章 生活·灵性·意境(1)

§§§第一节创作所应具备的条件

作文难不难?

不难!只需作者懂得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升华意境。

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首先学会生活!

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散文、随笔讲究真、善、美,小说则注重情节美。而这些文体的写作素材,很多都是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出来的。那么,创作到底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一 、故事赏析

顽石的启示

我刚嫁到这个农场时,那块石头就在屋子拐角。石头样子挺难看,直径不到半米,凸出五六厘米。

一次,我全速开着割草机撞在那石头上,碰坏了刀刃。我对丈夫说:“咱们把它挖出来行不行?”“不行,那块石头早就埋在那儿了。”我公公也说:“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哪。自从内战后,你婆婆家就住在这里,谁也没能把它给弄出来。”

就这样,石头留了下来。

我的孩子出生了,长大了,独立了。我公公去世了。后来,我丈夫也去世了。

现在,我审视这院子,发现院角那儿怎么也不顺眼,就因为那块石头护着一堆杂草,像是绿草地上的一块疮疤。

我拿出铁锹,振奋精神,打算哪怕干上一天,也要把石头挖出来。谁知我刚伸出手,那石头就出来了。不过埋得不到半米深,下面比上面也就宽出半米左右。我用撬棍把它撬松,然后搬到手推车上。这使我惊愕不已,那石头待在地上的时间之长,超过人们的记忆。每个人都坚信前辈人曾试图挪动它,但都无可奈何。仅因为这石头貌似体大基深,人们就觉得它不可动摇。

那石头给了我启迪,我反倒不忍把它扔掉。我将它放在院中的醒目处,并在周围种了一圈长春花。在我这片小风景地中,它提醒人们: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问:读完这篇文章,你们找到心中的“作文顽石”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其实,如果一个人从心里对某样东西恐慌了,那么你做事的效率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劳无所获了。要想学会创作,写好作文,首先你得让自己爱上生活,爱上作文,拥有一颗喜风爱雨、慕恋生活的心!

温馨点醒:你在作文舞台上,得时刻保持两个“作者”。一个“作者”去赢得无数鲜花与掌声;另一个“作者”则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看着舞台上那个“作者”,泪流满面。

这话该怎么理解呢?别着急,我来告诉你。

赢得鲜花与掌声的那个“作者”就是生活中的你,这时的你有些“虚”,是生活中的一名演员;而另一位泪流满面的“作者”便是生活背后的你,这时的你是诚挚的,是彻底褪去时光的铅华,并时怀感动与细腻之心。一个置身于生活当中;另一个超脱生活,以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生活。两个“作者”合在一起,还怕写不出感动读者的文章?

二 、导练分析

1.问:如果现在老师拿着一张中间画着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你白纸上有什么,你怎么回答?

答:白纸上有一个黑点。

对!但更多的是围绕在黑点周围的白色。

问:在这个简单的问答中,你能领悟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生活中,我们会刻意注意那些醒目的、突出的物,成功的人;而忽略了那些平淡的物和默默无闻的人。如果没有白色的映衬,又怎么会使黑点醒目?

所以,创作的条件之一: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练就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一个写作者与普通人的区别。

2.问:现在有一间画室,里面摆满了各种风格的画,如山水的、人物素描的、街景的;画室的门后放着垃圾桶;画桌上摆着画笔、颜料与随身听。这些画全是画室主人的作品。如果你进去参观后,想赞扬画室主人,或是想赢得画室主人的好感,你会怎么表达?

答:描述这些画如何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画技如何精湛。

错!

提示:这些夸赞与恭维,画室主人是不想听的。可以说,这类话听得实在太多了,早就听腻了。那么,画桌上的随身听可以让人联想到音乐,而画室的主人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完成这些作品的,这也就表明了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假如你能看到这一层,那么画室的主人肯定很开心,觉得自己觅到了一位知己。

所以,创作的条件之二:要懂得自己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只要情感把握准了,文章就不怕没有感染力了。因此,要时常怀有一颗敏锐的心,捕捉生活中有可塑性人物的思想情感。

3.问:如果现在是冰雕节,老师让你们仔细感受一下,然后进行粗略描述,你会怎样描写?

答:寒冷的天气,五光十色的冰雕,游客们嘴里呼出的雾气。

对!但除了寒冷,有没有暖色的景物?如:炽热的灯泡,解说员热情洋溢的解说,游客们温暖而又充满好奇的心,等等。或许,还有在某一角落摆地摊的小商贩。尽管这些群体在生活中并不起眼,但他们的自力更生使生活更加充实,这也是温暖。

所以,创作的条件之三:就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带着爱的理念去观察事与物,这样,生活中的景物在你眼里都是富有情感与哲思的。

提示: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你便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然后,你再运用我们前面所讲的创作思路,对景物、事物进行挖掘提炼,作文之路必然越来越宽阔!

4.问: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你躺在草坪上休憩。突然,一只丑陋无比,且身上脏乱不堪的狗走进你的视线之中。这样的场景,如果写成一篇作文,你会如何提炼意境?

答:……

提示:狗虽脏,虽不起眼,可它却与我一样,非常享受这午后的美好时光。原本我对它厌恶至极,却突然发现了它身上“丑陋的美丽”——生活是公平的,即使再卑微、再平凡的人,也有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权利,卑微与平凡无法拒绝你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5.问:一个苹果,你会想到什么?

答:(1)缺口的苹果,暗示人生的不完美,而残缺也是一种美。

(2)苹果色泽光亮,可终会被慢慢氧化,就好比生命终会结束。而在有限的时间里体现自身的真正价值,那才是无憾的人生。

(3)挖掘出苹果背后的情感力量,亲情、友情、爱情等,都可以通过“苹果”的情感线索来突出。

……

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犹太人藏在一个防空洞内,洞外战火纷飞,他们饥寒交迫。此刻,在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拥有一个苹果。他先象征性地咬了一口苹果,然后传给下一个人。就这样,一个接着传给一个,一圈传递下来,这个苹果依然完好无损,而苹果上居然只多出一些牙齿印。

如此,这个苹果就成了灾难中人们相依为命的深深情感的象征。

温馨点醒: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如果感动,你就要思考,你该如何从“被感动”转化为“制造感动”。一个写作者的状态就好比海绵,不能放过任何有效的养料和水分,有一点就吸收一点,储藏起来。经过加工之后,将其转化为独一无二的精华。

三、例文精选

谁是最优秀的教师

陈晓辉

秋季班伊始,我将63份调查问卷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自由选举出心目中最优秀的教师。

选举结果让我非常意外,外籍教师汉姆斯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可,获得此项殊荣。可汉姆斯到这所培训学校工作只有短短半年,教学资历、技巧远不及那些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更糟糕的是,他是一个非常没有进取心的人,除了上课,他对平时的评选活动似乎毫无兴趣。有时,我们会单独帮他安排私人家教,薪酬不菲。他却笑着拒绝,甘愿平淡。更何况,我们在每次的职业培训课上都反复强调,一个没有职业野心的人,注定是碌碌无为的,其职业生涯也是不完美的。

自修课时间,我又一次走进教室,友好地问学生们青睐汉姆斯教师的真正原因。学生们争相回答,都是些恭维的话。最后,我提出奖励措施,谁能讲出具体原因,将给其平时表现分加5分。学生们愣了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相视而笑,一起说“苹果”。

“苹果?什么苹果?”我笑着问。

最后,学生们推荐班长起来回答。原来这是汉姆斯给他们讲的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难民躲藏于防空洞内,胆战心惊,彼此手心紧紧相握。外面战火纷飞,枪火声、嘶吼声、哀怨声等连成一片。寒冷让难民们的嘴唇开始哆嗦、发紫;饥饿让他们面色苍白,似乎会瞬间倒下,再也起不来。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用布裹了很多层的苹果,这是他们唯一的食物。这个人将苹果拿起来放入嘴中,轻轻一合,然后将它传给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也同样将苹果放入嘴中,轻轻一合,又传给下一个人。就这样,他们一个接着传给一个,一圈传递下来,苹果上居然只有一些很小的牙齿印。

汉姆斯是这样告诉这些学生的:“这一个普通的苹果就代表了灾难中那相依为命的深深的同胞情。战争可以夺去人们的生命,摧毁人们的家园,乃至危及整个世界,但却玷污不了他们那如苹果一般甘甜的心灵。每一个人都有存活的价值,只要你们的心灵是纯洁完美的,那么无论你们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长不成参天大树,做一株简单的小草又何妨,只要你带着一颗感恩纯洁的心去生活。所以,我们在校学习期间,要学会修心、养心,学会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做朋友,而不是将精力放在那些荣誉的争取上。荣誉与欲望只会让人原本纯洁的心灵蒙上灰尘。”

当班长将这个故事讲完时,全班都为他鼓掌,包括我。我知道,这热烈的掌声便是汉姆斯成功的最好证明。我也突然理解了他平时为何会俯下身子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及其淡泊名利。

原来,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单是学生知识的授予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美容师。

提示:《谁是最优秀的教师》这篇文章便是根据前面“苹果的故事”进行构思创作的。外籍教师汉姆斯之所以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就是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苹果”,而学生们也被这个“苹果的故事”感动与震撼了。所以,请同学们记住,作文中的景物并不只是简单的景物,它们可以是特殊情感的象征和载体。请去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吧。

温馨点醒:修心是学写作文的关键!

问:如果你手边有五个苹果,你是愿意分给别人吃呢,还是自己全都吃掉?

答:千万别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它们全吃掉了,只尝到一种味道——苹果的味道。而你只吃一个,将其余四个送给别人,即便你失去了四个可口的苹果,但却得到了其他四个人的友谊与情感。当他们像你一样,将多出来的水果送给你作为感谢时,你就尝到了香蕉、梨和橘子等水果的味道。最后,你得到的是五种不同的水果、五种不同的颜色以及五个人的友谊。所以,如果你的写作能力比较强,当基础稍微差的朋友向你请教时,可千万不要吝啬。己有才,切勿自私。

§§§第二节巧思妙解学作文

一、故事赏析

著名作家林清玄有一次问一位女化妆师,什么是化妆的最高境界?女化妆师是行业内非常有名的人,她微笑地答道:“化妆的最高境界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非常匹配,能自然地表现出主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就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主人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五官又失去了协调。”

林清玄听完,恍然大悟,写作亦如化妆,分为几个等级: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到处搜集华丽的词句,然后生搬硬套凑在一起,缺乏主旨思想;好一点的文章就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让读者知道了你写文章的目的;最好的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觉不出是在读一篇文章,而是在读一种生命,一脉心灵,一种智慧。

问: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作文重在“意”美。所谓“意”,即意境,是隐于文中的某种情感,某种智慧,某种感悟,或某种哲思。当读者读完之后,或如沐春风,或豁然开朗,或感慨万千,等等。如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十分忌讳记流水账;十分忌讳没有主题、没有逻辑、随心所欲地写;十分忌讳像挤牙膏一样,想到一点就写一点;十分忌讳整篇只见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句句远离中心思想。所以,巧思妙解学作文的要点在于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意境,从而升华主题,凝练出人生哲理,给人以启悟!

二、导练分析

(一)“数学作文”的巧思妙解

1.请以“为人生画一个圆”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分析1:大家先看主题,反复读几遍,然后抓关键字——人生、圆。

再考虑,圆有什么特点?人生有什么特点?

圆有残缺,有圆满;人生也有残缺,也有完美。

结合点出来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分析2:圆该怎么画?人生之路该怎么走?

圆要有圆心、半径。圆心越稳固,画圆越准确。

而人生要有目标,确定目标之后,需要不断努力地去到达目标。